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仙叹富者的布施

2019/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仙叹富者的布施

佛陀的过去世曾是一位大财主,名叫仙叹,非常富有。因为看到佛经,感到世事变化无常,荣耀与生命难保,财富并非己有,只有布施的功德才是不朽。于是昭告大众:“如果有生活贫乏的人,都可以随意来取所需。”如此经过数个月后,财富仍宽裕,人民也富足,再也没有贫乏的人了。

仙叹心想:“这时应该买药,来照顾身患疾病的人。”于是就买了许多药来救济大众的生命,慈悲化育普润一切处,没有人不蒙受他的恩德。这样经年累月的施惠于大众,使得仙叹的德行远播,生病的人从四面八方而来,都赞叹他的仁行如天之大。

仙叹的财产全部布施殆尽,于是决定前去采宝。离开家一百多里,遇到数量车,载着患了重病的人,仙叹问:“你们要去哪里?”回答说:“我们要去仙叹家,希望他能救回我们的命。”于是仙叹立刻回家,向国王借了五百两黄金,买药来治愈他们,等到这些病患都痊愈了,仙叹才跟商人们入海去采宝,获得了非常多的宝物。

回国途中,船搁浅了,于是他们上岸,走得又累又渴,仙叹看到了一口井水,便呼唤大家来喝水,而自己却没有取水喝。商人想到仙叹所得的宝物,比他们珍贵,因此起了贪念,将仙叹丢入深井里。但是仙叹的仁德感动了天神,在他坠入井底时,将他接住,令他毫发无伤。

商人们回国,国王问他们:“仙叹在哪里?”商人们回答:“出国后就分道扬镳,不知道他的去处。”国王说:“是你们杀了他吧?”商人们说:“没有。”

仙叹在井里,看到旁边有穴道,循着穴道缓缓而行,最后从另一口井爬了出来,走了七天才回国。国王问:“你去采宝,为什么空手而回?”仙叹回答:“我没采到宝物。”国王看仙叹离去,沉思一会儿说:“一定有原因!”于是又找来了商人们,说:“如果你们诚实认罪就可以活命,如果再欺瞒,必死无疑。”

他们立即承认共同谋害仙叹,就被送进监狱等待定罪。仙叹知道了流着泪,马上来到皇宫向国王叩头请求放了那些商人。国王说:“这样违背了法律。”仙叹再次请愿:“他们知见颠倒,不须重惩,一切只是因为他们无知啊!”国王嘉许仙叹的仁德,因此原谅了商人们的罪行,敕令他们将宝物全数归还仙叹。商人们惭愧地说:“仙叹若不是深信佛法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仁德?”于是都选了最好的宝物还他。仙叹只接受一半,商人们叩头说:“承蒙您的护祐,我们才能保全性命,希望您能够接受全部的宝物。”于是仙叹就接受了所有的宝物,除了用来归还向国王借的黄金外,又行大布施。

国王及臣民,受了仙叹的影响,都信仰佛法,一起受戒,因此子孝臣忠,天神护卫,国丰民康,四境服德,无不称善。

佛说:“那时的仙叹,就是我的前世。菩萨慈悲度济一切众生,就是如此无有穷尽地布施。”

典故摘自:《六度集经卷第一·布施度无极章(八)》

省思:

经云:“三千大千世界无一粒芥子处,非是世尊舍身命地。”佛生生世世本着大悲心,为救度众生离苦得乐,总是无穷尽地行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故事中的仙叹富者,为了令众生离贫苦、病苦,而布施自己所有的财产,面对加害自己的人,不但心无怨恨,而且慈悲宽恕他们,感化众人成为佛弟子,受持戒法。我们应当学习佛陀的大慈悲心,冤亲平等,世世常行菩萨道,于利他中完成自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何平衡生存与金钱的关系呢

问: 师父,都说追求金钱就是欲望,但世间的生存我们...

佛教中的财神是谁

在佛教中,虽然没有专门称呼财神的说法的。但是佛和大...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不管是做...

国王携妻舍身为奴

过去有一位国王名萨和檀,即施一切义,只要他人有所求...

无形的七种财富

世间上的人都希望发财,所谓向钱看已成为社会风气。其...

好人缘就是巨大财富

好人缘是一个人的巨大财富。有了它,事业上会顺利,生...

贫女变皇后

过去,有一座名山 昼闇山,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

微小的供养,便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 《杂譬喻经》中记载:...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改变一生命运的微笑

小李是一个事业有成的青年,从小继承了数目庞大的家产...

【佛学漫画】真心

法华经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件大事,就是开...

人贵有自知之明

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位被公认的美男子,别人都叫他徐...

闻过即怒

人人皆有自尊心,也是最爱面子的动物。就算一个痴痴呆...

【佛教词典】四尘

(名数)色香味触也。凡色法以地水火风之四大种为能造...

【佛教词典】道章

(1655~1734)明末清初黄檗宗僧。钱塘(浙江)人,俗...

净界法师:念阿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智者大师说: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什么...

吃素念佛之人为什么也会遭受苦难

问: 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

曾国藩的人生「三贵」

曾国藩是晚清末年的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恪守立德、立...

一生念佛,为何临终未必往生

问。见有一生念佛。临终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由一生...

是非当教育 磨练真功夫

现在的社会很复杂,苦难的众生布满每个角落,我们要发...

掐珠记数念佛

【原文】 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

如来藏与阿赖耶

藏即含藏,如来藏中含藏如来无尽的功德。一般区分在缠...

拜佛很重要,但身体有病不能拜,该怎么办

问: 师父您好!阿弥陀佛!从昨天到今天,师父一直说拜...

只有福业相等的人才能成为夫妻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完美的另一半,而能否获得美好的伴侣...

人,争个什么呢

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 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

观世音菩萨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一直以来,我自称学佛人,因为自己会念佛、念经,就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