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人没有悠闲的资格

惠空法师  2023/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人没有悠闲的资格

古人多以务农为业,生活的主体是耕种,所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代工商业发达,物质生产比较丰裕,人们改以休闲娱乐为生活另一重心,也就是:除了日常工作,怎么玩、怎么休闲,也成为生命一重要内容。我们出家人,永远不可能,也不应该走到这一步。

既然出家,应该明确认知:自己是来修行的,是来求解脱道、行菩萨道的。求解脱道,虽不至要求人人做到佛陀时代“日中一食,冢间树下一宿”的生活方式,但至少要学习将物欲需求降到较低的精神,甘于长伴青灯古佛。至于行菩萨道,更当坚苦卓绝,“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但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周围有缘的人。

打坐、读经、作务、拜忏等工作,处处都是喜悦,都是安心处,必须要把工作及修行当成乐趣,否则,出家路上会走得非常辛苦。因此,从年轻时就要在修持中培养乐趣,并建立以此为乐的观念,就不会觉得修行辛苦了。

有了正确知见,还要把自己生命的长远目标拉出来,配合僧团、教团当时的处境,规划出自己长程、中程、短程多元化的发展方向。除学打坐、研经,还要学几样生活小技巧,譬如佛教仪式运作、梵呗唱念的娴熟、计算机文书等。每半年、一年都要给自己立一个目标,譬如今年要打一个禅七或佛七;或打二三个七;或要学习一部经典等等。

同学毕业后,最起码要把学院课程复习好,按照常住规定把执事做好;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订功课自修;或是替大众服务修点福报,比方这个月专心擦佛像,或者专心打扫库房、整理档案等。每个人都要给自己生活上的目标,目标大小在其次,主要是给自己不要懈怠、不要放逸的警惕。

学佛、出家路上,不可能每件事都非常喜悦、顺意,也难免会有生病或疲乏的时候,怎么办呢?很简单!就是给自己立定一个方向、目标,勉强自己去做,勉强自己去面对。虽然不一定要非常紧迫地逼着自己去做,可是要默默地、慢慢地以耐力去突破。所以给自己拟订努力追求的方向与目标,这很重要。如果现在年轻时不好好建立精进于道业的思想,等到年纪大有点福报时,就会懈怠偷懒、不思精进,坐着享福,就很危险,也很可惜。

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要告诉自己:一生一世都要精进修行不懈。看看现在世间社会上七十几岁、八十几岁的人还去读大学、研究所,他们对世间学问的追求都这样努力、拼命,我们出家人在寺庙里有饭吃、有衣服穿,可以一天到晚无所是事,或是看电视、上网、跟信众泡茶闲聊吗?当然不可以!除了损害自己的业报,在僧团里也不允许这样的气氛漫延。为什么?僧团是大众的慧命!

所以,每个人都要意识到自己对僧团的责任,不可以有放逸怠惰的思想或作为。除了遵守僧团的规矩以为外在约束力,内心里必须给自己努力精进的警惕与告诫:我本来就应该精进于福慧,这是天职!没有任何疑问,朝此方向一直勇猛精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毁灭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消灭,会消灭正法,两种力量: 一、恶...

僧人的鞋为何要破六个洞呢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

在家居士怎样正确称呼出家人

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

晚出家者,有十种罪过

夫晚出家者,有十种罪过: 一者,健斗,世言竭斗,俗气...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无思想》

各位新戒同学们: 我们在俗家时,过的是红尘的生活;...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

菩萨戒为何要禁止蓄养动物

畜生道,人类为了要得到它的肉,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

憨山大师:净土法门法要

示优婆塞结念佛社 惟吾佛出世,说法利生,四众人等,各...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佛教词典】法彦

(一)(?~607)隋代僧。洛阳人,俗姓张。遍读三藏,尤...

【佛教词典】诸行不住

【诸行不住】 p1347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七页云:问:契...

念诵《法华经》的六种功德利益

佛陀说,如果有人想要舍离懈怠心,应当用心听《妙法莲...

末法时代众生饮苦食毒

《佛说无量寿经》讲到:末法时代的众生饮苦食毒,未尝...

物债易还,命债难还

现在看第二段,还债的人应该怎么还呢?他过去生把人家...

千万莫回忆过去

我们要想对治烦恼,以我个人的体会,最好的方法就是把...

法布施能得三十二种功德

首先讲讲什么是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布施佛法,比如...

袈裟的含义与功德

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

平常起烦恼忘了佛号,临终也自然会忘了

我们刚开始建立佛号时,是在没有烦恼时建立佛号,你不...

净慧长老与企业家机锋对答三则

本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在柏林禅寺时,记者...

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

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要至诚恳切,这四个字是非常重要的。...

诵地藏经与念佛

你让我看看你的修学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从字里行间流...

如何知道这个人能够承担大事业

修行人顺顺境境的、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是很好吗?为什...

芒鞋布衣

有一次,世尊从舍卫城到吠舍离,在路上他看到一些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