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捂一悟」的启示

2013/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捂一悟」的启示

北宋初年,有一位年轻士子,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由于受他母亲信佛的影响,放弃了科举仕途的道路,二十二岁披剃出家,当了和尚。出家后到处游方参学,有一天,青年和尚来到汾阳参拜名重一时的善昭禅师,禅师一见面,一眼便看出青年和尚利根大器,久后必大有作为,心中甚是嘉许。于是禅师把他留在会下,让他干庙里的苦活,什么劈柴运水,烧火煮米,什么整地平沟,挑粪种菜呀都让他干,禅师从没有对他说过半句禅法佛理,而是一见面就像仇人似的吹胡子瞪眼睛,用脏话粗话狠狠地骂他。两年过去了,青年和尚默默地忍受着,心里难免有些委屈。

有一天,和尚见到了禅师,就对禅师说:“我到您这里已经两年了,您什么法也没教过我,光是叫我干活,反而使我增添了许多世俗尘劳的烦恼。时光匆匆地流逝,大事未了,己事未明,如此出家又有何益……”话音未了,禅师劈头就骂,举起手中的禅杖愤怒地追打他,和尚正想开口分辨解释,善昭禅师迅速上前,一把捂住了他的嘴,青年和尚刹那间豁然明朗,开悟了,当即说道:“是知临济道出常情。”

这个青年和尚就是后来开一代北宋禅风自称慈明老人的石霜楚圆禅师,在中国禅宗史上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座下弟子开宗立派,创立禅宗黄龙派和杨岐派。

这则著名的“一捂一悟”的禅宗公案,是汾阳善昭禅师训导弟子的一个典型案例。从这个公案中对我们如何培养人才有着一定的启示。

一是要善于辩机识人。汾阳善昭是具格禅师,别具慧眼,能够识别弟子的根器,他见到楚圆和尚后,很快就知道他是可造之材,日后堪任大用,续佛慧命。于是留在了自己的座下。如今我们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一意孤行地逼迫子女参加应试教育,也不管子女是否是“读书种子”,兴趣何在,只是苛厉施压,结果造成孩子高考落第或考不上名校而自杀跳楼的悲剧。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禀赋,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材质打造不同器具。在美国,如果孩子喜欢读书,家长当然赞成,如果孩子对读书没有兴趣而是喜欢木工,家长也会支持,美国人认为如果木匠做得好能够打造精致优美的家具,是可以和当总统相媲美的,大家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二是对非常人物,施以非常手段。善昭禅师不愧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大师,他明知道楚圆和尚是难得的人才,可表面上并没有夸奖他,宠着他,捧着他。而是用“不愤不启”的方式严格的磨砺他,对他从没有好颜色好言语,近乎苛刻的让他从事常人难以承受得的脏活苦活,在艰难困苦中琢之磨之。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一旦机缘成熟,则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引起深思。

三是学人必须具备难忍能忍任劳任怨的品格。楚圆和尚出家前是个士子儒生,读了一肚子的学问,大概也没有干过多少活。出家后也曾遍参名宿,大开眼界。到汾阳会下不仅不受器重,亲受教诲,反而是“每逢必诟骂”,“任之以杂役苦活”。楚圆在两载的寒暑中默默承受,无怨无悔,最终功成名就,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如果当日不堪忍辱,愤然离去,则错过大好因缘,庶几沦为凡夫俗子。虚云老和尚曾为自己拟了一副对联,“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凡有抱负有理想的莘莘学子应当谨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少些打工心态,多点儿事业心

为了钱,这个班我总是要上。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试着...

福报是来自于过去的布施,那就不用拼搏努力了吗

问: 我们的福报是来自于过去布施财物,那我们就不用...

憨山大师示参禅切要

禅宗一门,为传佛心印,本非细事。始自达磨西来,立单...

心不留影

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

原来不打妄想是非常快乐的

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

不可将心待悟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

执我与离我

修法从身求者,犹如泥里淘金,煮黄沙求浆粥,无一法可...

用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

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

禅者悟道时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有一位学僧,恭敬地问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悟道...

【佛学漫画】无量寿

说到极乐净土,很多人的理解是非常粗浅的,他们会说:极...

比丘度化阿恕伽王建塔因缘

阿恕伽王(又称阿育王)是一位暴虐无道、嗔怒好杀的君王...

【佛教词典】无寻唯伺

(术语)色界之中间禅,无寻之心所,唯有伺之心所也。...

【佛教词典】受念住

【受念住】 p0727   法蕴足论四卷十二页云:云何于此...

你的每个起心动念,对生命都有重要的引导

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了这个阿赖耶识缘起。这样的一个缘...

【推荐】佛教戒律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歌舞倡伎,是娱乐,以世间法来说,人之对于娱乐,是不...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

作为出家人,要尊重佛戒

我那个时候才二十多岁,夜不倒单已经有四五年了,整晚...

佛说不清净的布施

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

道场在哪里?就在一念清净自性中

以下总结这一段,如果你听懂了,对于禅净双修的修学方...

遇到求生不能,求死不能的病人该怎么办

有些人生病了,瘫痪在床上不得动弹,但又死不掉,求生...

嫉妒造业,随喜有功德

恶念,就是从贪、瞋、痴所生出的。我们带着贪、瞋、痴...

【推荐】一昼夜念佛是什么标准

问: 汉、吴两译原译本下辈往生只要曾发心念佛一昼夜...

开悟的前提

学人立志于成佛作祖,必以开悟为入门的初步。而开悟亦...

喜欢读经而不喜欢念佛怎么办

问: 我学习佛法一年有余,一直以来虽然知道念佛的重...

大安法师: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

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一颗种子,要播种在我们的心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