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用攀缘心来造善业,譬如美食夹杂毒药

净界法师  2024/10/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用攀缘心来造善业,譬如美食夹杂毒药

追求来生的感受。这种人一般来说,是今生福报比较差——可能身体有病痛,可能今生比较贫穷,或者是眷属也不如意,他把所有的希望放到来生。他今生努力地积集资粮,忏悔业障,广修善业,干什么呢?他对来生有一种期待跟梦想。

这种情况也有过失。因为你今生在修果报时,就带着一种攀缘的有所得心,你不是真的为菩提道,为了菩提心而修,为了往生净土而修,这个发心有问题。所以你来生果报现前时,一定会放逸,因为你前生在修果报时,因地的这个种子就种下了。

所以,你看现实生活,有些人福报很大,他不攀缘他的福报,还是照样自在地学佛,因为他以前在修福报时,就不带业力。

怎么知道你这个福报带业呢?你看这个人福报很大,但是非常忙碌,这个福报在因地时就有问题了,是带业的福报。你看,你福报很大,他福报也很大,但是你的福报是白天做到晚上,他是轻轻松松,因为你们两个在修福报善业时,一个有所得,一个无所得。所以诸位,你今天用攀缘心来造善业时,你是“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善业里面夹杂毒药,你来生快乐时,根本没办法清闲,因为是夹杂了坚定的生死业力的福报。

所以你今天把快乐的感受放到来生,虽然会享受快乐的果报,但是你第三生一定要付出代价了,因为你的放逸会造罪,所以第三生会堕落。

所以结论:观受是苦,你一直追求感官的快乐是不对的。这个事情你要这样想,我们凡夫追求快乐是可以理解,因为我们就是想要离苦得乐,才有一种修行的动力,但是快乐有两种:一种透过感官从六根的攀缘得到了,这是佛陀要对治的。就是说,你追求快乐这件事没有错,但是错在你的快乐不能向外面去求得,你要从内心产生的“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其实,我们是可以追求一种没有过失的快乐,更加精致、更加美妙,而没有老病死的过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十善业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从大乘佛教的业果学说来看,对业果最重要的认识在于:...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

文珠法师《改善自己的命运》

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

把心带回到心性时,应该怎么修

当我们把心带回到心性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呢?全修在性...

七字经

天下要数忠孝贤,人间能有几个贤。 只要记得贤人语,...

捡拾零碎时间修行

如果明天就要躺下来,面对死亡,想想你要去那里?想想...

一直起烦恼又一直放下,这样有机会突破吗

问: 我现在在修学上好像遇到了一个瓶颈,我们现在一直...

不要跟着感受走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职场中与人相处之道

人,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

中山大学80名学生体验出家生活

80中大学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认识与实践公选课组...

弥陀甚易念 净土甚易生

曾读古德的净土开示,有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之语,...

恶梦换好梦;最后让你醒梦

我过去在佛学院带学生的时候,发觉越是新生修行越有特...

【佛教词典】古庭禅师语录辑略

凡四卷。明代临济宗僧古庭善坚撰,陶珽重编,崇祯六年...

【佛教词典】坏见

(术语)如提婆虽犯五逆,然有天王如来之别记。是为坏...

自性无对立,凡夫妄分别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

佛教基本理论

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

佛的无奈

一般人总以为佛陀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想要做什么就能...

偷吃松子,被虚云老和尚罚跪三天

在沙弥的戒律上也有这一条,庙里面上的供果、供品,庙...

【推荐】你怎么知道你师父是菩萨示现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

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就在于它是个极特别的法门,不是...

我们哪天离开过这具骷髅

古大德常讲,修行人三常不足,要少睡、少吃、少穿。因...

【推荐】皈依后还能喝酒吃肉吗

问: 皈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皈依了以后,还能不能够...

行善如果求回报,心就有了挂碍

从过去佛到现在佛,诸佛关于佛教的教义,有一个概括,...

心为万行之本

《禅林宝训》是一本教内禅净合流,教外三道同研之书。...

生老病死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

佛陀住在维耶罗国乐音这地方时,有位贫穷的老母亲,来...

星云大师《四个问号》

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学员: 在天气这样炎热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