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贪欲如举债

2010/07/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问比丘们:“有一个贪欲心很重的穷人,他心中贪恋着物质,是不是会生起很大的苦恼?” 比丘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是的!佛陀!”

佛陀又问:“如果这个穷人受不了物欲的诱惑,向人贷款来满足私欲,这会不会使他生起苦恼?” “会的。”比丘们回答。

“这个穷人无法偿还贷款,贷款又滋生利息,是不是会产生苦恼?” “会的。”

“穷人因为无法偿还贷款及利息,债主因而上门索债,是否会令人生大苦恼?” “会的。”

“债主因为穷人不偿还债务而天天上门催讨,是不是很苦恼?” “是的。”

“由于穷人不能偿债,因而被债主抓了起来,是不是会生大苦恼?” “是的。”

佛陀接着说:“世间法中,穷而贪是大苦,向人贷款也是大苦。同样的,在圣贤法中,不相信善有善报,不肯受持禁戒,不肯学习布施、智慧,没有博学多闻,即使拥有许多的金银珠宝,也只不过是一个富有的穷人,没有真正的、无形的财富,是一个真正的穷人。

假如一个人的身、口、意行恶,这就是在贤圣法中向人举债。行恶之后不肯发露忏悔,这就是由借款所滋生的利息。大众见了身、口、意不净的恶人,批评责备他是大众中的一根刺,恶人听了不但不悔改,反而覆藏反驳,这就如同债主索债。又如恶人在树下或空闲处,心中所思所念无非是贪、瞋、痴,这就如同债主天天上门讨债。因为身、口、意作恶而堕落恶道,这就如同被债主牢抓而不放。天下最大的束缚,没有再比地狱、饿鬼、畜生的束缚更加痛苦,有智慧的人应该要知道拔除烦恼束缚的根本。”

比丘们听佛陀的教示后,莫不收摄身心,精进修行,以免被三苦所束缚。

我们的心是一座充满宝藏的灵山,蕴藏着无比丰富的资源,而众生愚痴,不知道开采自性的宝藏,反而舍本逐末,向外寻找宝物。有些人一生的清白往往毁于一念的无明,而铸下终身的憾恨。我们成圣成凡与否,就端看我们如何摄持正念,时时与正道相应,而不逐尘随浪,忘失本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诵经时要注意这10个问题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

皈依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

问: 皈依之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经》上说:...

菩萨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外道相善,...

世间人为什么怀疑善恶因果的存在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

人的十二种病

阿难问佛,何者是病?佛言: 1、随恶人言是病。2、邪...

【推荐】释迦牟尼佛临涅盘时的几句叮咛

『第一、你问我涅盘以后,依谁为师;应依 波罗提木叉...

人善土地就丰壤,人奸地就薄

佛在《地藏经》上讲,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洁之地,供养...

佛经不可不读

原文: 予少时见前贤辟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视,罔...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白毯与骆驼皮

我们在分分秒秒间,要把心照顾好;一切的行动要谨慎、...

梅子熟了!——法常禅师的故事

大梅法常禅师参马祖时,听到马祖说即心是佛,就领会这...

最重要的时光和最重要的人

从前有个年轻英俊的国王,他既有权势,又很富有,但却...

诓骗同伴的鸟儿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比丘尼,其中有位年轻的比丘尼,他...

【佛教词典】法夏

指比丘或比丘尼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又作法腊、戒腊、...

【佛教词典】目连所问经

(经名)一卷,宋法天译。为目连问经之新译,问答犯戒...

为什么一梦见保家仙,身体就生病

问: 我妈妈信仰佛教几十年了,现在除了住在家里之外,...

致命的误会

有一个男人总是猜疑身边的亲人朋友,每做一件事都要反...

佛为病比丘灌顶获安记

过去,世尊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全身上下...

生死的大病一定要医

良医之门病者多。世间人有了病,都要到医生那里去,你...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静坐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它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及心理...

圣严法师《无常就是永恒》

一般人对人生的追求,大多从物质、精神、永恒三个方向...

讥呵僧众过失,说僧团是非,将自失善利

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

天人的寿命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神仙、天仙,他们是长生...

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修行人

有时候前途的有无,牵涉到个人才华的高低。因此才华一...

从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师的出家经历

从初次接触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从高高在上的...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