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各宗要略:天台宗

界诠法师  2020/1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各宗要略:天台宗

一、学统

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悟一心三观。南岳慧思承此一心三观,并依《法华经》的义旨构成诸法实相论,遂为此宗主要思想。陈时智者依此理居天台山,组成他的学说系统,为天台宗。此后相继有灌顶、智威、玄朗、湛然、道邃。道邃将法传日本,为日本天台宗之始祖。

二、判教

此宗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华严为显示;阿含为诱引;方等为弹呵;般若为淘汰;法华涅槃为归实,此是五时渐次。

八教分化仪、化法二种。化仪是指佛化导众生之仪式和方法,即顿、渐、秘密、不定为化仪四教。化法是五时说法的教理内容浅深不同,即藏、通、别、圆为化法四教。

三、教义

此宗中心思想为诸法实相论。万法千差万别的事相,皆是显示法性真如的本相。以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说明之。

1、一念三千

十法界(六凡四圣)中每一法界都具足其余九界,为互界,每界具足十如是)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为百界千如,而千如中各有三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蕴世间),为三千世间。此三千诸法,但在一念心中之所具,故名一念三千。

2、三谛圆融

三谛圆融又称一心三观。在修三观之前,先修三止,

(一)体真止:体真空,止妄相;

(二)方便随缘止:随缘历境,安心俗谛;

(三)息二边分别止:双寂空有。

三谛即空、假、中谛。本宗对万象以三谛来说明,观一切现象皆假为世俗谛,现象本体即空为真谛,虽假而空,但有妙用,作如是观为中道谛。

依此三谛修三观能断三惑(见思、尘沙、无明)成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证三德(法身、般若、解脱)

在行果上,从凡至佛有六种位次:

(一)理即佛:众生皆具佛性;

(二)名字即佛:闻三谛之妙理于名字中了达一切法皆佛法;

(三)观行即佛:依名字起观行,言行一致;

(四)相似即佛:观慧转明,相似见道;

(五)分证即佛:观慧增盛,破无明见佛性理;

(六)究竟即佛:断无明显法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浅谈天台宗与净土的关系

灵岩山办学宗旨的来由 教学天台,修归净土,这是我们灵...

宝静法师:略说天台宗大旨

天台宗教义,浩如汪洋,非一言所能罄,今仅作概要之叙...

天台宗对观音信仰的历史贡献

中国佛教天台宗对观音信仰在中国汉传佛教领域的普及与...

天台宗的基本架构

天台宗创立于陈、隋之交,兴盛于唐、宋之际,是汉传佛...

要用哪种思考模式来离开娑婆世界呢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

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这个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诸位!你想想看...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

天台八教丨顿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仪两大类的教化方式。藏、通...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佛教千僧斋的由来与功德

何为千僧斋? 千僧斋会,顾名思义,即同时布施一千名僧...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

参加龙华三会的三种资格

龙华三会愿相逢 究竟真实的佛法,是唯亲证的诸佛乃能知...

天台止观二十五前方便

天台宗将止观(定慧)的修行分为方便与正修两种。方便...

【佛教词典】无功用

(术语)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也。观经玄义分曰:功周无...

【佛教词典】律仪戒

【律仪戒】 p0857   此是菩萨律仪戒。瑜伽四十卷二页...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

远离恶口的十种功德

诸仁者!于彼远离恶口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药王菩萨以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

《圆觉经》云: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

顿超三界乐悠悠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

东渡弘法的鉴真大师

唐代律学高僧鉴真大师,又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律宗...

念阿弥陀佛求生到极乐世界的法门,真的是太简便了

烦恼浊有五种: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这也想要,那也...

比丘十八物

所谓比丘十八物,又称头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

圣严法师《赶而不急》

有个弟子曾经问我:『师父,我很积极,可是我也很急,...

对来生没有计划,生命就不知道怎么活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缘,更要注意未来的因缘,就是...

任性娇养孩子,则与杀其身过无量倍多

来书所说,皆从自己身心习气上究竟,不胜欣慰。然在凡...

母亲的心

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幼小的独子抚养成人,母子身影相...

跑因果道场搞附体,还不让去寺院

问: 佛弟子跑因果道场,什么附体,不让去寺院,不让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