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2013/09/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位学人听说世上有一种“移山大法”,于是他就决定要学这种大法。但他拜访了许多名师,都未能如愿,感到十分失望。一天,他去拜访一位大禅师,把自己的苦恼向禅师诉说了一通。禅师听完他的诉苦,十分轻松地告诉他:“你不用到处跑了,在这里暂住一个时期,我可以教你‘移山大法’。”

这位学人很高兴,于是就住了下来。但好多天过去了,禅师只是询问他的生活情况,并没有教他“移山大法”。于是他找机会问禅师:“师父,你什么时候教我‘移山大法’?”

禅师回答:“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但有一种方法也能达到你所希望的目的。”

学人激动地问:“是什么法子,请师父快告诉我。”

禅师平静地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着许多的“大山”,我们无法移动,也无法改变,至少我们暂时无法改变,那我们怎么办呢?

当你不能改变外部世界和现状,唯一能改变的是你自己。

我认识一位年轻人,他大学毕业后在深圳某单位上班,因为他的工作能力比较强,业务知识扎实,工作干得顺风顺水,业绩也比较突出,但他生活得并不愉快。我问他是否与周围同事的关系处理不好?他说:“严格说来,与同事的关系还说得过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但总感到与他们隔了点什么,他们对我总防着点什么。所以,我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生活感到孤独、压抑。”

我问:“你平时在生活、工作上对同事关心、帮助过没有?”

他说:“那种竞争机制下工作,谁也帮不了谁。”

我说:“帮助的方式有许多种,只要你的态度改变一点,与他们能平等相处,一声问候,一点提示,这对你没有一点损失,但他们能感到你的友好。”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方面我确实欠缺,但他们也没有对我表示友善。”

我说:“问题大概就在这里。你不妨先付出一点点,先改变一下自己,也许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后来我了解到,这位年轻人因为能力强,对同事往往居高临下,有点傲气,同事对他也就敬而远之,所以他就受到孤立。后来他改变了自己的处世态度,对同事的工作有时也给予帮助,也常常参加同事们组织的活动,慢慢的同事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也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从此,生活得充实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谁都防着你,那一定是你的错。这时,你千万不要抱怨别人,封闭自己,而要试着去改变这种状况。你控制不了生活的环境,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你左右不了别人对你的看法,但你可以改变自己,走进别人的心里,别人就会走进你的心里。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们无法去改变,这时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一贯正确,是命运时时捉弄你的结果。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首先得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然后回头看看自己平时的付出,做出改变自己的计划。

改变自己的心态,也就是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增加自己的幸福感。总之,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观;无法改变生活环境,但可以改变对环境适应的心态;无法改变周围同事的行为,但可以改变自己处世的方式。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善用其心,清净行为

巧愿防非,离过成德,名为清净。 巧愿,是善巧的愿。这...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身处逆境巧作福田

处在逆境的时候也能够种植福田。这怎么种植呢?那我们...

有好的心态才能得到快乐

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一念间,火宅或净土

人实在离不开因缘,有人结的缘是劣缘、恶缘,有人结的...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放生巨龟得善报

二十世纪初在台湾一个叫金包里的地方,有个慈善家林老...

目犍连尊者一念嗔恨的果报

这是目犍连尊者在修行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

应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

有位居士和我诉苦:她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

【佛教词典】三论

指龙树之中论四卷、十二门论一卷,及提婆之百论二卷。...

【佛教词典】七种自性

(名数)如来有七种之性自性,性者即不变迁之义,此不...

《红楼梦》中的声声佛号

净土宗四种念佛方法(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唯持...

想伤害人家,最终也伤害了自己

有人说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我们...

念佛原理略释

六字洪名人人能念,个个可念,方法极简易,而念佛原理...

酒满茶半

常常听说一句话叫酒满茶半,但为了什么,却并不确知。...

【推荐】世间无常,国土危脆──灾难与人生意义的省思

近日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不断发生,如短期内多宗空难事...

每天忏悔罪业,罪业的念头是不是又会数数熏习

问: 请问法师,法师一直在讲重罪问题,必须至少忏一年...

恭敬称念观音圣号即能远离淫嗔痴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圣严法师《无常》

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教诲,可用来调整、调适自己的心。需...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

五种佛教的莲花

《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记载,莲华有香、净、柔软、可爱...

从表相中看到真实的体性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