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道行般若经卷第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道行般若经卷第二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功德品第三

尔时诸因坻天、诸梵天、诸波那和提天、诸伊沙天、诸那提乾天,同时三反作是称誉法:「贤者须菩提所说法甚深,怛萨阿竭皆从是生。其有闻者,若讽诵读有行者,我辈恭敬视如怛萨阿竭,我辈恭敬视菩萨摩诃萨持般若波罗蜜者。」

佛语诸天人:「如是,如是!昔我于提和竭罗佛前,逮得般若波罗蜜,我便为提和竭罗佛所受决言:『却后若当为人中之导,悉当逮佛智慧,却后无数阿僧祇劫,汝当作佛,号字释迦文,天上天下于中最尊,安定世间法极明,号字为佛。』」

诸天人同时白佛言:「甚善,菩萨摩诃萨,天中天!行般若波罗蜜自致到萨芸若。」

尔时佛在众会中央诸天中坐,佛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今四部为证,欲天、梵天、阿会亘修天皆证知。」

佛语释提桓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其有学般若波罗蜜者,其有持者,其有诵者,是善男子、善女人,魔若魔天终不能得其便。拘翼!善男子、善女人,若人若非人终不能得其便。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不得横死。拘翼!忉利天上诸天人,其有行佛道者,未得般若波罗蜜,未学者、未诵者,是辈天人,皆往到善男子、善女人所。拘翼!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若于空闲处,若于僻隈处,亦不恐、亦不怖、亦不畏。」

四天王白佛言:「我辈自共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

梵摩三钵天及梵天诸天人俱白佛言:「我辈自共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

释提桓因白佛言:「我自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释提桓因复白佛言:「难及也有学般若波罗蜜者,善男子、善女人心无所动摇,般若波罗蜜其受者,为悉受六波罗蜜。」

佛言:「如是,拘翼!其受般若波罗蜜者,为悉受六波罗蜜。复次拘翼!般若波罗蜜学者,持者、诵者,善男子、善女人且听。拘翼!我说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当念听我所说。」

释提桓因从佛听言受教。

佛语释提桓因:「我法中有娆者、有害者、有乱者,欲娆者、欲害者、欲乱者,其人稍稍起恶意,欲往未至,中道亡;欲娆者、欲害者、欲乱者,其后所作终不谐。何以故?用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故,持故诵故,其人稍稍齎恶来,未至便屈还,其后所愿终不得。拘翼!善男子、善女人,所作为悉自见,得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譬若,拘翼!有药名摩舐,有蛇饥行索食,道逢虫,蛇欲噉虫,摩舐药香即到虫所,蛇闻药香即还去。何以故?药力所却,蛇毒即歇,药力所厌如是。拘翼!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其有欲害者便自亡,般若波罗蜜威神所却,般若波罗蜜力所厌也。」

佛言:「设有谋作者,从所来处,便于彼间自断坏不复成,四天王皆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入般若波罗蜜者、思惟者,自在所为,所语如甘露,所语不轻,瞋恚不生,自贡高不生,四天王皆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所语无有异,所语如甘露,所语不轻,瞋恚不起,自贡高不生。何以故?用学般若波罗蜜故,不受自瞋恚,不受自贡高,不受自可。是善男子。善女人心自生念:『若有斗诤起,常当身远离。』不喜是事,面自惭自念:『是曹恶者不可近。』自念:『我索佛道,不可随瞋恚语,疾使我逮得好心。』善男子、善女人,所作为悉自见善般若波罗蜜学者,持者诵者。」

释提桓因白佛言:「般若波罗蜜能过诸恶上去,自在所作,无有与等者。」

佛语释提桓因:「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般若波罗蜜学者,持者诵者,或当过剧难之中,终不恐不怖,正使入军不被兵。」

佛言:「我所语无有异。拘翼!如佛言无有能害者,善男子、善女人,当是时若诵若持般若波罗蜜若念,正使死来至,若当于中死,若怨家在其中欲共害者,如佛所语无有异,是善男子、善女人,终不于中横死,正使在其中,若有射者、若兵向者,终不中其身。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者,极大祝人中之勐祝。学是祝者,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自念恶,亦不念他人恶,都无所念,善为人中之雄,自致作佛,为护人民蜎飞蠕动,学是祝者疾成佛道也。

「复次,拘翼!般若波罗蜜书已,虽不能学、不能诵者,当持其经卷,若人、若鬼神不能中害,其有宿命之罪不可请。譬若,拘翼!初得佛之处,四面若有人,直从一面来入;若鬼神、若禽兽,无有能害者。若鬼神、若禽兽,欲来娆人、欲来害人,终不能中。何以故?用佛得道处故,佛威神所护,过去、当来、今现在佛天中天,皆为人中尊,悉于其中作佛;甫当复出索佛道者,皆当于其中得佛道。若有人入是处者,不恐不怖无所畏惧,般若波罗蜜者如是。般若波罗蜜所止处,一切诸天人民、阿须伦、鬼神、龙,皆为作礼恭敬护视,用是故般若波罗蜜威神所护。」

释提桓因白佛言:「若有,天中天!般若波罗蜜书者、持经卷者,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若般泥洹后,持佛舍利起塔,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如是其福,何所为多者?」

佛言:「我故问汝。拘翼!随所乐报我。云何,拘翼!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萨芸若成,是身出见,怛萨阿竭从何法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耶三佛?」

释提桓因报佛言:「怛萨阿竭从般若波罗蜜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耶三佛。」

佛语释提桓因:「不用身舍利,从萨芸若中得佛,怛萨阿竭为出般若波罗蜜中。如是,拘翼!萨芸若身,从般若波罗蜜中出;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萨芸若身,萨芸若身生;我作佛身,从萨芸若得作佛身;从萨芸若生我般泥洹后舍利,供养如故。若有,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学持诵行,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好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萨芸若则为供养。以如是,拘翼!般若波罗蜜写已,作是供养经卷,善男子、善女人从其法中得功德无比。何以故?萨芸若者,则为供养已。」

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阎浮利人,不供养承事般若波罗蜜者,是曹之人为不知其尊耶?供养般若波罗蜜者,其福尊无比。般若波罗蜜者,当取供养之。」

佛语释提桓因:「云何,拘翼!阎浮利人中有几所人信佛、信法、信比丘僧?」

释提桓因白佛言:「阎浮利人少,所信佛、信法、信比丘僧者少少耳,及行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至行佛道者复少少耳。」

佛言:「如是,拘翼!少少耳人。至有索佛道、行求佛道者甚多,至其然后作佛少少耳。如是不可计阿僧祇人,初行求佛道,至其然后从其中出,若一若两,在阿惟越致地住耳。如是,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行求佛道,会后成佛如是。」

佛言:「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者诵经者,当为作礼承事恭敬。何以故?用晓般若波罗蜜中事故少有。过去时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过去时菩萨行佛道者,皆于般若波罗蜜中学成,我时亦共在其中学。怛萨阿竭般泥洹后,诸菩萨摩诃萨悉当受是般若波罗蜜。拘翼!善男子、善女人,怛萨阿竭般泥洹后,取舍利起七宝塔供养,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持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如是,于拘翼意云何,善男子、善女人作是供养,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得福多也。」

佛言:「置是塔。拘翼!若复有阎浮利满中七宝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云何,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得福多。」

佛言:「置阎浮利所作事。拘翼!满四天下七宝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得福多。」

佛言:「置四天下塔。拘翼!譬如一天下,复次一天下,如是千天下,四面皆满其中七宝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得福多。」

佛言:「复置千天下。拘翼!如是中二千天下,四面皆满其中七宝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得福多。」

佛言:「复置是中二千天下。拘翼!若三千天下,四面皆满其中七宝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云何,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得福多。」

佛言:「复置是三千天下七宝塔。拘翼!若三千大国土中萨和萨,皆使得人道,了了皆作人已,令人人作七宝塔,是辈人尽形寿供养,持诸伎乐、诸华、诸捣香、诸泽香、诸杂香、若干百种香、诸缯、诸盖、诸幡,复持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如是等萨和萨,及三千大国土中萨和萨,悉起是七宝塔,皆是伎乐供养。云何,拘翼!其功德福祐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作是供养者,其福祐功德,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得福多。」

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天中天!极安隐般若波罗蜜,天中天!自归作礼承事供养,过去、当来、今现在佛天中天萨芸若,则为供养作礼承事自归,为悉供养至。」

佛言:「置是三千大国土中七宝塔,复如一恒边沙佛国土,一一萨和萨悉起作七宝塔,皆供养一劫,复过一劫,皆持天华、天捣香、天泽香、天杂香、天缯、天盖、天幡,都卢天上天下诸伎乐持供养。如是,拘翼!其福祐功德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得福多。」

佛语释提桓因:「如是,拘翼!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从法中得福极多,不可复计,不可复议,不可复称,不可复量,不可复极。何以故?从般若波罗蜜中出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萨芸若。如是,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如是,拘翼!功德所致,福祐所致,及前世功德所致,佛福祐所致。」

佛言:「百倍恒边沙佛国中萨和萨,皆起七宝塔,不在计中,千倍不在计中,百千倍不在计中,万亿倍不在计中,无数倍不在般若波罗蜜供养计中。」

尔时四万天人与释提桓因,共来大会,诸天人谓释提桓因言:「尊者当取般若波罗蜜,当讽诵般若波罗蜜。」

佛语释提桓因:「当学,拘翼!般若波罗蜜,当持经卷,当讽诵。何以故?阿须伦心中作是生念:『欲与忉利天共斗。』阿须伦即起兵上天。是时,拘翼!当诵念般若波罗蜜,阿须伦兵众即还去。」

释提桓因因白佛言:「极大祝,天中天!般若波罗蜜,极尊祝般若波罗蜜,无有辈祝般若波罗蜜。」

佛言:「如是,拘翼!极大祝般若波罗蜜,极尊祝般若波罗蜜,无有辈祝般若波罗蜜。拘翼!持是祝者,过去诸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皆从是祝自致作佛;甫当来诸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皆学是祝自致作佛;今现在十方诸佛,皆起是祝自致作佛。拘翼!是祝故出十诫功德,照明于天下,四禅、四谛、四神足、般遮旬,照明于世间,菩萨摩诃萨从般若波罗蜜中,生十诫功德,世间悉遍至,四禅、四谛、四神足、般遮旬,悉照明于世间;今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未出世间时,菩萨悉照明,四禅、四谛、四神足、般遮旬。譬如月盛满时,拘翼!从空中出照明于星宿。如是,拘翼!菩萨行功德盛满亦如是。怛萨阿竭未出世间时,菩萨为出照明,菩萨摩诃萨皆从沤惒拘舍罗般若波罗蜜中出,当作是知。

「复次,拘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学诵者,为至德悉具足。」

释提桓因问佛言:「天中天!何谓至德悉具足?」

佛言:「其人终不中毒死,不于水中溺死,不为兵刃所中死。若时有县官起,若横为县官所侵,当诵念般若波罗蜜,若坐若经行时,县官终不能危害。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所拥护故。若复有余事,悉当诵念般若波罗蜜,往至彼间,若王所、若太子傍臣所,便与共好语,与共谈言,与共笑欢喜。何以故?用学般若波罗蜜故,念善思善,一切人民蜎飞蠕动,悉令其善,持等心闵伤慈哀,用是故,人见之悉起立。如是,拘翼!若有索方便者,不能危害。」

尔时有异道人,遥见佛大会,稍稍前行欲坏乱坐,稍来至佛所,释提桓因作是念:「当云何尽我寿常在佛边受诵般若波罗蜜?异道人欲乱我、断是法。」释提桓因从佛所闻般若波罗蜜即受诵,彼异道人即遥远远绕佛一匝,便从彼间道径去。

舍利弗作是念:「是中云何令异道人从彼间道径便去?」

舍利弗心所念,佛即知。佛语舍利弗:「释提桓因念般若波罗蜜,如是异道人便还去,异道人无有善意来,都卢持恶意来故,是弊魔便作是念:『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与四部弟子共坐,欲天、梵天及诸天人,悉复在其中会,无有异人,悉菩萨摩诃萨受决者会,当为人中之将,自致成作佛,我当行欲坏乱之。』弊魔乘一辕之车驾,四马稍稍前行至佛所,释提桓因作是念:『弊魔乘四马之车来欲到佛所,是弊魔车马无异,非国王洴沙,四马车不类;亦非国王波斯匿,四马车不类;亦非释种,四马车不类;亦非堕舍利,四马车不类;是弊魔所作。昼夜弊魔常索佛便,常乱世间人。』释提桓因常作是愿:『我会当念般若波罗蜜,常念常持心讽诵究竟。』释提桓因心中诵念般若波罗蜜,且欲究竟,弊魔便复道还去。」

忉利迦翼天人,持天华飞在空中立,便散佛上及散四面,言:「般若波罗蜜断绝甚久,阎浮利人乃得闻、乃得见。」便复持天华若干种,四面散佛上。

佛言:「其有行般若波罗蜜者,守般若波罗蜜者,亦不为魔及魔官属所得便。」

释提桓因白佛言:「是辈人其福祐功德不小,闻般若波罗蜜者,何况乃学持诵念,学已持已诵已,取学如是,用是法住,其人前世时见佛般若波罗蜜耳闻者,何况乃学持诵,学已持已诵已,行如中事,如是法住具足,则为供养怛萨阿竭已,是人如是。何以故?萨芸若从是行般若波罗蜜。譬如,天中天!欲得极大宝者,当从大海索之;欲得萨芸若珍宝成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者,当从般若波罗蜜中索之。」

佛言:「如是,从其中出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萨芸若。」

阿难白佛言:「无有说檀波罗蜜者,亦不说尸波罗蜜,亦不说羼提波罗蜜,亦不说惟逮波罗蜜,亦不说禅波罗蜜,亦无有说是名者,但共说般若波罗蜜者。何以故?天中天!」

佛语阿难:「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最尊。云何,阿难!不作布施,当何缘为檀波罗蜜萨芸若?不作戒,当何缘为尸波罗蜜?不作忍辱,当何缘为羼提波罗蜜?不作精进,当何缘为惟逮波罗蜜?不作一心,当何缘为禅波罗蜜?不作智慧,当何缘为般若波罗蜜萨芸若?」

阿难言:「如是,天中天!不行布施,不为檀波罗蜜萨芸若;不行戒,不为尸波罗蜜;不行忍辱,不为羼提波罗蜜;不行精进,不为惟逮波罗蜜;不行一心,不为禅波罗蜜;不行智慧,不为般若波罗蜜萨芸若,为非般若波罗蜜。」

佛言:「如是,阿难,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最尊。譬如极大地,种散其中同时俱出,其生大株。如是,阿难!般若波罗蜜者是地,五波罗蜜者是种,从其中生,萨芸若者从般若波罗蜜成。如是,阿难!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极大尊,自在所教。」

释提桓因白佛言:「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所说善男子、善女人功德未竟。学般若波罗蜜者,持者诵者,云何?」

佛语释提桓因:「我不说行者功德未竟,我自说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我说是供养功德耳。」

释提桓因白佛言:「我身自护视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我护是供养功德耳。」

佛语释提桓因:「善男子、善女人,诵般若波罗蜜者,若干千天人到经师所听法,不解于法中。诸天人适欲问法师,天神语之,用慈于法中故,其人即自了知,诸天所不解者便自解,善男子、善女人,所作功德悉自见知。

「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于四部弟子中说时,其心都卢无所难,若有形者,若欲试者,终不畏。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所拥护故,其所欲形试者便自去。」

佛云:「我了不见人当般若波罗蜜者,人亦不见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所厌伏,善男子、善女人,无有敢轻者,心亦不恐,不怖惧,亦无所畏。善男子、善女人,所作功德悉自了见。

「复次,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皆重,若沙门道人皆哀,若知识兄弟外家宗亲,皆尊贵敬爱之,或时说恶事者,持中正法为解之。是善男子善女人,所作功德悉自见之。

「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者,天上四天王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以去;忉利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已去;盐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已去。善男子、善女人,心当作是知:『十方无央数佛国,诸天人、诸龙、阿须伦、诸阅叉鬼神、诸迦楼罗鬼神、诸甄陀罗鬼神、诸乾陀罗鬼神、诸摩睺勒鬼神、诸人诸非人,都卢赐来到是间,问讯法师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各自去,皆赐功德无异;兜术陀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以去;尼摩罗提罗怜耨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已去;波罗尼蜜和邪拔致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已去;梵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梵迦夷天、梵弗还天、梵波[病-丙+盍]天、摩呵梵天卢天、波利陀天、[病-丙+盍]波摩那天、阿会亘修天、首呵天、波栗多修呵天、阿波摩修天、修乾天、惟呵天、波栗惟呵天、阿波修天、惟于潘天、阿惟潘天、阿陀波天、须[带/足]天、须[带/足]祇耨天、阿迦贰吒天等,天上诸天人,皆往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已各自去;及诸阿迦贰吒天,尚悉来下在诸天辈中,何况拘翼。三千大国土诸欲天人、诸色天人,悉来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已毕竟各各自去。』

「是彼善男子、善女人,彼所止处,当完坚无有娆者,除其宿罪不请,余不能动。善男子、善女人,其功德悉受得,是时诸天人来当知之。」

释提桓因言:「云何,天中天!善男子、善女人,当作是了知,诸天人来到是间,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承事?」

佛言:「善男子、善女人,当作是知:『诸天人来受般若波罗蜜,作礼承事。』何用知诸天人来时?或时善男子、善女人,欢喜踊跃意喜时知诸天人来,以知当舍去,若天、若龙、若阅叉鬼神、若甄陀罗鬼神,来到彼间。

「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闻鬼神香以为曾知。善男子、善女人,小鬼神当避起去,大鬼神来前。

「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常当净洁身体,用净洁身体故,鬼神皆大欢喜,小天见大天来到避去,大尊天威神巍巍,其光重明稍稍安徐往,是天人至师经所,入至经所已,善男子、善女人则踊跃欢喜,所止处悉当净洁住。善男子、善女人,病终不着身,所止处常安隐,未常有恶梦,梦中不见余,但见佛,但见塔,但闻般若波罗蜜,但见诸弟子,但见极过度,但见佛坐,但见自然法轮,但见且欲成佛时,但见诸佛成得佛已,但见新自然法轮,但见若干菩萨,但见六波罗蜜种种解说,但见当作佛,但见余佛国,但见了了佛尊法无有与等者,但见某方某国土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若干百弟子、若干千弟子、若干万弟子,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在其中说法。

「拘翼!善男子、善女人,梦如是,见已安隐觉,身体净洁且轻,不欲复思食,身自软美饱。

「拘翼!譬如比丘得禅,从禅觉,软心不大思食,自软美饱。如是,拘翼!善男子、善女人,觉已不大思食,自想身软美饱。何以故?拘翼!鬼神不敢近气故,欲取佛者其功德悉自见,欲取佛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当持当诵,正使不学不持不诵善男子、善女人,但书写,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

「复次,拘翼!或时阎浮利地上怛萨阿竭舍利满其中施与,般若波罗蜜书已举施与,欲取何所?」

释提桓因言:「宁取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我不敢不敬舍利,天中天!从中出舍利供养,般若波罗蜜中出舍利,从中得供养。如我有时与诸天共于天上坐,持异特座,乃至自我座,敢有天人来至我所承事我,我未及至座所,我不坐上时,诸天人皆为我坐,作礼绕竟已便去,是坐尊释提桓因,于是间坐受法,忉利天上诸天人为作礼。如是,天中天!般若波罗蜜出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舍利,萨芸若之智慧从中出生,身用是故。天中天!两分之中取般若波罗蜜。除是阎浮利地上满其中怛萨阿竭舍利,正使天中天三千大国土满其中舍利为一分,般若波罗蜜经为二分,我从二分中取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从中出舍利供养所致。譬如负债人,天中天!与王相随出入,王甚敬重之,无有问者,亦无所畏。何以故?在王边有威力故。天中天!从般若波罗蜜中出舍利,从中出供养,是经,天中天!如王,般若波罗蜜譬如是王雄勐得供养,怛萨阿竭舍利从萨芸若中出生得供养。如是,天中天!萨芸若,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从般若波罗蜜中出生,当作是知,两分中我取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受持者,譬如无价摩尼珠。天中天!有是宝,无有与等者。若持有所着,所着处者,鬼神不得其便,不为鬼神所中害。若男子、若女人,持摩尼珠着其身上,鬼神即走去;若中热,持摩尼珠着身上,其热即除去;若中风,持摩尼珠着身上,其风不增,即除去;若中寒,持摩尼珠着身上,其寒不复增,即除去;夜时持摩尼珠着冥中,即时明;热时持摩尼珠,所着处即为凉;寒时持摩尼珠,所着处即为热;所至处毒皆不行,余他辈亦尔。中有为蛇所齧者,若男子、若女人持摩尼珠示之,见摩尼珠毒即去。如是,天中天!摩尼珠极尊,若有人病——若目痛、若目冥——持摩尼珠近眼,眼病即除愈。如是,天中天!摩尼珠德巍巍自在,持着何所,着水中水便随作摩尼珠色,持缯裹着水中,水便如摩尼珠色,正使持若干种缯裹着水中,水便如摩尼珠色,水浊即为清,摩尼珠德无有比。」

阿难问释提桓因:「云何,拘翼!天上亦有摩尼珠?阎浮利地上亦有摩尼珠?」

释提桓因语阿难言:「天上亦有摩尼珠,阎浮利地上亦有摩尼珠,不足言,如我所说,异阎浮利地上宝轻耳,不如彼珠德尊十倍百倍千倍万倍亿亿万倍,我所语摩尼珠者,有所着处,若箧中、若函中,其光明倍彻出,正使举珠出去余处,续明如故,般若波罗蜜、萨芸若之德,至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般泥洹去,舍利供养如故,萨芸若、舍利遍分布天下,供养如故。

「复次,阿难!十方无央数佛国现在诸佛欲见者,善男子、善女人当行般若波罗蜜,当守般若波罗蜜。」

佛语释提桓因:「如是,拘翼!过去时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为人中之将,自致成作佛;如是出生甫当来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悉从般若波罗蜜中出,为人中之将,自致成作佛;复如十方无央数佛国今现在诸佛,亦从般若波罗蜜中出,为人中之将,自致成作佛。」

释提桓因白佛言:「摩诃波罗蜜,天中天!一切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心所念,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从般若波罗蜜悉了知。」

佛言:「用是故,菩萨摩诃萨昼夜行般若波罗蜜。」

释提桓因言:「但行般若波罗蜜,不行余波罗蜜耶?」

佛言:「都卢六波罗蜜皆行,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于菩萨摩诃萨最尊,菩萨与布施,般若波罗蜜出上持戒、忍辱、精进、一心,分布诸经教人,不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也。拘翼!譬如阎浮利地上种种好树,若色种种各异,叶叶各异,华华各异,实实各异,种种枝棭其影无有异,其影如一影相类。如是,拘翼!五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般若波罗蜜出萨芸若,种种展转相得无有异。」

释提桓因白佛言:「极大尊德般若波罗蜜,天中天!不可计德般若波罗蜜,天中天!无有极与等者般若波罗蜜,天中天!若有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若有书经与他人者,其福何所为多者?」

佛言:「我故问,若拘翼!自恣说。云何,若有怛萨阿竭舍利自供养,复分布与他人令供养;若复有舍利自供养,亦不分与他人。其福何所多者?」

释提桓因言:「天中天!善男子、善女人自供养舍利,复分布与他人,其福大多。」

佛言:「如是,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綵、华盖、旗幡——复分布与他人,其福大多。

「复次,拘翼!法师所至到处辄说经法,其德其福甚大多大多。

「复次,拘翼!阎浮利人若善男子、善女人,皆令持十戒。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为读之,其福倍益多。

「复次,拘翼!置四天下诸小国土、中国土,千国土、二千国土、三千大国土,如恒边沙佛国人,善男子、善女人皆令持十戒。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为读,其福倍益多。

「复次,拘翼!阎浮利人善男子、善女人,皆令行四禅、四谛、四神足及行般遮旬。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为读,其福倍益多。

「复次,拘翼!置阎浮利四天下小国土、中国土,千国土、二千国土、三千大国土,如恒边沙佛国人善男子、善女人,皆令行四禅、四谛、四神足及行般遮旬,皆令成得。云何,拘翼!其福宁转倍多不?」

释提桓因言:「大甚多,大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为读,其福转倍多。

「复次,拘翼!持般若波罗蜜经卷,授与他人使书,若令学、若自学,其福甚倍多。

「复次,拘翼!若有人自学般若波罗蜜解中慧,其福甚倍多。」

释提桓因白佛言:「天中天!云何学般若波罗蜜,学解中慧,其福甚倍多?」释提桓因白佛言:「天中天!云何学般若波罗蜜解中慧?」

佛言:「善男子、善女人不晓学。何以故?有当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喜乐学般若波罗蜜,反得恶知识教枝棭般若波罗蜜。」

释提桓因问佛言:「何等为枝棭般若波罗蜜?」

佛言:「甫当来世比丘,得般若波罗蜜欲学,恶知识反教学色无常、行色无常,作是曹学行般若波罗蜜,痛痒思想生死识学无常,行识无常,作是曹学行般若波罗蜜。拘翼!是为枝棭般若波罗蜜。」

佛言:「行般若波罗蜜者,不坏色无常视,不坏痛痒思想生死识无常视。何以故?本无故。拘翼!般若波罗蜜当黠慧学,其福倍益多。

「复次,拘翼!置阎浮利地上三千大国土,如恒边沙佛国人,若善男子、善女人皆令得须陀洹道。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令学、若为读,其福倍益多。何以故?须陀洹道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生故。

「复次,拘翼!阎浮利人若善男子、善女人,皆教令得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皆令成就。云何,拘翼!其福宁转倍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令学、若为读,其福倍益多。何以故?萨芸若德成法德,一切从般若波罗蜜中学成佛,便出生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

「置阎浮利,拘翼!置三千大国土,如恒边沙佛国中人,若善男子、善女人,皆令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令学、若为读,其福倍益多。何以故?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学,得成萨芸若、成法德,用是故得佛,出生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用是故其福转倍多。

「复次,拘翼!阎浮利人都卢皆使行佛道,已信入佛道,学佛道心已生,若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令学、若为说,及至阿惟越致菩萨,书经卷授与之,其人当从是学,深入般若波罗蜜中学智惠般若波罗蜜,转增多守无有极智悉成就,得其福转倍多。置阎浮利,拘翼!三千大国土及如恒边沙佛国中人,皆行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皆发意行佛道,若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使书,若令学、若为说,及至阿惟越致菩萨,书经卷授与,其人当从是学,深入般若波罗蜜中学智慧般若波罗蜜,转增多守无有极智悉成就,得其福转倍多。

「复次,拘翼!阎浮利人都卢皆行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皆发意求佛,若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使书,为解说其中慧、教令学,及至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持般若波罗蜜经卷,授与使入黠慧中,其福转倍多。置阎浮利三千大国土及至恒边沙佛国中人,皆行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皆发意求佛,若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使书,令学入黠慧中者,若有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为书授与使学入黠慧中,其福转倍多。

「复次,拘翼!阎浮利人都卢皆令行阿惟越致菩萨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入般若波罗蜜中。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从是辈中若有一菩萨出,便作是言:『我欲疾作佛。』正使欲疾作佛,若有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书授与者,其福转倍多。

「置阎浮利三千大国土乃至恒边沙佛国中人,都卢皆令行阿惟越致菩萨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入般若波罗蜜中。云何,拘翼!其福宁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

佛言:「若有一菩萨从其中出,便作是言:『我欲疾作佛。』正使欲疾作佛,若有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书授与者,其福转倍多。」

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天中天!极安隐菩萨摩诃萨,疾近佛般若波罗蜜,若教人、若授与人,其福转倍多。何以故?天中天!」

佛言:「其得般若波罗蜜疾近佛者,近佛座。」

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拘翼!当所为尊弟子,菩萨摩诃萨作是受,疾作佛。所为作者,当如佛弟子从中出,是辈人不索佛道者,菩萨摩诃萨不当于其中学六波罗蜜,不学是法不得作佛,随法学疾作阿耨多罗三耶三佛,在所问。」

道行般若经卷第二

 

上篇:道行般若经

下篇:大明度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隋大业年中三藏笈多译 归命一切...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代宗皇帝製 皇矣至觉,子于...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序 御製 大朴既散,有为遂作。名...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卷上 宋沙门翔公于南海郡...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并序) 南岳沙门法照于上...

佛说人仙经

佛说人仙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

无垢优婆夷问经

无垢优婆夷问经 后魏中印度三藏瞿昙般若流支译 如是我...

【注音版】佛说辟除诸恶陀罗尼经

佛说辟除诸恶陀罗尼经...

拣魔辨异录

伪造印信 魔忍曰:佛不云乎: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注音版】佛说文殊尸利行经

佛说文殊尸利行经...

佛说睒子经

佛说睒子经 西秦沙门圣坚奉 诏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大生义经

净佛说大生义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

【注音版】佛说腹中女听经

佛说腹中女听经...

他在炮火中安然念佛

日军战机轰炸恩施县城,恩施法院院长黄晓浦居士(法名...

【推荐】极乐世界的17种依报庄严

作为净土法门的修行人,经常会被问到,极乐世界好在哪...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

如果常能这样想,就不会缺乏念佛的动力了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们;无时无...

戴着假面具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朋友对妙智说:人活着,特累。 不能...

圣严法师《做自己的主人翁》

儿童、青少年是我们社会、国家的未来主人翁。这是一句...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

人生虽苦,但也是积集资粮的好地方

业感缘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积极断恶修善的价值之外...

跟佛菩萨讨价还价

一个居士说:师父,我发愿诵1000部《地藏经》,回向给...

跟外境接触时,我们心中捏造了很多影像

法无而可得,无染而有净, 应知如幻等,亦复如虚空。 ...

弥陀甚易念 净土甚易生

曾读古德的净土开示,有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之语,...

面对被伤害时的态度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义就有邪恶。 曾经,佛陀也遇到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