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2016/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聪明睿智的人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讲究道德的人的处世良方就在于“谦恭”二字。

李叔同所说的以“愚”和“谦”自居,确实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处世姿态,真正的聪明不是用来装饰门脸的,锋芒毕露的人最终伤害的反而是自己。没有人喜欢上来就牛气哄哄的人,为人处世要时刻收敛起你的傲气,真正的处世良方就在于谦恭二字。

谦恭不是一种故意做作出来的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它不因学问博雅而骄傲自大,也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相反,谦恭者学问愈深愈能虚心谨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礼待人。谦恭不是卑下,也不是软弱,更不是无能。谦恭是一种情韵,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气质。谦恭也是一种修养,那种脸上没文化、肚里无墨水的鲁夫莽汉是不会谦恭的。与谦恭者在一起,像领略风光旖旎的大自然,让你流连忘返;像喝陈年老酒,让你回味无穷;像诵读一首气韵十足的诗歌,让你掩卷长思。

而有些人的所作所为却让我们很失望,他们不知天高地厚,妄自尊大,就如井底的蛤蟆一样令人生厌。

春秋时代,有一天,楚国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正和弟子们聚在一起聊天。一位其父相当富有的弟子,趾高气扬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炫耀:他家在郢都郊外的一个村镇旁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

当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一直在其身旁不动声色的老先生拿出了一张包括诸多国家在内的一张大地图,然后说:“麻烦你指给我看看,楚国在哪里?”

“这一大片全是。”学生指着地图扬扬得意地回答。

很好!那么,郢都在哪里?”老先生又问。

学生挪着手指在地图上将郢都找出来,但和整个楚国相比,的确是太小了。

“你所说的那个村镇在哪儿?”老先生又问。

“那个村镇,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学生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点说。

最后,老先生看着他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哪里?”

学生急得满头大汗,当然还是找不到。他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也没有。他很尴尬又很觉悟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找不到!”

这就是了,任何人所拥有的一切,与有大美而不言的天地相比,与浩瀚无际的宇宙相比,都不过沧海一粟,实在是微不足道。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不管我们拥有什么、拥有多少、拥有多久,都只不过是拥有极其渺小的瞬间。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又增一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永远都要保持一颗谦恭的心。

谦恭,是许多有能力者所缺乏的美德,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拥有不同的才能,你拥有这些,不代表你比别人高明,也绝不要看不起不会的人,因为你会这方面的东西,别人也必有会你所不会的。所以,无论我们拥有怎样的才干,都不要心高气傲,不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要觉得别人都该效法自己,否则,我们就成了“骄傲”的俘虏了!

我们通常所说的谦虚是两种:自知之明和谦恭。自知之明是智者的标志之一,太多的人由于没有自知之明而贻笑大方,但是自知之明直接的受益者是自己。所以,在这里我们更看重的是谦恭。谦恭跟傲慢一样是在人际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但是方向正好相反,谦恭是一种优良的品格。

谦恭首先应具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目前的地位和条件。如果有优于别人之处,都是暂时的和相对的;如果不保持努力我们会朝向下的方向滑行,甚至前功尽弃;如果别人努力,很快能在这些方面超过自己。

摘自张铁成《听李叔同讲人生哲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般若与人生佛教

般若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具大智慧,第二是有大悲心,第...

每日的生活要如何计划呢

你每一天的生活,是如何过的呢?有计划吗?春秋时,齐...

【推荐】老去,其实很残酷

有因缘去福利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

星云大师:佛教对「人生命运」的看法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

慈航法师:做一个完全的人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做: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诸...

圣严法师《惭愧心》

凡夫众生通常同时具有两种个性,一是虚骄、自负,一是...

坎坷不可怕,一帆风顺才是最可怕的

人在不顺时才想到求神拜佛、念经。但是,坎坎坷坷时不...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

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

退让的智慧

汉代一个叫公孙弘的人,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后来当了...

广植善因获福无量

有两个女子都得到庵罗果。其中一位是吃完果肉但不留果...

提婆达多的妙行方便

一天,比丘们齐聚一堂,同声赞叹佛陀大慈大悲,即使提...

【佛教词典】旦过僧

(杂名)宿泊于旦过寮之僧。谓行脚之禅僧也。...

【佛教词典】香如须弥

(譬喻)以香譬须弥山也。新译仁王经上曰:无色界雨诸...

色阴的本质是清净的佛性

在五阴当中最粗显的就是我们的色身。色在佛法当中叫做...

女孩出家几年后想还俗,还可以有家吗

问: 请问如果一个女孩子发心出家了,也许几年以后想还...

佛的九大象征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

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不可思议功德,我们前面讲很清楚了,...

五逆十恶能往生,是否就可以杀盗淫妄

问: 信得及五逆十恶亦能往生,所以不需要戒烟、戒酒...

达到什么境界才可以食肉饮酒行淫偷盗

《永明延寿禅师全书》: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

净宗祖师--永明延寿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讲的这位大德,想必诸位都过...

吾道一以贯之

一般慈善家在做善业的时候,第一个他没有我空、法空的...

情执太重怎么办

问: 情执太重怎么办? 明证法师答: 执着就把人害死...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

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当你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

大悲咒的由来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