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要人不死,先下死工夫

宣化上人  2012/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病后始知身是苦,死后方知错用心。

这是众生的通病,在没有病时,满以为在世间非常快乐和满足,到有病的时候,不能动,也不能吃,一切都不自由了,再加上种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才觉得原来这个身体是令我们苦的,可是呢?已经太迟了。所谓:

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谁叫你自己在没病的时候,任作胡为,不好好地珍惜自己。病是这样,生死大事也是这样。

“死后方知错用心”,平时不加检点,等到见了阎王时,才知自己生前所行所事及存心都不正当。生前看见别人念佛,自己反而去讥谤他,说他迷信,笑他愚痴,但现在后悔已晚了!刀山油镬之苦,都是自己招来的。就像刚才所说“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谁叫自己事前没有准备?

所以朱子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在我们未下雨时,早就应该顾虑到下雨时可能发生的事。譬如北方的窗户,都是用纸糊的,所以在未下雨时,就应把窗纸糊好,省得雨水溅湿了屋内的东西;若是等到下雨时才赶忙去糊窗,那未免太迟了一点。又好像在穷乡僻壤的地方,没有自来水管的设备,所以你在盖房子时,就要考虑水源的问题;若是到了渴时,才记得去掘井,那不是太晚了吗?

我们学佛的人,都明白一切无常,不免一死。可是!为什么不为自己的“死”先下一番工夫呢?所谓:若要人不死,先下死工夫。

死工夫,就是譬如今天的打七念菩萨。我们打七,第一,是为求世界和平;第二,是为自己的身后打算,这就是“未雨而绸缪”了。我们打七要年年参加,不可中断,这样才能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结大因缘。我们必须念到好像阿弥陀佛是我们的师父,观世音菩萨好像是我们的朋友一样亲切,既然能作佛的弟子,作菩萨的朋友,而且能年年月月日日都是如此,自然会成“老友”了。这样,佛、菩萨是一定会在我们临命终时,接引我们到西方净土去的,这点大家切莫怀疑。所谓:修道之人心莫疑,疑心一起便途迷。

我们听善知识的话,不应该存有半点疑心。譬如善知识说:“修行要下苦功”,你就应该相信。若是你能信得彻底,那么你一定可以明心见性,返本还原。所以我们要常听善知识的开导,他教你“念佛”,你就应该依教来念佛;善知识他叫你“不要任性”,你就不要任性。这就是修道的要诀。

方才说:“病后始知身是苦”,可是呢?人若是不经过一番的病苦,是绝不肯发心修行的;因为在没病时,他不知痛苦。又有一句话说:“富贵学道难”,若是一个人很富有,那么,样样如意,你叫他如何会想修道呢?所以,贫病都是我们修道的助缘。病来了,也不必忧;贫来了,也不用愁。有一首偈颂这样说:

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渐渐轮到我。

自己贫、病,固然应促长修道的心,就是看见别人贫病老死,也要引以为惕。人生有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若能及时发愿往生,则事前有个准备,不至临时手足无措,手忙脚乱了。好像国家若不经过一番变乱,人民都会耽娱爱乐,不晓得爱国卫土,现在的佛教也是如此。现在的人都不谋复兴佛教,所以佛教便显得委靡。

要知道提倡佛教,责任不单单在比丘或比丘尼身上,而是在每一个佛教徒的身上,若是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引咎自责,那么,还愁佛教不发展吗?现在有些佛教徒以为佛教不及外教时髦,所以不敢对人说自己是个佛教徒,甚至于还附和别人说佛教是迷信的,你说,这样可悲不可悲?譬如九龙的道风山上有一个外道的团体,专门收容那些佛教的比丘及比丘尼,经过他们一番“改造”之后,那些忘本的人竟然诽谤佛教。所以,真心信佛的人,应宁死不变,提起勇气来,不可因为别人的讥笑或利诱而变志。如果每个人都不忘记自己是个佛教徒,那么,佛教复兴是必然的。

一般的外道虽然目前极盛一时,可是天道循环,物极必反,大家切不可被外表的兴衰而动摇自己的心志啊!真理是不灭的,佛教的复兴全凭大家的努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六根互用》

我们必须引导自己的六根,超越五欲六尘的业恶,来达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同学!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经,是金刚经中最...

八念法门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

星云大师《失败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

忍辱波罗蜜与阿Q精神

当你碰见一个人无理的咒骂你、毁谤你,也许与你素无瓜...

修行的真谛

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

为何要强调专修

建立信心之后,再看第二种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宣化上人: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

宣化上人:不要老想着升官发财

小朋友!不要想如何升官?如何发财?怎样能在世界上有...

情欲心太重会堕落畜生道

我们人为什么色欲心,这个淫欲心那么重?情爱的心那么...

一心专念,将来必定见佛

当初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就是他的长...

【佛教词典】住无戏论菩萨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中行第七位,主阿閦之断...

【佛教词典】香醉山

(一)香醉,梵名 Gandha-mādana,巴利名同。音译作乾陀...

常随佛学

这天,波斯匿王乘着庄严宝车来到舍卫城外的林园游观。...

马祖大师答老友问

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

石头本无意,何必自生怨

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

解读印光大师的财富观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

【推荐】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

星云大师《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至诚感谢各位来到这里听闻佛法。我听说昨天晚上有一两...

天台八教丨顿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仪两大类的教化方式。藏、通...

莲池大师是如何面对汤厄(烫灾)的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入浴①,失足沸汤中,从...

净宗大德彭际清居士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人是自己观念的奴隶

心能做福,心能做恶,心能做天堂,心能作地狱,心是一...

心可以转业

一个人如果正当你原来的业力,要系缚你的心要来报的时...

人体七个器官最怕冷

寒冷的冬天一来临,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