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2018/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器,应受人天供养所用之食器,又为应腹分量而食之食器,故又译作应器、应量器。钵的形状: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向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

在律制上,规定钵有“体”、“色”、“量”等三法。

“体”指钵的材质。《四分律》中提及钵之种类云:“钵者有六种,铁钵、苏摩国钵、乌伽罗国钵、优伽赊国钵、黑钵、赤钵。大要有二种,铁钵、泥钵。”禁止使用由木、石、金、银、琉璃、宝、杂宝所作成的钵,并以此简别在家和外道。

“色”指钵之颜色。《四分律》限用黑、赤两色,《五分律》限用孔雀咽色。除此“黑、赤、灰”三色之外,不准熏染其他颜色。

“量”钵的容量。《四分律》卷九举出大、中、小三种。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但是根据唐代的量法,应是一斗至五升之间。

比丘不得储存多钵,护持钵当如护持自己眼睛一般,应当常以澡豆洗净除去垢腻。钵损坏时,若五缀(五种修补方法)而不漏,则不得求新钵(经修补后再用的钵,即称五缀钵)。钵置于地上时,若有转倒之虞,则当作钵支以安置之,携带时则应收入钵囊(或称钵袋、钵络、络囊)。

钵的由来

据《佛本行集经·二商奉食品》中说:佛陀初成道时,北天竺有帝梨富娑与跋梨迦两位商主,将“糗酪蜜搏”供养佛陀。

佛陀思惟:往昔诸佛,皆是持钵受供,我如今当以什么器皿受二商主食物供养。这时四天王知晓,立即以金钵奉上,佛不肯受。四天王又以银钵、玻璃钵、琉璃钵、赤珠钵、玛瑙钵、砗渠钵相继奉上,佛陀皆不受。

这时四天王以石钵奉上,佛陀又思惟,如若只受一钵,其他三位天王必将产生烦恼。佛陀将四钵相叠安置在左手,再以右手按下,合成一钵。而说偈言:

我昔功德诸果满,以发哀悯清净心;

是故今四大天王,清净牢固施我钵。

包钵的袋子,称为钵袋或钵囊。为三种袋(钵袋、药袋、杂袋)之一。《有部毗奈耶杂事》讲到有比丘走路时以手持钵,不慎摔破,后来佛陀教其以衣角裹之,还是又摔破。最后佛陀便教其制钵袋放置。现在的钵袋,挂于肩上用于行路时装钵,其材料及大小并没有特别的规定,被列为尼师坛的特物(随物)之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出家众要远离五种欺诈的邪命

这个诈,这种欺诈,从一个出家众来说,有五种欺诈的邪...

如何称呼出家法师的父母

问: 出家法师的父母、亲人,弟子应该怎么称呼比较好...

明一法师的出家因缘与信心来源

信入佛教一年多了,到现在不但出家了,连戒也授了,我...

佛门不推崇算命,为何却有《达摩一掌经》传于世呢

为什么佛门不推崇算命,却有《达摩一掌经》暗传于世呢...

出家人没有悠闲的资格

古人多以务农为业,生活的主体是耕种,所以日出而作,...

云居善悟禅师《劝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禅师住持云居山时,曾撰写了一篇劝说各大丛林...

能出家修行便是最好的归宿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个古镇,这里风景如...

二时临斋仪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义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什么是阿修罗

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

寺院「斋天」有何含义

斋天又名供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编...

比丘十八种僧物之齿木

齿木也称为杨枝,磨齿刮舌的木片,古代比丘常用的十八...

五逆十恶

五逆 所谓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

【佛教词典】善自他宗

【善自他宗】 p1142 瑜伽十五卷十五页云:善自他宗者:...

【佛教词典】法界

(术语)梵名达磨驮都Dharmadhātu,此云法界。又曰法...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

人的两大贵相和两大富相

咸丰八年(1858年)三月的一天,曾国藩在日记中记下这...

善巧方便救人于水火

《功过格》里有个公案。有一位固安县的县令叫梅公,你...

【推荐】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

看远、看透、看淡

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

经常这样去想,就不会怨天尤人

有时我们认为是冤枉的业,是法律不公,或者处理你这件...

切莫贪图享乐而浪费光阴

生命短促,切莫贪图一时享乐而浪费光阴。修行因缘难起...

虚空眨眼

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

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

当你摆平自己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没有所谓的不平

什么叫无量层次关系呢?比如说,这是一个zero,这是三...

布施、智慧与解脱

一、施舍与菩萨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布施通常分为财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