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小裁缝到大作家

2015/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小裁缝到大作家

这次,我们一行到浙江大学学习,我结识了一位学友,她是一位戏曲编剧。这位编剧跟我说起了她师傅的故事,让人感叹不已。她的师傅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在中国的戏曲编剧界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只是老先生为人低调,所以本文没有写出他的真名,我们暂且称呼他老人家为文老师吧。

文老师出生很苦,是个孤儿,没读过书。很小的时候,他就在一家裁缝铺里打杂做小工,但人长得可爱,聪明勤快,嘴巴又甜,裁缝铺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喜欢他。裁缝铺的公子少爷读书时,他也跟着学,慢慢的也学会了不少字。裁缝铺的师傅们经常忙不过来,小文就给他们打打下手。渐渐的,他学会裁衣服,而且手艺还蛮不错。解放战争时期,战火蔓延到了他家乡。一夜之间,街头的店铺都关门歇业,老板们都外出逃难去了。他裁缝铺的东家也跑了,只留下了小文一个人。他望着空荡荡的铺子发呆,想起了自己没爹没妈,是东家收留了他,平日里东家对他那么好,又让他学会一技傍身。他觉得做人要知恩图报,如果丢下这个店跑了,东家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决定冒着生命危险留下来看店,给东家守住家业。

有一天来了一个军官,要小文把东家找回来,他要做一批军服。小文哪知道东家在哪里呀,街上所有裁缝店的人都跑光了,但是军服又要得很急。小文只好把活先接下来,自己没日没夜地赶工,终于在约定的时间内把那批军服做好了。军官一看,做得不错,命人送来了一担光洋——那时候还没有人民币,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都是光洋。

后来,裁缝铺东家逃难回来了,他见自家的店铺还在,小文居然还在帮他开门做生意,真是百感交集。当小文兴奋地把那一担光洋搬出来交给东家的时候,东家更是感动得掉眼泪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臣忠”,战乱之中,这样的忠义之人实在难得!东家也是个很讲义气的人,他坚持要把光洋分出一半给小文,要他自己独立地去置田置地、成家立业。

小文推脱不过,只好收下了。收下的原因,也是想到了乡下的乡邻。他用那一筐光洋,回家买了田地。由于出身贫寒,小文打小就深知穷人的苦难。现在有钱了,终于有能力帮帮乡邻了,他把买下的田地分给了乡邻们去种,田租一概不收,自己只留了一点口粮田,跟大家一样下地干活,挖田种地。

后来,农村搞土改,按照小文名下的田产,他应该被划为地主。但是所有的乡邻都为他作证,那些田不是他的,都是大伙儿的,所以他最终只被划了个富农,免去了被批斗之苦。小文的田地在没收之后被分掉了,按理说他应该对土改政策不满。但没有,他觉得通过土改把田地分给贫苦人,自己因缘凑巧才帮到身边少数乡邻,所以他是打心眼里服从。

由于在裁缝店学会了识字断字,小文成了贫下中农中极为少见的知识分子,因此得以有机会接触些文字工作。在农闲时期,他开始写写东西,后来渐渐发展到写戏本。由于出身穷苦人家,笔下的穷苦人的生活,被他写得质朴而贴切,戏本很快就红火了。从初出茅庐到现在,文老师都是长盛不衰的戏剧名家。纵观文老师的一生,从裁缝店的小工,到文名满天下,不是没来由的。

【点评】

从裁缝铺打杂的小工到名作家,看似命运戏剧性的阴错阳差,细细分析下来,都是有前因后果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战乱时,他知恩图报,冒着生命危险为东家守店;守着一担光洋,却从没动过私心,因而意外得到东家重金报答,一下就变成了富人;有钱就想到苦难乡邻,买地分给贫苦人家,因此他没有被划成地主,免受批斗之苦,也为后来的前途留了后路;自己的田地被分了,他反而将分他田地的人引为知己、同路人,很质朴地崇拜有加。更写戏重现朴质而真实的生活,因此得到大众的喜爱,成一代名家。

文老师从来就没为自己打过小算盘,总是在想着别人、成就别人。老子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大意是,付出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反过来,有些人锱铢必较,一天到晚争来争去,完全不懂得付出,结果越算计越穷,什么都得不到。就算一时得到,也终有一天“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

给自己一片危崖

有好几次,见蝙蝠掉在地上,怎么也飞不起来。 蝙蝠是...

​《菜根谭》警句

《菜根谭》者,一名《处世修养篇》,余以今年一月东游...

为善福随,为恶祸追

在释迦牟尼佛驻锡舍卫国弘法的时期,国中有一位名叫兜...

争取一分钟,可能成就一件大事

一分钟的时间有多长?说短很短,说长很长。荣辱、生死...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必须去走一走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一定要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就是...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明朝奇书《菜根谭》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此书将儒家的...

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

《六度集经》原文 昔者菩萨时为凡夫。博学佛经,深解罪...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学漫画】虽被人笑话,却是自在往生之人

彻迷法师的往生故事...

坚定心志,安于静境

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

【推荐】把握当下

有一天,一位外道婆罗门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拜见佛陀...

净与不净都是心在起作用

一名有洁癖的县官雇请一厨师。一天,两人为以什么为净...

【佛教词典】暖位

(术语)四加行位之一。暖法之位也。见暖法项。...

【佛教词典】真济

(800~860)日本真言宗僧。京都人。师事空海,任阿阇...

吃肉时如何善用其心

有人这样问过我说:师父,我现在还不能忌口。(所谓不...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

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十...

向天空扔斧子

一人请教禅师,说有人在背地里捅他刀子,该怎么办?...

持名念佛,殊恩中之殊也

疏文:而于其中,复出念佛一门。不论大根小根,但念佛...

职场中的「儒家五常」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儒家五常影响中国几千...

供灯的功德利益与仪轨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

钱伊庵居士的深憾事与护法心

印祖曾经高度赞叹彻悟大师法语:红螺示众法语,皆可以...

有严大师示「净土易生」之理

有严。俗姓胡,台州临海人(今浙江临海镇),六岁时,...

一碗白饭的故事

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你听闻《法华经》,产生开示悟入佛陀知见,不管你过去...

宁近毒蛇,不亲女色

于诸女色,心无染着。凡夫颠倒,为欲所醉,耽荒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