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梦参老和尚  2017/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咱们讲这个《华严经》,太深了的。大家来看,当机众都是什么人,什么样的来学《华严经》的?我们现在不说是学它道理了,连文字还搞不通呢。这段经念下来,它说什么呢? 告诉你干什么呢?你怎么做啊?还没弄清楚呢,只是种种善根而已了。这都是大菩萨境界了,他一发心,初发心时就成正觉,就成佛。

学经得转变我们的气质了,转变我们的行为了,转变我们的思想状态了。我们学了一年哪,思想状态还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没得解脱。再学两年,再学十年,还如是如是。要能变化、转化,转化什么呢?转化你的量。量大,社会上说量大福大,你能容人者,越容的越多,量越大。

咱们这个要学的,你没有,一切皆空,诸法皆空,这个量大了,虚空有好大,你量就有好大。你往东边想,空!虚空可思量否?东边不思量,西边也不能思量,南北都不能思量。虚空还可思量吗?所以你的心啊,就把它变成像虚空一样的,都能容,不为外头境界相,看见什么心里就转什么,看见什么心里就转什么,经常被人家牵着走。

咱们不是经常说那句话吗?那牛,把它鼻子给它拴个绳子,牵着你鼻子走。咱们就经常被人家牵着走,被谁牵着走?就是境界相把你牵着走了,被这些境界相牵着走了,见什么执著什么。

本来你在牢笼里头钻出来了。家,家庭的家呀,中国字象形的,过去古来字象形的。一个宝字盖儿,把你扛起,那猪,在猪圈里圈着呢,出不去,就在圈里圈着的,困住了。你出来了,解脱了,离开家了,没的家了,但他想回去,当然不是还俗了。心里头啊,看破!放下!什么都要放下!咱们天天讲,出家不要再想家,想家两不发,那我们就是放不下,出家又想家。放假了,过年了,看看妈妈。怎么能够出三界喔?出不了的!自找苦恼。烦恼,烦恼本来没有啊,是自己找烦恼,无缘无故的找烦恼,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要经常想什么呢?想死!你晓得你哪天死啊,你说哪个不死啊?有不死的吗?一想到死啊,你心灰意冷了,什么都完了。哎呀,要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本来也什么都没有,也没想过。你认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不是的啦,死了就是受罪去了。也有升天的升天了,享福去了,如果你功力用得好,生到极乐世界去了,那解决问题了,一直到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怎么念佛呢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圣严法师《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

在做事的过程中,常会面对很多的批评与指责。 想要让...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问: 我非常相信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

初学者怎样保持道心不退

无常的道理,对初学者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比方说,...

【推荐】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开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 持咒以不知...

「一门专修」与「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否矛盾

问: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

明影法师的的学修经历

我学佛20多年了,从1993年的下半年开始,基本上是全身...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么办

问: 两个孩子特别顽皮,常常我为此生气,打他们、骂他...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生意财源不顺是何因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

至心到这种程度,就能获得善相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

【推荐】地藏菩萨的咒语--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

为什么要多念观音地藏两位菩萨的圣号

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

【佛教词典】无烦天

无烦,梵名 Avrha,巴利名 Aviha,音译作阿鞞丽舍、阿...

【佛教词典】毗罗删拿国

【毗罗删拿国】 p0863   西域记四卷十七页云:毗罗那...

净土行人的深信之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

布施培福,横越生死苦海

过去,佛陀曾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天,一位...

小偷与三皈依

从前有个老和尚,也没住在庙里,自己找了个破屋子单门...

关于疾病、长寿和善终

最近一直在生病,每年阳历的二月下旬到三月底,我的身...

作恶一日有余,行善千日不足

你要下辈子保持人身,你得修中品的十善业道,你得要持...

关于开悟的三种错误观念

一些禅修多年并有所体验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证得...

事事像铲柄

这天,给孤独园内一群比丘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佛陀刚...

圣严法师:四重恩是哪四恩

在佛法上要报的恩有四种:一是三宝恩,二是国家恩,三...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静坐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它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及心理...

自己教育自己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

圣严法师《生与死的尊严》

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么,生命的本身就是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