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2019/1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自古以来,世上的百岁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两位年逾百岁,一位九十岁。这三位老和尚一生念佛精进,“慈悲念佛”,“持戒念佛”,“念佛念佛”,分别是三位高僧的亲口开示,现追记于下,供养十方有缘。

一、慈悲念佛

开示慈悲念佛的是时年一百零二岁的中原高僧上印下法老和尚,他一生充满奇异经历。

老和尚经常说的一句话:“慈悲是出家人的本份,念佛求生是最终归宿……”如此平淡的话,人人都会讲,而今出自一位阅尽世出世间种种幻化景象的老人之口,彼时,彼地,彼机,实在难以言尽。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记载。当年大师与几位同修进京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辩融老和尚,老僧只教示大家,出家人不要贪图名闻利养……莲池大师当时觉得受益匪浅。

辞别老僧后,一行人出来的路上,有一年轻僧人不以为然,言词间流露出高僧大德不过如此而已,谁都会讲,没什么稀罕嘛。莲池大师说,此正好显出高僧之超人之处,既便他不会讲什么,以其一生饱读经教,难道也不会从中寻章摘句,弄一些玄谈神论来搪塞我等吗?他给咱讲的是真实受用啊!

二、持戒念佛

川中佛教重镇——著名的“蜀中净土”乐至报国寺,同样充满奇异经历的蜀中高僧。

当时,九十岁的昌臻老和尚肺心病复发,早已不再见客了。去拜见老和尚时天已很晚,老人家已止静。次日刚用过早斋,天还没大亮,侍者即通知到方丈室拜见和尚。

老和尚略带倦容,言谈中间或有轻微咳嗽,一气讲了大约半个小时,没别的话题,只讲一件事:持戒念佛。

虽然只有半个小时,途中却有五、六次被侍者打断。侍者说,医生说了,师父不能多讲话,只能讲几分钟。每次都是俯身凑近和尚耳边,示意他不能再讲了。老和尚一边微笑着点头称是,一边却又讲开了。去的人既觉着过意不去,又希望他老人家多多开示。

许多人都知道老和尚的传奇故事。解放前曾做过国民政府县长,晚年以居士身份在成都担任四川佛学院教务长。七十多岁高龄时,突然被乐至报国寺老方丈,一百零六岁的离欲上人几道加急电报催去。人一赶到寺庙,老人却已圆寂,按老人遗愿,当即在遗体前即为昌臻剃度。

刚一剃度的昌臻法师也同样按照老人生前吩咐继任住持。此等离奇事例可能也是绝无仅有。法师继承离欲上人遗志,大兴净土法门,蜀中净土乐至报国寺在短短十余年间蜚声海内外。而就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高僧,集九十年人生经历及数十年弘法生涯,所欲传示后人的,仅止一句持戒念佛而已。

三、念佛念佛

同样在四川,报国寺另一位一百零二岁的高僧——通永老和尚,也是一位传奇高僧。昌臻老法师和通永老和尚之间还有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几年前,昌臻法师正在乐至报国寺为弟子讲法,年近百岁的通永老和尚不期而至,进得讲堂,步履艰难的老和尚即向昌臻法师行跪拜礼!前者虽然年轻十来岁,辈份却长一辈,通永老和尚向师叔行大礼,本在情理之中。

不想昌臻法师执意不受,随即也对面跪下作还礼。就这样,一个年近九十,一个年近百岁,两位白胡子老和尚面对面跪在讲台上,谁也不肯先起身……台下数十名法师居士一时目瞪口呆望着两位可爱的老人,一时传为佳话。

这位老和尚的修持精深,最著名的就是以百岁之躯,日诵佛号十万声!这是令许多身强力壮的修行者也望而生畏的功课。某次拜见老和尚,老和尚在侍者搀护下来到院中,坐于一藤椅上,左手握一念珠,嘴唇微微启合——那是不间断的金刚持念。

晚辈后学纷纷上前请求开示……话末说完——老和尚扬起拧着念珠的左手: “念佛!念佛!”仅止四个字!

这就是棒喝!禅门里有棒喝,而净土门内,这位百岁老人的“念佛!念佛!”更是一句震彻天地的棒喝!!当时学人的心态,就是震撼!

这三位老人,三位饱经沧桑的佛门高僧,他们集一生智慧的结晶都没有离开“念佛!” “慈悲念佛”,“持戒念佛” ,更为精彩的就是“念佛!念佛!”

坐在藤椅上,扬起左手的那个神态,那个毫无表情的眼神,那个一刀截断行人所有烦恼妄想的智慧眼神,那个容不得半点商量、半点讨论的眼神,切切告诉天下有缘人:念佛!念佛!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护念即是守护忆念,令其安稳,无诸障难。 故知:念阿弥陀佛,即是念十方诸佛;生极乐净土,即是生十方净土;能以此利,即能普利一切。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十方诸佛名号。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观音势至,自然相随;并有其他大菩萨不请自来,二六时中,欢喜拥护,令念佛人,离诸恼乱,常得安稳。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获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当然超胜任何咒语;何况一句弥陀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故念佛之外,不必改口另外称念其他咒语。

若有众生,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懈,于现在身,受无比乐;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迫病患之苦,或转短命得寿延长,或怨家变恨,得子孙繁荣,身心安乐,如意满足。如是功德,不可称计。

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该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或现世身心安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

除念此六字外,了无一念当情

【原文】 倘肯至诚念佛,决定冥冥之中,蒙佛加被,令不...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

念佛是一生的事业

编者按: 2011年5月25日,台湾佛光山星云长老莅临庐山...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彻悟祖师一生的行业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也...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边

有一个人捡到一只小鸟,就将这只小鸟带回家里,给他的...

不要轻慢愚人

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器生的学僧持律法师,...

如何才能成佛

徒儿:我天天打坐、读经、磕头,这样努力能成佛吗?...

困难也许根本没你想得那么大

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

【佛教词典】青颈观音

青颈,梵语 nīlakantha,音译抳罗健詑、你攞建制。又...

【佛教词典】无漏通

清净无烦恼的神通。在六通中,前五通是有漏通,第六漏...

【佛学漫画】千古一僧:鸠摩罗什

他这一生,颠沛曲折,离奇而又违背常规,如同浮光掠影...

佛教对「食」的定义

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食。...

圣严法师《什么都有,独缺快乐》

有位女士说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感觉缺少一些自...

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上香拜佛皆是道

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要给大家讲一下拜佛这个事儿。之...

【推荐】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

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用经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自己...

达摩大师「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达摩大师来中国以后,为了教育其弟子创立了达摩禅,还...

【佛学漫画】盂兰盆经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

通过念佛来断除执着

怎样来成就明白的心呢?怎样来真正地能够通过念阿弥陀...

佛学常见辞汇(十六画)

【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四种念佛的方法

净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师所强调者虽有不同,但多以信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