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宏海法师  2018/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里边,无一例外都会有一个天王殿,天王殿的背面供的就是韦驮菩萨。大家看到了韦驮菩萨两边的一副对联,叫做“我是世尊使,护持其法藏;常在灵鹫山,供养诸如来。”所以众所周知,特别是汉传佛教里面最大的护法就是韦驮菩萨。每一位修行人,在他的发心修道一直到道业的增进中呢,都有韦驮菩萨的护持。我本人也是在佛顶山出家,所以非常感恩韦驮菩萨,能够护持我当时剃度为僧,今天以僧身份跟大家来结缘这个佛法的一些故事,讲给大家听。

今天说到韦驮菩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元代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禅师,叫中峰明本禅师。中峰明本禅师跟韦驮菩萨的因缘非常深。他那会儿就在浙江西天目山,在一个岩石上面去修道。每天都在这个岩石上,当时他在这个岩石上独居了近七年。这个岩石非常危险,他为什么在危险的地方打坐呢?修行人在用功的时候都会有障碍,禅师那会儿其他的烦恼没有,但是就有一个,每当打坐的时候就会昏昏欲睡,会昏沉。

为了对治自己的这个昏沉,他就到这个悬崖的一块岩石上去打坐。在这个悬崖上面,如果你一打坐呢,有可能一下子打着了就摔下去了,就摔死了。所以他为了对治昏沉,就把自己等于说背水一战一样的,这样地去禅修。结果坐在这个岩石上呢,还是依然昏沉,坐着坐着呢,一下子又睡着了。睡着了又醒,醒来又睡。终于睡得一下子睡过去了,诶,一个跟头从悬崖上翻下去了。翻下去以后呢,掉着掉着,他说这下已经必死无疑了,突然间有一个金甲天将把他给托住了。托起来以后,他问说,你是谁呢?这金甲天将说,我是韦驮,来护你的法了,见你今天要摔死了,以后就没法修道了,救你一把。结果他当时一念我慢心起来呀,就说,哎呀,看来我的修行真不错,能感得韦驮菩萨现身来救我,护法。诶,这个烦恼一生起来呢,功德就退了。

所以当时韦驮菩萨就恼了,对他说,你什么修行人啊,就这么一件事,马上你这个分别心就起来了,说我五百世再也不护你的法了。中峰禅师就非常懊恼,觉得自己动了这个念头不对。但是没有办法,他依然还得修行,还得对治昏沉。那么经过这个长时间的训练呢,依然又到悬崖上打坐去了。打坐打坐呢,还是控制不住这个昏沉,又摔下去了。可是摔下去的时候,他以为又必死无疑了,依然还是韦驮菩萨现身,把他给接住了。接住以后呢,他自己也很感动,又问韦驮菩萨说,你老人家不是五百世不护我的法了吗?我这还在这辈子,怎么又来救我呢?韦驮菩萨说,当时我观到你的心念,我在呵斥你的时候,你已经动了一念惭愧忏悔之心了,这一念的反思、忏悔之心,就已经把这五百世的时间给过去了。

所以大家想想看,我们常说护法护法,也给大家讲到护法就是护我们修行的法藏。那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呢,就是让这个心来清净下来。如果你有生起分别的烦恼,乃至自我的骄傲的时候,这就是你道业退的时候;如果我们生起惭愧心,反思,那么就说明我们还有余地更加进步,这就是你道业增进的时候。不管进退,都在一念之间。如果我们每天能够把握好自己的一念,那我们在修行的步伐中就会非常地有把握,步步为营。

好,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因果丝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们看,丝毫不爽。前面我们解释平等流类,佛教的因果...

没有僧宝,二宝居士能独立存在吗

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二宝居士就是指信佛、信法...

业相与净相

在修忏悔的过程中,原本潜伏在我们心中的业障、烦恼障...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

居士修福的重要性

出家众和在家众,从禅宗的角度来看,在修行开悟这一点...

沙弥转龙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在道场白...

星云大师《认错的美德》

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勇于...

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

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心不留影

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

去除无明的习气

人从无始以来,常因无明和习气而使得自己意乱情迷、颠...

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幼年时就聪慧好学,而且家学渊源,少年出家后...

治疗面貌变丑的毛病

有一位雕刻家,小时候是个很好看的人,他一天天长大了...

【佛教词典】常寂

(术语)真体离无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

【佛教词典】皂荚

为豆科之落叶乔木。又作皂荚、皂角。生长于亚洲、非洲...

因为这一幕,屠夫从此不再杀生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

「善恶报应」对身体的影响

说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候一...

赵朴老的养生信

在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的书信中,有一封...

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

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

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问: 每天茶饭不思就是不开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福报要省着点用(南怀瑾老师的故事)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

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

九幅寺院佛系楹联,感受清凉智慧【图】

九幅寺院佛系楹联,一起感受清凉智慧...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

星云大师《佛教奇人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时常对现代世界中的各...

各宗要略——真言宗

史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