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必为失去而难过

2012/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必为“失去”而难过,因为世间之物本来就是去住无常。我们所能做、所应做的只是在“得到”时珍惜它。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另有一些却永远都无法挽回。

有一个故事,说有个小伙子,在他小时候的一天,发现门前那堵墙上有一个闪光点,在阳光下耀耀生辉,艳丽无比。

从此,朝思暮想,流连仰望。终于有一天,渐渐长高的小伙子决定爬上去看个仔细,百年危墙,高不可攀。

近了,近了。最后,那只颤抖的手一把抓住了它。原来是一支破牙刷。他好失望,心情沮丧得很。

事物的转换总是这样,小伙子在此之前,拥有一份好心情;一旦得到了那柄牙刷时,却又失去了昔日的那份特好的心情。

这正如佛经上所说的,“失就是得,得就是失。”

得与失在我们心中,真是只有一线之隔,我们意以为得,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所以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也能得意在其中。秦王统一六国,兼并天下,也能失意于其间。大约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得既多,便是增加,也不觉得欣喜,稍有所失,便惶惶恐恐;所失既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苦,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果呢

《孔子家语》里记载:有一天楚王出游,遗失了他的弓,下面的人要找,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臣民会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常情而言,人们在得到一些利益的时候,大都喜不自胜,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而在失去一些利益的时候,自然会沮丧懊恼,心中愤愤不平,失意之色流露于外。但是对于那些志趣高雅的人来说,他们在生活中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不把个人的得失记在心上。他们面对得失心平气和、冷静以待。

当我们在得与失之间徘徊的时候,只要还有抉择的权利,那么,我们就应当以自己的心灵是否能得到安宁为原则。只要我们能在得失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被世俗所淹没。

正确认识得失,得到了也可能失去,无论你得到了什么,都不妨时常这样提醒自己。这样,得到了的时候就会倍加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至于无所适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有谁绑着你

道信禅师十四岁就出家了,他一见到三祖僧璨禅师便说:...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只国设首婆罗山的鹿野深林时,有位一百二十岁...

【推荐】看看这个苦难的人生,都觉悟念佛回归极乐吧

最近才慢慢的又体会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头所...

幸与不幸是取决于自己的看法

幸福与不幸、痛苦和快乐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不幸与痛苦...

太平间是我们最好的大学

问: 弟子经常要路过太平间,就感觉害怕,请法师开示...

既知死后无情义,早把生前恩爱勾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无意义,对你的增上一点都...

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

四大苦空,五阴无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忙的没时间老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

解脱色身的爱缚

男子,依佛法出家,仍为爱心所缚,常以苏油摩身,用汤...

戒贪得自在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

骨不吓人,人自吓;癌不惊人,人自惊

我先说一件趣事或许您可以从中去体会:以前我在医学院...

【佛教词典】业道

【业道】 p1217 如十业道中说。 二解 成唯识论一卷十五...

【佛教词典】慈悲忍辱

(术语)法华三轨中之二轨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如来室...

迫切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同事或者其他人难免会在我们工作中造成羁绊和束缚,这...

学会挖人生的墙角

修行就是这样过来的,就是天天这样不停打架,在神圣和...

星云大师《如何了生脱死》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

被人「利用」开拓了无限的「价值」

刚来台湾的最初几年,我居无定所,因此经常随喜帮助别...

道香应自苦修来,法远禅师的修行故事

写这个故事之前,踌躇了一下,因为这种故事不一定有人...

护持正法的功德

什么是护持正法? 世尊。如佛向者作如是言。我于不可...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退转

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我们不产生停留,我们不会因为...

【推荐】净土法门的本质要点

了解这个佛的本怀之后,我们也要把出生死、成佛道作为...

家人都不信佛,并反对自己学佛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对我学佛,很...

「不动念头」是全世界最大的力量

这里所要诠释的观念,就是《楞严经》一再强调的一个观...

诵经的六个诀窍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

水牛王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