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为病比丘洗身因缘

2020/03/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为病比丘洗身因缘

过去,在贤提国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长期卧病在床,精神委顿、身体非常瘦弱,生活无法自理,以致于全身垢秽不堪,发出恶臭,没有人照顾。

佛陀知道这件事后,带领了五百位比丘来看望他,并且吩咐比丘们,轮流照顾他,为他煮粥。然而,有些人却因满室的臭味而对他起了嫌恶之心。佛陀知道这种情形之后,就请帝释天端热水过来,并慈悲地以金刚手亲自为病比丘清洗身体。此时,大地震动,呈现一片光明,大众看到这种情形,莫不感到震憾、敬畏。

国王、大臣、人民及天龙鬼神等得知此事,纷纷到佛前恭敬顶礼,并且请示佛陀:“世尊,您是开悟的圣人,是人天之导师,为世人所尊重,福德、智慧皆已圆满具足,三界之中无与伦比,为什么还屈就自己亲自为这位瘦弱、全身垢秽不堪的病比丘清洗身体呢?”

佛陀对国王及现场大众说:“如来所以出世,正是为了来救护穷乏困厄、无护无依的众生。如果有人能够恭敬供养生病的出家众、修行人,以及贫穷、孤苦无依的老人,他将能随心满愿,获福无量,就像五河俱流入海,福聚亦如是,功德渐渐圆满,最终必能成就道果。”

听了佛陀的开示后,国王再请示道:“请问世尊,这位比丘过去到底造了什么罪业,为什么长年生病而无法治愈呢?”

佛陀回答:“过去有一位国王名叫恶行,施政非常严厉残暴,他找了一个力气很大的狱卒,主要任务是对罪人执行鞭刑。这个狱卒经常假借国王的威权,作威作福。凡是遇到罪人,便趁机索贿,对于送来财物的人,他就鞭打得轻一点;没有奉上财物的人,就会受到极重的鞭打。全国上下皆引以为患,深感忧苦。

一天,一位贤者被人诬陷,依法被判鞭刑。临刑前,贤者对狱卒说:‘我是一位佛弟子,从来没有做出任何违法的事,但是因为被他人诬陷,才被判刑,希望你能稍加宽容。’狱卒一听贤者是佛弟子,心中起了善念,只轻轻抽了鞭子,并未打到贤者的身体。

狱卒命终之后,由于过去索贿、鞭打种种恶行而堕到地狱,受尽鞭打的苦报;地狱的罪报受尽了之后,又转生到畜生道,同样受着常被鞭打的苦报。就这样经过五百世才投生为人,然而却常患重病,为病痛所苦。

当时的国王就是提婆达多,狱卒就是这位病比丘,而当时的贤者就是我的过去身。因为过去生在受刑时,狱卒善心宽恕鞭打未及贤者身的因缘,所以这一生我亲自为他清洗身体。人所做的善恶行为,所感得的福德、罪报如影随形,即使生死轮转,这些果报并不会因此免除。”

佛陀开示这一段因缘后,为大众说偈:

“挝杖良善,妄谗无罪,其殃十倍,灾卒无赦。

生受酷痛。形体毁折。自然恼病。失意恍忽。

人所诬者。或县官厄。财产耗尽。亲戚离别。

舍宅所有,灾火焚烧。死入地狱。如是为十。”

此时,病比丘听了佛陀的开示及偈颂后,了解了过去的因缘,对于自己所造恶业深心自责,感到非常惭愧,于是至诚于佛前忏悔,当下长久不治的重病不药而愈,身心安稳,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贤提国的国王亦十分欢喜,对佛陀的教法生起信解,发心受持五戒成为优婆塞,勇猛精进,依教奉行,不久也证得了初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二·刀仗品第十八》

省思:

病苦,是人所不乐见,却又是人生所无法避免的难关。古德云:“病由业生,业由惑生。”由于过去造了业,业障现前而受病苦。因此,要远离病苦灾厄,唯有从因当中努力,反省检讨、忏悔、改过;消业、转业,才是最究竟的离苦得乐之方。

如同公案中的病比丘,因业而受病苦之报,后来由于至诚惭愧忏悔,而能业消病愈,身心安稳。当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觉性上,保持三业清净;更进一步能够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心清净、光明,当下就是净土,无所忧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弘一大师未出家前,他在母亲...

僧人的晚餐为何称为「药石」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

佛是大医王,能疗救众生的身心疾病

问: 最近想通过佛法治疗多年的重度抑郁症,没想到眼...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

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当修,亦无一人...

出家犹如脱海险喻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陀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印祖因念佛痊愈眼疾,而对净土起信

印光大师出生六个月大的时候曾经患过比较严重的眼病,...

广州具备临终关怀的护理医院—广东颐年护理院

一直以来,当家里有癌症病人或年老即将临终长者时,都...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小主人寻宝记

天地万物无常,人也是一样。在平静的时候就是平安、美...

大地万物皆有用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间寺院住了一位明理聪慧的小沙弥...

【推荐】危难之中持诵圣号 枪不能伤火不能烧

倓虚法师在长春筹建般若寺时,有致中、界虚两法师去林...

浪子回头并不难

一位年轻的寡妇发心供养一位住在深山的修行人,使他日...

【佛教词典】正业

【正业】 p049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

【佛教词典】露牛

(譬喻)露地之大白牛车也。譬一乘之妙法。法华经譬喻...

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

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因为你现在的身心是要创造未来,...

无分别智要如何修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无分别智怎么修呢?...

持诵《普门品》的不可思议感应

普门入于大慈,帮助众生得利乐;观世音入于大悲,寻声...

达摩大师皮囊歌

这皮囊,多窒碍,与我灵台为患害。随行逐步作机谋,左...

美好的滋味是从舌根而来的吗

寅一、非从舌生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秖...

【推荐】如果你有信心,往生净土是极容易的

你只要有信心,肯登船到西岸去,没有一个不能往生的。...

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

别把忏悔流于形式

第一句 罪从心起将心忏 ,我们所造的一切恶业都是从分...

【推荐】追求见佛、追求功夫成片,容易出问题

我们念佛行人常常会犯一个问题,就是他念佛就很想见佛...

迫切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同事或者其他人难免会在我们工作中造成羁绊和束缚,这...

八种抗癌第一菜

编者按:现代人为了健康,每天花大价钱养生保健,其实...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对这一点我们会非常地感慨,因为身处五浊恶世,我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