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多欲的过失

净界法师  2019/06/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多欲的过失

《大智度论》当中,有一个小故事,说明多欲的过失。

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工人,他是为国王整理花园的,这天早上他来到这个花园的树下,发现有一个特殊的水果在地上,这个水果不但形状特别的漂亮,味道也特别的香,这个工人看到以后,要把它捡起来。

他内心想,这个水果很特别,我自己还舍不得吃,我每天来这个地方工作的时候,经过门口的地方那个侍卫经常的刁难我,他就想把那个水果供养那个侍卫,希望那个侍卫对他好一点。那个侍卫拿到这个水果的时候,看这个水果特别的香,他自己舍不得吃,他想侍奉国王的太监,平常对我很不客气,他就把这个水果供养给太监,想要巴结这个太监。

太监得到这个水果以后,自己也是舍不得用,就把水果供养给皇后,皇后也舍不得吃,就把水果供养给国王,当然国王是大福报,大自在的境界,他拿到以后,一下子就把这个水果吃掉了。

当然一个人的欲望是不容易满足的,他吃了以后,感觉到,哎呀,这个水果的味道特别的香美,他就问皇后说,你这个水果是哪里来的呢?辗转的问,原来是整理花园的工人捡到的,国王就派人把这个工人找过来说,我命令你,明天要帮我找一个跟这个一模一样的水果来,否则,我就要处罚你。

工人没办法,就回到原来的地方找找看,他到了那个地方,往树上一看,原来这树上有个很大的鸟巢,他就想办法爬上去看,爬上去以后看到这个鸟巢里面,还有一颗一模一样的水果,原来这个是母鸟从远方采过来,要给它的小鸟吃的,小鸟还没吃,工人看了很高兴,就把那个水果拿下来供养给国王。国王吃了以后,就要求工人,你明天再给我送一颗来,工人没办法,第三天只好又去找,又爬到树上,又把这个水果给偷过来。

这个水果是母鸟从很远的地方叼过来的,它本来是要喂给它的小鸟吃的,它一看连续好几天都被偷走,它就生起了嗔恨心,结果,有一天他就到其他地方去找到一个跟原来那个水果外表一模一样,但是实际上是有毒性的水果,就放在它的鸟巢里,工人不知道,国王要他去找,最后把它拿过来,送给国王吃,结果国王吃下去以后,就被毒死了。

所以这个就是非分之想。这个故事就是说,身为一个国王,你有你应该得到的资具,但是你不能满足,就多欲,想要追求不应该得到的东西,结果你不但没有得到安乐,反而把你原来的快乐也破坏了。

所以,我们要是看看戒律,大家学这个声闻戒,声闻戒里面告诉我们,一个比丘或者沙弥,应该要减低贪欲。但是我们虽然是一个出家人,你说你完全没有欲望,事实上也不可能。那我们就是怎么样呢?刚开始就是先“少欲知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攀缘妄境,造业轮回

在商朝,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商纣王有一天,有一...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人间诸财如流星,定...

寄于残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

贫而不贪,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

贪会招祸,大家看贪字跟哪个字特别近?贫穷的贫。贫而...

棋品与人品密不可分

唐朝元和年间,东都留守名叫吕元应。他酷爱下棋,养有...

除贪离厄的鸽王

从前,佛有一世为鸽王,领众五百,常飞到国王的宫苑里...

欲望的过患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

修福要怎么去修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二〇一...

骄傲的猴子

在一座深山里,有一群猴子,相处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

身体尚且无常,何必劳心外物

法因,字刳心,俗姓顾,明州(今浙江慈溪)人,学法于...

遵循生活的规则

一年夏天,有位爸爸准备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海边戏水。前...

【佛教词典】有余依涅槃界中烦恼及苦离不离系

【有余依涅槃界中烦恼及苦离不离系】 p0563   瑜伽八...

【佛教词典】筏喻

(譬喻)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则筏当舍,到涅槃之...

【推荐】大悲咒的世间和出世间功德

大悲咒的出世间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诸佛国 引三条理证...

给孩子希望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两只大白鼠放进一个装了水的...

想要接触到这个光明,就一定要念佛

阿弥陀佛是无限量、无边际,要对治我们的心和我们凡夫...

远离贪欲获十种功德

诸仁者!于彼远离贪欲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

问: 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 绍云老和尚答: 在广义来...

化愤怒为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的平衡...

隔世之果和隔世之因往往使人无法理解

佛学千经万论,莫非论心、行、业、果。人的一切动作无...

怡山然禅师《礼佛发愿文》

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脱僧,愿...

佛说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世尊曰:如来灭后,多...

圣严法师《竞争与较量大不同》

一般人所了解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

会修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修

昨天有位同学对我诉苦说,在做事当中很烦恼,想出去一...

无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

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