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释迦牟尼佛临涅盘时的几句叮咛

2010/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一、你问我涅盘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波罗提木叉(戒律)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盘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盘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盘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

佛陀涅磐前向诸弟子作最后的遗教:

『诸比丘弟子!我涅盘以后,你们要尊敬珍重波罗提木叉(戒律),善为受持,不要遗忘。戒就是指导你们的大师,你们持戒,如贫穷的人得到宝物,如黑暗中燃起明灯。这和我住世,没有甚么不同。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弘通正法,从事自利利他和救人救世的真理运动,不要贪图财利,不要贩卖贸易安置田宅。你们修道利人,自有人供养,不用为生活操心。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奉行正法,不要占相吉凶和咒术仙药,不要结好贵人,亲厚媟慢,你们应该节身时食,清净自活;要端心正念求度,不要显异惑众。

『诸比丘弟子!你们更应该节制六根,不要让六根追逐六尘,以免放逸堕落。好像管理凶悍的恶马,一定要用辔制,不然,将会把人牵坠入陷坑之中。恶马之害,只有一世,六根之害,殃及累世,这是不能不谨慎注意。

『诸比丘弟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以心为主,大家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好像人的手中拿着蜜器,动转轻躁,观看到蜜,不见前面举步就有陷坑。放纵心意,好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你们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的境界。

『诸比丘弟子!你们接受到饮食供养,应当作服药之想,好和坏都不要增减。不要起贪瞋之心,饮食不过是为资养色身,除去身体的饥渴。受食要如蜜蜂在花上采蜜,但取其味,不损食香,不要多求,以免坏其善心。

『诸比丘弟子!假如有恶人前来伤害你们,你们当自摄心,不要起嗔恨的念头;更要护口,不要说恶毒的语言。你们要知道放纵嗔恚的心,就能妨碍修道,破诸善法,坏好名闻,失去一切功德之宝。忍的美德,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能够行忍的人,才是有力大人!假若不能用欢喜之心,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就不能称做有道的智慧之人。

『诸比丘弟子!你们不要有骄慢的心,不要有谄曲的心,不要有欺诳的心,不要有悭吝的心,心宜端正,以质直为本。

『诸比丘弟子!你们应当知道多欲的人,苦恼亦多;少欲的人,才是住于安稳的世界。你们要脱离苦恼,就要知足,知足之法,才是幸福安乐之道。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勤于精进弘法修道,则事无大小,就没有困难之处,好像涓涓的细流,也能凿石穿山,进入大川巨海;否则,对于弘法的家务,利生的事业,常常懈废,如同攒木取火,未热而息,虽然要想得火,火怎能自动跑出来呢?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不忘正念,一切烦恼恶魔就不能侵入。你们要做勇猛的将军,披着重铠,持着禅定的刀刃,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佩着智慧的利剑,知道世间生灭的法相,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

『诸比丘弟子!在生死的大海中,你们要撑好智慧的法船,渡过愚痴爱执的浊流,燃着智慧的灯光,走过无明闇冥的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慧,才能进入三摩地。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记好我说的法,不要忘失。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者不行,过不在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几种?

在佛教里,什么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岁」

化解太岁,又叫顺星、拜斗。有法师反对和批评。有僧人...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问: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佛教徒如何对待所谓的「瑞相」

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自誓受戒的时候,一个先决条件就...

让反思成为成功的加速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不是所...

小乘二宗之略要——俱舍宗、成实宗

俱舍宗 自佛灭后百年余,佛教产生异议而逐渐分裂,义学...

圣严法师《增上缘》

增上缘,增上的意思是帮忙。他已经在做一件事,且做得...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

有师言: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

佛教的财富观

财富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资粮。佛教的各种经论中,...

娑婆世界的快乐没有安稳性

前面是破坏,空观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想好的妄想、坏的...

任是美满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参禅人,身心万不可浮华,不可骄泰,不可我慢。类如食...

【佛教词典】法悭

【法悭】 p0755   法蕴足论八卷八页云:法悭者:谓所...

【佛教词典】一诃子

(杂语)一阿黎勒果也。名义集三曰:诃黎勒,新云诃梨...

忆佛是把家人、工作都当作是佛

大势至菩萨说:十方诸佛怜念我们众生,就像母亲在想念...

星云大师《几个最有效的念佛法门》

一、要欢欢喜喜的念 念佛目的在求生西方极乐,我们要...

高僧掠影--忏云法师

忏云法师(19152009)在台湾佛教界享有盛誉。法师法名成...

人到中年真的百事哀吗

问: 社会目前的中坚分子,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五年级,...

净宗大德彭际清居士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出家众以修慧为主,在家众以培福为先

【原文 道俗二众,福智别修。理须识其分齐,别知其通局...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午餐吃素不犯困

午饭后人特别容易犯困,往往无精打采。新加坡《联合早...

黑社会变莲池海会--佛号功德触动宿世善种子

这是发生在我当内科住院医师时的一件事那个月轮到我照...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推荐】能往生的人的资格是什么

问日: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受持斋法,长养福德智慧

斋,意为长净,长养善法,清净梵行的意思,佛弟子应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