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之人,需息心静养

印光大师  2016/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之人,需息心静养

修行之人,要息心静养。汝名静庵,何不顾名思义,一味无事找事,弄得一切人讨厌。自己胸膈膨胀,头晕神疲。再不自重,必致吐血。轻则便成废疾,重则或致陨命。反贻人谓汝学佛修行,不唯无益,而反受损。从兹一班无知,遂谓佛法之咎。因之诽谤阻遏,断人善根。不知由汝不依佛教而行之所致也。汝须自知好歹。修行要各尽其分,潜修默契方可。汝之病,皆尔自取,谓之何哉。急急改过,摄心念佛,即经典亦暂且勿看。过一二月,便可复原。不然,即绝交。他日再见,一任情同陌路而已。

复马契西居士书六

名者,实之表。有实有名,亦不为荣。何以故。以属本分故。无实得名,辱孰甚焉。况欲张罗,动人视听,必致遍登报纸,彼于表彰处,必加一番疑议,则成欺世盗名之实案矣。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以故不得不一再详告也。汝信心颇深,但好张罗,及好游,好结交,实为修行一大障。且汝年始二十余,即如此结交。后来佛学大通时,当日不暇给矣。祈沉潜杜默,则其益无量。戒之。

复马契西居士书七

屡次戒汝,沉潜杜默,一心念佛。然究不肯将张罗习气放下。显荫将知事稿寄海潮音,已属太不洞事。汝又以为得意,不亦唯名是求乎。募印文钞之事且止。以汝尚非做此种事业之时。汝且息心念佛,毋求博览。令内既发心皈依,当名契净。名说以现无工夫,且待暇时为之。汝后所问者,实皆切要之语。只因汝不能息心念佛,故茫然不知下落。汝且认真念佛,久当自知,不须人说。

复马契西居士书八

经目略为一阅,不宜看者勾之。即宜看者,亦祈少看。但以念佛治习消业为事。业消看书,一览知妙。此由约而得之妙法也。今人根性陋劣,一博则泛漫无依,心绪纷张,难以相应矣。

复马契西居士书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修学佛道却变成外道,自己还不知道

若能了达法身乃解脱自在,离一切二法之过,而以正智观...

云居山博雅老和尚的外三件、内三件

博雅老和尚在云居山打七出定回来后,一个小和尚跑去求...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建立》

第一篇 从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

净界法师:修道宗范

今天学人跟大家研究的主题是《修道宗范》。很多人都会...

在修行的路上,要学会自我激励

外面的天气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风中为生计奋斗我们到高...

星云大师:修身与人际关系

《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而后才能...

行住坐卧都不影响修行

我们修行,行住坐卧都不影响你修行,吃饭不影响你修行...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

世人若遇灾殃,应作偿债想

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

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

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存好心者,凡...

常当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

【佛教词典】鸣钟

指佛寺之敲钟。钟有大钟与小钟之别。大钟又分晨钟、斋...

【佛教词典】香云

(杂名)香烟为云形者。最胜王经六曰:所有种种香云香...

百万佛号闭关体会

生死苦海,唯佛法可度;诸法门中,唯净土为最。生而为...

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以健康、快乐、平安的身心,照顾自己、照顾社会、照顾...

禅修需调五事

禅修需调五事:第一,调饮食;第二,调睡眠;第三,调...

【推荐】何为般若智与波罗蜜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

【推荐】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过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但是...

大安法师:破戒后如何补救

问: 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

把今生当做通往净土的跳板

我们现在是叫做现在,那我们现在对望过去,就是过去跟...

不肯念佛者,皆是福薄之人

昔时有人问莲池大师:一个人不信净土,不愿修念佛法门...

《佛说阿弥陀经》白话译

序 分 这一部经,是我从佛那里亲自听到的。当时,释迦...

将冤亲作父母孝,作诸佛敬

参禅人,首知瞋怒,为伤身害命之渊府,并不费大事。见...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

【推荐】带业往生是带什么业

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带业往生。离开了这个本质特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