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沙弥的十戒

2012/09/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是从五戒的基础上,加了五条与世间的俗欲隔离的规定,而成为养成出家人格的训练。因为,要使凡夫众生,从滔滔的人欲洪流之中抽出身来,便不得不先以自我的意志远离物欲,最后才能达到无欲的境地。

仅守在家的五戒虽也能够到达无欲的边缘,然对于夫妇关系的淫欲未断,终究尚差一步。当然,如果能以在家身份而守出家的戒律,也能达到离欲无欲的目的。

现在,将十戒的名目,条列如下:

① 不杀害有情:此与素食思想虽有关联,但却并不等于规定素食,而是规定不得杀生。

② 不偷盗他人财物:乃至一针一线。

③ 断绝男女的淫事:此与五戒所不同者,乃是由不邪淫而进为不淫。

④ 不妄语:此与五戒的相同。

⑤ 不饮酒:亦与五戒的相同。

⑥ 不非时食:过了日中之后,不得进食,这是印度当时,各沙门团的共同原则,也是出家人的共通生活方式的一种。

⑦ 不用花等的一切装饰,也不得以香水、香油等物擦脸涂身:这是为了避免虚荣心,以及男女之间的相互诱惑而制。

⑧ 不得自作歌舞、音乐、伎艺等的世俗游戏,亦不得存心去观赏世俗的歌舞、音乐和伎艺等的演唱:此乃为了不使已经出家的身心,再为世俗的娱乐所迷,引发贪恋欲情的心理。

⑨ 不坐卧华美轻软而高贵的床座:为免引起高傲心和舒适感,而忘了生死的苦恼,所以应当卧坐坚硬低下的床座。

⑩ 不为自己保持金钱:出家的人,应该常处于物质生活的贫穷之中,不储蓄金钱,也不手持金钱等的财宝,目的是灭除对于身外之物的贪求之心,若有一念贪求存在,他便无法进入解脱之门。不过,为了教团大众的生活,以及寺院经营的维持,保持金钱,不为过失。

这是出家沙弥的戒律,也是进入解脱之门的守则。但是,在家的信徒,也有学习出家戒律和体验出家生活的机会,即是逢到每月的斋日即是布萨日,依现代而言,也可称作佛教的假日或节日吧!在家的信徒,可在那天的一日一夜中,守持沙弥十戒中的前八条,称为八关斋戒。

至于沙弥尼戒,和沙弥戒相同。所不同的是沙弥尼依止比丘尼而住,为比丘尼当侍者,并且学习比丘尼的威仪。

所谓沙弥,意译为求寂、息慈、勤策。即止恶行慈,觅求圆寂的意思。在佛教僧团中,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同此,出家女子称“沙弥尼”。以其勤于策励成为比丘、比丘尼,故前者译为“勤策男”,后者译为“勤策女”。

《摩诃僧祇律》及《四分律行事钞》以年龄区别沙弥(尼)为三种:

(一)驱乌沙弥(尼):年龄在七至十三岁之间,尚无法担负其它任务,但已具有守护谷麦,驱走晒谷场上乌鸟的能力。

(二)应法沙弥(尼):年龄在十四至十九岁之间,已可堪任服役,与法相应,五年中受师调练后,即可进入比丘(尼)位。

(三)名字沙弥(尼):年龄已超过二十岁,然尚未受具足戒,仍为沙弥(尼)者。不论何种沙弥(尼),必须受持十戒,方能正式称为沙弥(尼)。沙弥(尼)十戒即: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着花鬘好香涂身;7、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观听;8、不坐卧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捉持金银宝物。前九戒与八关斋戒相同,唯第十戒,乃因佛陀深知金银货币易增长贪心,易与人争利,最后成为财富的奴隶,终为钱财所束缚。这是为了破除贪心而制定的戒条。

在佛教僧团中,首位沙弥为罗睺罗。至后世,对受持十戒的沙弥(尼),称为“法同沙弥(尼)”,是真实的沙弥(尼)。如果只是剃发染衣,还未受沙弥(尼)十戒的,则名之为“形同沙弥(尼)”,即实质上未具有沙弥(尼)的资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倓虚大师的出家因缘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

如何供养出家人

僧者为众生之良友福田,所以称为福田僧,能令众生植福...

「嗔打报仇戒」与「不化众生戒」

若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

袈裟的含义与功德

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

在世间,唯一有意义的事便是修行

江南的冬忽然来临,干燥而寒冷,人们纷纷口鼻上火,这...

专访净旻法师:出家人,大丈夫

刀剃下娘生发,除却尘劳不净身,投入到大觉法王的怀抱...

净心十要

总持戒律伏客尘,永断淫根去无明。 永消亿劫颠倒想,...

圣一老和尚八关斋戒开示

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万物皆变异,佛教认为万物都是无...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何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苏东坡与水陆法会的因缘

苏轼与水陆法会缘分甚深,水陆仪文中许多辞藻和韵律俱...

念珠有哪些意义

佛教中的念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

莲花在佛教中表示什么?

在佛经中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

【佛教词典】雪山大士半偈杀身

(本生)涅槃经十四曰:我住雪山天帝释为试我变其身为...

【佛教词典】四护

【四护】 p0399 瑜伽十四卷十页云:又有四护,能令已入...

无能所无对待,合二为一

在终南山有两位修道者,有一位修道者自己感觉一直没有...

牛舌与哑巴

《法苑珠林》记载着一个故事。 说在唐朝武德年间,在大...

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咱们讲这个《华严经》,太深了的。大家来看,当机众都...

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无限的法身

如是之圣智究竟不得少法之境界,非凡夫妄想所及者,因...

大安法师:有了信愿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吗

问: 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践信愿行?只要有了信愿持名,...

每逢佳节更要精进用功回向众生

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

千万莫回忆过去

我们要想对治烦恼,以我个人的体会,最好的方法就是把...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现在好像很风行低碳,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

星云大师《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

消失在照片上的小女孩

我读大学的第二年,开始半工半读,白天到学校上课,晚...

劣势也可以变为优势

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就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

星云大师《临终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病了,病得很久,病得很重,我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