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一法乃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

印光大师  2016/08/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净土一法乃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

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乃十方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九界众生速证佛果之妙门。诸大乘经,皆启斯要。净土三经,专明其致。世多习矣不察,视为浅近。谓不若教海之宏深,禅宗之直捷。每扬宗教而抑净土,尚自力而恶佛加。当仁固让,见义不为。致如来彻底悲心,郁而不畅,众生出苦捷径,塞而罔通。今不避罪责,略引证据。冀见闻随喜,同生莲邦。如来初成正觉,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演大《华严》。及至《入法界品》,善财以十信满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初见德云,一闻念佛法门,即证初住。从兹随参随证。及五十三至普贤所,普贤以威神加被,即时善财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

普贤乃为说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并华藏海众,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观经》五逆十恶,地狱相现,十称佛名,即得往生。夫法身大士,悉愿往生。阿鼻罪人,尚预末品。法门之宏深直捷,孰有过于此者。诚可谓教海之南针,禅宗之北极。一切诸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河沙妙义,无不还归此法界。以故西天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东土远公,智者,善导,永明。或发愿而说经,(文殊有《发愿经》,普贤说《行愿品》。)或注经而造论。莫不以此法门自行化他,普利含识。

而古人欲令举世咸修,故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以其言约而义丰,行简而效速。宏法大士,注疏赞扬。自古及今,多不胜数。于中求其至广大精微者,莫过于莲池之《疏钞》。极直捷要妙者,莫过于蕅益之《要解》。幽溪法师,握台宗谛观不二之印,著略解圆融中道之钞。理高深而初机可入,文畅达而久修咸钦。奈流通既久,错讹甚多。因校订重刻,俾复旧观。

《弥陀》一经,得此三疏,法无不备,机无不收。随研一种,亦可知其指归。遍阅三书,方堪彻其阃奥。自此圆发三心,执持圣号。期出五浊之恶世,冀证四德之玄猷。如是则临命终时,定蒙弥陀接引,圣众偕迎。托质莲胎,离险道以安居宝所。闻法受记,由同居而顿证寂光。撩起便行,阿谁无分。书此愚忱,敢告同人。

印光大师:“重刻《弥陀略解圆中钞》劝持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念佛者得人天鬼神恭敬

一个念佛人为什么他的种性高贵?《无量寿经》说,念佛...

法照大师得文殊菩萨开示念佛法门

大历二年,莲宗四祖法照大师居住在衡州云峰寺,勤修不...

佛菩萨度众生决不说我是某佛

接手书,不胜慨叹。汝何得瞎造谣言,谓燃灯古佛降生汝...

【推荐】浅谈念佛法门

前言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才有六道轮回的业报,如...

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问: 请问法师,如果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我们...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这个就很重要了!我们想要...

先以欲钩牵,渐令入佛道

每一个佛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不同,成佛的道果是一样的...

在这个时节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原文: 当此时世,只可自守本分。其丧心病狂者,任彼所...

念佛功德能消一切恶业

凡皈依佛法之人,无论男女,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每个人进入佛门都各有因缘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缘。近来甘肃一弟子,名郑哲侯...

【推荐】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富贵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称心,就要发火,轻则口出恶言...

【佛教词典】摩罗耶

(地名)Malaya,又作魔罗耶,摩罗延,摩梨。山名。出...

【佛教词典】打大比丘戒缘起

亦名:瞋打比丘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

为什么要读诵楞严咒

一、楞严咒是正法的代表,它关系到法运,世界上多一人...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

皈依三宝获福无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园时,一日对比丘们开示:皈依具...

这就是了脱生死最重要的方法

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于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

忍还不够,要吞下去消化掉

修行,不离一个「忍」字;待人处事如果忍不下一口气,...

给阎罗王的一块钱

有位名人,曾对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的朋友跟...

可以有妄想,但是不能随它而转

诸位要知道,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如果你要进步快一点是...

大安法师:十种念佛方法

至于念佛方法,净宗经典与历代祖师大德提供了诸多繁简...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

【推荐】造寺供养舍利,非比丘正业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