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2019/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鹿。”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告诉比丘们:“尚未漏尽烦恼之前,切莫自恃,懈怠放逸。”此偈亦说“不为时自恣”。长养色身四大,犹如与毒蛇同住一处。比丘们应当勤精进,以求出离三界牢狱。为何自甘放逸,永失道果?历经无数生死轮回,苦多乐少,为何于中又起爱染尘劳?

生死轮回如同处于炽然猛火中,没有可回避之处,为何依旧心生放逸?因此,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能制漏得尽”。即便已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却尚未漏尽烦恼,尽管不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但贪欲没有断尽之前,不可自恃,放逸怠惰,因为还有最可怕的魔存在。

魔王波旬昼夜都在伺察人们的过失,若见世人放逸,便心怀踊跃,紧追在后,设法让人退转。一旦怠惰放逸,魔就有机可乘,所以说“自恣魔得便”。

“如师子搏鹿”。当母鹿生了小鹿,会以乳汁喂养,鹿子由于年幼,紧随在侧,母鹿爱恋鹿子,不忍离开。狮子兽王知道母鹿不会离开鹿子,便伺机扑击攫取,往往母子俱亡,原因正是母鹿爱恋鹿子,让狮子得以乘虚而入。

贪欲尚未尽除之人,也是如此。听闻此偈,大众应心生厌离,观一切法如幻如化,在闲静处,静心思惟爱染过患,坚固道心。当欲爱心断尽,不再有尘染,便得阿那含道;此时更加精进向前,不中途退悔,彼此互相策励,穷究苦源,直到漏尽一切烦恼,证得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六·无放逸品第四下》

省思:

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修行的关键就是要时时保持觉性;如果失去觉性,贪着外境,放逸怠惰,魔王立刻伺机而入,夺取我们的法身慧命,犹如狮子搏攫鹿群。

因此,修行不可轻慢放逸,得少为足,应当正视贪欲是轮回的苦本,唯有二六时中精进勇锐,无有懈怠,方能尽诸有漏,破灭众魔,成就圣道,获得究竟的解脱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

用攀缘心来造善业,譬如美食夹杂毒药

追求来生的感受。这种人一般来说,是今生福报比较差可...

什么样的修行人才能住山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星云大师《福报与福气》

福报,这是人人所希求的!人的身体胖了,就说「你发福...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

如何处理家庭里面的烦恼

问: 请问师父为什么我们在外面的烦恼倒是好处理,但...

星云大师《生活与修持》

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我们在...

在家如何修行

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给自己一片危崖

有好几次,见蝙蝠掉在地上,怎么也飞不起来。 蝙蝠是...

古代高僧的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论...

【佛学漫画】如何守住菩提道芽

你念我名号,我来守护你的菩提心...

两声口哨换来50年牢狱之灾

近在网络上看到不少去死吧、你是猪之类的不文明用语。...

【佛教词典】不相续

【不相续】 p0318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不相续者:...

【佛教词典】声佛事

(仪式)诵经,称佛名,音声之佛事也。天台维摩经疏二...

勇敢面对人生,无论到遭遇什么困难

落榜、失恋、失业现实中,你是否四处碰壁、伤痕累累?...

心要谦,才会不断成就你的能量

佛陀劝诫:十方诸佛如来,以他的智慧眼来对待这个瞋恚...

邪淫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至于邪淫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18种抗癌果蔬英雄榜

最新科学研究证明,以下18种果蔬因为分别含有针对性的...

弘一大师劝念佛

在弘一法师诸多开示、论述中,提及净土法门的很多,无...

净土念佛什么时候成就呢

问: 净土是念佛往生成佛,密宗是现今成佛。请问净土...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三》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我们已经讲过了两次的佛教与生...

家人寿尽的时候没有师父助念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家人寿尽的时候,去寺庙办佛事和在家...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

净界法师:什么是临终正念

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临终妄想生起...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古德传为华严菩萨化现,其中一...

一日无常到,唯有业随身

我们众生现在梦中,在这里造业,在这里寿命短暂,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