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要先问自己安住了没有

净界法师  2015/04/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要先问自己安住了没有

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赶快去修行,不是!

第一个,你不得自在,因为你没办法操之在我。你的感受、想法是从什么地方来?那是过去的业力显现的。你顺境的时候,内心是安定的;你逆境现前的时候,你心是躁动的。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学佛很久,他的心还是一样起起伏伏,他就是永远找不到一个家,虽修善业,心不安住啊!为什么呢?因为他住在自己的感受、住在自己的想法。

所以为什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弄到自己很多的挂碍跟恐怖?临命终的时候“一切诸根悉皆败坏”。我们内心当中的感受、今生所累积的想法,全部破坏的时候,我们受不了,因为我们平常跟它紧紧地咬在一起。突然间,我们今生所依止的受想行识要被破坏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就感到很大的恐怖、很大的痛苦,这就是一个人临终起颠倒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平常就已经把自己弄得心有千千结,打不开了。

感受跟想法没有错,因为我们是继承过去生的业力,继承过去生的想法。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你不是去灭除感受跟想法,因为你也做不到。你说,我从现在开始,我不要有任何感受,也不要有任何想法,这个是强人所难!我们会继续地有感想、感受,会继续地打妄想。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无住,可以把心带回家!你观察它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只是一个过去生的因缘,一个碰撞产生的假相。

大乘佛法面对过去,它没有叫你肯定,也没叫你否定,它告诉你无住,你必须要把心带回家,你才能够得到自在。如果你想得到临命终的自在,其实这个跟念佛多少没有太大的关系,跟你心中的智慧是有关系的。你平常的时候就要注意,你面对你的感受想法的时候,你要慢慢、慢慢跟它保持距离——不随妄转,你才能够得到自在。所以这个生灭心第一个过失,就是临终不得自在,当然你平常就不自在,所以临终也不自在。

第二个,你修学不得圆满。正如阿难尊者在本经的感叹:身虽出家,心不入道。我也是很努力地拜佛、诵经、持咒,但是我总是对出世的圣道进不去。为什么呢?要知道圣道的功德是不生不灭的!我们用一种生灭的心,没办法去契合不生灭的功德。所以如果你坚持一定要注重你的感受、注意你的想法,即便你今生努力地修学佛法,你还是不得自在,您的功德不得圆满。

改变我们的心态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赶快去修行,不是!你问你自己安住了没有。你的心态没有调整好,你怎么修都不对。正如本经说的,你因地的时候就是拿沙去煮,你煮出来的叫热沙,你不可能变成饭。所以要找到一个解脱的因地,你的第一个因地没有找到,你后面全部都错了,你第一步走错,后面全部都错。你一定是要把米找到了,你才能煮出饭来。

——摘自《楞严经修学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示比丘四法要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等五百...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推荐】云何降伏其心

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的回归到不生不灭...

马祖道一勘验大梅法常禅师的故事

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古人有成就啊,就是...

修行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

星云大师《如何处贫居富》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我们又...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关于念佛助念法器的开示

第一个环节,叩磬人员的岗位责任和注意事项,引磬是佛...

如果人人出家人类会灭绝吗

如果人人都无欲无求,依佛教去修行,人类岂不要灭绝了...

没有这四剂预防针,我们还真生不起信心

原文 【解】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

吃素和吃斋有什么不同呢

问: 师父,吃素和吃斋有什么不同呢? 慧广法师答:...

【佛教词典】荤酒

(饮食)荤与酒也。荤为植物之辛而臭者,以摄一切之肉...

【佛教词典】好利节

梵名 Holi。又称洒红节。为印度教纪念黑天(梵 Krsna)...

念佛就是佛法界现九法界隐

当我们的始觉跟本觉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

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

布施大众什么物品功德最大

问: 如何分别布施的物品? 答: 应布施众生所需物品...

测测自己的宽容度

请对下列问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每题答是记1分,答否...

星云大师《烧头香》

民间的信仰,都流行著「烧头香」的习惯。 每逢新春,...

在佛法中积集善业,但来生有五种可能

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等种种法门,都是佛陀制...

高僧谛闲法师的禅定工夫

谛闲法师与印光法师(18611940)为真莲友,彼此同唱教...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二观:普观

【经文】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

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不必带到心里来烦恼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

星云大师《为教师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弟子来到您的座前,特别向您报...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

跺脚念佛与念「弥陀佛」如法吗

问: 有许多居士以腿不弯曲、类似蹦的形式来几天几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