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印光大师  2016/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惟有恪遵吾师老实念佛之训,以期速了生死,不负婆心。夫既为佛子,应发自度度人之心,今弟子等未能自度,焉云度人?然遇亲友方便劝信,亦分内事耳。乃每有二种人所见所说,其自误误人,实非浅鲜。

一曰:“佛无欲,《阿弥陀经》所说种种金宝似仍为欲,不若《金刚经》一切皆空,为高超玄妙。”因兹藐视净土法门,而不生信。此盖不知《金刚》、《弥陀》二经之义,而随己意乱道者。

一曰:“佛既令人看破一切,何自己反生此种种贪欲(指《阿弥陀经》所谓金宝)?吾人又何苦捨目前之实有,而希冀身后之渺茫乎?”此则执著邪见,任意谤佛谤法者,然此二者,虽品有高下,其为邪见则一也。其自误误人则一也。弟子等力告以西方种种境界,皆系阿弥陀佛功德现化之庄严实相,自在享用福德之报与五浊恶世业力所成就者不同。况娑婆所有,悉皆苦空无常,故应弃之而求得实际也。然愚夫之言,纵不乖正理,终不克启其正信。伏念吾师所有言论,如杲日丽天,无暗不照,敢乞聊书数语,以破此种邪见。

来书所说二种邪见,乃以凡夫知见,测度如来境界。孔子所谓好行小惠。孟子所谓自暴自弃。此种人本无有可与谈之资格价值。然佛慈广大,不弃一物,不妨设一方便,以醒彼迷梦。佛由其了无贪欲,故感此众宝庄严,诸凡化现,不须人力经营之殊胜境界,岂可与娑婆世界之凡夫境界相比乎?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亦现慈善光华之相。彼固无心求相貌容颜之好,而自然会好。造业之人,其心地龌龊污秽凶恶,其面亦随之黯晦凶恶。彼固唯欲面色之好,令人以己为正大光明之善人,而心地不善,纵求亦了不可得。此约凡夫眼见者。若鬼神,则见善人身有光明,光明之大小,随其德之大小。见恶人则身有黑暗凶煞等相,其相之大小亦随恶之大小而现。彼谓《金刚经》为空,不知《金刚经》乃发明理性,未言及证理性而所得之果报。实报无障碍土之庄严,即《金刚经》究竟所得之果报。凡夫闻之,固当疑为无有此事。

《金刚经》令发菩提心之善男女心不住相,而欲度尽众生。虽度,亦不见我为能度,生为所度,及与所得之究竟涅槃之法。所谓无所住而生心,以迄无所得而作佛。将谓《金刚经》所成之佛,其所住之国土,亦如此五浊恶世之境界乎?为是空空洞洞,一无所有乎?净佛国土,人一闻名,身心清净。彼谓之为贪欲,是蛆虫日居粪坑,自命香洁,以栴檀为臭秽,不愿离此粪坑,闻彼香气也。盗跖聚徒数千,横行天下而为盗,反自命有道,而痛斥尧不仁,舜不孝,禹淫佚,汤武暴乱,孔子虚伪,为无道,正与此二种人之知见相同。

又如近来废经、废孝、废伦、裸体游行,以为禀天地自然之德,不假造作。然夏则竞裸,冬何不裸?谓禀自然,不假造作,掘井、耕田、纺织,方有饮食衣服,非造作乎?恶人阻破人之为善,每每如是。谓善须无心为,有心即非真善,然古之圣贤无不朝乾夕惕,戒慎恐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有心乎?是无心乎?总之此种人,意欲以不修持为高上,故作此种极下劣之瞽论,以自炫其明理,冀人以己为高明,为大通家,为真名士,而不知其全身在粪坑里。除彼同知见者,其谁肯相许乎?

《印光大师文钞·复俞慧郁、陈慧昶二居士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如何理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问: 请问法师,蕅祖说: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里...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

广州具备临终关怀的护理医院—广东颐年护理院

一直以来,当家里有癌症病人或年老即将临终长者时,都...

在任何急难恐惧的时候就是一句阿弥陀佛

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远在生死轮回中受苦,永无出苦的...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问: 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

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 《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我们中国佛教弘扬中,最能够落实到行处的,就是禅宗和...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问: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师答: 须...

崔母何以五六年工夫就能往生

圣人诚明之道,如来真常之法,匹夫匹妇,皆堪与知与能...

印光大师《因果》

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

向鬼神祈祷就是邪见

世间人生病或者有危险灾难等等不幸,不知道念佛修积善...

【佛教词典】分陀利华

(植物)释迦如来称誉念佛者曰人中之分陀利华。观无量...

【佛教词典】六师外道

【六师外道】 为古印度佛陀住世时代,中印度一带势力较...

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人有实德,天必有奇报

乾隆辛巳年间,河南省境内黄河决堤,陆地水深一丈多(...

【推荐】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

百丈禅师示大乘顿悟法要

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 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

佛教五戒与社会秩序的维持

一般人不能完全脱离社会族群而独自生存,出家佛弟子宗...

虔诚诵持大悲咒,躲过下毒枪击暗杀

民国李生春,曾任福建省防司令,平时常持大悲咒,特别...

为父亲担心,该咋办

问: 顶礼法师。我心里很痛苦,小时父母离异,我被判...

居士以在家老实念佛为本

凡修行人,当在自己家中修,不必定到林中修。若皆到林...

先把六根收起来,感官是一个最低级的快乐

爱取的烦恼,它一定是两个之间的作用,一个能爱取,一...

念佛要用真心来念

一九四零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

达摩大师「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达摩大师来中国以后,为了教育其弟子创立了达摩禅,还...

得到吉祥的方法

今天是盂兰盆法会的第二天,看到一些居士们陆陆续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