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八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八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初转法轮度五苾刍已,将诸苾刍往嚩啰迦河岸,游止暂住。时波罗奈国中有俱梨迦长者子,名曰耶舍,家中巨富广有财宝,母氏眷属皆国中豪族,多畜奴婢互夸强盛,是奴婢辈皆悉年少聪明多艺,复擅歌乐,常侍左右。时长者子耶舍,忽于一日在自家中,令诸妓人严容丽服鼓动音乐,与诸眷属恣其快乐,自旦至夜方始停息。时妓女辈各还所止,以其困乏睡极昏重无所警觉。时长者子耶舍,于夜后分巡诸房室,检察库藏,见诸妓女门不掩闭,身无拘检,或发髻蓬乱,或衣服离身仰覆纵横,现露形体由如死人一无异别。时长者子耶舍,因果成熟出家时至,覩斯相状忽生厌离,由如发狂。耶舍以其富盛,有摩尼所装之履数及千緉,于是着宝装履,夜诣王宫告守门者曰:「我苦!我苦!请报于王。」其守门者不肯闻报。复诣后门亦谓守门者曰:「我苦!我苦!请报于王。」其守门者亦又不听。是时耶舍自夜后分直至天晓,乃出城门至嚩啰迦河岸,往来而行口中但言:「我苦!我苦!」

尔时世尊在于彼岸,晨旦经行。于是耶舍遥见世尊威德端严无与等者,知非常人,乃告之曰:「圣者!我苦。圣者!我苦。」尔时世尊即以软言而慰呼之:「善男子!汝来,我今此处安乐无事。」时彼耶舍得闻世尊慈悲之声软言相呼,即脱宝履致于岸侧,渡嚩啰河诣于佛所,顶礼佛足却住一面。于是世尊乃与耶舍同还游止,敷座而坐,即为耶舍如应说法。

尔时世尊谓耶舍曰:「布施、持戒生天之因,虽五欲自在轮回未断,勿以天福心生喜乐。汝今欲求割断烦恼,除去盖障得解脱者,当于圣道而加修习,可证道迹,可证涅槃。」又言:「耶舍!我今问汝,色是常是非常耶?是苦非苦耶?是空非空耶?有我无我耶?受、想、行、识是常非常耶?是苦非苦耶?是空非空耶?有我无我耶?」时彼耶舍得闻世尊说如是法,譬如白色之衣易为染着,得离尘垢获法眼净。

于是世尊又为广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法,于是耶舍即于座上得漏尽意解,证无学果,便即发言答世尊曰:「如佛所说,色、受、想、行、识者,乃是无常、苦、空、无我之法。」世尊知彼实已得证漏尽解脱,犹着在家宝饰之衣,乃为耶舍说伽陀曰:

「若得正道,  犹恋庄严;
 虽行梵行,  未名息心。
 若能调伏,  执杖自惊;
 虽婆罗门,  是真沙门。」

尔时耶舍,宿有黠慧又证无学,才闻佛说此妙伽陀,乃自思惟:「世尊说此,正为于我犹着在家宝饰之衣。」乃白佛言:「世尊!我今于佛法中愿为沙门,世尊大慈惟见听许。」佛言:「善来苾刍!」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沙门形,仪相具足。时俱梨迦长者始及天晓,见彼左右怱怱报言:「长者子耶舍不待天晓出自舍去,今不见回,未委所至。」时俱梨迦长者闻是语已惊怪非常,乃私自念:「我子夜出,得非不正之人而相诱耶?」又问侍人:「我子所履、所服为常非常耶?」侍人对曰:「彼所常服妙衣宝履不在常处,必着随身。」是时俱梨迦长者又复思惟:「我子耶舍着宝装履及上妙衣,必无恶事,我今宜速诸处寻觅。」于是令诸僮僕分头寻觅,兼自出城门至嚩啰迦河岸访问寻求。忽于岸边见子所着宝装之履,又闻彼岸有佛及将弟子于彼游止,心自思惟:「我子决定在彼而住。」时俱梨迦长者即自脱履,渡河访觅,将至佛所,佛亦遥见知来寻子。既至佛前,覩佛光明又见异相,未及言子唯即惊叹。世尊方便承其发心,乃先谕言:「善来长者!得无疲劳?且可就坐今与汝语。」时俱梨迦长者初覩世尊威光相好,又蒙软言慰谕,但益瞻仰全忘觅子。世尊告曰:「我有妙法,汝乐闻耶?」俱梨迦长者言:「愿佛哀愍,唯垂宣示。」佛言:「布施、持戒生天之因,天之果报非为究竟,若断烦恼可趣圣道。俱梨迦长者!我今问汝,色是常非常耶?是苦非苦耶?是空非空耶?有我无我耶?」又曰:「受、想、行、识是常非常耶?是苦非苦耶?是空不空耶?有我无我耶?」尔时世尊广为解说:「汝可观察,实言报我。」时俱梨迦长者曰:「我今实知色、受、想、行、识乃是无常、苦、空、无我之法。」

尔时世尊又为广说四谛之法,时俱梨迦长者因是除去尘垢得法眼净,身心适悦,欢喜无量。

尔时世尊知彼长者心意开解,恩爱澹薄,若见其子作沙门相必无忧苦,乃发问言:「俱梨迦!汝何因缘来至于此?」俱梨迦长者具以上事告于世尊。佛呼:「苾刍!」耶舍即出。是时长者见耶舍出作沙门形,复知漏尽,证无学果,乃作是言:「我子快哉!初能自利又能利他,使我得闻殊妙之法,远离尘垢,法眼清净,皆由我子获斯妙利。」于是俱梨迦复白佛言:「我今住家,愿佛垂戒。」佛言:「善哉,善哉!我今为汝受于三归,汝当谛受。」

佛言:「俱梨迦!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伽,汝尽形寿不得违悔。」俱梨迦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伽。」佛言:「俱梨迦!汝今于吾受得三归依竟,当为世间第一优婆塞。」尔时俱梨迦蒙佛为说种种之法,乃得远尘离垢,法眼清净;又蒙与受三自归已,心意泰然,欢喜无量,即白佛言:「我于来日就自居舍备斋供养,唯愿世尊及圣众等,慈悲愍念同赐降赴。」佛即默然。时俱梨迦知佛受请,欢喜踊跃,旋绕三匝,礼佛而退。

彼俱梨迦既请佛已,速至家中告彼妻子男女并诸眷属:「彼耶舍夜出渡嚩啰迦河,投佛出家已作沙门,兼已得证阿罗汉果。我寻耶舍亦到于彼,便蒙世尊为我说法,获离尘垢得法眼净,又为我受三自归法;我已请佛来日供养,佛与圣众必来降赴,汝诸眷属今当为我速净舍宅,香水洒地无令尘坌,及速备办种种饮食,乃至香花供养之具,汝等专至亦获大利。」

既至来朝,明相现已,家内营办一一皆毕,俱梨迦长者即于庭际执炉焚香,遥白世尊:「饮食已办,愿佛垂降。」

尔时世尊即告拘抳:「诸罗汉等,可共往赴俱梨迦请。」又告耶舍曰:「汝归本家形服非旧,母亲眷属心必悲恼,汝今出家已证无学,宜以方便化令欢喜。」佛诫勅已,即与同诣家中受食。时俱梨迦长者立于门首顒望佛至,佛既至门,俱梨迦长者顶礼佛足,焚香迎引至第二门;时耶舍母及乳母眷属悉出迎接,初覩世尊相好端严,威光殊异,又见耶舍及诸罗汉法服严身,威仪详审,凡诸进止有殊异道,围绕瞻仰欢喜无极。俱梨迦长者请佛就座,诸罗汉等亦复就座,是时长者与诸眷属次第礼足,礼毕瞻仰,各住一面。

尔时世尊为耶舍母及诸眷属,如应说法使其欢喜,又令发起菩提之心,乃告之曰:「布施、持戒得生天上,虽复快乐未出轮回,欲出轮回当断烦恼,于生灭法而须了知。汝等谛听,深心思惟,我今为汝分别广说。」

佛言:「色是无常,是苦,是空,是无我法。」又言:「受、想、行、识是无常,是苦,是空,是无我法。汝等知否?」如是世尊广为分别。时耶舍母及乳母等,皆已宿植善本,今遇世尊为说妙法,如洁白衣染成众色,随其所染皆得鲜妙,耶舍母等亦复如是。世尊乃至广为演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法,耶舍母等不起于座得法眼净,断除贪爱离诸疑惑,而于诸法知见无碍,即从座起住立佛前白言:「世尊!五蕴、三毒,苦、空、无我、无常之法,我已实知。」

尔时世尊即为受其三归。受三归竟,欢喜踊跃礼谢于佛,而又白言:「食时已至。」佛即默然。于是长者及耶舍母,悉持所办上妙香美种种饮食,自手奉上佛及圣众。佛与圣众食毕,澡盥清净已竟,是时长者及耶舍母,即于佛前各坐卑座,请佛说法;佛即化利,令心欢喜。时俱梨迦长者与耶舍母等,复白佛言:「我有少疑,欲伸启问,愿佛开说,断我等疑。今我子耶舍,当有何因而获是果,乃于家中忽发此心,会遇世尊为说妙法,而得法服庄严其身,获诸漏尽证罗汉果?」

尔时世尊告长者等言:「过去世时波罗奈国,不近不远有一仙人,于彼而住,有慈悲心利益众生,恒入城中持鉢乞食。时彼仙人会于一日,于四衢道见一死虫,覩其坏烂,又复臭秽,过往之者不可瞻近,彼仙忽起思念:『我身无常,不异于此。』遂于轮回而生厌离。当此之时有一童子亦见死虫,同彼仙人厌轮回苦。而彼仙人及以童子既厌轮回,后勤修习解脱正道。彼仙人者即我身是,彼童子者即耶舍是。是故耶舍今遇于我,得闻妙法证无学果。」于是俱梨迦长者及诸眷属,闻佛说已,欢喜信受礼谢而退。于是世尊将诸圣众,还归鹿野仙人住处。

尔时俱梨迦复有四子:一名布啰努;二名尾摩罗;三名誐鑁鉢帝;四名苏摩斛。见彼耶舍投佛出家证罗汉果,咸作斯念:「我等云何犹恋贪爱不求解脱?」又复思惟:「若今世间无最上觉,复有何人说最上法?我等轮回无能断绝,今值佛法宜生正信,当共捨家如彼耶舍以求解脱。」于是布啰努等兄弟四人,出波罗奈国同诣佛所,顶礼佛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我俱梨迦子,耶舍之弟,今来投佛,欲为沙门,唯愿世尊慈愍听许。」

尔时世尊即令弟子与剃须发、着袈裟衣。既为沙门,又与说法。佛言:「布啰努!汝为沙门,当行苦行摄心不乱,求真谛法令心无我,而于诸法决定了知,尽生死源永断轮转,以趣解脱。」时布啰努等闻佛世尊说是法已,正信决定精勤修习,获诸漏尽,得心解脱,所作已作,梵行已立,我生已灭,永断轮回,证罗汉果。是时乃有十大阿罗汉。

尔时波罗奈国中复有大族诸长者子正五十人,与俱梨迦子常为朋友,忽闻俱梨迦子耶舍及布啰努等随佛出家证于道果,咸作是念:「彼长者子耶舍及布啰努等,种族尊胜巨富难伦,聪慧过人端严罕匹,常受快乐无诸苦恼,犹能捨家学道以求解脱,我等云何犹顾恋耶?」诸长者子作是念已,出波罗奈国同诣佛所,至佛所已顶礼佛足住立一面,诸长者子同白佛言:「我诸长者子正五十人,今欲于佛法出家而为沙门,愿佛慈悲哀愍听许。」佛言:「善哉!汝长者子,捨家为道今正是时。」即令弟子与剃须发、着袈裟衣,度为沙门。是时世尊又与说法,令求胜果。佛言:「汝长者子!各各捨家为沙门者,当须一身行于苦行,摄心不乱求真谛法,令心无我,而于诸法决定了知,尽生死源永断轮转,以趣解脱。」诸长者子得闻世尊说是法已,正信决定精勤修习,获尽诸漏心得解脱,所作已作,梵行已立,我生已灭,永断轮回,悉皆证得阿罗汉果。于是世间始有六十大阿罗汉。

尔时世尊观诸弟子而告之曰:「我从无量劫来勤行精进,乃于今日得成正觉,正为一切众生解诸繫缚,汝等今日悉于我处得闻正法,漏尽解脱,三明、六通皆已具足,天上、人间离其繫缚,可与众生为最福田,宜行慈愍随缘利乐。」所言未竟,时彼罪魔名摩拏嚩迦即便遥知:「今日瞿昙沙门与诸弟子在鹿野苑中而共商议,谓言:『汝等天上、人间得离繫缚,宜各随缘而行利乐。』我今若不令其惑乱,必定化尽世间众生。」

时彼罪魔摩拏嚩迦,自变其身同世间人,如展臂顷即至佛所,住立佛前说伽陀曰:

「汝解脱相非解脱,  得此解脱非沙门;
 汝今自处大繫缚,  当欲解脱于何人?」

尔时世尊知是罪魔摩拏嚩迦来相惑乱,徒自作业何能坏我,即说伽陀答罪魔曰:

「我于天上及人间,  已能解脱诸繫缚;
 乃至无学离繫缚,  汝之罪魔不能破。」

时魔摩拏嚩迦闻是语已,即自思惟:「此瞿昙沙门知他心事,必不能乱。」唯自苦恼隐没而退。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已语汝:『汝等已于天上、人间离诸繫缚,可愍念众生而行化导。』汝等速去。」时诸罗汉奉佛教勅礼辞而去。

尔时世尊与诸罗汉皆离鹿苑适悦之地,佛即独行往诣西曩野儞聚落、乌鲁尾螺池边迦啰波娑林下经行宴坐。时聚落中有六十贤众,在西曩野儞中将诸妓女及彼音乐,日日作乐无有停罢。忽有一女于此快乐心生厌离,捨众逃避不知所至。时六十贤众善根成熟,因寻此女入迦啰波娑林,忽于树下见佛世尊,惊讶非常互相谓曰:「今此沙门,身如金山光明晃耀,面目端正诸相具足,吉祥尊贵无有伦匹。」叹不能已,即前行诣而发问言:「沙门!止此还曾见一女人来否?」佛言:「贤众!此处寂静非女所游。汝今来此为寻女人,何不自为寻其身耶?」是时贤众闻佛所说,即有省悟乃知前非,而答佛言:「我等先寻女人,诚是过咎;今自寻身,愿垂指示。」佛言:「贤众!汝既如是,且可安坐,我今为汝宣说法要。」是贤众等即礼佛足退坐一面。

佛言:「贤众!布施、持戒生天之因,虽复快乐非为究竟,若求出离当断烦恼,亦复分别生灭之法。」时彼贤众才闻是说盖障即除,心内思惟欢喜无量。佛知其意,即为广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法。彼贤众等如洁白衣易染众色,随彼所染皆得鲜好,而贤众等即于座上证四圣谛微妙之理——既于诸法而得知见,贪爱息灭疑惑永断,乃于佛法证四无畏——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唯愿世尊!慈哀知察,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自今已去永不杀生,毕身奉持优婆塞戒。」时六十贤众,于世尊所得闻法已,顶礼佛足欢喜而退。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八

 

上篇: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下篇:佛所行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本缘部目录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

佛说猘狗经

佛说猘狗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中本起经

中本起经卷上(次名四部僧,出长阿含) 后汉西域沙门昙...

普曜经

佛说普曜经卷第一(一名方等本起)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

慈悲水忏法

御製水忏序 夫三昧水忏者。因唐悟达国师知玄。遇迦诺...

佛说十吉祥经

佛说十吉祥经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我闻: 一时,佛...

禅林宝训

禅林宝训序 宝训者。昔妙喜竹菴诛茅江西云门时共集。...

【注音版】菩萨五法忏悔经

菩萨五法忏悔经...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五无返复经

佛说五无返复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尔时佛在祇树精舍,...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

佛说猘狗经

佛说猘狗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

鉴真大师--为了佛法的事业,何惜生命

一、鉴真大师的一世佛缘 赞宁《宋高僧传》曾记载(鉴真...

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

第八觉知: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

七个顶级心理寓言

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县知县,在这期间曾...

无论如何也要选「往生净土」

临命终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无...

准提菩萨——薄福恶业众生的大依怙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

佛是教育家

一、务实 对工作及事业不要好高婺远,眼高手低,大事...

受戒与不受戒的差别

在家人通常说:心好就好了嘛,受什么戒嘛,不受戒与受...

圣严法师《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