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倓虚大师  2019/1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⒈董子明居士,民国时期山东蓬莱人,学识渊博,曾经担任吴佩孚将军的顾问。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⒉他晚年摒弃世俗事务,专心精勤念佛。曾担任青岛湛山寺佛教学校的教员,每天固定在他所住的寮房内念佛四万声。因怕有人打闲岔,他常常将房门反锁,假装外出。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⒊有一天,他念着念着佛,忽然想去外面转转,于是到了门外大殿。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⒋等回寮房才见门被锁着,心中不免惊讶万分:刚刚到底是怎么走到门外的?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⒌这事一下轰动了整个寺院。他问住持倓虚法师,法师认为这是他念佛念得极其静定,佛力加持,短时间内妄念不起,内心毫无执著,外在的墙不能为碍,故能出入自如,显现出一般人没有的神通境界。当回头注意时,心又分别而起执著,此时门壁便又为障碍了。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⒍经中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不管是有情世界还是无情世界,都是众生执著心念所感得而成的,若能返本归源,泯灭执妄,即使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也丝毫不足为奇。董子明念佛穿墙的事实,充分证明了此理之不缪。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⒎董子明因顾虑到自己客居外地,所以发愿,第一、身无病苦,第二、病了即往生。果然他因为常常念佛,多年来都全身无病。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⒏到了临终前三天,他只是感觉一身疲乏,四肢无力,但饮食一如平常,毫无痛苦,心中非常清醒,请寺院僧人轮班助念。走前他从床上坐起,和颜喜悦地对大众说:“到此方知,功不唐捐!”话说完之后,当下念佛坐化往生。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⒐凡夫只要尚在娑婆,未能往生净土,所谓得神通、修神通,都是很表浅、很有限,而一旦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各种神通便不求自得,且都达到绝对圆满的境地,因为极乐世界是真正的业尽情空、万德庄严的世界。

原文故事

致中师梦中种莲花

湛山寺刚开地基的时候,致中师做了一个很神奇的梦。那时所有殿堂还没修,致中师在那间小红房子里住。夜间静坐时,致中师看见来了一个老和尚,背一大布袋,另外拿一小篮子。老和尚到了致中师跟前,把布袋和小篮子都交给他。致中师接过来看时,见布袋和篮子里满是莲子,每一个都像拳头那么大,再大一点的也有像西瓜那么大的。

老和尚把布袋交给致中师后,便对他说:“你把那些莲子种在这山坡上吧,将来它们都能开花结果。”

致中师觉得很奇怪,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大的莲子,再回头看那个老和尚,只见他是一大高个儿,长得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挺有福相的样子。

致中师把莲子接过来,就往地上种,可是地皮很硬,无论怎么弄也弄不开,还把他急出一身汗。老和尚在一旁说:“你念佛!念佛地就开了!”致中师听了老和尚的话,一边取莲子,一边口里不停念佛。果然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挺硬的地顿时就变得轻松了。于是,他就着地势的高凹,随手下一个莲子,用脚一踢就埋上了。

把篮子里的莲子种完之后,致中师又从口袋里往外倒,一连倒好几次也没倒干净。致中师觉得稀奇,仍然一边念佛一边往下种。山顶上下,山前山后都种遍了,满山满谷无处不是莲子。布袋里的莲子种没了,老和尚对致中师拍拍手笑笑,就不见了。致中师醒来时,身上还累出一身汗。

后来致中师把这事告诉我,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湛山寺是新兴的道场,将来一定多念佛生西方的人。”古语说:“愿将东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这里虽然不是整个三千界,也是三千界之一部分。希望后来诸位师父及男女居士多念南无阿弥陀佛,早到西方极乐世界。

关于湛山寺里已经念佛往生的人,从出家到在家,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位了。出家人不必说,在家人之中如董子明居士,临终时现相很好。

董子明原先在外面做过很阔的事,晚年来,摒弃世俗一切,用前后十三四年工夫专门念佛。他平素给湛山寺学校教国文,其余工夫都用在念佛上,每天固定要念四万声佛。他平常恐怕有人来找他打闲岔,每天在自己寮房,把门倒锁上在屋里念,有人来找时就假装没在家。

有一次,董子明在屋里念佛,不知怎的,门没开,他自己却穿屋而出,跑到后大殿去念佛去了。当他注意到自己竟然在后大殿时,心里很愕然,连自己也不知所以然。后来,董子明叫伙计在别的寮房找一个钥匙,把自己屋门打开,进屋后发现,他自己的钥匙还在他桌上搁着呢。后来他把这件奇事告诉了我。

董居士在生时发愿,愿在活着的时候不要闹病,因为自己是客居他方,病了没人伺候,怪难过的。果然有愿必满,他平常念佛,什么病也没有,到了临终时,预知时至,心里很清醒。

在临往生的前两三天,董子明只是觉得身上很疲乏,四肢无力,一切饮食还照常,身上并没什么痛苦。到了夜里四点,他在床上坐起来,脸上很祥和地对大众说了一句:“到此方知功不唐捐!”说完这话,念着佛就往生了。这就是念佛的好处,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忘了这句阿弥陀佛!

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倓虚大师文章列表

悭贪的烦恼对治下去,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

人生实相与弥陀的救度

《佛说譬喻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名行人被饿虎追...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能生极乐世界吗

生极乐世界,咱们把它基本的条件掌握住,信心、发愿、...

把每一念照顾好了,你临终就不用担心了

我们一开始在安住真如的时候,第一个先离一切相,先找...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

这八个字误却了往生大事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

猕猴喻

过去有个好赌之人养了一只猕猴,主人赢钱的时候,回家...

【佛教词典】六想身

云何建立想蕴?谓六想身,眼触所生想,乃至意触所生想...

【佛教词典】说出世部

(流派)Lokottaravādinah,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第二...

「业」的含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

骨肉原是一体,何苦把至亲变怨敌呢

私下刚决定堕胎---远方长老就来电话有个孩子向他求救!...

这个嗔恨心的破坏力,危害性最严重

因为贪心得不到满足,所以心里不满意、嫉妒、嗔恨、怨...

慧律和尚般若颂

众生方寸心即佛 不欠丝毫如来同 无量劫来声与色 染习...

净宗七祖-省常大师

1.生平 省常大师(公元959---1020年),字造微,俗姓颜...

习惯成自然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技艺很好的厨师,经常被人请...

是否不能妄生度众生之心

问: 弟子冒昧请法师开示,在听法师讲的《佛说阿弥陀...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

问: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呢?一心不乱的真实...

管理者如何带领团队达到更好目标

任何人都期望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广大。管理者因为不但要...

修行要先问自己安住了没有

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赶快去修行,不是! 第一个,你不得...

恨了邻居十年,我收获了什么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有幸...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问: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净界法师答: 杀盗淫妄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