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诚心的出发

证严法师  2014/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念诚心的出发

大陆有座龙山寺,是从唐代就有的古剎,听说清朝时代有一时期,寺内的香火鼎盛。为何有此盛况呢?因为寺内有一位以至诚之心待人行事的老和尚,他带着十几位弟子驻锡于此寺。

老和尚的真诚发心

以前乡间的百姓通常都很贫困,这寺院里的师父们生活也很刻苦。

寺院附近有个小村庄叫兴田村,村内有个四、五岁时父母双亡的孤儿。当时家家户户均很贫困,没有人愿意收养他,老和尚就把这可怜的孤儿带回寺里。

那孩子长得很可爱,很得寺里师父们的爱护。寺院里的生活很忙碌,粗重的工作那孩子帮不上忙,大家就派他扣钟打鼓。平时师父们上殿课诵,他也一起参加。这孩子很有慧根,虽然小小年纪,但扣钟念钟声偈时,却能体会其中的含义,因为他以发自内心的真诚,唱念钟声偈时感人至深,于是更得大家的疼爱。

这孩子渐渐长大了。寺里有许多经书因年久而破烂不堪,老和尚告诉他:「你要好好地把这些经点补好,且要用心阅读!」有些经书破旧得连字都掉了,他仍很有耐心地修补整理。他记性很好,别人是诵经、读经,他却能背诵经典,所以这些破旧的经书有遗漏之处,他都能够补齐,不但练成一手好字,经藏也都汇入了他的脑海。

年轻比丘落实大爱

渐渐地,他从小沙弥成为一位年轻的比丘。当他二十八岁时,有次下山经过一村庄,遇到一个孤儿饥饿受冻,甚是可怜,想起自己多年前的遭遇,不由得心生怜悯。回寺院后,他向老和尚禀告这件事,请求把孤儿带回寺里,老和尚二话不说,立刻答应。于是,那孤儿就跟着这位年轻的比丘回到寺院。

这位年轻的比丘三十二岁时,老和尚已年迈病笃。老和尚召集所有弟子,宣布把寺院交给这位最年轻的弟子,因他很清楚寺内所有的事务且年轻力壮,况且其他弟子均已年老。年轻的比丘是其他人从小看大的,大家知道他很乖巧懂事,所以老和尚宣布之后,大家欣然接受。不久,老和尚圆寂,年轻的比丘继任为住持。

当了住持后,他向寺里其他同修师父们说:「人间多苦,我们既然发心出家,就应学习佛陀慈悲的精神,不能独善其身。」那时附近地区有许多孤儿,他建议寺里收容这些孤儿,大家都很支持他的意见。于是,他看到流离失所的孩子就带回寺里,教他们做人的礼貌、礼佛的规矩,在寺里诵经、修行。

十几年后,这些孩子们都由小沙弥变成年轻的比丘,他们接受了佛法的熏陶,深刻体会人生的苦相,并进一步发挥已能去救苦,所以,龙山寺的慈善工作深受好评,且戒学兴盛,声名远播。

当初由于老和尚慈悲为怀,收容一名孤儿,这孤儿再将寺院发展成大道场,这都是由一念诚心出发的。若能汇集人人的真诚与大爱,则整个社会一定祥和光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印光大师论至诚恭敬

一、敬惜佛经善书 1.尊敬佛经善书 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

【推荐】如何修阴德

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付出善举就是为自己所修的路

弟子跟着师父进城化缘。 进城后车水马龙好不繁荣,弟...

「持戒」与「修善」的差别

若持戒者,既绝恶求,清净行绝,乃至佛果。如果我们能...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

做义工是否影响修行呢

有些人厌离世俗的生活,到寺院中挂单做义工,希望能够...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

穷书生的传家宝

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有位书生以教书维生,但是家乡环境...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盲人的一门心思

那是去年秋天,在家乡同一位朋友散步。他是我小时候那...

起死回生的咒语

在波罗奈城有一个德行超群、精通法咒的咒文师,他是全...

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佛陀于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

出家人是世界的大轴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

【佛教词典】香火

(物名)烧香灯火。人奉于寺庙之物。释门正统四曰:香...

【佛教词典】初地断障证真

【初地断障证真】 谓菩萨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

恶行可以掩盖一时,却不可能掩盖一世

离开青青草原的灰太狼一身的轻松,我一定不会回来的!...

修福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

四祖道信禅师的念佛禅

道信禅师根据《观无量寿经》的教诲阐述了心与佛的关系...

拜佛有三层意义

一般人拜佛,多为追求财势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

圣严法师《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

对治自己的缺点毛病

我们大家都熟悉奔贡甲的修行,他是强盗出身,但他醒悟...

这样共修是否不符合净念相继

问: 共修念佛分男众念,四音后停下来后接下来女众念...

第六意识是怎么去创造法尘的

我们看第六段,明意与法即藏性。 这个意是内处,意根;...

「世间」就是个无相的大禅堂

开士行吟秋后菊,名花回顾梦中人。是谁人淡能如菊?一...

两悲相感,当下就把我们摄受住了

我们为什么要举行十天百万佛号闭关,有个好处,就是让...

佛教的生活态度

和人闲谈的时候,只要谈到佛教的话题,对方就会问,为...

莲池大师不食肉的论点解析

(一)人不宜食众生肉 (人者,仁也。五谷为养,五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