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老母亲学佛康复的故事

2017/04/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老母亲学佛康复的故事

母亲今年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虽然五年前的一场劫难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但一心向佛的母亲,在弥陀慈悲的佛光照耀下,战胜伤病,依然充满信心地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她的故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母亲天性善良,一生勤劳质朴,吃苦耐劳,做人做事敦伦尽分。她小时候因父母早亡,七岁时被我外婆家领养。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务农。父亲在城里一个企业工作,照顾不到家庭,母亲一个人带着我们兄妹三人在长江边的一个小镇生活。她每天起早贪黑,又要操持家务,又要去生产队劳动,后来又进了工厂做工。常年的辛劳练就了她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品格,这种品格和素质在她受伤后的学佛和康复过程中越发显得可贵。

二〇一一年九月,母亲因车祸损伤颈椎导致高位截瘫,受伤后大部分肢体功能丧失,只能整天仰卧在床上。因年龄大,又伤得特别重,医生让我们要有思想准备,说她以后恐怕只能在病床上度过了。伤病的后遗症带来的种种生不如死的痛苦,几乎让她精神崩溃。是红观音堂的佛友们的抚慰和劝导,渐渐地帮助她恢复了信心,相信依靠佛力的加持一定能够康复。这一坚定的信念,使母亲一步步地走出了困境。回忆母亲从四肢不能动弹到能独立行走,能自己吃饭,能做简单的手工活的艰难过程,每一点来之不易的进步都增加了她对佛菩萨的感恩

归纳母亲学佛康复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至诚恭敬,仰仗佛力。母亲自有缘接触佛法以来,对佛菩萨的至心恭敬与虔诚一以贯之。十多年来,她每天早晚拜佛、念佛,寒暑不易,从不间断。母亲常年去昆承湖边的红观音堂打佛七、做义工。即使在农村劳动时落下的旧膝伤发病,走路都受影响时,她仍是拜佛不辍。母亲没进过学堂,靠接受文化扫盲识得一些文字。为了能读诵佛经,她不顾年高眼花,一字一句地学,甚至小孙女也成了她的老师。最终不仅能读诵《心经》《佛说阿弥陀经》《大悲咒》等,还能背诵。长期的经典读诵和念佛,为母亲种下了甚深的善根。母亲受伤后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在生命垂危之际仍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在接受手术时也是始终不停地默念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终于转危为安。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母亲更是抱定宗旨, 坚信阿弥陀佛和诸佛菩萨一定会加持她。从学站立、蹬轮椅,到第一次独自起立、第一次迈步走路,真的是念念弥陀念念佛。声声佛号使她减轻甚至忘记了伤痛,支持她战胜了难以名状的伤病后遗症,一步步走出了生不如死的困境。受伤一年半后,当她第一次在二院康复科独立行走时, 连医生们都惊讶不已,这么重的伤,这么大的年龄,能够恢复到这种程度,称之为康复史上的奇迹一点也不为过!

二是以平等慈悲之心待人处事。母亲的勤劳善良和慈善之心在熟人和亲友之间有口皆碑,学佛以来更是时时处处不忘佛菩萨的教诲,以滴水粒米之功修持。可贵的是这种完全自觉的行持不含一点名闻利养和求回报之心。亲戚和熟人有事,她总是会放下自己的事去帮助亲友,自己的事情再急也不顾。母亲干活尽心尽力,甚至有时自己身体不舒服也不会拒绝,也不让告诉别人。母亲对善良老实的人和贫困的人更是加倍地关心爱护。她受伤后直到现在,红观音堂的佛友们仍时常来看望她、鼓励她,有的没有母亲的电话,四处打听了也要上门来探望,向我们念叨母亲的种种好处,像对亲人一样向母亲诉说自己的心事。这些都是母亲助人为乐的平等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信任,而难以忘怀。

有的佛友甚至称赞母亲比自己的父母亲还好、还想得周到。但如果母亲接受了别人的好处,她会内心不安,直到加倍回报了才安心。每年家里逢年过节的祭奠,母亲格外看重。虽然受伤后四个手指已不能弯曲,但她经过顽强地练习,每次都能亲手折叠一千多只纸银锭,把她对祖先和已逝长辈、亲人的恭敬之心,全折进银光闪闪的纸锭里,借此体现她的一颗拳拳之心。在医院康复科里,对素不相识的病人,母亲会主动去关心,以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坚定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渐渐地,母亲成了大家康复的榜样。

正是从这些平凡的小事中,我们看到母亲对佛菩萨、对所有神明、对祖先乃至对一切有缘众生的那种发自肺腑的恭敬、尊重、追思和慈悲之心,这不正是佛菩萨精神的真实实践吗?母亲无所求的付出也在不知不觉间给了她应有的回报,子女们的孝敬,亲友们的呵护,佛友们的鼓励,更坚定了她一心向佛的信心。虽然还时常受到伤痛的困扰,母亲内心却依然是那样的平和慈祥!

三是老实听话实干,一心忆佛念佛求生极乐。受伤以后,母亲学佛更精进,诵经念佛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饭可以晚吃,觉可以少睡,诵经念佛不能迟、不能少。虽然有人说,念佛人怎么还遭遇这种事,她的回答是,这是自己的宿世业力,是阿弥陀佛慈悲,还让她留在世间,也许是自己的修行还没有圆满。受伤并没有影响母亲对阿弥陀佛的信任,反而激发起她更加精进诵经念佛消除业障的决心。从刚刚能从轮椅上坐起,她就开始礼拜佛菩萨,受伤的后遗症严重制约她的动作,手也不能完全合拢,但她还是坚持一丝不苟地去做。直到能坐着念经时起,她就开始恭诵《佛说阿弥陀经》。从二〇一五年四月十二日起到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五日,共诵经一万多部。

开始诵经前,由于双眼接受了青光眼和白内障手术,视力受损较重,家人担心她过度用眼会加快视力减退,但母亲不怀疑,坚信佛菩萨会加持。开始每天十三部,后来一个因缘又增加到了每天二十四部。神奇的是,一万多部经诵下来,视力反而比以前更稳定了,基本回到了手术前的状态。五年多来,每天不论身体状况如何,母亲自定的诵经念佛功课一点不会少,只会增加和提前,缺了一定会赶紧补上。颈椎高位损伤性截瘫是世界性难题,其错综复杂的后遗症时常让人痛不欲生。母亲却不畏病痛,一心向佛,坚信阿弥陀佛。

现在,只要母亲一开始诵经念佛,对病痛的反应就明显减轻乃至消退了。阿弥陀佛成了她心中的大医王!在善知识们的精心护持下, 随着诵经念佛的精进,时常出现的一些感应,更增强了母亲求生极乐世界的信心。母亲素来敦厚朴实,唯知埋头苦干,诵经念佛专心致志,这也许就是她能得佛力加持创造奇迹的秘诀吧!

感恩阿弥陀佛!感恩诸佛菩萨!感恩善知识的精心护持!

《净土》杂志2017年第1期  文/宏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何面对疾病

佛法是积极入世的,对于痛苦的态度是速当远离。 当年...

猪脖子肉的内幕

友人卖了八年多的猪肉,也不曾看他卖猪脖子肉。他说猪...

早起的人,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1. 首先自然是精神会变好 睁开眼的那一刻,清醒的一天...

你真的信佛吗

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传...

各个器官最爱的十种食物

吃饭时,还在遵照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物吗?其实,你应该...

佛法不在远处

从前有个少年由于贫困,苦恼,迷上了求仙拜佛,可以解...

学佛是为了修心

进佛门是为了修行,不是旅游,例如,以前有人办禅定营...

崔沔的孝心

崔沔天性至孝,他的母亲双眼失明,他就倾家荡产到处求...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推荐】多少次我们与幸福擦肩而过

一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他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于...

好运气来自于结善缘

不管人们是否相信命运,这人世间总是有许多人事业成功...

爱是一种心境

盛产童话的丹麦有两位科学家,他们是兄弟。弟弟叫哈洛...

不要为了小事而破坏虔诚的心境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兴冲冲的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

【佛教词典】承化寺

位于新疆承化。又作丞化寺。系喇嘛教寺院。蒙古名为 S...

【佛教词典】呆庵庄禅师语录

凡八卷。明代敬中普庄撰,慧启等编。刊于崇祯三年(16...

将愤怒的垃圾转化成慈悲的花朵

懂得使用有机肥料的园丁一定不会丢掉垃圾,因为她需要...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轮回相续

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 汝负...

证严法师说故事《福德与业果》

小国夫人的福报因缘 人与众生的差别就在于人有礼义廉...

何谓邪想坐禅

我们打坐的时候,会出现这种魔事,这个《释禅波罗蜜》...

星云大师:一切因缘我均感谢

春风夏雨固然可以润泽群生,秋霜冬雪也可以成熟万物。...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问: 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大安法师答:...

人之一生,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

上辈往生是一定要出家吗

问: 法师慈悲,请开示三辈往生条件,听说上辈往生是...

佛教经典不能随便增减

佛经所诠释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不会随时代的变...

嫉妒造业,随喜有功德

恶念,就是从贪、瞋、痴所生出的。我们带着贪、瞋、痴...

星云大师《人生的现象》

有人说,人生如戏;有人说,人生如梦;也有人说,人生...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的分解过程吗

问: 专修净土信愿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