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广演品第三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佛。」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佛,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之。」

答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繫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佛。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体者,金刚所成,十力具足,四无所畏,在众勇健。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可毁,清净无瑕,亦如琉璃。如来三昧,未始有减,已息永寂,而无他念;憍慢强梁,诸情憺怕,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犹豫网结,皆悉除尽。如来慧身,智无崖底,无所罣碍。如来身者,解脱成就,诸趣已尽,无复生分,言我当更堕于生死。如来身者,度知见城,知他人根,应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来生死之际,有解脱者,无解脱者,皆具知之。是谓修行念佛,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佛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广布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法。」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法,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佛告之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繫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法。除诸欲爱,无有尘劳,渴爱之心,永不复兴。夫正法者,于欲至无欲,离诸结缚、诸盖之病。此法犹如众香之气,无有瑕疵乱想之念。是谓,比丘!修行念法者,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法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功德,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僧。」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僧,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繫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众。如来圣众,善业成就,质直顺义,无有邪业,上下和穆,法法成就。如来圣众,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度知见成就。圣众者,所谓四双八辈,是谓如来圣众,应当恭敬,承事礼顺。所以然者,是世福田故。于此众中,皆同一器,亦以自度,复度他人至三乘道,如此之业名曰圣众。是谓,诸比丘!若念僧者,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僧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戒。」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戒,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繫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戒。所谓戒者,息诸恶故。戒能成道,令人欢喜,戒缨络身,现众好故。夫禁戒者,犹吉祥瓶,所愿便剋,诸道品法,皆由戒成。如是,比丘!行禁戒者,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戒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施。」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施,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繫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施。我今所施,施中之上,永无悔心,无返报想,快得善利。若人骂我,我终不报;设人害我,手捲相加,刀杖相向,瓦石相掷,当起慈心,不兴瞋恚。我所施者,施意不绝。是谓,比丘!名曰大施,便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施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法,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天。」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天,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繫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天。身、口、意净,不造秽行,行戒成身;身放光明,无所不照,成彼天身;善果报,成彼天身;众行具足,乃成天身。如是,诸比丘!名曰念天,便得具足,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天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休息。」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休息,便有名誉,成大果报,众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繫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休息。所谓休息者,心意想息,志性详谛,亦无卒暴,恒专一心,意乐闲居,常求方便,入三昧定。常念不贪,胜光上达。如是,诸比丘!名曰念休息,便得具足,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休息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具,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安般。」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安般,便有名誉,成大果报,众善普具,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宣。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繫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安般。所谓安般者。若息长时,亦当观知我今息长;若复息短,亦当观知我今息短;若息极冷,亦当观知我今息冷;若复息热,亦当观知我今息热。具观身体,从头至足皆当观知。若复息有长短,亦当观息有长有短,用心持身,知息长短,皆悉知之,寻息出入,分别晓了。若心持身知息长短,亦复知之,数息长短,分别晓了。如是,诸比丘!名曰念安般,便得具足,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安般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道,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身。」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身,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宣。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法,诸比丘从如来闻法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繫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身。所谓念身者,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胆、肝、肺、心、脾、肾、大肠、小肠、白[月*直]、膀胱、屎、尿、百叶、沧、荡、脾、泡、溺、泪、唾、涕、脓、血、肪脂、[泳-永+羡]、髑髅、脑。何者是身为?地种是也?水种是也?火种是耶?风种是也?为父种、母种所造耶?从何处来?为谁所造?眼、耳、鼻、口、身、心,此终当生何处?如是。诸比丘!名曰念身,便得具足,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身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〇)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死。」

佛告诸比丘:「云何修行念死,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

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诸法之本,如来所宣。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法,诸比丘从如来闻法已,便当受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广分别说。」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繫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死。所谓死者,此没生彼,往来诸趣,命逝不停,诸根散坏,如腐败木,命根断绝,宗族分离,无形无响,亦无相貌。如是,诸比丘!名曰念死,便得具足,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是故,诸比丘!常当思惟,不离死念,便当获此诸善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法及圣众,  乃至竟死念,
 虽与上同名,  其义各别异。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

 

上篇:增壹阿含经

下篇:佛说阿罗汉具德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阿含部目录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说息诤因缘经

佛说息诤因缘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

佛说本相猗致经

佛说本相猗致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佛说息诤因缘经

佛说息诤因缘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尔时佛告摩诃刹头...

【注音版】佛说五大施经

佛说五大施经...

西方发愿文解

△初总序归敬三:初标主、二明愿、三请加 ○初标主 稽...

佛说宝网经

佛说宝网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

西斋净土诗

西斋净土诗 怀净土诗七十七首(并自序) 明四明梵琦楚...

【注音版】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天台传佛心印记

天台传佛心印记 元传天台宗教兴教大师虎谿沙门 怀则...

职场的战争

职场可谓众相俱全:有人积极奋进,有人打小报告,有人...

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摄大乘论》把六度分成两块:一个叫圣人的六度,一个...

五只乌龟换一头牛

有一对父子,虽然家境很贫困但却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

圣严法师《关于「梦」的问答》

问:每个人都会作梦,有些梦似乎比其它梦更的意义、更...

净土念佛与天台止观相成

佛法自汉流入震旦,前后所明,共为十大宗,欲求其洞彻...

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

女人一生中最常得的心理疾病

于压力过大,而又没有及时得到解压,长此下去的话,很...

正德法师:我是如何下决心做和尚的

在做了多年居士以后,于1999年我正式剃度出家。出家源...

最近老莫名发脾气怎么办

问: 最近老莫名发脾气怎么办? 正如法师答: 发脾气...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觉光居士 辑录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

【推荐】对阿弥陀佛的力量有怀疑

我们念佛法门,往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往生最大的障...

净土法门是没有中阴身的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信众提出的中阴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