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

星云大师  2018/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

有一位年轻的学生,和同伴到远方旅行,长途路遥不堪疲困而停止向前。同伴催促他:‘我们可以帮你做一切事,但只有吃饭、睡觉无法帮忙。’年轻学生说:‘吃饭、睡觉我会,不用你们协助。’同伴说:‘走路也是一样,我们无法帮助!’

信徒问禅师如何开悟?禅师起身离去,走数步回头道:‘我要去小便,你能代替我去吗?’

以上二则故事,虽甚简单,却饶富哲理,因为一切只有靠自己,‘从自我出发’,才有办法!

失去丈夫的寡妇必须擦干眼泪,才有力量扶养子女;没有双亲的孩子唯有奋斗自强,才有勇气面对现实。近人杏林子小姐著书不断,日本青年乙武洋匡不为‘四肢短少’而烦恼。他们热心投入社会公益,乐观拥抱世间大众,为‘靠自己’立下最佳典范。

小鸟学飞后,母鸟就不再让它返巢;西方社会,子女一到法定年龄,便要他自力更生,学习独立。老师善诱引导,学生也要靠自己勤奋,才能寻得学问之门的锁钥。出外虽有朋友,不靠自己广结善缘,别人如何给你帮助?

‘靠山山倒,靠人人老’,如果不‘从自己出发’,一味冀求外力协助,纵有强亲贵戚,也只能提供一时的帮助。如果自己不肯振作,即使有贵人如诸葛亮辅佐,也只能作一名扶不起来的阿斗。

许多人总是祈求神明赐予所有,但是,自己不肯播种,那里会有收获呢?光是祈求,不明因果是无用的。《阿含经》里说,石头,会沉到水底,而你祈求:‘神明,神明!请让石头浮起来吧!’油,是浮在水面,你却祈求:‘神明,神明!请让油沉下去吧!’这都是不合理。所以,只是祈求,没有因缘,是不能开花结果的。

‘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人必自尊,而后人尊之。’他人是缘,自己为因,观世音菩萨手拿念珠念观音,告诉我们求人不如求己;禅宗‘啐啄教育’,也要行者师弟同时用功,才能豁然开悟。黄檗禅师也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唯有从自我出发,踏实耕耘,成功的果实才会真正甜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

四点意见通向快乐人生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乐。快乐是人人...

宁可活得很快乐,不要赢得很痛苦

阿赖耶识就是三界九地、二十五有统统去过,哪一个人都...

末法众生,多难少福众苦逼恼

又是一年清明节,姐弟们聚在一起去公墓祭奠父母。和往...

幸福要向何处求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几乎相同...

「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的晒蜡法师

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闲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

【推荐】从小养成的行为举止会影响未来的命运

从小养成得体的行为举止,对一个人而言至关重要,因为...

无钱的为衣食忙,有钱的贪婪色欲不得出离

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星云大师《佛教的宇宙观》

第一篇 三界二十八天 壹前言 古德说:「无三界可出,...

星云大师《向观世音菩萨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请您救苦救难,慈悲地垂听弟子的发露...

人与人之间的道路有哪些

人生为了到达目的地,必须起程上路。路,是通往目标的...

佛教对感情的处理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

【佛教词典】至言

(杂语)至理至极之言也。俱舍论三十曰:佛至言真法性...

【佛教词典】损匮

【损匮】 p1252 瑜伽十一卷十三页云:损匮者:谓因此生...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问: 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大安法师答...

大安法师:一万佛号怎样念法

问: 一万佛号怎样念法?对有工作的人及没有工作人的...

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佛陀再次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无论做消灾延寿还是荐亡的佛事,印祖别具慧眼,提倡:...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迹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韩国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

用求救的心去念佛

大家一定要坚信一点,这个六字洪名阿伽陀药,万病总治...

【佛学漫画】禅宗四祖道信法师

四祖道信是禅宗历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祖师,从他开始,...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位名...

修行的十大要点

一、孝养父母 佛教以孝为本,孝养父母是佛门的最大根...

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

佛的三身

佛教常说的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