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赵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识答问》

赵朴初老居士  2011/1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和复兴

1.问:请简略地介绍一下佛教在印度的历史概况。

答:佛陀逝世后一千六百余年中,印度佛教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经过分化、发展和衰坏的过程,最后消灭于西元十二世纪时代。

2.问:印度今天不是还有佛教吗?

答:印度今天的佛教是西元十九世纪后期才由斯里兰卡重新传入的。在此之前七百年中,印度没有佛教。

3.问:印度佛教在它的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中有哪些重要的阶段?

答:从学说的思想发展来看,可以把印度佛教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佛逝世后约一百年之间为原始佛教时期;第二,在这之后约四百年之间为部派分裂时期;第三,此后约四百年为大乘中观学派兴盛时期;第四,此后又约四百年为大乘瑜伽学派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后期,密宗颇为流行;第五,最后约三百年为密宗盛行时期。

4.问:所谓原始佛教时期的情况是怎样?

答:在这一时期中,佛弟子们在教团生活上一般维持著佛在世时一向的设施和惯例,在学修上奉行著四谛、八正道的根本教义,没有什么重大的争论。这一时期,用佛教的话说,是‘和合一味’的时期。但是所谓和合一味,仅能说是大体上的一致,不是没有见解上和主张上的歧异。即以这一时期开始时的第一结集为例,在结集中就曾有关于‘小小戒’(微细的戒律)是什么和要不要废除的不同意见。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和地点的条件,多数僧众没有能够参加结集,分散在各地的大弟子们也有未能参加的,他们不会没有认为需要补充或修正的意见。如富楼那(十大弟子之一)除在事后承认结集的佛法外,又声明:‘我从佛得闻之法,亦当受持’。他和摩诃迦叶讨论戒律时,对‘内宿’(僧人住处留藏食物)等八条戒条,他认为那是佛制定之后又开了的,迦叶则认为是开了之后又重制定的,终于各行其是。典籍中又有跋波(最初五比丘之一)在窟外另行结集的记载。这些事实说明当时的统一之中存在著差异。佛在世时,于不同的时机,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教法。弟子们或因佛说法的时机不同而有听受的不同,或因各人的根性、专长和学修方法的不同而有了解和悟入的不同,这也是可以想见其然的。在第一结集之后,长老们分别率领僧众在各方弘化,师弟相承,渐渐各自形成传承的系统。他们传授的教法和戒律互有异同。各个传承系统很自然地按照地域划分其势力范围,日久之后,不能不受到各地环境的影响而具有各自的特色。在学说思想方面,有的态度偏于自由进取,对佛所说的教法,但取大意,对戒律的受持,也有所通融;有的偏于固执保守,拘泥教条,不敢出入;有的介乎二者之间。这种情形,发展下去,势必引起后来部派的分裂。

5.问:部派分裂时期的情况怎样?

答:佛教团最初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这是佛陀逝世后约一百或一百余年的事。当时直接引起分裂的原因是由于僧众们在戒律问题上的争执。据说有一位西方波利族比丘名叫耶舍的,游化到东方的毗舍离城,看见跋只族比丘们劝令在家信徒布施金钱作僧众购买所需之用。耶舍认为比丘乞受金银不合戒律,于是提出异议,遭受到跋只僧众的摈斥。耶舍便往西方各地邀请上座比丘们到毗舍离集会,结果判决跋只比丘们为非法(根据上座记载,除乞受金银外,尚有其他九事非法)。这便是第二结集,因为集合的有七百人,所以又称‘七百结集’。跋只比丘们大多数不承认这个判决,他们另外召集了一万比丘举行结集。这便造成了教团的分裂。

6.问:为什么这种判断是非的集会也称为结集呢?

答:两个集会都进行了经律的结集。七百比丘的结集,费时八个月之久。万人结集的时间虽未见记载,想也不会很短。可见两派要求解决的不只是关于乞受金银这一问题,而是要求通过经律的再一次编定来贯彻自己一派的主张。拿两派的戒律两相比较,大众部的僧祇律较简略而多通融,上座部的十诵律则繁密而严格;僧祇律对微细戒条多有舍弃,对于开戒(包括乞受金银在内)多有方便,十诵律则与此相反。显然,第二结集是第一结集之后百年间教团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七百结集的参与者多数是上座长老,所以这一派被称为上座部(Theravqda)。今天南方国家的佛教徒自称为上座部,因为他们出自上座部的传承。跋只族比丘举行万人大会,这一派人数众多,所以称为大众部□(Mahqsa/ghika)□。

7.问:两派的矛盾是否仅是戒律问题?

答:最初主要是戒律问题上的争论,但是两派为学的精神不同是其主导原因。上座部严格持守戒律,致力于修习禅定,注重自己内心的修持。大众部则广学多闻,致力于弘传教法,注重接引群众。这两种不同的精神,不仅引起了戒律问题的争论,而且促使后来佛教在教理上、学说上在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

8.问:在第二结集之后,还有没有部派分裂的?

答:最初分立的上座、大众二部称为根本二部。后来由于佛教流传地区日广,各地的传承既有不同,而各地风土人情的不同又必然要求说法和制度的改变,因此学派渐渐繁多起来。从第二结集到佛陀逝世后约四百年之间,上座、大众的根本二部又先后分裂为十八部或二十部,关于诸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乃至名称有不同的传说。由上座部直接分出的最大的一部是说一切有部(Sabbatthivqda),此外较重要的是跋只子部(Vajjiputtaka或称犊子部)和化地部(Mah]sqsaka)。据大众部传说,上座部最初分出分别说部(Vibhajjavqda),它采取大众部的一些学说,成为独立的部派,与上座、大众成鼎足之势。但根据上座部的说法,分别说部乃是上座部的异名。大众部早期分出的三部是一说部(Ekavyohqrika)、说出世部(Lokottaravqda)和鸡胤部(Gokulika或称牛王部)。大众部后期分出的制多山部(Cetiyavqda)是最大的一个部派。

9.问:各部派的学说有很大的不同吗?

答:上座、大众根本两部在教义上有较大的差别,至于支末部派,一般地说,与根本部差别不大。上座部学说可以拿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因为说一切有部是上座部中最早的和最大的一个部派,它传下来丰富的论藏典籍。大众部没有什么论著留传下来,只是从某些史籍记载中看到它的一些论点。

10.问:可否把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学说简略地介绍一下?

答:可以举几个问题来谈。第一、对于事物(法)的认识问题。在未谈之前,先要介绍两个术语:(1)有为法,一切依借因缘而有造作生灭的事物都叫做有为法;(2)无为法,不依借因缘,本来不生灭的事物是无为法,如涅槃、虚空(万物都在虚空中生灭,而虚空的无碍性则不依借因缘而本自存在)等,都是属于无为法。说一切有部和大众部都认为无为法是实在的。至于对有为法的看法,大众部认为一切有为法依借因缘而生灭,过去的已经灭了,没有实体,未来的没有生起,也没有实体,仅仅现在一刹那中有体和用(作用)。说一切有部认为一切有为法,如果本来没有,即使具备了条件,也不能生起,如龟不能生毛,兔不能生角,所以任何一法,它的体都是永恒存在的,只是作用没有生起的名为未来,作用已经生起的名为过去,作用正在生起名为现在。因此这个部派的主张是三世(过去、未来、现在)实有与法体恒有。法体虽有,但是它的作用的生起要依借于诸法的集合以及前后的关系(因缘),决没有单独能起作用的。既然各各法的自体没有作用,所以没有常一主宰的我。这一种说法是我空法有论,而大众部说法接近于我法两空论。第二,对于佛陀的认识问题。大众部认为生灭于人间的释迦牟尼佛是化身而不是实身,佛陀的实身是积累极长时期的修行而成的;佛陀的色身、寿命和威力都是无边际的;佛陀永远化度众生无有疲厌;佛所说的一切语言都是随机说法;佛以一音说一切法。说一切有部不承认释迦牟尼是化身佛之说,认为佛所说的语言并不全部都是经教,佛并不是以一音说一切法。第三、对于声闻和菩萨的认识问题。大众部强调菩萨广度众生的慈悲愿力,轻声闻而贵菩萨。说一切有部虽承认声闻、缘觉、菩萨能修行的根性和所修行的道路有差别,但认为佛与二乘(声闻与缘觉)所得的解脱是没有差异的。此外,在其他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和修行实践的方法上都有不同之处,这里不列举了。

11.问:在部派分裂时期中还有什么其他重大的事件发生吗?

答:佛教史上一件关系极为重大的事发生在这个时期,那便是阿育王大弘佛法。在阿育王之前佛教的传播只局限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由于阿育王的努力,佛教不仅传遍五印度(东、西、南、北、中印度),而且传到亚洲、北非、希腊许多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12.问:阿育王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答:阿育王(Asoka,或译为阿输迦王,或意译为无忧王)是西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的国王。他的祖父是印度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旃陀罗笈多(有人根据他的名字而考证他是有旃陀罗种姓的血统的,阿育王也曾被称为旃陀罗阿输迦)。旃陀罗笈多是西元前四世纪摩揭陀国人,被国王放逐流徙在西北印度。当时亚历山大侵入印度,占领五河一带,威胁恒河平原。旃陀罗笈多举起义旗,聚合西北民众赶走了希腊驻军,然后回到摩揭陀国,推勫了难陀王朝,成为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一代君主。他统一中、西、北印度,使摩揭陀国成为强大的帝国。西元前273年,雄才大略的阿育王继承他父亲宾头沙罗登了王位,他发扬光大了先人志业,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全印度的统一。他征服南印度羯陵伽国的时候,看到了战争的惨状,大动悔悟之心,从此放弃了由武力征服的办法,而归依了佛教。他一方面实行转轮王理想的政治,兴办巨大的水利灌溉工程,修筑从摩揭陀国到伊朗的国际大道,发展国内经济和国际贸易;一方面大力传播佛教。他设置一种司掌宗教工作和慈善事业的官职,名叫‘正法大官’,派遣他们和传教师们到各地宣传佛教,他的儿子摩晒陀(Mahinda)、女儿僧伽密陀(Sa/ghamittq),(两人都出了家为比丘、比丘尼)也先后被派往师子国(斯里兰卡)。当时东至缅甸,南到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希腊等地,都有佛教的传播。

13.问:我国旧时传说,秦始皇时代曾有印度僧人室利房等十八人来华传教,有没有这件事?

答:这件事不见我国的正史纪载,但是秦始皇和阿育王是同时代的人,当时阿育王派遣一批传教师来到中国也是可能的事。阿育王的祖父时代一部文献中曾提到中国丝织品(梵文里有关丝的字,如C]napawwa即成捆的丝,C]nasukka即丝织衣服等,都有C]na‘支那’这个字作组成部分),可见秦始皇之前,中国与印度已经有了往来。

14.问:阿育王弘扬佛教的原因是什么?

答:摩揭陀原来是释迦牟尼教化的根据地。佛教最初就得到摩揭陀国及其邻国国王们的支持,阿育王的祖父笈多王也是一位佛教的护持者。这个事实反映著当时印度的刹帝利(国王)和婆罗门(僧侣)的冲突,而且,据我看,也反映著当时恒河流域的新兴国家中新兴地主们和商主们对领主割据势力的冲突。历史事实证明,孔雀王朝的国王们本身就是善于经营的大商主。婆罗门神权和种姓制度所支援的领主割据势力严重阻碍著农业上灌溉系统的兴建和商业上国内外贸易的畅通,因此,反对神权及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的佛教受到当时民众的拥护,尤其是受到新兴地主阶级和商人们的欢迎。另一方面,佛教慈悲安忍的教义,在摩揭陀帝国统治者看来,对国内统一事业的巩固和国际友好关系的发展,是有利无害的。当阿育王从亚历山大穷兵黩武的后果中,从他自己征伐时遭到顽强抵抗的经验中,认识到必须改变武力政策而采用怀柔政策的时候,他便选择了‘法錀’作为他的政治武器。

15.问:阿育王弘扬佛教在学术文化上起了一些什么影响?

答:当时佛教的传播对亚洲各国以及东方和希腊、叙利亚、埃及等国家的文化交流,起了深远巨大的作用。阿育王生前巡礼各地佛迹时铭刻了许多石柱,他又在各地崖壁上刻了许多法诰(根据佛法而颁布的各种教诰),这些遗物至今还有留存和陆续发现的,对古代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16.问:阿育王传布佛教之举对当时部派的兴起有没有影响?

答:阿育王时代,佛教大约已经分为四个部派。各部派分往各地传教后,受到了各地不同环境的影响,在形式上和学说上有了不同的发展,这便促成了更多部派的产生。

17.问:关于阿育王时代举行的第三次结集的情况可否再谈一些?

答:关于第三次结集的经过,我在前面谈到佛教经籍时,已经讲过了。根据南方佛教记载,阿育王大弘佛教之事,就在结集之后。最近在八纳(阿育王故都)发掘出阿育王建筑的一座宏大寺院的遗址,里面有一百根石柱的大讲堂,并有许多僧房和水池,有人说这可能就是第三结集的处所。但是关于第三结集的事,北方所传典籍中没有纪载。

18.问:阿育王之后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答:阿育王大弘佛法后,三百年中,佛教在中亚各国获得坚固的根据地,更向东发展而传来中国,流布地域日见推广。但是在印度境内,佛教却遭遇了厄运。阿育王逝世后不到五十年,孔雀王朝为巽伽王朝所代替。受到婆罗门国师的助力而篡得王位的富奢蜜多罗王崇拜婆罗门而严厉地排斥佛教,毁坏塔寺,杀戮僧众,使印度佛教一时陷于黑暗的时代。幸而巽伽王朝的统治权力仅限于中印度,他的排佛运动没有波及到南印度与西北印度。当时佛教徒多避难于西北,也有逃到南方的,因而促进了北方佛教的兴盛,和南方佛教的发展。当时统治北印度的是大夏国弥兰陀王(希腊族),弥兰陀受了那先比丘的教化归依了佛教。至今传存著他和那先比丘关于佛教的问答,汉文译本称《那先比丘经》,巴利文本称为《弥兰陀问经》。大家都知道的犍陀罗佛教美术,就是从这时候开始逐渐兴起的。

19.问:当时南方佛教的情况怎样?

答:关于当时南方佛教情况,缺乏资料。可以知道的是:由于阿育王派到南印度去传教的是大众部僧众,所以大众部学说在南方盛行而为兴起于南方的达罗维荼民族所接受。达罗维荼人建立的案达罗国在西元前28年灭了中印度的康发王朝(巽伽王朝的后一朝代)而并有其土地。此后,中印度的佛教似乎稍稍有了起色。与案达罗人入主中印度同时,大月支人灭了西北印度的大夏王朝而创立贵霜王朝,印度历史自此进入南北朝时代,直到西元四世纪笈多王朝时才再统一。在此时期中,南朝佛教情况很难知道其详,北朝佛教则在西元二世纪迦腻色迦王(Kani1ka)时期最为兴盛。

20.问:迦腻色迦是怎样的人物?

答:关于迦腻色迦的事迹很少有纪载,但是在护持佛教方面,他有阿育王第二之称。据说他从前也像阿育王初期那样多所杀伐,后来得到胁比丘(Pqr1va)的教化,归依佛教。从遗迹看来,迦腻色迦时代建造的塔寺和佛像很多,而且在艺术上有很大发展。如在佛塔的形式方面,改变了印度向来的复钵式,而创建了五层楼阁式的佛塔;在造像艺术方面,参酌希腊、印度两地不同形式而自成风格,使犍陀罗佛教美术发展到高峰。迦腻色迦王又由中印度罗致当时佛教大文学家马鸣(Assaghosa)到迦湿弥罗(Kasm]ra),使佛教文学获得辉煌的发达。从这些事实中可以想见佛教在这时代兴盛的情况。迦腻色迦王对佛教贡献最大的就是在他发起和护持下举行了一次重要的结集。相传他曾向一些人询问教理,所得到的解答各有不同。他感到学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依从胁比丘的指导,招集世友(Vasumitta)以下的硕学比丘五百人在迦湿弥罗纂辑三藏,并加以编述注释,共三十万颂,九百多万言,历时十二年方始完成。其中一部分就是《大毗婆沙论》,是属于说一切有部的一部重要的巨著,我国有新旧两种译本。

21.问:这时期,除了有部得到提倡弘扬之外,其他部派的情况怎样?

答:当时迦湿弥罗地区,有部最为兴盛,但其他各部派也都很发达。与大众部有关而和有部对立的大乘思想这时流行于印度各地,在思想界中有著广泛的影响。迦腻色迦王所尊事的马鸣就是一个具有大乘思想的人。这时期可以说是大乘学说经过长期酝酿而趋于成熟的时期,但是大乘佛教的大兴,还有待于稍后一个时期的龙树大师。

22.问:龙树是怎样一个人?

答:龙树(Nqgqrjuna)是西元二、三世纪间的南印度人,原来是一个婆罗门学者,后来归依佛教,出家受戒,在雪山从一位老比丘受到大乘经典,由此智慧无碍。当时许多哲学家们都被他的雄辩所折伏。他感到所读到的佛经虽然深妙,但是道理还有未尽发挥的,随后又从别处得到许多大乘经典,他便造了许多论著以阐明发挥经义。他的学说迅速地流布印度各地,从此大乘佛教便大为兴盛起来。

23.问:龙树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龙树主张的是‘诸法实相论’。前面说过,在对于事物的认识问题上,有部认为一切法的自体是永恒存在的,只是它的作用的生起,要依借于因缘。龙树则与此相反,认为一切有为法只是因缘和合所生的现象,没有常住不变、单独存在的自体。譬如众木聚生而为林,林只是个假名,除众木外,别无自体(无自体也叫做‘无自性’)。所以龙树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空’乃是一切法的真实相状。

24.问:这是不是一种否定一切的怀疑论?

答:为了便于判断,需要再作些说明:(1)一切法空的理论是建立在一切法互相依存的因果律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它不是否认因果律的。(2)这里所说的空,不是空无之空,它是绝待的,不能认为是有,也不能认为是无,不能认为是生,不能认为是灭,一切经验上的有无、生灭、来去等等概念都说不上,不是我们的觉知分别所能得其实际。所谓非有非无,非生非灭,一切皆空,所以说是‘空不可得’。(3)对于事物的认识,龙树说有二谛,这是就一件事物的两面来说的:从现象来说为世俗谛(相待的世间真理),从本质来说为第一义谛(绝待的真理)。从世俗谛来看,宇宙万有,无量差别,种种相状,种种功用,种种生灭、来去、同异、是非、得失等现象和因果关系,历历分明而有;从第一义谛来看,虽有万象差别,而当体空不可得。空与有在因缘所生法上是统一的,因此世俗谛与第一义谛是二而不二的,这便是‘不坏假名,而说实相’的道理,这也便是龙树的‘中道义’。

25.问:龙树之后,大乘有什么发展?

答:龙树之弟子提婆是龙树的得力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提婆也有许多著作,著重于破斥外道(佛教对非佛教的宗教和哲学,均称为外道),因此遭到杀害,但是大乘学说更为发达,同时,有部、经量部和其他部派始终与大乘相抗行,也都很发达。大乘佛教和部派在互相争论辩难中,都在思想上有所发展。到了西元四、五世纪的笈多王朝,大乘佛教产 生了一个新的学派—瑜伽系(Yogqcqra)与原来龙树的学派—中观系(Mqdhyamika)并称为印度大乘佛教的二大思潮。

26.问:请简略介绍一些笈多王朝的情况。

答:笈多王朝在印度史上是与孔雀王朝媲美的一个王朝。它是西元320年左右在中印度兴建起来的,月护王是这个王朝的创始者。第二代海护王统一了五印度,国势大盛。第三代月护二世王更向西方扩展,并发展了海外贸易交通,远及埃及诸地。随著政治与经济的兴隆,当时印度的文化学术也呈现著灿烂的光彩。笈多时代的佛像雕刻被认为是印度历代雕刻中很完美的作品。其他艺术、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我国法显法师五世纪初西游印度时,正是月护二世王在位时期,他的《佛国记》中曾记载他当时见闻的盛况。至于宗教哲学方面,当时婆罗门教神学有很大发展,其他学派如数论、胜论等颇为兴盛;佛教在这时期也有了重要的建树,出了不少大学者,其中无著(Asanga)和世亲(Vasubandhu)两兄弟是最为特出的人物,他们就是瑜伽系的创立者。

27.问:无著和世亲是怎样的人物?

答:无著是北印度人,原来是有部的僧人。传说,他因为对有部教理感到不满足,乃上升兜率天(弥勒菩萨所居住的天上),向弥勒菩萨请问大乘空义(一说弥勒下降为他说法),于是大得悟解。他传出了弥勒的五大部论,并且写了许多著作,以阐明大乘教义。有人考证,无著所师事的弥勒,大概是一位属于瑜伽师(有部中专修禅定的人,称瑜伽师,即禅师)的大乘学者,而不是兜率天的弥勒。世亲是无著之弟,原来也是有部的学者,后来听从无著的劝导,改学大乘,大弘无著的学说。世亲著作极多,被称为千部论师。

28.问:瑜伽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瑜伽系的学说,内容极为繁博,包括方面甚广,现在只就宇宙观问题简略地介绍一些。在这个问题上,瑜伽系继承诸法实相论而加以补充和发展。它认为实相应该有两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又不是一切都无所有,这样的认识才是离开有与无的执著,才是中道。瑜伽系说诸法自性有三种:一切法都是依众缘而起,这便是‘依他起性’;依他起的万物由于凡夫的种种虚妄思量分别(周遍计度),而有种种虚构的体相在心上现出来,其实这种种体相完全是没有的,这便是‘遍计所执性’;在依他起上离开虚妄分别,便证到圆满成就的真实,或叫做‘真如’,或叫做‘实相’,这便是‘圆成实性’。这三性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遍计所执好像是夜间行路看见一条绳而误认为蛇,其实蛇没有而似有;依他起好比是绳,绳的体由因缘所生,只是假有;圆成实比如绳体的麻,则是真有。从三性的里面来观察,又有三无性:第一,遍计所执的相是没有的,这便是相无性;第二,凡夫认为自然而有的事物,只是因缘所生而已,这便是生无性;第三,诸法的实相,是空不可得,这便是胜义无性。

29.问:‘三性三无性’的说法,与龙树的二谛有什么不同?

答:‘三性三无性’的说法仍然是以缘起性空论为基础的,但以前龙树的‘一切皆空’论只是就三无性的一边说的,瑜伽系则同时主张三性,而且详于阐说三性一边的道理,它大量采用了有部的‘名相’(即术语)而加以组织来分析说明一切法的类别和关系,特别指出在依他起中应当认识一切法都是识所变现,所谓‘万法唯识’的道理,这是中观系所没有的。

30.问:佛教既认为根(眼、耳等)境(色、声等)相合,才有识的发生,如何又说万法唯识呢?

答:唯识家认为我们眼识所见的色,耳识所听的声,鼻识所嗅的香,舌识所尝的味,身识所触的坚、湿、暖、动等,都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五识依著五根托外界事物为‘本质’而变起的‘影像’。所以识有两种功能:一种就是能够变起影像的功能,叫做‘相分’;一种是能够了别影像的功能,叫做‘见分’。我们的一切知觉无非是自己识上的见分对相分的了别而已。

31.问:这种说法,只能说明我们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不能说明唯识的道理,因为照唯识家的说法,也必须先有外界事物才有相分,有了相分,才有见分,换句话说,仍然是根境相合才有识的发生,根与境都是离开识而存在的,倒是识不能离开根境而存在。

答:唯识家主张六识之外,还有两个识—第七末那识(mana)和第八阿赖耶识(qlaya)。末那意译为‘意’,是第六意识所依之根,它有一个单纯的作用,就是恒常不断地执持‘我’的思想。由于‘我’的思想,人们在接触外界事物时,便有爱憎、好坏、是非、彼此种种意识活动。阿赖耶意译为‘藏识’,它能保藏一切事物的‘种子’不使失坏。‘种子’在这里是一个借用的名词,它的实际意义是能力,或者是潜势力。阿赖耶藏的种子有两类:一是名言种子,‘名言’用现代语说,就是概念。我们前七识所见闻觉知的东西留著印迹于阿赖耶识上面,用唯识家的术语,这叫做‘薰习’,好像用香薰衣服,衣服便留著香气那样。薰习所成的便是作为潜势力而存在的种子。二是业种子,就是我们的意识所造的善业、恶业熏在阿赖耶识上的种子。由阿赖耶所藏的二类种子变起现在的五官(根身),外界(器界)以及现起前七识(所以根身、器界都是阿赖耶识所变现,它们是阿赖耶的相分)。这身心宇宙的变起,叫做‘现行’(现在的活动)。于是再由现行薰习名言种子和业种子而有未来的身心宇宙的变现。这就是瑜伽系的‘阿赖耶缘起论’。

32.问:佛教是不承认灵魂的,但是阿赖耶识可否说是变相的灵魂?

答:佛教内部对这个问题也有争论,甚至后来瑜伽系的学者也有删去第七、第八识而只谈六识的。但主张阿赖耶缘起论的人认为阿赖耶不是一个常住不灭的东西,而是永远在迁流变化著的,这与一般灵魂的意义不同。好像远望中的瀑布,看上去以为是一片白布下垂那样,把极其急速而微细的迁流变化的阿赖耶识,认作是一个常住不变的‘我’(或叫做灵魂)的存在,这是错觉。这个错觉,就是末那识。唯识家的目的仍然是破除我执,把有漏(烦恼)之识,转成为无漏之智。

33.问:瑜伽系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唯心论体系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建树?

答:佛教的逻辑学—因明,到笈多时代有了很大成就。瑜伽系学者在这方面的贡献特别多。到了六世纪的陈那(Dinnqga)和七世纪的法称(Dhammak]tti),因明更为发展。这两人都是瑜伽系的大学者。

34.问:印度大乘思想除中观、瑜伽两系外,还有其他派系没有?

答:正式形成学派的是中观、瑜伽两系,它们是印度大乘思想的主流。两系之间固然有学说上的诤论,两系内部也各有不同流派的发展。此外,也还有不同于两系的思想上的支流,将来有机会再谈。

35.问:笈多王朝以后的情况怎样?

答:笈多王朝后期(五世纪末),[口+厌]哒族(一说是匈奴族,未确。[口+厌]哒族又称白匈奴,但与匈奴不是一族。)由阿姆河南下,占领印度西北部,建立王国。西北印度佛教受到严重的破坏。印度终因异族的继续入侵,笈多王朝的覆灭,而陷于分裂割据的局面。其时,东印度一个王国西侵中印度,中印度佛教又一度受到破坏。后来中印伐弹那王朝的戒日王(S]lqditya)战胜了敌人,并统一了中印度,佛教始稍稍复兴。笈多时代已经开始兴建的那烂陀寺,在伐弹那王朝继续得到增建,规模日益宏大,大乘学者们集中在那里讲学研习,蔚为当时印度最高学府。大约六世纪中叶至七世纪中叶,这一百年左右是那烂陀寺的最盛时期。我国玄奘法师在这里留学时(西元七世纪三十年代),瑜伽系的大论师戒贤(S]labhadra)和中观系的大论师智光(J`qnaprabhq)都在那烂陀寺讲学。戒日王曾在他的首都曲女城(Kanyakubja今名Kanauj)开群众大会召集学者们辩论哲理,可见当时佛教讲学风气之盛。

36.问:这以后的情况如何?

答:戒日王死后,中印度又陷于混乱局面。当时印度分据各地的王国都崇奉婆罗门教,佛教日益削弱。独有东印度的波罗王朝历代崇信佛教。这个王朝起于七世纪中叶,延续到十一世纪末。它统治著摩揭陀以东的地方,那烂陀寺在它的境内,它又在那烂陀附近另建一超戒寺,规模更大。这一时期,密宗逐渐兴盛起来,九世纪以后,更为盛行,但佛教在学术思想方面则逐渐衰落下去。

37.问:密宗是怎样创立的?

答:密宗,或称为真言陀罗尼宗,或称为密乘(大乘其他宗派相对而称显宗或显乘),传说是龙树开南天竺铁塔,取出秘密经典而传出来的。事实上,自龙树以来,流行的大乘经典中,就杂有密乘的成分(密咒),但独立而成立所谓密宗,则是远在龙树之后的事。

38.问:真言陀罗尼是什么意思?

答:真言陀罗尼就是密咒。根据密宗的说法,密咒是佛内证的智慧的语言,是能够显示诸法实相的真实语言,所以叫做真言。陀罗尼(dhqraz])的意义是‘总持’。密咒的一字一声,总含著无量教法义理,持有著无量威力和智慧,凭仗念诵密咒的威力,可以获得远比显宗迅速而伟大的成就。密宗著重在修习仪轨,按照一定的仪轨,结坛,设供,身结手印,口诵真言,意作观想等等,以求将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转成佛的身口意三密(佛的身口意作用微妙不可思议,所以称为三密),这样便可以迅速得到智慧、神通,乃至即身成佛。修习密法还有息灾、增福、降伏等作用。

39.问:密宗佛像有许多是多头多手,有的是面貌狰狞,甚至不是人的形状,这是什么道理?

答:密宗的像都是表示一定的意义的,如观音像的四臂六臂表示菩萨行的四摄六度;大威德金刚的三十四臂加上身、口、意表示三十七道品;又如佛座上的莲花表示出离心,月轮表示菩提心,日轮表示空慧(通达一切皆空的智慧);又如手中执持的种种器具也都是表示佛菩萨的种种誓愿、智慧、功德等;面貌凶猛的一般是金刚(有大威力的神)像,表示降伏魔军的威力和作用。此外,还有其他许多天神的像。

40.问:密宗是否吸收了许多婆罗门教的内容和形式?

答:是的。从历史来看,佛教最初是反对婆罗门的教义和祭祀仪式的。佛教一度在孔雀王朝成为国教,大行其道,但不久即随王朝的更易而遭到排斥,其后虽得到某些地方王朝的护持,但一般说来是不断受到种种障难的。为了随顺时势与世俗,佛教不得不采取一些‘方便’,以推行其教化。同时婆罗门教虽在政治地位上居优势,但由于佛教哲学的发扬,不能不受到刺激而要求改进它的理论。因此双方在互相排斥中的互相影响,便成为自然的趋势。到笈多王朝,婆罗门教梵我论的建立,扩大和增强了它的影响。西元七世纪后期,婆罗门教学者鸠摩梨罗(Kumqrila)和商羯罗 (!ankara)□更吸收佛教的理论而大大发展它的神学,于是婆罗门教便以新的姿态大为兴盛起来(西方学者把这以后的婆罗门教称为印度教),而佛教当时则以人才廖落,相形见绌日见陵逼。适应这样时节因缘而兴起的密宗,在仪式上大量采取‘方便’,吸收了婆罗门教的许多东西而加以不同的解释,确是事实。但是在教义上仍是以空、无我的理论为根本的。

41.问:佛教在印度的最后情况是怎样?

答:从七世纪中叶开始,便有信奉异教的突厥族由中亚细亚侵入印度的西北部。到十世纪后半期,他们逐渐进展到五河地区,并向内地侵略,所到之处,印度原有宗教均受到破坏。到十一世纪波罗王朝末期和继起的斯那王朝时期,侵略势力渐达东印各地。佛教上师们星散避难,多经历尼泊尔、迦湿弥罗等地来到西藏。最后斯那朝王室也改变了信仰,超岩寺等重要学府先后被毁,留存的僧人寥寥无几。于是佛教残余不久便绝迹于印度本土,这大约是在十二世纪末叶的时候。

42.问:近代印度佛教复兴的情况,可否介绍一些?

答:十九世纪末期,斯里兰卡一位达摩波罗(Dhammapqla)居士到印度瞻礼佛教圣地,看到那些地方的荒凉景象,他便努从事复兴印度佛教的事业,于是印度又开始有了佛教的团体和活动。近几十年来,中国、缅甸、日本等国佛教徒也陆续在印度各佛教圣地—菩提伽耶、鹿野苑、拘尸那等处建立了一些佛寺。印度人民渐有归依佛教,而且也有到斯里兰卡出家受戒的,但是为数不多。直到1956年,突然有一个大规模的改宗佛教运动在‘不可触种姓’的群众中发生起来,这是近代佛教史上一件大事。原来,有一位安贝德卡尔(B.R.Ambedkar)博士,是印度‘不可触种姓’人民的领袖人物。 1956年10月,他在那伽浦尔一次群众大会上宣布他改信了佛教,并宣传‘人不是神创造的’和‘一切众生平等’的佛教教义,参加大会的五十万‘不可触者’响应他的号召,同时宣布放弃印度教信仰而归依佛教。安贝德卡尔于1956年12月突然逝世,但是改宗佛教运动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掀起了澎湃浪潮,向印度全国各地发展,成千成万的人相率归依佛教。据1962年5月《世界佛教》杂志报导,印度七千万不可触种姓人民中已经有二千万人改宗佛教。这个运动目前还在继续发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处理是非的方法》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虽然到处可见,不过...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

亲近邪见的法师会有什么危害

问: 亲近恶知见、邪见的法师,对一个初学佛法的人有...

有没有浅一点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问: 师父能不能讲浅一点又能速快得成就的开示? 常福...

放下万缘是往生极乐的必要条件吗

问: 请问法师,放下万缘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

烦恼为何不能克服呢

问: 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 净界法师...

大安法师: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谁

问: 今生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谁? 大安法师答: 你...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地藏菩萨的本生事迹

关于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大乘佛经里有几种记载: (1)...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

因果的法则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

明旸法师:禅宗史话

第一节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 禅学是佛教根本教...

【佛教词典】所知障麤重

【所知障麤重】 p0741   杂集论十卷十四页云:所知障...

【佛教词典】答摩

【答摩】 p1187 此数论外道三德之一。唯识述记四卷二十...

圣严法师《佛教徒如何发愿》

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人是很不明理的,常常为了一点芝麻小事,而背负了很长...

弘一大师法语择要

目中有人助缘多,心中有德福报多, 耳中清静和谐多,心...

它们灭绝只因善良

树虎 一百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

五欲的事儿少回向,应多回向得智慧

你受的是皈依,如果不修行,不可靠的。你没有慧、没有...

以敬信心造观音像感应三则

修补观世音菩萨佛像手臂,观世音菩萨亦医其手臂 湖州有...

在家居士应具足的五个条件

在《杂阿含经》卷三三第九二七经等的规定,在家居士,...

临终念几句佛就能解脱是否太简单

问: 有些未闻佛法的人临终念几句阿弥陀佛也能成功解脱...

【推荐】做弥陀的使者

大家在劝进行者,做阿弥陀佛使者,帮助众生往生这一点...

十法界

一、前言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

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

如何在生气时还能心存慈悲心

主持人: 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