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悭贪是众苦之根本

2018/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悭贪是众苦之根本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有一位大商主子名叫亿耳,与同伴一起入海采宝,自海中得宝返回,与同伴别宿,因为失去了同伴又为饥渴所逼,而感到慞惶不安。在饥渴当中,遥见远方有一座城市,以为城中必定有水,于是便往城边走去,欲索水来饮用。

殊不知此城是一座饿鬼城,走在城中的大马路上却看不到任何人,由于饥渴所逼,亿耳便大声喊着:“水!水!”城中的饿鬼们听到有人在喊水的声音,便都聚集而来,并说:“是哪位慈悲的人要给我们水喝?”只见此城的饿鬼个个身如燋柱,以发自缠,全都到了亿耳面前合掌说:“愿乞我水。”亿耳回答:“我正是因为饥渴所逼,所以来此求水。”这时饿鬼们听到之后,求水的希望都息灭了,并感叹地说:“你难道不知道这是一座饿鬼城吗?为何要到此处索水?”

随即又说:“我们居住在此城中,百千万年来尚未听闻过水名,遑论能喝到水?譬如多罗树林被大火焚烧,我等饿鬼亦是如此,支节皆被猛火所烧,头发悉蓬乱,形体皆毁破,为了饮食奔走求索十方,昼夜思念却求之不得,受到饥渴所逼迫。又时时为人执杖所逼,受鞭打苦毒,双耳所闻皆是恶音,未曾听一善语,更何况能得到一滴水,来滋润干枯的喉舌。若是山谷间有天龙降甘露,甘露却都变为沸火灌注到我身上;若见到渠水河流,皆会变成流火,池沼及河泉悉皆干竭,或变成浓血,臭秽不堪,极为可恶。假使欲上前走去,夜叉便会拿着铁捶鞭打,使我们不得靠近。我们受此苦难,又怎么可能得到水,而布施给你呢?这都是由于我们过去生悭贪不舍,所招感的果报。”

于是说了一段偈子:

“我等先身时,悭贪极嫉妒,不曾施一人,将水及饮食。

自物不与他,抑彼令不施,以是重业故,今受是苦恼。

施得大果报,春种秋获子,我等不种子,今日受是苦。

放逸悭贪惜,受是苦无穷,一切苦种子,无过于贪嫉,

应当勤方便,除去如是患。施为善种子,能生诸利乐,

是故应修施,莫如我受苦。等同在人中,身形无差别,

造业既不同,受报亦复异。富贵饶财宝,贫者来请求,

诸天同器食,饭色各有异。若堕畜生中,业报亦不同,

有得受福乐,有受苦恼者。以此贪毒故,人天及畜生,

为悭嫉所抃,所在皆损减。饿鬼炽然苦,支节烟焰起,

如似树赤华,醉象以鼻端,远掷虚空中,华下被身赤。

贤圣作是说,贪嫉最苦器,见于乞求者,其心则恼浊,

恼浊刹那中,则能作鄙漏。愚痴悭不施,以种贫穷本,

贪心而积聚,即堕于恶道,如此悭贪者,众苦恼根本。

是故有智者,应断除悭贪,谁有欲自乐,名称恭敬等,

而舍于正道,随逐曲恶径?今身得苦恼,来世亦复然,

世界结使业,能遮净施报,所谓是悭贪,众怨中最大。

是身大臃肿,衣食及汤药,一切众乐具,贪嫉所遮断。

贪嫉极微细,细入难遮制,当以施牢门,心屋使致密。

莫听彼贪嫉,而得进入中,贪嫉设入心,渠河及大海。

能遮使不饮。”

亿耳见到因为放逸而有如是种种过患,马上生起厌恶生死之心,并归求出家。出家之后,精勤修习定慧,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四(十八)》

省思:

《圆觉经》云:“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若能断憎爱,及与贪瞋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若是放逸这念心,悭贪不肯布施,不但感得贫穷的果报,更是众多苦恼的根本,故经云:“如此悭贪者,众苦恼根本。”因此,行者切莫放纵贪欲,当依教奉行佛陀的教法,从舍除悭贪开始努力,勤修布施波罗蜜,以欢喜心布施,以慈悲心助人,放下贪爱执着,如此便能步步迈向光明,成佛决定可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问: 西方极乐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现在。虽然遇...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

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

人生虽苦,但也是积集资粮的好地方

业感缘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积极断恶修善的价值之外...

面对被伤害时的态度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义就有邪恶。 曾经,佛陀也遇到迫...

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

从我们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人生没有开始,就是无生。为...

尊者阿姜曼治疗弟子们身心疾病的方法

当尊者阿姜曼住在清迈的时候,生了好几次病。如果依赖...

五蕴炽盛苦来得太厉害

五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蕴就是覆盖的...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聪明的理发师

很久以前,有一个智慧大臣请一个理发师修面。理发师给...

不要让自己变成工作的附庸

林青好像总是在忙。 上学时,忙着学习,忙着考好学校...

善巧导净土,妙验西方路

沈中旭。字启白,江苏吴县人,年少时个性豪放不拘小节...

商人砍柴能得福?

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业成功、赚尽天下财富。有人...

【佛教词典】二种瞋报

由前世多瞋,所得今生之二种报。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

【佛教词典】无漏界

清净无烦恼的境界,即涅槃。...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问: 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

【佛学漫画】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

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她经历了什么?...

塞住井水的婆罗门

佛陀在世时同游恒河两岸,传扬佛法。有一次,佛陀游化...

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 《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

佛弟子修学的四点建议

人生如大海,如何从痛苦的此岸到达快乐的彼岸,必须依...

心的本质简单到无法想象

对于心的真正本质,我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因为它就在...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我们中国佛教弘扬中,最能够落实到行处的,就是禅宗和...

什么是参话头

世尊说法四十余年,显说密说,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

讲话也是修行

王阳明有一次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

《金刚经》精华的40句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

我们出家人上早晚殿、过堂这功德是一堂佛事。这堂佛事...

五缸黄金的秘密

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富翁,他虽然很有钱,但却生性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