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的往生,取决于心中的爱取

净界法师  2019/04/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的往生,取决于心中的爱取

在《高僧传》讲到唐朝有一个叫僧藏法师的。这个僧藏法师出家以后,白天修福,晚上念佛。他的修行就是两个重点,修福念佛、念佛修福。

到后来,晚年临命终的时候,在《高僧传》上说,他的中阴身,六欲天次第来迎。刚开始四天王天现前,他内心不动;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种诸天的安乐果报次第地现前来迎接他去受生,他完全不为所动。

当然,他内心不动爱取,他对六欲天没有爱取,这个时候六欲天的种子不能得果报。这个时候六欲天的中阴身消失了,最后阿弥陀佛现前。阿弥陀佛现前的时候,他内心当中产生强烈的皈依心,这个时候跟弥陀感应道交,往生净土。

这样一个往生的公案,我们应该来了解一下。也就是说,这个僧藏法师,他平常的“分别自性缘起”,他的业种子,有持戒修福的种子,也有念佛的种子,这两个种子都有。

当然,我们应该说这两个种子都有成就安乐果报的功能。但是问题就是说,他持戒念佛的种子,到底是在人天享受福乐,或者是到极乐世界享受清净的功德庄严,这个时候“分别爱非爱缘起”是一个关键点。

这是十二支的缘起,就是你心中无明的浅深:你心中对于整个生命的爱取,到底是对娑婆世界比较爱取?或者对极乐世界比较爱取?那这样的差别的爱取,对我们内心的业力就有一种主导的功能。

就是说,同样是一种善业,但这个善业到底是投生到净土去得果报,或者是在人天得果报,这个时候你心中的爱取是居于一个主导的地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浅谈天台宗与净土的关系

灵岩山办学宗旨的来由 教学天台,修归净土,这是我们灵...

信心是净土法门最大的难处

净土宗很难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

这些能够悟透,对净土才有决定的信心

今天我们的版块呢,要讲到修持门,《莫道老来方修道》...

【推荐】阿弥陀佛的回馈远超念佛人的付出

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减劫世间,人和人之间很难说信任二字...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

不必害怕生死之际的业力发挥

关于临命终时的业力问题,这个业力是今生的还是多生的...

你跟阿弥陀佛是一家人嘛

蕅益大师说,因为无性缘生的假观,所以整个未来的十法...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良医病子的譬喻

良医病子的譬喻...

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

我的一个朋友,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愤怒、沮丧、仇...

贪欲之心永远也装不满

佛教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遇到各种烦恼和痛苦,是因为...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样

那年春天,我与几位师兄到东林寺拜见大安法师,法师正...

【佛教词典】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

凡八卷。唐代道宣撰。略称四分律羯磨疏、四分律业疏、...

【佛教词典】五种三昧道

(名数)真言门之五种三昧也。详教时问答二。...

让心如莲般柔软清净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

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

问: 请问师父,净土宗的宗旨是信、愿、行,我相信阿弥...

临终时身不由己,鬼神引你入恶道

《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一段就是说鬼神能使你堕恶道,因...

佛说六事令钱财日耗减

佛言。复有六事。钱财日耗减: 一者喜饮酒。 二者喜博...

要生起厌离心,须作七种不净观

对于往生净土的行人来说,他很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在家...

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

在一次聚会上,一些堪称成功人士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

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

道绰大师直接提出来说极乐世界决定是报土,阿弥陀佛决...

【推荐】12个经典禅意故事

【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吃素跟忍辱关系很大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劝修精进。】 若诸有情,心多懈...

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

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沈之类。于中...

禅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

心理养生--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