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小主人寻宝记

证严法师  2013/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小主人寻宝记

天地万物无常,人也是一样。在平静的时候就是平安、美好的境界;境界一不调和,人就不安。因此,佛陀经常教育弟子们要时时保持一分宁静的心,而心的宁静,来自于少欲知足、安于本分,如此,人生才能过得安乐自在。

财产落入他人手中 挖洞藏宝物

在久远以前,有一处山城住着两位大地主。其中一位大地主,娶了一个很年轻的太太,两人生了一个儿子。有一天,这位大地主心想:「我年纪大了,万一我走了、她再嫁人,我的财产就会落到别人手中。这样的话,我的孩子将来怎么办?」后来,他告诉管家心中所担心的事,并且想一个主意说:「你将我所有的宝物都收起来,然后跟着我载去山林中埋藏起来。」

他们来到山林中某个地方时,这位大地主就对管家说:「这个地方不错,我们赶快来挖洞。」主仆两人挖了一个大洞,将整车的宝物埋好之后,在上方做了一个记号。要回去时,这位大地主要求管家说:「今天的事希望你要帮我保密,等我往生、儿子长大后,你再带他来这里挖取这些宝物。」这位忠心耿耿的管家,立刻答应主人的要求。

不久,这位大地主生病往生,几年之后,大地主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母亲便对他说:「我知道你父亲有很多宝物,好像和管家拿去哪里藏起来。我想,你的年纪可以当一家之主了,你应该去问问管家,看看是否能把那些财产取出来,好好大兴家业。」

小主人听了母亲的话后,有一天就问老管家:「听说我父亲曾跟你一起去埋藏宝物,它们藏在哪里呢?」老管家说:「是啊!老主人在时,曾叫我跟他去做这件事。」小主人就说:「那你带我去把那些东西取出来。」老管家认为这是应该的,就带着小主人去埋藏宝物的地方。

到了那里,老管家忽然生起一个念头,这些财产是老主人的,如果让小主人把财产取走,跟他的母亲一起享受,实在不服气!于是,老管家就故意装疯卖傻,开口就乱骂人。小主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管家来到这里后,性情忽然就变了?不过,他还是忍住气说:「你今天找不到地点没关系,我们回去吧!」然后很温顺地带老管家回去。

过了几天,他看老管家的精神已恢复正常,对自己必恭必敬,就又对他说:「老管家,我们今天再去找那些宝藏吧!」老管家平静地跟着小主人出去,但是一到了那里,又生起舍不得挖开宝藏的心念,还是一样口出恶言乱骂。小主人很无奈,只好再把他带回家。一回到家,老管家又回复对小主人必恭必敬、百依百顺的态度。

懂得应用物质 善用人生至宝

小主人很懊恼,有一天,他就去拜访城中另一位大地主。他心想父亲跟这位伯父是世交、感情很好,应该会知道些什么。到了那里,他就将一切经过告诉这位大地主。这位大地主很有智慧地告诉他:「你再带他去。到了那里,你看他站在哪个地方骂你,那个地方一定就是宝物埋藏的地方。」

小主人觉得伯父说的话有道理,于是就再带老管家前往。到了那里,老管家同样站在原地骂人,他就对老管家说:「不管怎样,你现在跟我一起从这里挖下去就对了。」果然,不久就挖出埋藏多年的宝物。

宝物挖出后,小主人觉得一切财物都隐藏着危机!没有它们的时候,日子过得很平静;拥有的时候,到底要做什么呢?想到老管家站在那里心就变了样,何况是其他人呢?因此,他决定将这些宝物整理之后,做大布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不是拥有很多就是幸福,而是要懂得如何应用物质,善用生命的使用权,这才是人生真正的至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老子论幸福

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

梦里五家财

这一生都是在做一个梦,在梦境里面我们常常不知道是梦...

钱财乃五家所有

过去,有一位仁慈的国王,以平等心爱护人民,却不曾出...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者,以财发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义礼智信的...

法施比财施的功德还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

六件损财消福的事

求财之人,有六种事不当做:一是种种戏,就是赌博;二...

真正会用钱也是个大学问

说到赚钱,谁不会赚钱?人人都想赚钱也会赚钱,但有几...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保持正念去面对一切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

【漫画】念佛卖苦,端坐往生

民国时候,浙江慈溪有一农妇,家里非常穷,和儿子挤在...

慧远大师画传

一、出生书香,聪颖博学 中国净土宗初祖庐山东林寺开山...

黄帝与牧童

《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叙述黄帝问路的故事...

【佛教词典】龙王

梵语 nāgarājah。音译那伽罗惹。为龙中威德特胜者,...

【佛教词典】见正经

(经名)佛说见正经,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佛对见正...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问: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

净土五经一论的内容

净土五经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

平常养成这个习惯,梦中遇到恶事也能不犯戒

用功办道要对自己的色身,色壳子要有所了解。就是我这...

修行有三个次第

修行有三个次第。我们看经文。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

放弃自我主导权,真如才会显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

深山中的道场

很久以前,在深山中有一个道场,有位弟子一直想到外面...

外境既然无实有,哪有什么可贪的呢

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

一位年近半百女人的邪淫忏悔

今年,我48岁了,过的狼狈不堪,回想过去的前半生,一...

消业障最快最好的方法

首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学者,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业...

别被命运拖着走,要把命运牵着走

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

父母是心中最大的佛

问过许多人,佛祖在哪里?都不知说什么才好。 佛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