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万里求戒的见月律师

2020/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万里求戒的见月律师

读体律师(1601-1679年),号见月,世称见月律师,是明末清初复兴律宗的巨匠。

未出家时,见月律师曾拜谒两位善知识,一位是慈悲摄受他的大力老和尚,一位是折其贡高慢心的白云老和尚。

大力老和尚初始摄受见月律师时,曾详细询问他的个人根底和信佛缘由,幸得垂慈应允,命其自己准备衣钵,接纳为弟子。

但是,白云老和尚认为:“此人终究要成佛门大器,不可草草行事。恐怕出家容易,持戒不坚。必须要他自己沿门乞讨化缘,以折服他的我慢习气,考验他的心志。乞化得了衣钵,再回山披剃。”

明末清初时,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即宝华山)专事宏律。三昧老人,从行门入手,一生持律谨严!临终时,前三天预知时至,鸣楗槌,集众方丈,取紫衣戒本,当众将华山法席传见月律师。

三天以后,又集众方丈,取净水沐浴,谓众云:“吾水干即去,汝等莫作去来想,不可讣闻诸方,凡世俗礼仪,总宜捐却,三日后即葬寺之龙山。”遂命大众念佛,水干、跏趺微笑而逝。

见月律师于三十二岁时,见有初出家者俗态厌人,求教于老和尚,师言,威仪不具,不名为僧。于是师前拜求,乞师为受比丘戒。师答云,须请律师。于是,见月律师决心行脚参方,至江南一带寻三昧老和尚求戒。

见月律师于云南栖云庵启程,仅有衲衣蒲团随身,途中种种艰辛,不以为患。从南至北,求戒不成,复又从北至南,寻访参方。历尽种种坎坷,祈求律师受戒之初念不怠。

1 历经艰辛  万里求戒

当时社会混乱,沿途流寇猖獗,官兵不良,而律师从来不为所动。即使绕道而行,路途艰辛,也不退其求戒之志愿。有人劝律师云:“世道既乱,且缓住此,太平再行,何以急迫?”律师云:“我志已决,时不待人,求指别径。”

途中荒僻,少有行人,重重山岭,不睹村庄,荒凉之极。律师或清晨一餐至晚,或全无早餐即行。每日途行不减七八十里。很多地方地形十分复杂险要,律师不惜身命,不为危险所动。

如在过关索岭和盘江时,律师记载云:行数日,过关索岭。此岭势极高峻,周百余里,上立岭营,有关索庙。又行数日,过盘江,山路屈曲,上下崚险。顷刻大雨,涧流若吼,山径成沟。四面风旋,一身难立,水从颈项直下股衣,两脚横步,如跨浮囊,解带泻水,犹开堤堰,如此数次,寒彻肌骨。

次日至安庄卫道上,砂石凸凹,崚嶒盘曲。不觉履底已穿,脱落难着,即双弃跣足,行数十里。至晚歇宿,足肿无踝,犹如火炙锥刺。中夜思之,身无一钱,此是孤庵野径,又无化处,不能久栖,明早必趋前途。

次日仍复强行。初则脚跟艰于点地,渐渐拄杖跛行。行至五六里,不知足属于己,亦不觉所痛,中途又无歇处,至晚将践五十余里,宿安庄卫庵中。次日化得草鞋学著,皮破茧起,任之不顾。

律师不但自己不为困境所转,并鼓励同参道友道:

古人参学,舍身求法不以为苦,莫因此雨而退其心,将来好说行脚。

想世人为贪功名富贵,尚耐若干辛苦而后遂,今为出家修行,求解脱道,岂因乏履(没有鞋穿)而退初心。

律师万里行脚,自滇而南,自南而北,复又自北而南,往返二万余里,徒劳跋涉,寻师乞戒,往返南北,历尽种种坎坷,依然不改初心,终于在江苏镇江海潮庵三昧老和尚座前求戒圆满。

2 轻身重道  以戒为尊

此后,律师以冰霜之操自励,以慎重之行利生。轻身重道,以戒为尊,即便白水过堂,也不忘失法度。

顺治九年,江南蝗旱,寸草无收,人民饥馑,村庄老少男妇奔山求食,动止一二百人。律师率僧众周济百姓并方便开示之云:“汝等今日不得已登山者,人人当观往因,为前世不信三宝,悭贪不肯惠施贫苦,所以招报如是。今化众僧,施汝等每人三文钱。吾复亲至汝等前,每人施吾钱一文,皆要口中念佛,双手奉之,为汝等供众,植清净福田,当来离贫穷苦。”

律师如此开导大众后,漫山佛声震吼,即扫仓煮饭,随量饱餐,念佛而去。常住无隔宿粮,次日早斋,惟烧白水过堂。

见月律师自出家后,即开始行脚。崇祯十年,依三昧老和尚受戒。以后几十年功夫,主持宝华山,专宏律藏。晚年修过两次般舟三昧。对律藏方面,撰有《毗尼止持会集》、《毗尼作持续释》、《大乘玄义》、《黑白布萨》、《传戒正范》及《僧行规则》等。

他老一生,无论说话做事,都非常有刚骨,到处都是唯法是亲,丝毫不徇人情。自出家后,无日不在艰苦卓绝中精进修持。他老的一言一行,无一处不可与后世作模范。

康熙十三年,宝华山在清廷护持下,一切规矩法则都上轨道,在宏律方面亦有相当成绩。那时,他已七十三岁,因受两序大众请求,述说其一生行脚事迹,以勉将来。见月律师乃按其一生经历事迹,撰出上下两卷的一部《一梦漫言》。

见月律师,世寿七十八岁,临入灭时,在前七天,把事情都安排好;话也嘱咐好,届时端然趺坐,安祥而逝;无粘无滞,来去自如。

颂云:

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

戒如珍宝镜,照法尽无遗,

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

离世速成佛,唯此法为最,

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持。

见月律师毕生求戒弘戒,于近世律宗重兴,功不可没,可谓集大成者,法席之盛近古未有,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显著。见月律师有如冰霜般的操履,是我等后世弟子的学习楷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初七第一日开示(2月22日) 这里的大和尚(苇舫法师)...

本焕长老长寿秘诀:心胸开朗,粗茶淡饭

出身新洲农村贫寒之家,年轻时吃过很多苦的本焕大师,...

元明高僧妙叶法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在佛教史上,我们总是听闻到...

戒,不要拘泥于戒相上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个妃子,人称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

在家菩萨戒的精神所在

问: 请大略地重点解说在家居士菩萨戒的精神所在。 妙...

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省庵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这位祖师在世的时间...

只有坚志力行,方能成就大器

《禅林宝训》中记载着这样一则动人的故事。 舒州(今安...

劝持五戒诗

戒杀生 同是娑婆沦落人,历劫互结恩怨缘。 亦曾多生为...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现在很多人认为诚实就是吃亏。其实,一个人如果失去了...

【佛教连环画】华严经·华藏世界品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

不要生活在过去

在太平洋布拉特岛附近的水域里,生活着一种鱼,它的名...

天生暴躁

盘珪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

【佛教词典】末摩

【末摩】 p0520 俱舍论十卷十八页云:又渐命终者,临命...

【佛教词典】安立谛何缘显示

【安立谛何缘显示】 p0626   瑜伽六十四卷十五页云:...

五种食物助你去口气

口气难闻,口气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交际。那口气重该...

为家人烧菜放料酒,会破了酒戒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并不喝酒,也不食...

什么是贩卖佛法

问: 请问什么是属于贩卖佛法,弟子做有关的工艺品,...

妙莲老和尚《因缘果报》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

文殊菩萨善巧度化外道

在说法会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向舍利弗说道:我曾经见...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

净土法门的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

【推荐】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这是拨正一种观点,...

【推荐】你下辈子的房子买在哪里

我在观音寺认识一个师兄,曾经和我一起住过,40多岁时...

睡在棺材里的人

一般我们厌离娑婆,要观照这个世间的苦、空、无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