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大安法师  2023/12/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问:西方极乐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现在。虽然遇到不顺的时候当时也许会痛苦,但过后感觉是关关难过关关过,轻舟已过万重山。我感恩一切,没有觉得当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请问,我这样想,是不是就不能去极乐世界呢?

大安法师答:你已经觉得做人是很不错的事情,一切法由心想生。因为你还珍惜这样的世间,还觉得人还不错,轻舟已过万重山,柳暗花明又一村。你的愿就没有成就。当这个恳切的往生的愿不能成就的话,你跟阿弥陀佛摄受众生的愿力是很难感通上的,频率不对。

你要接受电视台的信息,一定要调到频率相应了,音声和图像才会现前,频率不对是呈现不出来的。所以一方面也想往生,另一方面觉得这个世间也不错,小日子越来越红火,又买了车了,又有房子了,好像越来越顺利,这可就是我的极乐国,你的厌离心出不来。这个愿力是两方面——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真的是要把这个世间看到它的本质,不要被这个现象所迷惑。三界火宅,去读读《法华经》的火宅喻,真的把那个读通了,这种厌离心是油然而发。佛眼所见,那个大富长者就是佛的眼光,这间宅子已经燃起了大火。大的,就是三界是火宅;小的,我们身体是火宅。三毒的猛火已经出来了——炽然,已经要把法身慧命全面烧毁了。

大富长者看到自己的子女在宅子里面不愿出来。不愿出来,就类似“这个世间还不错”,五欲六尘,虽然也不怎么的,但生生世世跟它很熟悉,里面还有点快乐,以苦为乐。就在那个宅子里面,叫嬉戏乐著,生不起一念要出离的心,这是众生的普遍情况。他不愿出来的话,大富长者也无可奈何。因为他在那个宅子里面,对这个危险性不知不觉,不信不问,完全麻木了。危险就在面前,他不了解。我等众生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佛惊入火宅,这个大富长者惊入火宅之门,因为他的子女都在火宅里面,他必须要过来。所以佛为什么要到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这就是火宅,但佛为了救我们,他要过来。但佛要过来,如果跟他说真相,他不相信。佛了解众生种种欲望,种种好乐,种种根机,就了解他有爱好,就是要羊车、鹿车、牛车,于是就告诉他:“你们出来吧,我给你们准备了你们的玩具。”这样循循善诱他离开三界火宅。

所以对三界火宅的概念,我们业力凡夫完全意识不到,完全不知道它的危险性,所以一定要去读大乘的经典。大乘经典对我们生存的现状的认知,就是火宅,就是牢狱,就是茅坑,就是大火聚,不容一刻地停留,是这样的一种猛利的出离心,这样你跟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容易相应了。

有很多人都是脚踏两条船,也很珍惜这个世间的五欲六尘,但对于极乐世界觉得也蛮好——我都想得到。而且有时候他会纠结,念念佛的时候,他会突然冒一个念头:有没有极乐世界?有没有阿弥陀佛?如果真的有,我在这里吃斋念佛还值得,如果万一没有了呢?我古佛青灯在这里,人家都在卡拉OK,在玩乐。我玩乐——五欲的享受又没有得到,极乐世界又没有,我这一世可不白活了吗?他就有吃亏的感觉。所以这里面的真信太重要了!

做人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但是以宝贵的人身要做一件最有价值的事情。为什么人是修道的法器?就在于做人是苦多乐少——苦的地方多,也有一点快乐,但人有反省的能力,反省这种苦来自什么地方。当他想明白了之后,这叫由苦果追苦因,然后了解生灭还有一个灭谛,就开始修道。

人修道非常有意志力,修道容易成功。所以在四大部洲,乃至跟天堂相比,做人修道比天人来得更快,更能成功。所以这一世,我们敦伦尽分,世间的事情我们也要尽量做好,但是对世间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厌舍之心,这样才能够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有种由衷的、全生命的欣慕之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世间的事情也可以关照到,出世间的利益也能究竟得到,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没有人能让我们痛苦

哲学家说: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有智慧的...

堕胎对往生西方有否影响

问: 请问堕胎对往生西方有否影响?日常修持该怎样做?...

人生的失败离不开这三个字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李商隐《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

你自己做的,现在你自己受,没有冤枉的事

佛说苦谛真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问: 道教与佛教我都很欢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

如何看待无相念佛

问: 末学刚接触佛法,还在上学,没有智慧择法。闻台...

「快乐」其实无处不在的

最近在佑顺寺举行「八关斋戒共修法会」期间,进行了三...

临终无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东流

问: 印祖多次开示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若家...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少欲守道,精进不已

佛法是要让我们增强这个智慧,这种智慧来自什么?就是...

把钱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病了吗

问: 有人说,你把家里的钱全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问: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

何谓「大佛顶」

先了解何为大佛顶,古人都说这部《楞严经》是开悟的《...

【佛教词典】普礼

(仪式)礼敬一切如来也。真言法有檀前普礼着座普礼之...

【佛教词典】正等持

【正等持】 p0502 显扬二卷十五页云:八、正等持。谓于...

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

净宗十三祖的净土思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点缀在...

凡夫念佛十疑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

出家的真实义

什么叫做直心?直心乃是万行之本。天地、修行、一切万...

人生如梦了不可得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

十句蕴含大智慧的话

1、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

智者大师把第六意识分成四种情况

第六意识它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内外的问题。我们谈谈它...

有一家银行每天往你账户存入¥86400

想象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帐户里存入¥86,400。...

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是众生呢

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

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

我们要远离魔境,只有一个方法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

如何以三想来对治淫心

色欲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仅中下根机的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