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忆念众生如子想

2014/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忆念众生如子想

往昔,无畏王如来灭度之后,在正法时代有一位聪明慧黠的婆罗门子,他是受持五戒、护持正法的佛弟子。婆罗门子某次有事,欲远行至他国,因听闻路上常会遇到贼害,于是他便与五百人同行,以避贼难。

一日,他们来到一个地势险恶的地方,众人便决定暂时止宿在此。这个地方平常就有五百贼人经常出没,五百贼人看到婆罗门子及五百位同行者,便想趁机劫财。这时,盗贼便密遣一人,混入婆罗门子一行人中当内应,以便伺机行抢。然而,盗贼中有一位曾是婆罗门子的朋友,不忍心见他受到伤害,所以私下对婆罗门子说:‘善男子!初夜时会有盗贼前来抢夺财物。在慌乱中,可能会有伤人的事件发生,我怕你会受到伤害,所以特别先来通知你。但是,请你保守秘密,赶快离开这里,不要让同伴们知道了。’

婆罗门子听了以后,痛苦不堪。想要告诉同伴们,又怕同伴们会伤害那位混进来当内应的盗贼。如果同伴们伤害这个人,必会因杀人而堕落恶道,受无量苦;但如果保持沉默,盗贼必会伤害同伴们,甚至杀害他们,而盗贼同样会堕落恶道,受无量苦。

再三考虑后,婆罗门子作了决定:‘为了利益众生,我应该设大方便,不以自己为考量。三途恶道之苦,就由我来承担吧!’于是,婆罗门子痛下决心,杀了这位混进来的盗贼,希望同伴们安隐无事。

当婆罗门子杀了这位盗贼,五百位同行者皆震惊地说:‘大婆罗门子!你是一位令人敬仰的人,也是一位善良的人,为何今日会做出这种罪大恶极的事呢?’

婆罗门子胡跪合掌,惭愧地说:‘我今日不应该造这种杀人的恶业,实在是为了利益众生和各位同伴们啊!’我所杀的是想要谋害大家的恶贼。为了保护大家,所以我杀了此人,希望你们都能安然回到家中。而因杀人所应受的地狱罪报,我甘心甘受。’

五百位同行者听了婆罗门子的话,放声大哭说:‘天下人最珍重的无过于生命,所畏惧的无过于死亡。所以一切众生为了救护自己的身命,愿舍金银、珍宝、国城、妻子、衣服、饮食,我们也能够舍去金银、珍宝、国城、妻子、衣服、饮食,来换取生命的安全。婆罗门子为了众生,竟承担众苦及三恶道的果报,我们今日应当念此深重恩德。而要报此重恩,现今应当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说完,大众齐共发心。

此时,五百盗贼也问大婆罗门子:‘你是一位令人敬仰的人,也是一位善良的人,为何今日会做出杀人之事呢?’婆罗门子回答:‘我确实知道不应作此罪大恶极之事,但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又想保护你们的身命,所以我必须作这样的决定。’大众又说:‘你自己做出杀人的事,对我们有何益处呢?’

婆罗门子恳切地回答:‘我知道你们逗留在附近,但我却默不作声,既没有通报国王,也没有通知我的其他伙伴,所以你们的身命能够得到保障。’五百贼人听了,心中思惟:‘确实!我们的身命因此得到了保障。’于是向婆罗门子合掌说道:‘善哉!大菩萨,您是一位大悲行者!愿您引导我们,告诉我们应当如何作为?’婆罗门子回答:‘一直以来,我所作的就是速发无上菩提心。’此时,盗贼们为了报恩,便坚定地心念口言:‘我们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陀告诉阿难:‘菩萨勤求精进,欲庄严无上菩提、欲报答佛恩,应当经常忆念一切众生,就如同慈母忆念孩子一般。善男子当知,这位婆罗门子就是我的前身,由于这样的因缘,令我超越九劫生死,得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典故摘自:《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七·亲近品第九》

省思:

众生在生死大海中,因为没有正知见,起惑、造业、受无量苦,始终在六道轮回不休。诸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希望众生透过佛法的薰修,建立正确知见,断恶修善,净化三业,开启光明的人生。

身为佛弟子,因佛法而找到人生真正的富贵,更当悯念不闻、不知、不见佛法者,并发菩萨四弘誓愿,出家弘法、在家护法,无有疲厌,让佛法弘传到世界各个角落,令有缘众生皆能得到佛法的甘露滋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把功德回向给众生,我吃亏了吗

众生和诸佛,谁更重要? 有一次,寺院里要举行大的法会...

对众生要有仁爱慈悲之心

一个学佛行人,得要有一个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里要孝...

没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

当我们眼里看到这个是垃圾人、那个是垃圾人时,我们应...

大悲赞

娑婆争斗似屠场,生命如草如牛羊。 大悲能息嗔恚念,...

扶起对手比击倒对手更有力量

小和尚跟方丈学武,觉得很辛苦,心想,如果有一招制敌...

与观音菩萨的慈悲行相应

观世音是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这是同一梵语...

代一切众生受苦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岂不...

提婆菩萨的宽恕

世尊在灵鹫山上为群众开演妙法,以手拈花,迦叶尊者破...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手上的戒指,未必能保证白头偕老

张先生享齐人之福,娶了两个老婆,大老婆年纪比较大,...

佛为生父宣说佛法

有一日,世尊开示说:如来在世间度化众生,有五件事必...

东山再起靠「感恩」

慈济人说「感恩」,简单的两个字,却很亲切。听过一则...

积德不积财的卖菜阿姨

台湾近日最火红的人物是入选《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

【佛教词典】西方十字尊

(术语)谓阿弥陀佛也。阿弥陀佛之名号,有六字九字十...

【佛教词典】舍卫城

(地名)或云舍婆提,此翻闻物,谓宝物多出此城。又翻...

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内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

信佛好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进步

问: 我学佛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觉得自己没有什...

始信参禅输懒惰

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在没有成为一代宗师之前,跟随...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

不要把修行修到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

第二个很重要,保护你的善根。这个地方有些时候要暂时...

慧律法师《茅蓬语录》

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说。立功者,造福家国、嘉...

为什么我们发不起随喜赞叹的心

今天我们要从这个赞叹讲起。诸位知道,大家都是同修,...

句句消归自心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

让目标看得见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几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

圣严法师《放下的幸福》情绪管理智慧

简体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