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的十重戒

2018/05/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的十重戒

菩萨十重戒,泛指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一共十戒。佛告诸佛子言:不诵此戒者,非菩萨。应当学,敬心奉持。

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淂戒,皆名第一清净者。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应当学,敬心奉持。

杀戒

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自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盗戒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淫戒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姐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妄语戒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酤酒戒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说四众过戒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自赞毁他戒

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悭惜加毁戒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于与。而菩萨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嗔心不受悔戒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谤三宝戒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持戒与作善,功德果报天壤之别

戒法跟善法的差别。这是论它的性质,要是讨论它所成就...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

你闻过世界上最妙的香吗

有一天,尊者阿难请教佛祖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是...

劝持五戒诗

戒杀生 同是娑婆沦落人,历劫互结恩怨缘。 亦曾多生为...

佛门戒律中的「三聚净戒」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

忏悔的心力要强过你造业的势力

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但是还没得...

为什么有人富贵坚固得来容易,有人却要辛苦劳作

我们先讲这个心。这个心,就是你这个心力。譬如说,我...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罗汉的含义

我们常说的罗汉实为阿罗汉的简称。为声闻四果之一,如...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智者依据《涅槃经》将佛说的一切经典在内容分为四个部...

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之间的境界

初地菩萨住于欢喜 初地菩萨有七个征象:(一)能堪忍受,...

人天行果——五戒

总说五戒 学佛者,在受三皈后,实践规则,即从受持五戒...

【佛教词典】差别无差别正行

【差别无差别正行】 p0930   辩中边论下卷十五页云:...

【佛教词典】涅槃食

(譬喻)涅槃譬之食。南本涅槃经四曰:烦恼为薪,智慧...

一句弥陀,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一句弥陀,生大信心,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曾经有人问...

有生必有死

佛陀于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期间,一天,波斯匿王...

当前佛教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问: 您认为当前大陆佛教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如何加...

大安法师正月初三新春开示|真空妙有二偈

南无阿弥陀佛!今天是大年初三,祝大家新年吉祥!今天...

舍利弗露宿记

学佛最基本的是要学习互相尊重、彼此和睦,这也是佛陀...

知见清净得证涅槃

古印度时,有一位比丘,从远处见到满愿子(即富楼那尊...

到底什么是戒体呢

《资持》云:纳法成业名体。到底什么是戒体呢? 在律上...

人格者

一位从年轻时代就以帮人按摩维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

把自我意识放下,跟着愿力走

我们刚开始在学佛的时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

修行人的三大精进

正精进 处事不仅要精进,更要正精进,若只是精进而方向...

与观音菩萨的慈悲行相应

观世音是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这是同一梵语...

研真穷妄名之为学

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