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高僧倓虚法师的故事

宏海法师  2019/09/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高僧倓虚法师的故事

我们所说当代的一些高僧大德的弘化因缘,也不知道为什么,基本上都示现在长江以南,即使有出生在北方的,后来也多转移到南方去弘化,像比如说印光大师、弘一大师。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大德,可以说在民国年间,撑起中国北部,特别是东北一带佛教事业的第一人,就是有名的大德倓虚法师。

倓虚法师的出生也是很奇异,他妈妈梦见一个梵僧前来投宿,就长的印度样子的和尚,那么他就出生了。四五岁的时候,他妈妈又梦见很多的僧人在诵经,他自己的儿子也成了一个僧人的形象,穿着僧衣和大家在一起,所以他自己也从小就知道自己好像是一个出家的命,但是一直因缘没有成熟,到四十三岁了才出家为僧。

倓虚法师接触佛法的因缘很奇特,据他自己说,就是因为“怕死”,怎么也找不着一个不死的法子,但是为什么怕死?因为他从小到大就亲眼看过很多人的死,再一个他说他自己也真正地死过一次。因为他还成过家嘛,十七岁的时候结婚没几天,家乡就闹瘟疫,只要有人拉肚子,拉不了两天就死了。

那么有一天他从朋友家里面回来,也感觉到肚子疼,没有多久就疼死过去了。感觉到自己的神识一样的,飘飘忽忽地就被两个鬼给架到阴间来,见到阎罗王了。当时他还跟阎王辩论起来,辩论什么呢?可能在当时东北民间也有一些信仰,甚至各种各样这样所谓的经。他说我听人说诵经增寿,所以说村里边有人送我一部经叫《高王观世音经》。我请了一部回来,我诵了一千遍了。他就问阎王说,难道我这些经是白诵了吗?阎王说,不白诵,说你本来十七岁就该死了,结果诵的给你延五年寿。

那么他就跟阎王又提要求说,“那我回去继续诵经,继续延长我的寿命,不是也行吗?”阎王听了还有点不赞成,说“只诵这种经不行。”可能真的是其中有一些因缘奥妙,他就赶紧接上来说,“那你放我回去的话,我每天诵十部《金刚经》”,入了正道了。

其实他当时只是听过有《金刚经》这个名字,根本不知道《金刚经》在讲什么。结果这个阎王老爷还答应了,就请带他来的那两个鬼就又送他回去了,跋山涉水的到了他家,他反而把他家里的情形看了个一清二楚。他看到自己的尸体在那炕上已经躺着,一清二楚看的见,他的母亲正在旁边守着在哭,两个鬼把他给一推说“还阳吧”,他就又活过来!

经历了这么一次起死回生以后,倓虚法师对自己的生死开始产生疑情了,人为什么生?为什么要死?而且他一直惦记着二十二岁还得死的事情,就是想找不死的方法。那么他那个时候也没有人教,除了诵《金刚经》之外,还研究了好多外道,什么炼丹、点窍、运气啊等等都搞过,后来他觉得这些东西不是骗人的就是不究竟的,就全放弃了。跟几个同道中人更上了正道了,开始研习《楞严经》,慢慢走上了出家修行的道路,这个确实要等到因缘成熟。

他出家的时候人到中年了,四十三岁,家也有妻儿老小有好几口。他出家的时候,他还说他自己要回老家去修坟,编了个善意的谎言,狠下心肠,这么一走了之!当时也很难舍,据他自己说,走的时候看见别人的妻子,丈夫出去没办法,又嫁人了,改嫁了,他就心里觉得,那我的妻子也可能到时候会改嫁,但是他说别人的妻子能改嫁,我的妻子为什么不能改嫁,放下吧,放下吧!看到有别的小孩,孤儿到处去乞讨流浪,他又想起自己的孩子将来难道也要受这个苦,又劝说自己,别人的孩子可以要饭,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要饭?放下吧,放下吧。所以说出家是大丈夫之事。

一走走了三四年,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和尚了,他出家前的妻子一看他进门就放声大哭,一直哭到没有力气再哭了,他才开口劝导,他要度化他们嘛,他跟她说,如果我突然病死了,你和孩子们还不是得继续活吗?就像咱们刚结婚的时候,我不是突然也死了吗,那时候死了就死了,你不也得接受吗?然后就给她讲人生之苦,生老病死。

既然跟倓虚法师有夫妻的因缘,说明过去也是很有善根的人,听着听着气就消了,还接受倓虚法师的劝导开始念佛。后来因为孩子们从小就长在这样的佛化家庭里,他的两个儿子都相继出家修道,跟释迦牟尼佛一样。

他的这个妻子真的是一位善女人,念了七八年佛,最后一次见法师的时候还特意感谢他,说如果不是作为她过去丈夫的劝导,她在漫漫长夜中,还不知道什么是苦,而天天在受苦。现在她觉得真的是苦不堪言,希望早早到极乐世界去。往生的前两三天就稍微生了一点病,小恙,走的时候就从床上坐起来,合掌念阿弥陀佛,安然往生的。

谈虚法师一生也是走南闯北,弘化四方,虽然他出家晚,但是他学教讲经一点都没落下,兴建寺院,培养僧才都在干。他光一辈子设的佛学院就有十三座佛学院。他造就了很多的僧才,和成就人出家。当然了他的人生经历,也影射出当时民国年间的这种艰辛和佛教的一种衰微吧,所以他后来有一本自传,非常的感人,也很接地气,到时诸位听闻了以后不妨去看看这部《影尘回忆录》,这是他的弟子根据老和尚的讲述结成的,非常感人。特别是里面还记载了他在几个地方亲自经历的念佛往生的故事,而且每个人都走得非常洒脱。

老和尚自己也是一个栖心净土的念佛人。八十九岁的那一年,在大众的念佛声中结跏趺坐,安然往生,那就跟他的这一世的妻子情缘也了了,都是安然往生。我们常说的,这一世是火宅伴侣,那么下一世就是法城至亲,全凭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秤锤祖师散财施妻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一...

本焕老和尚数十载慈善护众生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句话是本焕老和尚...

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大师

鸠摩罗什(西元 344-413年),龟兹国人(新疆疏勒),自幼...

云门寺明醒首座:没有修行好苦哦

2004年11月18日,云门祖庭明醒首座做完他一天的修行功...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

鸯掘摩罗:从杀人魔到佛陀弟子

鸯掘摩罗闭关洞 在佛陀时代,印度境内的憍萨罗国,发...

五台山唐代诚慧大师化毒龙传

唐朝末年的高僧诚慧,是山西灵丘李氏之子。本来他的双...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转生复仇的黑狗

小时候,我常常缠着父亲讲故事,一次他便给我讲了一个...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不能往生

再介绍另一位潘谢映梅老太太,本来末学不认识她,是除...

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

佛法为何要用乌鸦与猪来做譬喻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说:我今天...

【佛教词典】三种人难报

据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载,有三种人令有情众生获大利益...

【佛教词典】业镜

(杂名)冥界写取众生善恶业之镜也。楞严经八曰:有恶...

《地藏经》临终篇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

【佛学漫画】释迦太子八相成道

释迦太子八相成道...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许多学佛修行的居士们,在思维上犯着一个毛病,那就是...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

【推荐】错解「人生是苦」的含义

佛指示我们,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义的人,就...

深圳弘法寺103岁本焕法师:都市人要学会放下

本焕老和尚笑容可掬。 即将到来的11月7日(农历九月廿...

放下万缘是往生极乐的必要条件吗

问: 请问法师,放下万缘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

人生四友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朋友。大致来说,有以下四种类型:...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原文】 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

【推荐】觉海慈航

(一) 什么是佛教 问: 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答: 这...

一杯水的冷漠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小婴儿来到店里,她想为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