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圣严法师  2011/0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说,各种痛苦烦恼的根源是贪欲,如果把贪欲的问题解决,就等于拔除了苦果根源。可见「贪」是众生众苦之本,若不先治此病,便永远在苦海中浮沈。

此偈点出,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贪欲的意思是人家有的,渴望着自己也有;已经有了的,还想要得更多。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取得基本的生活所需,不名为贪欲;只是想要而超过需要,便叫作贪欲。人的欲壑难填,不仅追求五欲的当下享受,还想拥有更多五欲的资产,以备永远享受,那就会产生患得患失的痛苦了。比如一男一女的婚姻组合是需要,不会造成太多问题,两男一女的感情会有麻烦,两女一男的感情也会有纠纷。在物欲方面,凡是过了分的追求和占有,都是贪欲,不仅造成心理的负担,也为人间的伦理所不许,不但造成他人的不便,也为自己带来痛苦。

许多人觉得,为自己谋取名利、财产和爱情的满足,是人人都有的基本权利,也是鼓励人力争上游的动力。所以人的贪欲,能给自己带来享受以及安全的保障。其实贪欲心越重的人,越没有安全保障,为自己带来的不是安乐,而是不安和痛苦。拥有的越多,越需种种的安全设施,安全设施的需要越多,即表示著没有安全。所以物质方面的少欲知足,能为你营构安定的心境和安全的处境。少欲不是什么也不要,而是有的多也知足,有的少也知足。知足不是懈怠懒惰不事生产,而是安于自己能得到的和所得到的,并且常常有余裕,分享给他人。

若把贪欲的念头及行为,从少欲知足而进步到离欲无欲,苦的原因就没有依止了,也不会为自己制造苦恼,为他人带来困扰了。好比树倒了,栖息于树上的猢狲就散了;蜂房废弃了,蜜蜂也不见了。古代的智者贤者,安贫乐道,而且还能济世利人,便是少欲知足的结果。乞丐武训,一无所有,却能创办义学。出家人一切属于十方,没有私人财产,但在自修自利之外还能利益他人。多贪多欲的人,纵然富甲天下,还是无法满足,等于是个穷人;经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无虞匮乏的富人。贪欲重的人,表面上可能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他们拥有的是痛苦的根源而非幸福的靠山。

当然,拥有名位财富,并不即是痛苦的根源,如果贪欲不已,不择手段而唯利是图,便是诸苦的原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我法皆空时,百病还能不皆消除吗

人生,真是百病缠身。身体上的病,从医院里所谓的内科...

世间最大的苦是自己想不开

凡夫经常有分别心,有特别亲爱的人,就有特别讨厌的人...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 一...

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有个年轻人,近来很烦,常躲在酒吧里喝闷酒。一位调酒...

牛奶背后的苦难

想象一个生命,打从出生起直到死的那天,被对待像一台...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

苦的定义就是逼迫,它来自三个方向

我们先看第一个示相。什么是苦呢?我们先知道,这个苦...

思维地狱苦,珍惜修学缘

通过学习三恶道苦中的地狱苦,我有两点收获。 一、透过...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圣严法师《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我曾经遇到一位太太,她不断向我抱怨,说她的儿子因为...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永嘉玄觉禅师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振锡扬瓶,绕祖三匝...

圣严法师《出家人的孝道与责任》

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

为了生存,有的人就不择手段

人原本都是有良知的,但是为了求生存,必须竞争;为了...

【佛教词典】启请

梵语 adhyesanā, adhyesita。即讽经之前,奉请诸佛。...

【佛教词典】药师印相

药师如来之印相。即置左掌于脐下,以右手叠置于左手上...

供僧功德殊胜,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

《盂兰盆经》 云:若能以饭食、卧具、 医药,供养十方...

梦参老和尚念佛三问

问: 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行者,还需要闻思修吗...

白居易《八渐偈》

唐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师曰凝公,迁化于东部圣善寺...

修学净土法门,解行都要一门深入

净土法门的修学,起先绝对不能看太多太杂,解和行一定...

答非所问

世间各行各业,各人有各人的智识和经验,智识有累代传...

真正穷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能力付出

我的童年成长在摆路边摊的流动摊贩家庭,居无定所,很...

切莫随便呵毁僧伽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

心很散乱,念圣号是最好的方法

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如果我们现在已经种下种...

真正用功的人,有功夫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了

再说调心。这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

居心可以质鬼神,作事决不昧天理

平时侃侃凿凿,与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并念佛了生...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问: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慧律法师答: 你就记得,佛...

如何讲法问难不离空义

问: 如何讲法、问难不离空义? 惟贤长老答: 这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