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就是把心顾好

证严法师  2013/08/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就是把心顾好

假使心没有顾好,任它自赞毁他,就会堕三恶趣中。什么叫三恶趣?趣就是趋向,所去的地方。

这三个地方,就是人人听了惧怕的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也叫三恶道。趣和道是一样的。道就是路,趣就是方向、趋向。往恶的方向去,走到不好的路,所到的地方当然就是很可怕的地方。光说地狱,让人听了就很害怕,经典中有很多描述地狱的景象,读《地藏经》时,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的地狱。

地狱多苦难,苦不堪言,那种苦要历经多久时间?经典中的譬喻是无量千岁,很难计算的时间,但知地狱的一日约是人间的三千七百五十年。时间很长,就表示日子很难过。三千七百五十年,相当于三十多个世纪!一旦堕落地狱,时日漫长,分秒所受苦难都是很长的感受。

人在健康时,觉得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假使有病痛,就觉得日子很长很难捱;或者内心有事、烦恼、着急时,总觉得时间怎么那么久还没过去!这就像在三恶趣中,时日漫长。看《地藏经》中所描述的地狱形态,一天所受的苦,一定是层层迭迭,不论下油锅、抱铜柱,或拖舌头用犁耕,从种种的譬喻中,就可以知道地狱的苦。堕入地狱很快,虽然地狱离人间很遥远,但是舍此投彼时,只是一道光就可以引人到地狱去。

过去我曾和大家说过:「要好好训练自己的心,如果心念善,在脱离身体时,灵魂就不会随着境界,或由不得自己而去。」这是什么境界?只是一道光。随着这道光,看到心爱的境界,就由不得自己跟着去,这就是一种业力的牵引。」

如果心照顾得很好,愿力坚强,自然就可以随着愿力、定力而去,业道的光自然引诱不了我们。假使平时心没照顾好,有恶的习性──一念贪心,贪身外的境界;往生时,灵魂脱体就被外境的光牵引走;在光速瞬间到达三恶道。

所以学佛,最重要的就是把心照顾好,这就是修行的目标。人生无常,绝对不要等到「我的责任」告一段落后,等到「我退休」之后,等到我……。其实,岁月不留人,由不得自己,因为生命实在很危脆,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情况不知道。最好是把握现在,把这一念心照顾好、行为修正好,人与人之间时时感恩、善解、包容、知足,若能如此,就能与人广结好缘,而且不论历经什么苦难环境,会想:「幸好,都平安过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佛教的治心法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

劝父母念佛书

爸妈: 愿二老展信欢喜! 您二老已皈依多年,可谓是老...

学佛才是真正的福气

同事告诉我强生的女继承人凯西强生离世的消息,我翻阅...

心不留影

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

令师神通超人,平时是否教你们神通

美国度轮老法师(宣化上人)弟子恒某师、恒某师,来承天...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原文】 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忆佛,念佛,...

佛什么时候说过这么多心灵鸡汤

问: 阿难曾说愿化身石桥,经历风吹雨打,只愿那所爱...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

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用经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自己...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证严法师:生活,淡泊简单就好

△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

学佛者,可以把烦恼减少一点

人生烦恼的事真的很多,不过,我们学佛者,可以把烦恼...

如何劝人改错

问: 团体里有人习气重,恐将影响新发意的菩提种子退...

爱的行动莫过于关怀

佛陀教我们要时时付出爱心,爱的行动莫过于关怀。一切...

【佛教词典】正法

(一)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

【佛教词典】献珠

(故事)法华经提婆品,记龙女上宝珠于佛,以表己证圆...

吃亏也是福气

世间,有些人常生怕自己吃亏。因而他们总爱斤斤计较,...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

《地藏经》教我们回向的方法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

人生一半一半,要懂得包容不完美

很多人都会要求完美,凡事要求完美固然很好,表示精益...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

圣严法师《调整职场EQ的好方法》

现代很流行讲EQ,身为宗教师,我并不太懂什么叫做EQ...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问: 师父,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呢? 慧广法师答:...

鉴真大师东渡的故事

相隔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素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发财不难,保财最难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

财施与法施

求陀那与安息罗比丘结伴到舍卫城托,在回只园精舍的路...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很多人刚开始接触佛教的时候,都是带着一种有求的心态...

无作戒体生起的三个要素

无作戒体的生起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就是能受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