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2019/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遍历了四大名山。他素来听说清凉山上,文殊菩萨的事迹灵感异常,心里面十分的向往。由于这个念头积留在心里很久了,有一天终于机缘成熟,就动身前往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令休志向坚定、心意又切,就在古木幽径之间来回的寻访着。有一天,无意间遇到了一位奇特的僧人,令休就朝着他顶礼并开口问到:“圣者您是住在这里的吧?那么对这里的一切一定都知道得很详细的了。我在河南当地,很早就听说大圣文殊菩萨的种种灵感,现在我到了此地,走遍了许多地方,可是却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没见着。如果您明白文殊大士驻锡何处,希望能告诉我。”

那位奇僧对他说:“你一片诚心来到了这里,怎么能一无所见呢?只因为你心里面存着‘有见’,所以才会‘不见’。如果你‘无见’,也就是‘见’了;倘若你真能‘无见’(不存有妄心执着),那就能见到文殊大士了。而且你一举脚,踏破了文殊的面门,一抬手,触到了文殊的面孔,连回避的地方都没有了,还会有见不到的吗?”

令休听了以后说道:“那么说,山河草木就是文殊了吗?”

奇僧说:“若照你所说山河草木是文殊的话,文殊诚然有了二致,假如说不是,那却又成了妄语,要明白,这里面实无是非二相。而且你从无始劫来到了今天,在文殊的眼中,不过是在虚生浪死,玩水游山罢了。老实告诉你说,文殊在什么地方吧”

“在什么地方?”

“就在你的眉睫毛间,转着大法轮,你却一点不曾领会到。可惜、可叹啊!”

令休一听,猛然醒悟,于是诚恳的顶礼后又说:“怎耐我有痼疾在身,所以道业无成,不知大德您能不能疗治好我的痼疾呢?”

奇僧便对他说:“有一种空心之草,叫做瞢薨,你应当取他来服用,只要服用久了,瞢薨就是你,你就是瞢薨,那么你的疾病自然可以除愈了。”

令休听了奇僧所开的药方之后走遍了深林山谷,还是寻找不到。后来他终于醒悟到那位奇僧所说的草,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可以服用的草药,而是要我空了自己的妄心,妄心没有了,烦恼当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就说出什么“空心之草”那样子的药方。我的身体就是一瞢懵。万物也无一不是瞢懵。一切幻象看起来虽是确确实实存在着,实质上它的本体却是“空”而非真的。

由此他了悟了“心法”之要,顿得解脱,了无牵挂。到了开皇二十年,端坐而逝。去世的那一年,世寿是七十三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

能认识到妄想,这就是修道的收获

一天我们这个昏烦恼乱的事非常多,这都是由贪欲而起的...

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本...

处处作主见如来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说法是谬误吗

问: 现在有人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说法是谬误的。这...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

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

修无漏功德,作无相之福

我在国清寺时,每年到了冬天的十二月,都要举办两个静...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贫妪施豆

佛陀啊,这是我仅有的食物,请您接受我的供养!一位贫...

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

有两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 别...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

不住空寂的智慧

佛陀净住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

【佛教词典】六想身

云何建立想蕴?谓六想身,眼触所生想,乃至意触所生想...

【佛教词典】献身

(术语)献身于佛也。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

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

学佛后如何发家致富和避免损财

有些人通过杀生、欺诈等途径得到钱财,这些钱财在获得...

13种不该有的坏个性

常说态度比能力重要,拥有正确的心态与个性,是成功的...

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什么

问: 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

不是遗传,这是共业,就是自作自受

这个无明呢,就是微细的愚痴,微细的愚痴就是对于一切...

念佛的三大利益

一、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来自《...

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如来苦口婆心劝导众生,劝谏我们老实念佛,修净土法门...

人生的意义何在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大问题。人从有生以来,很快的...

拥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

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如何克服节后综合症

长假早已悄然结束,短暂的闲暇,似乎打乱了往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