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并序
释氏教《金刚经》,世所由来尚矣。自秦至今凡几百载,讽诵无卑高,感应盈简牍,利及幽坏而达乎神明,盖趣大之坦涂,破小之宏略也。故补处颂以为本,二论释而有贯,诸疏互解或依或违。圭山大师,撮掇精英黜逐浮伪,命曰《纂要》。盖取中庸,复申记略,用备传习。石壁师,仍贯义意别为广录,美则美矣辞或繁长,后学多不便用。今更刊定,翦削烦乱,俾流而无滞、学而思讲,庶吾道无坠地之患也已。大宋天圣纪号之明年季冬月甲子日序云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第一
长水沙门子璿录
疏文分三
初标题目二
初经疏名题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者,此题九字,从宽至狭能所六重。一、能所释。谓金刚等五字是所,疏论下四字属能。二、能所诠。谓经字属能,金刚等四字是所。三、能所简。有二。一简通,谓经通一代时教,般若唯局当部。二简别,般若犹通八部,金刚但属一经。五、能所喻。金刚是能,般若属所。六、能所纂。纂字属能,谓疏主也。要字是所,谓正义也。若着并序二字,复加一重。二字是能,上皆所摄。然此七重,不出教行人理。谓经及疏论并序五字是教,谓能诠、能释、能序也。般若通行,谓观照也。纂字属人,疏主也。金刚要字属理。金刚喻实相,即真理。要字是正,义即道理。
既知一题能所去着,须知题内义理浅深。金刚有三义,谓坚、利、明也。般若亦三义,谓实相、观照、文字也。经有三义,谓常、贯、摄也。疏亦三义,谓疎、决、布也。论者议也,亦三义,谓议理、议智、议行也。纂要亦三义,谓要义、要行、要文也。
且金刚三义者,以万物不能坏,能坏于万物,复能有照用,可喻三种般若矣。坚喻实相,以其虽经多劫流迸六道,未尝生灭未尝亏缺,故云坚也。故《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利喻观照般若,谓此显时照诸法空,故言利也。故《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乃至云无智亦无得」等。明喻文字般若,以文字能诠显彰,明实相观照令显现故。由斯三义似彼金刚,故举金刚以喻般若。
然此般若诸佛众生悉皆有之,由彼在缠故不能利用,苟能闻教解悟内外熏力,则能断烦恼出生死,理智相冥能起大用,与佛无异。其犹金在鑛中不能随用,苟能出鑛必能成器断物,故知此慧无不有之,故知此慧能建大义。今云般若,盖大慧之梵音也。金刚即般若之正喻,法喻双彰,故曰金刚般若也。
若准经题,具足合云波罗蜜,即叹慧之功也。唐言彼岸到,此犹西域之风;若顺此方,合云到彼岸。彼岸者即是涅槃,为对生死之此故,号涅槃为彼,意明般若是到彼岸慧,斯则慧之别相也。
然到彼岸慧略有二意,所谓顿、渐也。顿者,此慧显时,一刹那间照诸法空,即是到彼岸,故名到彼岸慧,以不历多时乃名为顿。渐者虽则顿照法空,且习以性成,任运计执,所以策彼顿悟之慧觉察妄情,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此则究竟到于彼岸,亦名到彼岸慧,以历多时故名为渐。渐之与顿迟速虽殊,一种得名到彼岸慧。所以具足合云:金刚般若波罗蜜。今略不言也。
次明经字具三义者。然准诸家解释,共有多义,谓涌泉、出生、绳墨、结鬘之类。若《佛地论》中唯说二义,谓贯也、摄也。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众生。且如来入灭二千余年遗风若存,得闻正法者,斯皆经之贯穿之义也。众生流浪莫知所从,得佛教门咸归正趣者,斯皆经之摄持之义也。具此二义故名为经。今以此二复加常义,以对三种般若,谓实相常、观照贯、文字摄也。
然此一经罗什所译,句偈清润令人乐闻,至今长幼高卑盈于寰宇,靡不受持此经也。
疏论纂要者,即此一卷疏文也。疏即青龙大云、资圣尘外等疏。疏谓疎通理趣、决择义相、布致文言也。论即天亲、无着《智度》、《金刚仙》、《功德施》等论,一一论中任运议于理智行也。
问:「既有疏论释经,何必更製斯疏?」
答:「以纂要故,即是纂他疏论之要义,而成此疏也。然《纂要》之设总有两意,一则上符圣旨,二则下叶人心。意显诸说有不符圣旨、不叶人心者。
「且初意者,只如此经是空无相宗,有以法相行位广列而释,此则不符圣旨,失于宗故。故序云:『或配入名相着事乖宗。』有人闻是空宗便作一味无相道理解释,此亦不符圣旨。以宗虽无相、义乃千端,既以一味解释,此则迷于末也。故序云:『或但云一真望源迷派。』前则乖宗不迷派,此则迷派不乖宗,互有得失俱未圆畅。复有纵于僻见以之注释,宗派俱失不足评量。故序云:『其余胸谈臆注,不足论矣。』然其诸说虽各有舛的,以未兼畅故,皆判云不符圣旨也。今製此疏,不添法相免乖于宗,随文释之不迷于派,离前二过宛乎得中,此则超然独符圣旨。然今疏内皆用圣言,故序云:『故今所述不攻异端,疏是论文乳非城内。』况二菩萨师补处尊,补处如来师释迦佛,展转推本佛佛相承,降及无着、天亲更无异说,故知此疏便是佛言,谤此疏者即同谤佛也。故序云:『且天亲、无着师补处尊,后学何疑,或添或弃。』
「次下叶人心者,且诸家章疏在理未当、于文且繁,致令学人少敢措意,故转念者广、通会者稀。故序云:『致使口讽牛毛、心通麟角。』然今此疏,撮其枢要直下销经,经疏相兼盈五十纸,不问缁侣尘俗可以留心,不唯上中下根可以学习,有斯两意所以述之,此则前智后悲,自他兼利也。故云『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并序者,并谓共兼及也。序者叙也,叙述经疏之意故。又序者绪也,谓头绪也。意明此半纸之言,是述疏入作之头绪也。
二、作者嘉号,京者都也大也,即士庶贵贱都会之大处也。然是西京非谓东北,以有大兴福寺闇拣故,不言西也。沙门梵语此云勤息,即释众之通号,谓勤修诸行息烦恼故。述者明非製作,符上纂要之言,但是叙述先圣之旨,非别製作故也。例如夫子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二、序宗旨二
一、序赞经旨二
一、通明起教之缘二
一、明迷真起妄二
一、真空。言镜心等者。以要言之,上句即真性离缘,下句即缘无自性,大约如此。若其委明,应先略配,后当广释。略配者。此两句中,镜像是喻,心色是法,本净元空通于法喻。以镜喻于心,以像喻于色,像是镜之所现,如色是心之所现。镜虽现像其像元空,即显镜本净也。心虽现色其色元空,即显心本净也。言本净者即是性净,通因果凡圣故。故《华严》云:「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此略指配也。若广释者。镜即人间所用之镜,然有尘薶不堪用者,有虽净而在匣者,有净无尘垢挂之高台万像斯鉴者。今取后者为喻。心者性相二宗所说各异。相宗说者,或以集起为心,唯第八识集诸种子起现行故。或以缘虑为心,通于八识俱能缘虑自分境故。然此所说但是有为生灭,非今所喻。性宗说者,即如来藏,本源自性清净心也。然今所明正是此心,以是迷悟根本、凡圣通依、世出世间皆不离此。所以《起信论》中立为大乘法体。故论云:「摩诃衍者,一法,二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又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以真如门是通相,故摄一切。生灭门虽是别相,以是即真如之生灭,亦摄一切。以此二门同依一心为源,则知万法不出此心。
又如华严是圆极一乘,亦以此心为一真法界之体。故彼疏说:「统四法界为一真法界」,谓寂寥虚旷、冲深包博、总该万有,即是一心,体绝有无、相非生灭。乃至云:「诸佛证此妙觉圆明,现成菩提为物开示」等。然此一心有性有相。相则凡圣迷悟、因果染净等异,性则灵灵不昧、了了常知。然此性相不即不离。以相不离性故,只向同处异;性不离相故,只于异处同。性不即相故,未始有差别;相不即性故,未尝不殊异。盖缘性相一味,所以同异两存。其犹一水波湿,性相同异可知。然此灵心本非一切,能为一切,心之名字亦由此立。今云净者,但约毕竟空义,非是拣染名净。以但唯一心,贯通染净故。荷泽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一切诸法依此建立,既为得失之秘府,乃是昇降之玄枢。称众沙门实为至矣。今所辨者即是此心。然前所说相宗二种,乃是此心之内生灭一门。对辨浅深故须料拣,和会通摄则实无所遗。
本净者喻则可知。法中有二意:一则此心从本已来,性毕竟空故。二则现为烦恼所缠而无染故。此当《起信论》中真如门也。故《大集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心性本净。心本净故,烦恼诸结不能染着。犹如虚空不可玷污,心性空性等无有二」等。像即镜中所现万像,色即本净之心所现诸法。然所现法不出色心,今唯言色而不言心者,一为文句窄故,二为影在下故,三为以初摄后故。前二可知,后意者一切诸法不出五蕴,色之一字贯五之初,今言色者举初摄后也。故《大般若》中,每例诸法皆以色字为初。如云:「善现!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等。由是文虽标色而意兼于心,色心既彰万法备矣。
元空者喻则可知。法中有二意:一即本来是空。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二即现见空。故色等诸法本来自空,迷人不知妄执为有,虽然执有未始不空。故《中论》云:「诸法若不空,即无道无果。」又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然此一句亦是释疑,恐人闻说心性本净。复见论云:「是心则摄世间法」等,便谓本具染等,不合言净故。下句释云像色元空也。意云色等若实则污净心,色等既空凭何污心?如镜现秽像,秽像元空似有实无,云何染污?故云镜心本净、像色元空也。《无上依经》云:「清净有二义:一者自性清净,是其通相。二者离垢清净,是其别相。」《宝性论》中亦有二义:一自性清净,谓性净解脱。二离垢清净,谓障尽解脱。魏译《唯识论》云:「心有二种。一者相应心,所谓一切烦恼受想行等。二者不相应心,所谓第一义谛常住不变,自性清净心也。」今所明者,即自性清净及第一义谛心,故云本净。
复次,两句更互释成。以上句释下句,成色空义。以下句释上句,成心净义。色若不空心则不净,心若不净色即不空。由心净故色空,由色空故心净。以色心二法不相离故,当知由心净故方能现色。如镜净故方能现像,染则不能。又由色空故不能染心,如像空故不能污镜,实则污也。上句下句法喻对明、反覆相成,故云互释。
疏梦识下。二、明妄有
即正当《起信论》中心生灭门。然此亦具法喻。以梦喻识,以梦中所现之物喻境。如人睡后作梦,于无物处见物,喻心迷成识,于无境处见境。然虽物依梦现,而梦物皆虚,虽境从识生,而识境俱妄也。梦者如常,人被睡盖所覆,心识昧略恍忽成梦。准切韵中,梦者心乱之貌,亦云寐见曰梦。意明心识昏乱见于异事,名之为梦。识者本净,一心忽然不觉,不觉是妄,心性乃真,真妄和合目之为识,即是第八阿梨耶识也。故《起信》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梨耶识。」无初者初始也。意明此识无前际故。然真心妄识虽虚实有殊,若究其源俱无初际。然有两意:一则如《佛顶经》说:「烦恼菩提二俱无始。」谓自有此真心已来,便有此妄识,非谓真先妄后,亦非妄先真后。若言真先妄后,即应诸佛更起无明。若言妄先真后,何有无真之妄居然独立?由是故知二俱无始,此则梦喻不齐。却似金之与鑛。若言鑛先金后,即合所弃之鑛鍊之得金。若言金先鑛后,应可纯净金器重生于鑛。由是二物俱无初际,于法可知。
问:「如论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既言依真有妄,则是妄后真先,何得说之二俱无始?」
答:「不然。所言依者,明妄无自体依真而成,显本末之义,非先后之义。故《起信》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二者谓妄体全空,都无生起之踪迹,故言妄无始也。故《起信》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即斯义也。若据此意,梦喻正同,以梦生时无踪迹故。有兹两意,故云妄无初也。然上梦鑛二喻之中,各取少分共况一识,无初之义方尽其理。梦则喻无初法,鑛则喻无初时。若单用鑛喻,则妄识有实。若唯取梦喻,则妄识有始。今既分取相似之处,理极成矣。物者即梦中所现之物也。境者即是识中所变我法等境。成有者,且如梦中所见自他境界,觉来反想即定是无,正在梦时决定为有。若不然者,何有赞喜谤瞋、厌苦欣乐等事耶?故知有也。如《庄子》中说,庄周梦为蝴蝶,都来妄却庄周,及乎睡觉梦除,何曾更有蝴蝶?为庄周时既不羡蝴蝶,为蝴蝶时亦不羡庄周,彼此各行互不相识。然准彼书意,以显生死齐平;今之所引,意明执实之义。谓依于妄识,变起我法等相,悟来了达则诚知是空,若正迷时定执为有。若不然者,何有贪瞋爱恶取舍等事耶?故知是有。故《成唯识论》云:『依识所变妄见我法,犹如幻梦。幻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然虽梦中见种种事,推其根本唯一梦心,以梦心灭时梦事皆灭。法中亦尔,境虽无量,原其根本唯一识心,识心灭时境界随灭。故《起信》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即无一切境界之相。』则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谅不虚哉!由是三界世间,一切有漏染法,皆从妄识而生,故名此识以为妄本。
「然一切有漏染法,生起微着次第,总有两重:一无始根本,二展转枝末。展转枝末即后逐妄科中所明,无始根本正当此段。言根本者即根本无明。言无明者,谓无妙觉之明故。以就通相言之,故当此识。然根本无明具有二义,所谓迷真、执妄也。迷真者,即真心本不生灭。德相业用量过尘沙,日用不知如狂如醉。若贫女宅中宝藏,穷子衣内明珠,虽有如无,枉受难苦。故《华严》云:『于第一义不了,名曰无明。』执妄者,妄即五蕴色之与心,如幻如化,本无实体,众生认此为自身心,计虚为实故名执妄。故《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乃至结云:『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然此二义递互相成,举一则兼未尝独立,但若执妄必须迷真,但若迷真必须执妄。譬如有人迷东必执西亦互相成立,思之可见。」
疏由是下。二、明习妄流转
即当妄法生起第二门展转枝末也。由是等者,由因也,是此也。因此迷真成识,现起世间一切境界,缘此境界起惑造业受报无穷。此中惑业报应四字,但是三道。然此三法诸教之中,有名三障,障圣道故。或名三道,引心逦迤至业报故。或名三杂染,以性不清净故。又此三障更相由藉,由烦恼故起恶业,由恶业因缘故得苦果。初言惑者即烦恼也。品类即根本及随。根本有六,谓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有二十,谓忿、恨、覆、恼、嫉、悭乃至散乱、不正知等。若以要言之,不出根本中三,谓贪、瞋、痴,即此三种便能成就三界世间。故《华严》云:「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等。此惑因起,由前无明迷平等理,妄认五蕴身心,即此身心是过患根本。故肇公云:「约天地为高下,约日月为东西,约身为彼此,约心为是非。」老子亦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知此身是一切过患根本。既执之为有,遂分自他,依此身心起诸烦恼。于一切顺情境上,起于贪心。于一切违情境上,起于瞋心。以护自身将为主宰也。于此二中不知是妄,任运而起,乃名为痴。此等烦恼究其所因,皆从根本无明而有也。
次云业者。然业虽无量,统唯有三:谓善、恶、不动也。由前贪瞋炽盛,发动身口作诸恶业,即身三、口四、意三等十恶业也。或有稍知因果,贪来生荣乐之事,即翻恶为善,持不杀等五八十戒,即善业也。或厌下苦麁障、欣上净妙利,修有漏禅定,名不动业。然此三种业虽胜劣不同,皆由迷心所造,俱有漏摄。故《圆觉经》中,结三业云:「皆轮回故不成圣道。」由是则知前之三业皆依烦恼所成也。
言报应者,应即是报,既有业种蕴在藏识,因缘会时必须受报。《涅槃经》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尚书》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由是有业必有报应。然若推诸业体相都无,及受报时未尝差错。恶因苦果,善因乐果,如影如响的无差谬。然泛论果报六道不同,以类收之但唯三种:谓苦、乐、舍。由前恶业为因,则感三涂苦报,谓:地狱、饿鬼、畜生也。由前善业为因,即感人天乐报,谓:四洲、六欲也。由前不动业为因,即感上界差别之报,即色无色界也。然于三界之中,所受苦乐之身是别业正报,所居胜劣器界即共业依报。正报有生老病死,依报有成住坏空。器界空而复成,有情死而还生,无始至今联绵不绝,迷惑耽恋诚可悲夫!故《法华》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由是报因业感,业由惑成,惑因无明,无明无始一念妄有也。则知三界六道有情无情,究其所从,皆因梦识而有袭习纶轮者。袭谓承袭即相续义,由惑发业业能招苦,次第相续故。习谓熏习即相斆义,意明惑业念念斆学念念熏习故。《唯识》云:「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故名为习。」然此二义必互相资,谓相续故相斆,相斆故相续,故云袭习。故《唯识》云:「前异熟已尽,复生余异熟」也。譬如有人袭儒学文,由承袭于儒故,方能学习于文。又由学习于文故,方能承袭于儒也。相资之义岂不昭然。纶即纶绪也。谓众生业种虽复无边,终不一时受六道报。报有次绪故名纶绪也。然有两意:一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故。二如人种物,润者先生故。轮谓轮转,谓生已复死、死已还生,生死不停故名轮转。或天上死人间生,人间死畜生生等。故《无常经》云:「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然此二义亦互相资,由纶绪故轮转,由轮转故纶绪也。共犹搔茧抽丝,由彼丝轮转而不止,故使丝绪起之不绝。亦由丝绪起之不绝,故使丝轮转而不止。或可沦字其义亦通,即没溺义也。谓于生死大河,长受没溺故云沦。《涅槃经》云:「若有众生乐诸有为造作诸业,是人迷失真常,是名暂出还没。」疏中且用轮字如向所说,惑业则言其袭习,报应则言其纶轮。然二二对辨亦互相资,谓由惑业袭习,故使报应纶轮。实由报应纶轮,故令惑业袭习。斯则乘因感果、依果造因,因果相资以之不绝。此即十二因缘前前为因,后后为果之义。故《唯识颂》云:「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已尽,复生余异熟。」
或曰:「如是起惑造业,受报轮转、时劫长短耶?」故次云:「尘沙劫波莫之遏绝也。」尘即碎十方世界之微尘。沙即殑伽河中如麵之沙,谓此河周四十里沙细如麪。劫波者梵音,此云时分,大劫小劫长时短时延促虽殊,通名时分。莫之者犹不能也。遏绝者止灭也。意言六道众生起惑造业受生轮转已来,将一沙为一劫波,沙尽而劫波不尽,又将一尘为一劫波,尘尽而劫波无尽,尘沙有限劫波无穷,相续至今,不能止之灭之,故云莫之遏绝也。然此二段字句虽多,若论实事不过五字,谓:心、识、惑、业、报。其余并是显叙真妄成立轮回之辞。意谓本是一心,不觉成识,起惑造业,生死无穷;是故如来现身说教。故大科云起教缘也。
疏故我下。二、别明说教之意
如《法华经》云:「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入生死嶮道,相续苦不断;乃至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等。文二
一、叙说阿含之意二
一、正叙
今初两句标佛现身也。故者所以义。我即指佛也。言满净者拣异分净,以佛无明永尽,无念之极故。觉则觉悟者即指人,谓佛是觉悟之人也。若梵语菩提此翻为觉,斯则约法。梵语佛陀此云觉者,斯则约人。今此辨人故言觉者。亦可满字是总,净觉为别。者字属人,即明如来是满净满觉之者,拣诸圣人觉净未满,唯佛如来三障都尽,三觉具圆,故号如来为满净觉者。若以此二,望众生、二乘、菩萨、诸佛及本性料拣,有两种四句:一者众生不净,二乘菩萨分净,诸佛满净,本性但净。二者众生不觉,二乘菩萨分觉,诸佛满觉,本性但觉。今于此二四句中,皆当第三也。
现相者,即化身相也。人中者,即现化之处也。唯向人中示相者,天上着乐无由发心,三涂极苦正当难处,唯于人中苦乐相兼,对苦必能发心,所以佛出现化,天上如病未发,岂须针艾,三涂似膏盲之病,不足医治。人中如小瘵所萦,堪可与药,故佛出现。然如来现相总有四种,谓:他受用报身、大化、小化、随类化身等。今明说此教者,即小化身也。然有八相,谓:一、从兜率天退。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注】年十九。【本】六、成道,【注】年二十五。【本】七、转法轮,【注】经五十五年。【本】八、入涅槃,【注】年八十。【本】此论现身,但明成道之相,次明说法,即转法轮相。佛成道之相,身长丈六紫磨金容,项佩圆光胸题卍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八部拥卫四众钦崇,巍巍峨峨光映日月,德相繁广不可具陈。此小化身其相劣弱,若望受用即云泥有殊。故《法华经》说:「长者脱珍御服着弊垢衣」,珍御之服以喻受用之身,弊垢之衣即况紫磨金体。盖以众生垢重,不堪见胜妙之身。既不能见亦无所闻,则于众生都无利益,大悲接物故现小化。亦如《法华经》说:「穷子见父踞师子床,宝几承足,富贵殊胜威德特尊。穷子见之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长者见子默而识之。」乃至云:「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着麁弊垢腻之衣,右手执持除粪之器,以此方便得近穷子。」此喻如来隐彼胜身现于劣相也。
疏先说下。正明设教。以此方佛事籍以音声,若无言教现相何益?教先说小后方说大。
或曰:「此明般若,何论小乘?」
答:「虽同佛言有深有浅,若不对辨安知浅深。然一代佛教不出大乘小乘,乃至圆宗亦大乘摄。其所宗者皆宗因缘,虽则同宗因缘,于中浅深有异。小乘即生灭因缘,大乘即无性因缘。无性因缘者,如《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空即无性义也。今明小乘故云生灭因缘。生灭因缘者,诸法缘会即生,缘离即灭,既生既灭,足知无常。然则不无生灭之法,以有法执故也。然佛出世先说小者,有二对治。故说生灭对治凡夫外道执我,我是主宰义,既言生灭则知无主,无主无宰则无我也。说因缘对治外道自然之计,外道所执多执神我,有作受故兼执自然,既言因缘则非神我、自然也。为治此二,是故先说生灭因缘。即佛初成道,始从鹿苑度五俱轮,次度舍利弗、目连、迦叶三兄弟等,于十二年间所说,即诸部《阿含》等经是也。」
今悟等者。佛说此法意令众生悟四真谛也。此有两种因果。谓:集是世间因,苦是世间果;道是出世因,灭是出世果也。苦即三苦、八苦。三苦谓:苦苦、坏苦、行苦。八苦谓:生、老、病、死、求不得、五阴盛、爱别离、怨憎会。集即业惑,如逐妄中说,灭即有余、无余二种涅槃,入经可见。道即八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谛者诚实义。如世间苦集,逼迫和合事无虚谬,名为实义,非谓不生不灭名实。即说苦定苦、集定集等,以是义故四皆是也。故《遗教经》云:「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即如佛于鹿苑为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之例也。三转者。一示相转。示谓显示苦行相等,令其悟解,云此是苦、此是集等。二劝修转。劝谓诫劝令其修断,云此是苦汝须知,此是集汝须断等。三作证转。作证谓引已所作令其信受,云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等。意言我已知、已断、已修、已证,汝等学我,当知、当断、当修、当证。如是说已,一类小根之人如言启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发心进修作五停心等七种方便,断三界四谛下分别麁惑,得初果证,乃至进修渐断三界俱生细惑,证余三果得阿罗汉,则令世间因亡果丧、出世间因生果证。《法华》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故疏云:「先说生灭因缘,令悟苦集灭道。」
疏既除下。二、结判
我执者,即于五蕴总相计有主宰,名为我执。若一一推求,色等性中不见我体,名为我空。若见五蕴之法实有体性,名为法执。若了五蕴如幻如化从缘无性,名为法空。既除者已尽也,以小乘人闻说生灭因缘不执于我故,云既除我执。未达者,以未闻说无性因缘,犹计蕴法为实故,云未达法空。若具言之,合云既除我执已达我空,未达法空未除法执。今则上执下空,文影略故,入除我执,便是已达我空未达法空,便是未除法执故也。
疏欲尽下。二、叙说般若意二
一、总云大部二
一、叙教释意
病根者喻法执也。如人有病令人不安,如木有根能生枝叶。意云二执如病,令诸众生不得安乐,若取法执为病,病即是根,持业释也。若取我执为病,是病之根,即依主释。今则病通二执,根喻法执,以能所依二体异故。我是能依,法是所依,以能从所生,故能非根,根唯局所也。由是凡夫有我执,必兼有法执;二乘有法执,不必具我执。又二乘无我执则未必无法执;菩萨无法执,则必无我执。如因迷杌方可见人等。
般若即慧也,为显此法故遗言成教,教即文字,般若即观照、实相二般若也。今约佛论,故通法教俱名般若也。此中意云:如来意欲尽众生有执之病根,方谈空宗之般若。然大乘教法无量无边,何故此中唯谈般若?谓正能破执大乘初门,二执若除真性自现,故唯谈此除其病也。故古德云:「《华严经》如治国之法、养性之药,般若教如定乱之将、治病之药。」二经既尔,余可例知。
心境等者。然佛初说小乘心境俱有,说大乘法相即境空心有,说般若教即心境俱空,今正明此,故云齐泯。心即心心所法,境即诸识相分。心通能变能缘,境通本质影像。心境等亡故云齐泯。谓约遍计则都无所有,如绳上蛇。约依他则缘无自性,如麻上绳。由心故境、由境故心,境灭心空、心如境谢。然诸法虽多不出心境,心境既泯则一切皆泯也。《心经》亦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等,故云齐泯。
即是真心者,显非断灭。恐闻一切诸法泯之皆无,诸法既无应成断灭。故此显云即是真心。然此心与上心字不同,上是缘生忘心,即前梦识也;此是常住真心,即前镜心也。为拣别故,故特言真,以一切诸法皆依此心,若离此心无别有法。故经云:「一切世界因果微尘因心成体。」心之所现名曰依他,执之为实乃名遍计,依计既泯即是圆成。如绳依麻有蛇託绳生,绳蛇既亡则麻着矣!此是疏主出般若之密意。若据经文,即但言诸法皆空,不言即是真心。故下文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文虽不彰义实如此。若法性宗,即直于诸法空处显出真心。故《圆觉经》云:「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乃至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故云即是真心也。
垢净双亡者。上言心境染净已舍,文未显彰,故重明也。意云非但无诸有漏心境之法,若于法中染净之法亦复不有。为对治垢染,方彰净法之名。所治之垢既亡,能治之净何立?如无悭贪,布施亦遣等。则知若理若智、若因若果,一切行位诸对治门,悉皆不有,垢净并无,故曰双亡。故《心经》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等。
一切清净者。此净与上净字不同,上即对染之净,此名真空曰净。以声闻怖空故言清净,清净即空义也。《大般若》中,或则云空或言清净,然万法虽多不出心境,恐收不尽,又约垢净重明,斯则是法皆摄竟无所遗,故言一切也。故《大般若》云:「善现!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故色清净」,乃至「诸佛无上菩提悉皆清净。」又非谓泯却心境、显真心了,然后亡垢净、显真空。此乃文家成隔句对。若欲顺义,应云心境齐泯、垢净双亡,一切清净即是真心。理则明矣!谓真心之中,本无心境垢净等法,名之为空。非谓无于心法成于断灭。故《唯识颂》云:「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然此与前迷真习妄,正为翻对。若无前意焉起此文。
疏三千下。二、显瑞彰会
三千即三千大千世界,如下所明。瑞即祥瑞。焕明也。佛说此经之时,放大光明照三千界非不焕然,复现种种奇异之事,有此祥瑞,故云三千瑞焕。故《大般若经》第一云:「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上,自敷尼师坛结加趺坐,入等持王三昧,安祥而起,一一身分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云:「令此世界六种变动,盲者得视,聋者得闻」等。又云:「其诸天人佛神力故,各见于佛正坐其前,咸谓如来独为说法。」
十六会彰者。然般若类有八部,谓:大品、小品、放光、光赞、道行、胜天王、文殊问、金刚。唐译六百卷,二百七十五品,总一十六分。前五无名,后十一分有名,前六分品,后十不分品。即初分、七十九品,第二分、八十五品,第三、三十一品,第四、二十九品,第五、二十四品,第六、胜天王般若分,一十七品,第七、曼殊室利分,第八、那伽室利分,第九、能断金刚分,第十、般若理趣分,第十一、施波罗蜜多分,十二、净戒,十三、安忍,十四、精进,十五、静虑,十六、般若。即《大明度无极经》四卷,同前五分,《儒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即第九分,《实相般若》即第十分,《道行》、《小品》各十卷,同第四分,《光赞》十卷、《放光》三十卷、《大品》三十卷,皆同第二分。然上诸本开合大部,文势次绪事理一一皆同,但广略之异,唯《仁王》一本,不在八部之中。
疏今之下。二、别示今经二
初、略标指如文
二、广序赞二
一、序叹幽玄二
一、具序一经诠旨三
句偈下。一、正序
句有文句义句,今通此二,偈谓积句所成,亦通此二。隐谓潜隐,即现在无文,如经中多无所断之疑文及其住名。略谓少也。即现虽有文而不广故,如经中唯有能断之文及有住义。旨谓意旨。趣谓旨之所归。彻理曰深,难觉曰微。难觉有二意,一为文隐略故义趣难觉,二为彻理故甚深难觉。然隐略深微之相,即下所云慧,即返流净用,约断执观空得名。般若正翻云慧,不云智也。下释题中广辨体相。三空者,即我空、法空、俱空也。如下经云:「无我相人相」等,即我空也。「我相即是非相」等,即法空也。「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是俱空也。二空可知。俱空有三说:一别观人法名二空,同一刹那双观人法曰俱空。二即二执既遣,二空亦遣名俱空。三即能所遣时慧亦无住,即与本性相应。此时自无人、法二相及非法相等名俱空。彻谓透彻。慧是能彻,三空是所彻。般若照时透过三空之表,即与本源相应。以本心源非空非有,为对人执方说人空,为对法执方说法空,为对二执方说俱空。即空是能对、执为所对,所对之执既遣,能对之空亦除,空执两亡方契本性,若住空境未曰相应。所以疏中特言慧彻。由是四加行位菩萨,为取空相不名见道。故唯识偈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真住唯识。」今既彻于空相,能所兼亡,即同唯识见道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檀舍万行者。梵音檀那此云布施。舍谓舍摄万行,即菩萨所行之行不唯于万,今举大数耳。以布施舍于三施,三施该于六度,六度包于万行,以本望末故,曰檀舍万行也。所以佛答修行,唯言布施。故弥勒颂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住一十八下。约二论以叙叹。准无着论中,从佛正说已下,乃至经终分,为十八住处。谓第一发心住,乃至第十八上求佛地住。即是修大乘行人,从因至果安住之处。
密示阶差者。谓隐密示现行人修行入位阶降差别之相。以经中都无十八住名,含有十八住义,以不显配故云密示。前后浅深不同故云阶差也。然阶差之相,在下正宗文前疏文具明。
断二十七疑者。准天亲论,从佛答三问毕,便蹑迹断疑,乃至经终二十七段。谓第一求佛行施住相疑,乃至第二十七入寂如何说法疑。
潜通血脉者。潜谓潜闇,通谓通流,血脉者喻也。以经中多分唯有能断之语而无所断之言,由是文起孤然势意断绝,及寻经旨皆有所因,文虽不彰理且连贯,以不明显故曰潜通。其犹人身血脉,外虽不彰内宛流注,约喻显法,故曰潜通血脉也。此意见于逐叚叙疑之文。
疏不先下。二、反显不先遣遣者,即反显慧彻三空之义。谓二执为所遣,二空为能遣。又二空为所遣,俱空为能遣。以俱空遣二空,空病亦空,故云遣遣。如《圆觉》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曷契如如者。曷何也、契合也。如如者,即上三空之表,本源真性也。二空破执,执丧空明,空病亦空,方契本元真性也。意云:若不先遣遣,即滞有滞空,何能契合真如本性。然此语势亦是御注序文,彼云:「咸归遣遣之旨,尽入如如之妙。」
疏故虽下。三、顺结
如经中度四生即是策修,无生可度即是无相。行六度即是策修,不住相布施等即是无相。如是类例遍于经中。然度生修行合是有相,今以无生可度、无住布施、无法可说、无我修善,故顺经宗无相之义,一经前后无不谈此,故曰始终。又因心果心咸皆如是,斯则正策修时无相,正无相处策修,非谓前后始终皆尔。
疏由斯下。二、结叹四法幽玄三
一、正结叹
若据前正叙叹中,约教义分能诠所诠。今于所诠之中,别开行果,即四法足矣。然教密如前句偈隐略,理密如前旨趣深微。行果二玄前文未显,故宜别明。行玄者,夫菩萨行不出二种,谓随相行、离相行也。随相即同前策修,离相即同前无相。玄者妙也。若二行抗行,或先或后,不名为玄。二行同时不相妨阂,乃名为玄。若唯随相即同凡夫,若唯离相即同二乘,二行相资宛符中道,即观空而万行沸腾,涉有而一道清净,是菩萨行矣。果立者,果即佛果也。此中佛果总有二种,所谓真身、应身。应身有相,真身无相。玄者。若二身各异,相无相殊,不名为玄。以相即无相、无相即相,真应无阂,故曰玄也。所以经中,若以相观佛,则是人行邪道,不以具足相发心,则堕断灭,以此真身应身不一不二故使然也。
由斯者因此也。即正指说此一卷经,是密是玄也。此则结指前文之所明,标为后说之所以也。
疏致使下。二、示难了
致遂也使令也。由前四法幽玄之故,遂令讽诵甚多而解者极少。口讽即读诵其文也。牛毛喻其多也。妙解经意乃名心通。麟者瑞兽,君圣则现。角者麟唯一角,喻悟者少也。此有两重相望,以论多少。谓麟比牛而已少,角比毛而又少,意谓读诵者多中之多,通悟者少中之少。
疏或配下。三、彰谬解
前四句即但不符圣旨,别作意度不得圆畅,虽非邪僻亦名谬解。后二句胸谈臆注正是邪谬。前言心通者少、不通者多,此之三类即是不通之相也。此前两家皆先叙因,然后结过。
配入名相者。谓有疏将法相名句配入其中,此则贪着其事,好尚法相也。如下经云:「凡夫之人贪着其事。」乖宗者,以经宗无相真空,既以法相解之,宁契经旨,以不顺理名之为乖。
但云一真者,但犹独也。以闻说此经是空无相宗,则首末作离心离境空无相道理一味销释,故云一真。
望源迷派者。望谓瞻望。源谓水生之处也。迷谓昏迷。派谓流派。路分曰岐,水分曰派。意云:此经虽宗无相,而文义千差。今虽符大底宗源,而全乖差别义理,故云望源迷派已。斯言乃是晓公《起信》序文。今虽用之,而意异彼。彼则以一心为源,随缘生灭为派。此则以经宗为源,义理为派。故不同也。
其余等者。前则各有一长,此乃都来邪僻。前则依人依教,此乃率意推胸、率尔疎谬之言。故曰:「胸谈臆注不堪採览,置之言外」,故云不足论矣。就中此释宇内偏多。疏主云:「予久志斯经,徧询诸疏,亲见数十本。或假託金刚藏,或云志公,或云傅大士,或云达磨,或云五祖,或题自名,皆好纸好墨装饰甚华,其中文义总不堪採。如释舍卫国云卫者百灵卫护,举一例诸首末皆尔,苟有无限愚人,不能甄别,宝为至妙,诚可悲哉!」
故云胸谈等,若将源派约迷不迷,前后相望有其四句。一、迷源不迷派,即配入名相者。二、迷派不迷源,即但云一真者。三、源派俱迷,即胸谈臆注也。四、源派俱不迷,即下不攻异端,是此疏也。
疏河沙下。二、引文结显
河沙珍宝者,即经云:「如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乃至此福德胜前福德。」
三时身命者。即经云:「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乃至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喻所下有二意。一即于此内、外二财喻之不及。二即如下文云:「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乃至譬喻所不能及。」含兹二意故云喻所不及。
岂徒然哉者。岂者可也。徒者空也。意云可空如此也。意谓此经句偈隐略有趣深微,寻波讨源卒难得意,傥悟玄理随分受持,得福德多不可思议。既若如此,非圣智不能造其源,常情之流岂合措意。此文意含两势:一验凡心不晓,二验持者福多也。
疏且天亲下。二、述造疏意二
一、示疏论师承有据二
一、示论师承斥他添削
梵语提婆盘豆,此云天亲,是地前四加行位菩萨,即无着弟也。无着,梵语阿僧佉,是初地菩萨,即天亲兄也。补处即弥勒菩萨,见在兜率天上次补佛处,号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以二菩萨依禀弥勒菩萨偈颂,造论解经,故云师补处尊。下悬谈广明。
后学下斥其违论。即无着、天亲之后,製疏之者也。何疑者责辞也。添即前云配入名相者。于本论外,加以大小乘法相行位故云添。弃即前云但云一真者。弃却两论别自解释也。不知彼人云我胜菩萨为,复不知菩萨所造论耶。若言不是我胜菩萨,亦非不知造论,但以志道参玄忘言取意,截径修进不务枝流,谁有心力寻于论文者,即应责之曰:「寻论释经则推无心力,推胸率意心力何多。」且者约截之辞。以不论所余截径而斥意云:「今不论儞有理无理,且论主是入位上流,复从弥勒所受义句,此盖佛佛相传展转师授。儞之后学,何得固违而自率意耶?一是凡圣愚智悬隔。二是师父之言。背智率愚、悖师无礼,如父有所作子乃故违,岂合天道耶!」故此引师以斥也。
疏故今下。二、明今述解不攻异端。今初两句对非显。是故今者由菩萨展转相授,所以今之述作不攻异端。攻谓攻击,异谓别异,端即端倪,即显诸家却是异端也。故云对非显是。故《论语》云:「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注云:「善道有统故殊涂而同归,异端不同归也。」
疏是下二句,出其因由,既用本论释经,不攻异端明矣。
乳非下引经喻。《涅槃》第十云:「复次,善男子!如牧牛女为欲卖乳,贪多利故加二分水,转复卖与余牧牛女。彼牧牛女得已,复加二分水,转卖与近城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水,卖与城中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水,诣市卖之。时有一人为子纳妇,当须好乳以待宾客,至市欲买。是卖乳者多索价数。是人答言:『汝乳多水,不直尔许之直。今我赡待宾客,是故当取。』取已还家煮用,作麋而无乳味,然于苦味中千倍为胜。何以故?乳之为味,诸味中最。善男子!我涅槃后,正法未灭余八十年。尔时是经于阎浮提当广流布。是时当有诸比丘,抄略是经分作多分,抄前着后、抄后着前,前后着中、中着前后,杂以世语错定是经。今多众生不得正见。如彼女人展转卖乳,乃至成麋而无乳味。然彼经意以喻涅槃,此借用之以喻般若。此中城内之言语稍漫通,今取最初新搆之乳未加水者,以为喻也。」
或曰:「此中岂无疏主自语,应同添水乳耶?」
答:「不然。虽有自言,但是连合前后,或引文之端,皆从本义而非添也。」
疏纂要下。二、示名题
义意在下。诸家至此皆略判经题,今务简削繁,下文委释。
三、解本文二
初、偈文归请
将欲製疏,恐未上符下合,故归请也。意云:《法华经》说:「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圣智尚难图度,凡心岂可测量。由是祈请加护冀无纰缪。于中前三句归敬三宝,后一句祈愿利生。初二字能归至诚。稽者稽也。首即头也。《尚书》云:「稽首拜手」,注云:「稽首,谓首至地也。拜手,首至手也。今则屈头至地稽留少时,表敬之甚也。」又礼有三种,谓下揖、中跪、上稽首。今则上礼表无慢心。然能归之人必具三业,表佛有天眼、天耳、他心知故。谓以身业归,表佛有天眼见。以口业归,表佛有天耳闻。以意业归,表佛有他心知。又圆满三业善故,成就三轮因故。以未归三宝之前,三业悉皆不善,今归三宝故,三业皆善也。三轮者,谓神通轮、记心轮、教诫轮。因中身业归,果获神通轮。因中口业归,果获教诫轮。因中意业归,果获记心轮。据此即三业是因、三轮是果。三轮之因,依主释也。今言稽首即当身业,但举身业余者自具。谓称三宝名,及述所为事,即口业也。心不虔诚宁肯归礼,即意业也。
牟尼下,正举三宝。谓佛法僧为福之田,三皆可宝故云三宝,带数释也。然有三种:一住持。即塑画等,像佛也。三藏教文,法也。五众和合,僧也。遵守遗言任持像法,名曰住持。二别相者。佛即三身,法即教理行果,僧即二乘菩萨。三同体者。觉照名佛,轨持名法,和合名僧。于中复有本性观行融通之异,皆一法上说之,故云同体。于上三中,今所归者即别相也。五教之中当其始教,以此经属始教故。今但取当宗之中能说般若为佛,所说般若为法,发起流通者为因,故非余教。
牟尼下,佛也。梵音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故不住涅槃,寂默故不住生死。又寂者现相无相,默者示说无说,此则即真之应也。大觉者,觉即是佛,大拣余圣,余圣虽觉未名为大,二乘偏觉、菩萨分觉,皆非大也。唯佛如来一觉永觉、无所不觉,如大梦觉、如莲华开,逈超群圣故独称大。尊者具上九号为物所尊,下文广辨。
能开下,法也。于中能字属佛。开字通佛及法,谓在佛为能开,在法为所开。般若三空句五字,唯局法也。然于此中具教理行果,般若果也,以是到彼岸慧故。三空理也。句即教也。理果合论行也。以慧照理是菩萨行故。
发起下,僧也。发起上士即须菩提,因兴三问故佛说之。流通上士,即是弥勒、无着、天亲也。逦迤解释方始弘传。上士者高上之士也,或曰上人,故马鸣菩萨《赞无常经归敬偈》云:「八辈上人能离染」;或云大士,故《大云疏》云:「如斯大士皆归命」,斯皆通用故随人称。
疏冥资下一句。祈愿利生也。冥闇,资助也。所述即此疏也。契合也。群机即一切众生也。然资助加护有二种:一即显加,谓现身说法有所见闻。二即冥加,但得智力无所视听。今于二中唯求冥加也。以製疏释经唯籍智力,但得冥助不须见闻。以此经云:「若以色见声求是行邪道。」为顺此教故不求显然,凡所设教皆契理契机。今不言契理者,以疏是论文已契理故,又疏主于二利中利他偏甚。今唯言契机者,悲增之相也。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第一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第二
长水沙门子璿录
将释下。二、开章正释
既蒙加祐心通智明,约义开章遂申经旨。文二
初、标列章门
将犹欲也。此依崇圣寺尘外疏,唯开四门。若准《大云疏》中,即开六门:一明经意,二明宗旨,三明经体,四辨译时,五解题目,六释经文。今虽四门,含六门义。谓此第二摄彼二三,第四摄彼五六,其余单摄但小异耳。
二、依章正释二
初、总论诸教如多药共治一病。二、别显则如一一药各有功能也。初中二
初、通赴机缘
酬因者,酬谓酬报,因谓因地。以佛于因地初发心时,希求无上正等菩提,遂启四弘誓愿: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于此四中,三愿皆毕唯一未圆,誓度众生众生宛在。今虽证果不舍因门,现身说法济度群品,以报先愿,故曰酬因。故《法华》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以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
酬请者。佛初成道,梵王帝释等请转法轮。故《法华》云:「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余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如来默然受请。既受其请故,始于鹿苑终至鹤林,四十九年说诸经教救度众生。故《法华》云:「即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等也。
显理度生者。此二相从合说,然有通别。通则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别则说四谛法显生空理,度凡夫外道;说六波罗蜜,显二空理,度不定性二乘及利根凡夫,令入大乘道;说一乘法显法界理,度定性不定性二乘及地住菩萨并上上利根凡夫,令入一乘究竟佛道。
若据下。二、克就佛意
唯为一大事等者。《法华经》具云:「诸佛世尊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乃至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准《天长疏》解云:「佛之知见非三非五故云一,广博包含故云大,诸佛仪式说此化生故云事,众生有此机能感于佛曰因,佛即应之曰缘。」故者所以义。由此一大事因缘,所以佛出于世。开示悟入者。此之四句不出于二:初二句能化,后两句所化。能化有二:谓大开而由示,此属于佛。所化亦二:谓始悟而终入,此属众生。若准《法华论》释:「开者双开菩提、涅槃二无上果。示者别示法身,显三乘同体。悟者知义,别指报身,二乘不知说令知故。入者因义,修因契入故。」《华严》疏主解云:「开者开除惑障。示者示真实理。悟者悟妄本空,了心体寂,只今悟上真理。入者冥于心体。」石壁解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开也。指云心中了了分明,是佛性曲示也。斩新领解决定印可不疑,始悟也。一切念想都亡,终入也。」诸家解释旨趣不同,白璧黄金各为至宝。
疏后别显者。近指一卷《金刚》,远关诸部《般若》。以同宗故,意明有何所以说无相经。于中五段具列如疏。初中三
初、标
对治者。如病设药义见序中。我执者有二:一、凡夫情计我,即执五蕴总相,以为主宰。二、外道神我,即蕴离蕴或大或小,幽灵神圣动用难思,皆计为实,故示我执。计一切法实有体性,名为法执。然佛说小乘以除我执。今说般若重为此者,盖深必该浅也,由是正除法执,兼明我空也。
由此下。二、释二
初、总标
由执起障烦恼,即根随等,此依我执而起,如前逐妄中说,所知即根本无明也。故《起信论》云:「无明义者名为智碍,即所知障也。」此依法执而起。
由烦下。二、别示二障过患二
初、烦恼障
心不等者。心本清净自在,功德妙用过于尘沙,良由此障覆蔽不得显现,故云心不解脱。解脱者自在义。不唯令心不解脱,复能造业润业,业即善、恶、不动业也。以有业因,必招果报即受生也。受生之处所谓五道,生而复死往而又来,故云轮转。轮转之相已如序中纶轮义也。反推其源即是我执,故知我执是过患根本,故要除之。
由所知下。二、所知障
慧不等者,此即大乘深慧,不论小乘浅慧。此慧若发,照见五蕴皆空,唯是心性,离自心外无别有法,今为无明覆蔽不得开发。故《华严》云:「若不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长一切恶。」
不达等者。然诸法性相有别有通。别则如水以湿为性,以动静为相等。通则诸法同以无为为性,有为为相。由无是慧,故不能了之。然了心即根本智,了性相即后得智。二智不显盖由无明,无明不除不成佛法。故云:「纵出三界亦滞二乘」等。斯则虽出火宅,犹止化城,不到宝所。若反推其本由于法执,将知法执是过患根本也。然此二障非谓抗行,皆由一心所为,但微着有异。所知则细,烦恼则麁,麁细虽殊都无别体,犹如一水起动成波微着有异。于中亦有二义。才动则不能现像,同彼所知,勐盛则覆舟溺人,况于烦恼。法喻相对,昭然可见。又心慧解脱,约人料拣以成四句。谓心解脱、慧不解脱,二乘也。心不解脱、慧解脱,大悲菩萨也。俱解脱,佛也。俱不解脱,凡夫也。
疏二执下。
三结以前推穷一切过患根本是其我法二执,二执若遣二障即除,二障若除则诸过自灭,由是过患之源即其二执。为除二执故演斯经,故知此经是大良药。故《心经》云:「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等,乃至云「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欲知此经除二执者。如经云:「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除我执也。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是除法执也。如此类例遍于经中。
疏二中二。
初、标
可知。
二、释
疑者。于理于事犹豫不决,即心所法中烦恼一数。然有二种:一种子,二现行。种子谓蕴在藏识未显发者,名为未起。现行谓动之于心或形之于口,名为现起。遮则遮其种子,不令起于现行。断则断于现行,即自除其根本。其犹筑堤防水倾津泼焰,其义可见。
即经下,指经也。然准经即答三问已,展转而断,起复连环,故云节节至二十七。然遮断之言总有两意:一则经中有须菩提陈疑处,是现行,即第二第十一第十九,余无问辞,皆种子也。二即当时尽是现行,望于后代总名种子。斯则断现行时,即是遮种子也。然二意中后意稍切,故二十七疑,皆言断而不言遮也。
疏三中二
初、标
二、释
然汎论业有三种,谓:善、恶、不动。受有三时,谓:现、生、后。若今世造善恶,今世受苦乐者,名顺现报业。若今世造善恶,次生方受,名顺生报业。若今世造善恶,从第三生已去乃至百千生方受,名顺后报业。今世有人造善恶业,目下无报,便疑无因果者,良由不达此三时报也。故《佛名经》云:「行善之者触事轗轲,行恶之者是事谐偶,致使世间愚人谓之善恶不分。我经中说,有三种报。」如上所叙。
今言转灭者,三中唯转恶业,以违理故;时则通三。然此恶业受报,准小乘宗说,有定不定。如初篇四重名为定业,僧残已下名不定业。以此对时应成四句,谓:时定报不定,报定时不定,俱定,俱不定。若此经说者则不然,以未入我法名决定业,若入我法名不决定业。所言不定者,或轻或重、或受或不受也。
问:「若然者,何以《大般若》中云:『唯除决定业应受报』耶?」
答:「但转重成轻,非令不受,故无违也。如此经云:『若有人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轻贱者,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菩提。』言先世者有二意:一、前生之前名为先世。二、未持经前名为先世。虽通此二,后义为正也。今以三涂之业,用轻贱代之,令报不定,生报现偿,令时不定,此皆转重令轻也。其灭轻不受,经则无文;经虽无文,义乃合有。然有两意:一者以重况轻,意云:重业既转之令轻,轻业故宜不受。二则曾堕三涂之者,出在人中犹有余业,即贫穷诸衰等苦,今既不堕三涂则余业必免,亦是时报俱不定也。」
疏四中三
初、标
二、释二
初、未说
夫为凡小,佛成正觉者,即菩提树下三十四心断结,五分法身初圆,示成正觉也。
未说等者,即成道之后十二年已前,但说人天因果及四谛缘生,未说三空般若。
无妙慧者,妙慧谓无相甚深般若也。此是法空之慧,以未说般若、未显法空,故无此慧也。
施等住相者,等于戒忍等四,住于我人众生等相,及住法非法相也。既住我法等相,则成世间因果,故皆有漏也。此说凡夫,依人天教者,或滞二乘者,设有断惑证真,不无厌苦欣乐,纵出三界,亦堕声、闻缘觉之地,此依小乘教者。若准凡夫兼无麁慧,就胜通说,故言无妙慧也。
疏故谈下。二、已说得为佛因二
初、顺释
即十二年后,说诸部般若之教诠显妙慧。妙慧即第六般若波罗蜜。以法身是真如妙理本不生灭,但以烦恼覆之,名如来藏。若妙慧照破烦恼,真理显现成大法身,故说妙慧为法身因也。
五度等者。五度即施、戒、忍、进、定。应身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之体也。此由积习五波罗蜜之所感得,故言五度为应身因。
疏若无下。二、反显
非波罗蜜等者,虽行施等由无慧导皆成住相,由住相故便成有漏,但成世间善因乐果,故非佛因也。故《菩提资粮论》云:施、戒、忍、进、定,及此五之余,皆由智度故,波罗蜜所摄。
疏故须下。三、结。
福慧属因,即五度六度是能严也。两足是果,即真身、应身为所严也。然诸佛果德虽无量无边,以要言之不过此二。故《法华》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意谓由无般若,致使施等非波罗蜜,不成佛因。故须福慧二严,乃成两足妙体。然前五与第六互相资助,以真应二果必须具故。其犹胶青彩色,彩非胶而不着,胶非彩而无色,六非五而无相,五非六而无因。如经云:「应无所住」,即修慧也;行于布施,即修福也。又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修慧也;修一切善,即修福也。此例甚多。
疏五中三。初、标
真应二果者。然诸经论皆说三身,此中唯明二者,已合摄故。言三身者,即法、报、化。如权宗所说:法身是理,无漏无为,报身是智,转识所成,有为无漏虽证于理,智且非理,如日舍空。由是理智分为二也。化身是影固宜不同,由此说佛有三身也。今言二者,法报合故,以智即是理,如光即珠,是故合说为真身也。如《净名经》云:「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岂言报体是有为耶!又《涅槃经》云:「若人言如来同有为者,死入地狱。」是故此中不说于三,但言二也。故《智论》云:「佛有二身:一真身,二应身。」亦云生身应身,皆化身也。
问:「法报化等皆是佛身,法报既其不分,化体何故别说耶?」
答:「法报皆实所以合论,化体唯虚故宜别也。」
疏未闻下。二、释。谓十二年前小乘之人,唯取三十二相金色之身,以为真佛,不知更有真佛,故云但言色相。不知下。以未达法空故,不知此相但是真身之中所现影像也。故《唯识》云:「大圆镜智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既言是影则知非真。故弥勒颂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不如等者,若知真身是实、应身是虚,又了相即无相名为真身,无相即相名为应身,如是见者名如实见。故《华严》云:「于实见真实,不实见不实。如是解法相,是则名为佛。」若不如是,名为不如实见。
疏故此下。三、结
发明二果者。如经云:「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者,发明真身也。「是名三十二相」者,发明应身也。又云:「则非具足色身」,发明真身也。是名具足色身,发明应身也。余例此知。
二因等者。真身由前慧因证得,应身由前福因证得也。前段中云:故须福慧二严等,即是约果说因。今云:故此发明等,即是望因说果。如是说者。意令众生修二种因、证二种果也。然前五门展转相蹑,谓说《般若经》本除二执,故有第一,二执虽遣两疑犹存,故有第二,纵使无疑争奈先业,故有第三,恶业既灭无漏因成,故有第四,因既昭然果证何远,故有第五,由是一经大意极此五重矣。
疏明经宗体者。宗即所诠、体即能诠。今初宗者,尊也,重也,心言之所尚也。然言由于心故。故肇公云:「情尚于空者,触言而宾无。」《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余皆例此。文二。初、统明诸教
然此方古今教有三种,浅深既异所宗亦殊。一儒教,主即文宣王,谓孔丘也。宗于五常仁义礼智信,意以修身慎行、理国理家,扬名后代也。二道教,主即玄元皇帝,谓老聃也。宗于自然,自然即融荡是非,齐平生死终归虚无也。三释教,主即释迦也。宗于因缘,意令识迷破惑,证真起用也。是故疏云:「因缘为宗。」然一代佛教通宗因缘,虽小乘生灭、大乘无性浅深有异,大约统论皆因缘也。然有二种:一世间。二出世间。世间有二:一内,二外。外复有二:一谓种子为因,水土人时等为缘,而芽得生。又泥团为因,轮绳陶师等为缘,而器得成。二内,谓无明为因,行支为缘,而生识等五支及生老死二支。前二器世间,后一即有情世间。故知成此三界世间,只由因缘二字。二者,出世间有三种:一则本觉内熏为因,师教外熏为缘,而始觉得生。二始觉为因,施等五度为缘,而佛果得成。三则大悲为因,众生为缘,而应化得兴。故知出世间一切净妙等事,不出因缘二字。故《法华》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又云:「我说是因缘,能灭诸戏论。」然统收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有义、空义、假义、中义,虽浅深不同,皆堕因缘也。
言有者。有生有灭也。谓诸法缘会而生,缘离则灭。如马胜比丘为舍利弗说偈曰:「诸法从缘生,缘离法即灭,如是灭与生,沙门如是说。」空者既属因缘,则知无体,无体即空义也。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假者如镜像水月,虽则不实,缘会不得不现。故《净名》云:「是身如影,从业缘现。」
中者。以假故非空,空故非假,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名为中义。故《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又如《中论》都明有等四义,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即三乘教中所说,空有中假等义,并不出因缘。故云佛教统宗因缘也。
疏别显等者。所谓通中之别,随何经中所宗各异。如:《华严》法界,《法华》一乘,《净名》不思议、真如、佛性等也。文三
初、约法正立
然般若种类诸说不同。准《智度论》说,有三种:一文字,即能诠教。二观照,即能观智。三实相,即所观境。罗什后来开为五种,谓:于观照中开出眷属,即随行五蕴及燸等善根。于实相中开出境界,即俗谛境。此五中唯观照,持业释,余皆依主。大云解之,五皆持业。谓:文字性空即般若故,眷属境界同文字故,实相即是法身。《起信论》云:「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故。」然虽三虽五,三者为正。何则?般若所照皆实相故,不唯真如。故《智论》云:「照色等空即名实性」,性空实理离于颠倒非虚伪故,于空见空亦名颠倒,于空无着乃是实法。色等虚为诳人眼根。故知但约不颠倒离虚伪便为实相。则双实真俗二谛,为一实相也。燸等眷属是慧性故,相应随行俱观照故,故知观照摄眷属也。由是虽则说三,已摄于五,既符《智论》,必契深经。故三为正。然诸家立宗,或为观照、或唯实相,此并未当。且此经所诠,一一离相,岂唯观照。又教化众生断疑破执,岂唯实相。由是今疏双取为宗。
不一不二者。欲言其一,体用有殊。欲言其二,寂照常俱。故非一二。
疏以即下。二、约喻释成则显双取为正
且本举能坚能利一金刚,以喻观照、实相二种般若。若单取观照则阙坚义,若单取实相则阙利义。又皆言即者。释成不二之相。以照而常寂故理非智外,寂而常照故智非理外。既离理无智、离智无理,故如金刚即坚即利。
疏万行下。三、约行结显谓菩萨行中必须具此
若昧实相则难亡分别,便成住相即堕有漏。若昧观照则阙智用,便滞偏空同于二乘。故须二事兼行方契中道。此则如前行玄之义也。由是《起信论》中止观合说,《法华经》内定慧庄严,《华严》明定慧二事菩萨依赖,《涅槃》显定慧不等不见佛性。诸教中说,无明邪见自此而生。故《华严疏》云:「万行忘照而齐修,顿渐无碍而双入」,皆此义也。
二、体分三
初、标立可知
文字下。二、正释
或曰:「诸家所出教体,皆取声、名、句、文,或通取所诠之法,今何单取文字耶?」由是疏云:「文字即含声、名、句、文」,此明具四法也。声即言音。名、句、文三,即声上屈曲表示,名诠诸法自性,句诠诸法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也。
问:「四法之中,文字最居其末,云何摄声等法耶?」
答:「所以能摄者,有二意。一能显文字有其三处。谓:心上显即意识境,声上显即耳识境,色上显即眼识境。今取初者故能摄之。二有声未必有名、句、文,有文则必有声、名、句,前前未必有后后,后后必有于前前,如苗必有根,根未必有苗也。以是义故,故摄声等。文字性空下。明摄所诠理也。谓依于般若显乎文字,文字本空即是般若,无别文字体也。然有二意:一体属缘生无自体故。二非别有一法为文字体故。此皆意显般若是文字体也。其犹鎔金成像,像即是金也。」
疏故皆下。三、总结
含摄之义,如上所明。能所总该故,言理无不尽。此乃文字则该能诠尽,般若则该所诠尽,诠旨既备故云统为教体。
疏分别处会文二,初中二
初、总示大部
此经下。二、别显此经。总可知。
疏别明中文三
初、正明东土翻译前后二
初、通辨诸译
流支者。天平二年于洛阳译成十四纸,名《金刚般若》。真谛,太康元年于金陵郡译成十四纸,名《金刚断割》。笈多,开皇十年于洛阳译成十六纸,名《金刚断割》。玄装,贞观二十二年于玉华宫译成十八纸,名《能断金刚》。义净,证圣二年于佛授记寺译成十二纸,名《能断金刚》。
疏今所下。二、克示所传
疏天竺下。二、因辨西方解释异同
转授天亲者。有说云:以天亲久习小乘、近从大教,要涤情执故转授之,断疑执,显行位,正宗文中可见。
疏今科下。三、示今科判依据差别二
初、正明科释所依
兼无着者。以显此疏正依天亲、傍用无着,余论诸疏义见开题处。
疏题云下。二、结成立题
所以不同《净名集疏》备书四圣之名义,即如何晏《集解论语》于孔安国、马融等注中,当者用之,不当者翦之。今疏亦尔,或双取以各有理,或共成一义,故两存焉。
疏释通文义二
初、题目二
初、释所诠三
初、释金刚二
初、翻名示相
梵云下。新云缚左罗。力士所执者如经所说。执金刚神,梵云诺建那,此云露形神,即此力士也。金中最刚者,金语通五,此最精坚故安刚字。仍非人间之物,故云帝释有之,乃是天上至宝,故云薄福者难见。《正理论》云:「帝释有宝名曰金刚,不为薄福众生所见。」
疏极坚下。二、约法辨义二
初、引经论总彰二义三
初、总标略辨
为有胜能,故云极坚极利,喻般若焉。无物下。释极坚等相,则知若有一物能坏则非极坚,若有一物不碎则非极利也。如银铁虽坚遇火则融,刀剑虽利斫石则缺,非极坚利也。拣余坚利,故加极字。
疏涅槃下。二、引教委释
《涅槃》下引经。无着下引论。难坏即坚义。能断即利义。细牢者。细谓拣麁显是微妙,牢拣可坏坚固义成。智因即是慧,慧是智之因,智是慧之果。此约观照般若说。以微细故能入于惑,令彼灭也。
不可坏者。《智论》云:「一切语言名相等事皆可破坏,唯无相智不可破坏。」此约实相般若说。
问:「实相般若分因果耶?」
答:「用有胜劣故分因果,体无增减因果一如。故《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华严经疏》云:『理开体用名大方广,智分因果号佛华严。』」
疏皆以下。三、结显喻旨
此结所引经论之意,然先上诸德皆用此义。资圣云:「金刚者坚而复利。坚喻本觉真性,虽流转诸趣而觉性无坏,利喻般若净照,三贤十地贯通万行,无明惑暗无不坏也。」肇云:「金刚者坚利之譬也。坚故物不能沮,利故物无不摧。以况斯慧,邪魔不能毁坚之极也,万物皆能破利之义也。」又诸经论说金刚喻定,《胜鬘经》说金刚喻智,《梵网经》以十回向为十金刚,《仁王》谓十坚心,《净名》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脱得无生法忍。又诸经论说金刚座、金刚山、金刚轮,如是等说皆取坚利义也。又晋武帝起居注云:「武帝十三年,炖煌有人献金刚宝,生于金中,色如紫石英,状如荞麦,百鍊不销,可以切玉如泥,是知坚利之极也。」
疏真谛下。二、引真谛别示六种二
初、正明六种
一一以法合之,分明在疏,皆般若之功也。
灾厄等者。有厄则灾祸必来,有业则苦果定至,厄除则灾祸不起,业丧则苦果不生。随人所须。有二意:一则如余物不能随所须,金不可为银用,罗不可为锦用等;金刚则不然,要者皆得。法中亦尔,有漏功德人不可为天,富不可为贫;无漏不尔,随心所成。二则余物用之则尽,金刚出之不穷。法上亦尔,有漏受之则穷,无漏受之不尽。
对日等者。慧即始觉,合本觉时,见法无生名无生智。如《起信》云:「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常住即无生义也。」火出烧尽世间,使六合空廓,智起断除烦恼,令大道通同。
能清等者。水清则万像齐鉴,疑除即佛法现前。
空中等者。昇太虚则不履于地,住真空则不堕世间。
锁诸毒者。中毒则令人命终,起惑则永沉生死。毒除则延年益寿,惑遣则不灭不生。
疏傍兼下。二、结示傍正
佛所立名本约坚利,如上六义乃是兼明,诸家至此多不料简,殊滥正义。若将此六配前五因,即一当第三,二三当四五,四当第二,五六当第一。
疏般若下。二、释般若二
初、翻名略指
般若正翻慧者,以古来诸德义翻为妙慧、净慧、无相慧,此皆挟到彼岸义,是别相也。或云智慧,今云正翻慧者,即通相也。
即照下。约功用以出体也。照蕴空即是功用,本觉之慧即是出体。《大品》云:「色如聚沫,受如泡幻,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如是观者名照蕴空。
相应等者。本觉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非新生故言本,不顽暗故言觉。慧即始觉也,依体起用故云之慧,始即同本故曰相应。然本觉与慧不一不二,以不二故故言相应,以不一故故言之慧。故资圣云:「妄心见俗曰无明,悟心照真为般若。」俗境万有见心必异,真空理一悟自无差,第一义空离照无理,清净本觉即理是照。又《涅槃》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此等皆证体用非一非二义也。然本即实相,始即观照。
疏若约下。二、引教广释二
初、引论别相释二
初、明总蹑三慧
学者即修大乘行人也。初须闻法生解名闻慧。次则测度所闻评量教理,分明忍可以印自心曰思慧。然后如闻思处,依而行之无所乖越名修慧。前二有漏、后一无漏,前浅后深,深浅虽殊通名为慧,是故总收名为般若。如人攻文赴举及第,虽前劣后胜皆一人也。云云。
疏故无着下。二、引论文释成二
初、正释成
波罗蜜中等者。此明顿悟中渐修也。慧才发时照万法空便到彼岸,名为顿悟。由有多生习性,未得念念相应,故须听闻正法、思惟其义、如说修行,方得究竟证入,名为渐修。开题中略明也。若《唯识》中说,则具根后二智。谓十度中,六通本后,四唯后得,六中则二智皆具,为分十度,故第六偏取二空本也。今依无着更加加行智,则通前三矣。
金刚断处等者,如金刚断物之处而断烦恼,非谓金刚亦通所断。
疏又云下。二、配因果二
初、双引论
上者字论牒所标。下者字疏牒论文。智因即慧、慧果即智也。前虽引用,今方解释。此引无着也,次引《智论》可知。
疏则闻下。二、双解释。此明法空深慧,意拣我空慧为麁浅,不为佛因,但是二乘因故。般若下。出所以。以慧是拣择义,拣择惑障显无为故。以因位有惑故须择之,乃名为慧。智但决断为义,以果位无惑但唯决定朗然独照,故名为智。只是一法受此两名,如人破贼为将功成为相也。有说以无漏智性为智因,大云破之,三涂有性何不断惑?阙细义也。此约妙慧别相以破。若就通相取亦可矣。以凡是有心皆成佛故,此得是因也。
疏若依下。二、引经通相释
此明字缘字界。若字是字界,般那都为缘。若以般为缘助于若界,则名为慧。若以那为缘助于若界,则名为智。如僧人俗人等云云。名殊谓曰智曰慧,义殊谓决断拣择,此中义殊故使名殊也。
体性无别者,皆别境中一也。前三种智皆名慧故,故智与慧皆如金刚。故《萨遮尼乾经》云:「帝释金刚宝能灭阿修罗,智碎烦恼山,能坏亦如是。」《无常经》云:「金刚智杵碎邪山,永断无始相缠缚。」
疏波罗下。三、释波罗蜜文三
初、约语对翻
应云下。回梵文,以西域风俗例皆如此云云。青龙云:「蜜多者离义到义。」元康云:「天竺风俗,所作究竟,皆云到彼岸。」到离之义次文明之。
疏谓离下。二、约义顺释二
初、释义
前三句中,每句皆上法下喻。意明烦恼如大河,难可度故。生死如此岸,有情居故。涅槃如彼岸,诸佛住故。则慧是能离能度能到,生死等是所离所度所到。若欲离此到彼,必须渡于中流。此约四谛说之,理则明矣!知苦是离此岸,断集、修道是渡中流,证灭是到彼岸也。此顺小乘义说。下经令入大乘无余涅槃,即须离二种生死此岸,乘六度船筏,度三障中流,到二涅槃彼岸。
涅槃等者。以翻波罗蜜为彼岸,即是涅槃,是故约转依果,明彼岸义。然生死即分段、变易,烦恼即总该二障。圆寂者。义翻也。谓:德备尘沙曰圆,妙绝相累曰寂。灭度者。肇云:「涅槃者,秦言无为亦云灭度。」或但云灭,然灭与小乘不同,小乘以灭生死为灭,大乘以寂灭为灭。故《涅槃》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然灭唯据果,灭度乃兼因。今则约果标因故云灭度。所以经中上言涅槃、下云灭度,亦是唐梵双彰也。涅槃种类下文具明。
疏一切下。二、通难
此即《净名》经文。彼云:「若弥勒得授记者,一切众生亦应授记。何以故,一切众生即寂灭相,不复更灭」等。今用此文以为难辞。难意云:「众生既即寂灭,何有离此到彼?今言到彼者,莫违经耶?」但以下。释通。但约翻迷成悟,便是离此到彼,若悟此已渐除渐证,名为究竟。然成波罗蜜要与七最胜相应,如《唯识》说。
疏若兼下。三、顺义通结。则是波罗蜜中之闻思修慧也。
疏经者下。二、释能诠二
初、翻名
修多罗或云修妬路,或云素怛览,此但梵音楚夏之异耳。义翻者。以修多罗正翻云线。由西天以修多罗一名召于四实。谓圣教席经井索线,彼多以华献佛置之桉上,恐风吹散以线贯之。又见此方圣教,能持佛语得无所遗,如线贯华故,以线称目之。就彼处呼曰修多罗,据此正翻即合云线。此方不贵线称故翻为经。斯则暗符彼方席经,兼顺此土儒道之经。然虽符顺彼此,而未免相滥。由是更加契字以拣异之。然更合于修多罗上加欲底二字翻为契经。则唐梵皆足也。
契者下。二、释义
诠表下。释契字。诠表义理,释契理也。谓说事如事、说理如理。云云。契合人心,释契机也。谓令人有所悟解欢喜信受。云云。斯则契理契机之经,依主释也。文虽是倒,意以经是能契也。
经者下。次释经字。初、标
以佛下。释。如开题处明已。今唯言经而不言契者,以为有般若拣滥,明非《道德》等经,故不言也。
后释下。二、释经文。疏二
初、科分
斯则道安法师所判,但是佛经,无问大小皆科为三。意云:序分彰说法之由致,正宗畅本意之玄门,流通继遐芳于万古。冥符西域,今古通遵。此经从如是至敷座而坐,是序分。时长老下,至应作如是观,是正宗分。佛说是经下,至信受奉行,是流通分。
证信者。即六成就也。显说听时处一一分明以证非谬,令物生信故。发起者。则以事相表示发起正宗法义也。然此二序更有异名,谓:通序、别序。通谓诸经同故。云云。别谓诸经别故。云云。亦谓经后序、经前序。经后序者,佛说之时未有,结集之时方安立故。经前序者,佛先发起方说经故。
疏中三段。今初。云云。
疏建立因者。意明如是等言,因何而立?佛临下。佛将入灭阿难愁恼,阿泥楼豆告阿难言:「汝是持佛法人,且须裁抑。汝当往彼咨问后事。」阿难曰:「云何后事?」阿泥楼豆曰:「世尊在日,以佛为师,世尊灭后,以谁为师?世尊在日,依世尊住,世尊灭后,依何而住?恶性比丘,佛在之日佛自调伏,佛灭度后,如何调伏?遐益后来理宜结集,一切经首置何等言?」阿难承教一一咨问。今疏影略不载问辞,但书答语也。
四念处者。四即身、受、心、法,念谓念慧,处谓身等,即是念慧所安住处。则念是能住,身等四处为所住。于此四处安住念慧,名四念处住,带数释也。
一、观身不净,即有漏色蕴具有五种不净。一、种子不净。乘过去业识种子,揽现在父母精血,合成身故。故《净名》云:「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智论》云:「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从华间生,唯从秽道出。」二、住处不净。于母胎中居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常受熏秽。故《智论》云:「是身如臭物,不因华间生,不从薝卜有,亦不出宝山。」三、自体不净。合三十六物以成身故。谓外有发、毛、爪、齿、眵、泪、涕、唾、垢、汗、便利等十二,次有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等十二,中有脾、肾、心、肺、肝、胆、肠、胃、赤痰、白痰、生藏、熟藏等十二。《智论》云:「地水火风质,能盛受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洁。」四、自相不净。九孔常流不净物。故《智论》云:「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净。一旦命终,胮胀烂坏臭恶狼藉不堪见。故《净名》云:「是身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智论》云:「审谛观是身,终归于死处,难御无反复,背恩如小儿。」《金光明》亦云:「虽常供给怀怨害,终归弃我不知恩。」
二、观受是苦者。受即是心所遍行五中一也,仍有三种。谓:苦、乐、舍。苦谓苦苦,乐谓坏苦,舍谓行苦。
问:「乐受未坏,应非苦耶?」
答:「以乐是苦因故,凡夫妄计为乐,元来是苦。」
问:「舍非苦乐,云何苦耶?」
答:「行蕴迁流逼迫常苦,但以苦乐麁相所覆,常情不知此微细苦。故此三法俱名苦也。」
三、观心无常者。心即缘虑生灭之心。谓心心念念前灭后生相续不绝,如水流注。故经中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九百生灭。
四、观法无我者。法即五蕴,谓五蕴法中一一推求,即蕴离蕴皆无我也。
如上观之,即能对治凡夫四种颠倒。谓凡夫颠倒则造业受生,及此用心自然无咎。
以戒为师者。从其轨范,但依戒律作止分明。故《菩萨戒序》云:「波罗提木叉者是汝大师,如来在日无异此也。」
默摈等者。佛法慈悲为无刑罚,比丘恶性唯默摈之。意令省己知惭,自然调伏耳。
经初等语,释在次文。然此四中意在第四,文中承便兼带前三。
疏建立意者。建立如是等言,意在于何?此有三意,如疏三段。
断疑等者。《智度论》说:「佛灭度后,诸天王等请迦叶言」,乃至云:「法城欲颓、法幢欲倒,当以大悲建立佛法。」迦叶受请,往须弥顶击大揵槌,诸圣弟子得神通者皆来集会。迦叶告言:「佛法欲灭,众生可慜,待结集竟,随汝入灭。」诸来圣众受教而住毕钵罗窟。迦叶入定以天眼观,今是众中谁有烦恼应逐出者,唯有阿难烦恼未尽。尔时迦叶从定而起,于大众中牵出阿难告言:「清净众中结集法藏,汝结未尽不应住此。」是时阿难惭耻悲泣告迦叶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为侍佛,以阿罗汉者不得给侍故,留残结不尽断尔。」迦叶告言:「汝更有过。佛意不听女人出家,为汝殷勤致请,令佛正法五百岁衰微。是汝突吉罗罪。佛临涅槃近俱尸竭城,背痛叠郁多罗僧敷卧,语汝须水,汝不共给。是汝突吉罗罪。佛昔问汝:『若有人好修四神足,应住寿一劫,若无减一劫。』为汝不对,令佛早入涅槃。是汝突吉罗罪。汝于一时以郁多罗僧,衬身而卧。是汝突吉罗罪。汝昔与佛叠僧伽梨衣,以足踏上。是汝突吉罗罪。佛阴藏相,入涅槃后以示女人,实为羞耻。是汝突吉罗罪。」迦叶言:「汝有如是六种突吉罗罪,应于僧中悔过。」是时阿难脱革屣袒右肩,长跪合掌,依六种突吉罗罪忏悔。忏悔已。迦叶牵阿难出语言:「汝漏尽可来。」言讫自闭窟门。是时阿难涕泪悲泣,求断结惑靡不精诚,至于后夜疲极偃息,头未至枕朗然得悟,三明六通作大罗汉,却至窟门击门而唤。迦叶言:「汝复何来?」曰:「我漏已尽。」迦叶言:「汝若漏尽,可纵神通于户钥孔中入。」阿难腾身入来礼拜僧足。迦叶手摩阿难顶言:「我欲为汝令汝得道,汝勿嫌恨。」此如苏秦张仪,云云。然阶圣果切在修心,不如说行事佛何益?狐假虎威宜其止绝,斯意甚妙详而警之。时大众请阿难昇座结集法藏,既昇座已未发言间,感得自身相好如佛。是时大众遂起三疑。故说下。既言我从佛闻,则知非佛重起、非他方佛来、亦非阿难成佛。故云三疑顿断。广如彼论,恐烦略叙也。
疏息诤等者。同为罗汉德业颇齐,若云自言固宜喧诤。
疏异邪等者。阿者言无,忧者曰有。外道意云:万法虽异不出有无,置之经初以之为吉。以初吉故,今中后亦吉。今则不尔,故云异邪。
疏正释下二。初、标列述意
言成就者,谓六为能成就。教为所成就也。
疏一信下。二、依科解释六
初中二。初、合释
谓兼次段合而释之。此则别义不计六数,单释谓正释信成就义。所引论文有标有释。
佛法下。是释。或曰:「因何最初便明其信?」故此释也。
信为能入者。然佛法无量信为初基,若无信心宁肯修习。由是五位之内信位居初,十信之中信称第一,十一善法信亦为先。故知信心之前更无善法。依此信本方兴解行乃至证入。故《华严》云:「信是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河,开示涅槃无上道。」今置经首,以表信相为入法之初也。
智为能度者。菩萨万行非智不成,若无智慧即滞有着空,以智为主不着二边,成无漏因获菩提果。故《菩提资粮论》云:「施戒忍进定,及此五之余,皆由智度故,波罗蜜所摄。」
信者下。正显。如是二字是信之辞。上皆《智论》所释。
又圣下。是刘虯注《无量义经》中释。此下皆约法说也。
显如者。众生如隐故沉三界,欲沉三界只要显如。故云但为除如之外余皆虚妄。故云唯如为是。论云:「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有云:始从得道乃至涅槃,其中所说无不为如。
又有下。即梁武帝解意,明有即无故不有,无即有故不无。相即同时故名不二,不二即如也。此约双融显如也。
如非下。恐闻有无不二为如,便谓如体是有是无,故有遮云如非有无,意明有无即不是,是即非有无也。此上二解,如字是显体,是字即无非也。
疏二闻下二。初、正释我闻之义
然我有四种。一、凡夫遍计我,二、外道神我,三、三乘假我,四、法身真我。今拣余者故云五蕴假者,则第三随世流布,要简宾主乃称于我。阿难已达我空,实不计执故云假者闻者,然大小乘诸论辨闻不同,有云耳根,或云耳识,或云根识和合故闻。今云耳根发识,则后义也。以根识单阙皆不能闻云云。然根识闻声而不闻教,若准名句唯是意闻。故《瑜伽》云:「闻谓比量。」然由耳识缘于声境,与意同时得闻也。然此二识闻声名句,实非先后异时,以率尔耳识同时意识故得闻也。五识皆然。
废别下。或曰:「既云耳根发识故闻,合云耳闻。云何经内唯言我闻?」故此释也。以耳是六根之别,我是一身之总。今废别耳从其总我,故言我闻。
阿难下。二、啇较所闻之法。前二句牒难辞。谓阿难是佛成道夜生,年至二十方为侍者。二十年前佛所说法并具不闻,何得结集诸经皆称我闻?
有云下。通释。此有三意。有云重说者,一也。佛初命阿难为侍者,阿难从佛乞三愿。一、不着佛退衣,二、不随佛受别请,三、请说未闻之法。佛随其愿故得闻也。得深三昧等者,二也。《金刚华仙经》说:「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力,故前所说经皆能忆持,与闻无异。」故《法华》经云:「世尊甚希有,令我念过去,无量诸佛法,如今日所闻。」若推下。三也。《不思议境界经》云:「复有百千万亿菩萨,现声闻形亦来在座,其名曰舍利弗乃至阿难等。」是则三中前二权说、后一实论。故言推本也。
疏三时下二。一、拣显释
师资合会者。谓说者教人以道德曰师,资者取也。从师之教取而行之也。佛及大众说听具足故云合会。说毕听毕故云究竟。意取说无异席贯通首末,故曰一时。《佛地论》云:「此就刹那相续不断说听究竟,总名一时。」一时之语佛自言。故《涅槃》云:「昔佛一时在尸首林。」又云:「我于一时在迦尸国。」此则显说听能所一切圆毕也。
诸方下。拣时也。不同有二。谓横则参差不同,竖则延促不同。延促不同如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昼夜,上上倍增。故参差不同者。如《俱舍》云:「夜半日没中,日出四洲等」,既然,云何定言寅卯辰已日月等耶?
又说下。二、会法释。此是慤公《楞严疏》意。说领即师资也。下有四对。
心竟泯者。以闻法之时妄心不起,心既不起境即不生,心境两亡故云泯也。此即不得以生灭心行听实相法,此通依计,故皆泯也。斯则染心俗境一对。
理智融者。以听法之际能所不分,以动念即乖法体,二皆真实故,言融而不言泯也。斯则净心真境一对。
凡圣如者。由心分别则见圣见凡,心既不生谁凡谁圣?相本目尽故言如也。斯则因果一对。
本始会者。妄念起时隔于本始,念既不起本始自同,摄用归体故言会也。斯则体用一对。
问:「此与第二何别?」
答:「前智是始觉,中根本智。前理是本觉,中真谛境。若此始、本本通真俗,始舍本后则前狭后宽也。前为形染且言真境净智,此为都明,故言本觉始觉也。又前约分证故云理智融,此约极证故言本始会也。」
诸二者。谓心、境,理、智,凡、圣,本、始,也。
皆一者,一义不同。谓:心境则泯之故一,理智则融之故一,凡圣则如之故一,本始则会之故一。义虽不同俱名为一,故云一时。
疏四主下。二。初、翻名
经唯标佛者。以秦人好略故。仍存梵音者。恐滥菩提故。以菩提云觉则属于法,今指于人故言其佛。无相滥失故不翻也。若释其义须得唐言,故先翻对也。然觉谓觉察、觉悟,觉悟既照真本有,觉察则了妄本空。了妄本空则不逐于妄,照真本有则不迷于真。真妄既明则能破和合识、灭相续心,显现法身,智纯净也。当尔之时,始本无二唯一觉耳。菩萨虽亦照真了妄,未得究竟,犹带萨埵之名。唯佛如来所作究竟,故独称觉者。
《起信》下。二、释义二
一、约体离念释
然此论明本觉心体性离诸念。今此引释果佛者,以果佛之体即是本觉、元自离念,因果虽分离念无别,故以本觉离念即是佛体。故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等。是故在缠名本觉,出缠名究竟觉,始终体一更无别法。故论云:「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则以下。疏结。本觉离念是佛体也。
然觉下。二、约位三义释
无生灭者。谓智照真如,如理见故。然有二意:一则心中无生灭之法。如《起信》云:「如实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以念生则染,今既无念,故不相应。二则无者不也,只明此心本不生灭。」即同《起信》云:「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常住即无生灭也。」
觉他者,此亦始觉了事即真,以望自心故名觉他。即同《起信》云:「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觉满者。以前二觉有解有证,先后胜劣,存自他之相,未得称满。今此圆备不立自他,故称之满。若准《涅槃经》说:「自觉者,觉自身有佛性。觉他者,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觉满者,若自若他无二佛性故。」然常途所说,自觉拣凡夫,觉他拣二乘,觉满拣菩萨。此中说者,自觉便拣二乘、权教菩萨,岂唯凡夫。故《华严》云:「一切诸法性,无生亦无灭,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
故知下。二、引论反释三
初、反显
意云无念故名觉,当知有念则不名觉也。
《起信》下。二、引证
前云心体离念虽通因果,今明众生不名为觉,独显果人方名觉也。
又云下。三、顺结
正结无念是佛义。以无念是佛,故能观无念者,即是向佛智也。
疏五处下二。一、释舍卫
舍卫亦云舍婆提,新云室罗伐悉底,此但梵音楚夏耳。此城在中印土憍萨罗国,缘南天亦有憍萨罗国,恐滥彼国故,以城为国名。闻物者,谓名闻胜德、珍奇宝物多出此国。
谓具下。释。欲尘即佳丽女色,财宝即珍奇宝物。多闻谓博通内外典籍,解脱即五通仙人等。远,离欲也。此即国丰四德,亦翻为丰德也。远闻等者。如上四事皆为外国之所闻知。
义净下。但证远闻之义,以有名称故得远闻。
祇树下。二、释祇园二
初、总指
舍卫国主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须达多,为儿聘妇躬至王舍城,寄止长者珊檀那舍宅。时长者中夜而起,庄严舍宅营办餚饍。须达闻已问言:「大士欲请国王为婚姻之会耶?」答言:「请佛无上法王。」须达闻已身毛皆竖,复问:「何等名佛?」长者广为说佛功德。须达多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无上,今在何处?」长者答言:「在王舍城迦阑陀竹林精舍。」时须达多一心念佛,忽然天明,其光炽盛犹如白日,即寻光处至城门下。佛神力故,门自开闢寻路而往。尔时如来出外经行,须达见已欢喜踊跃,不知礼法直问世尊。时首陀天,为其长者化作四人至世尊所,接足礼拜,胡跪问讯右绕三匝,却住一面。须达见已依而为之。世尊即为如应说法,长者闻已得须陀洹果。后复请佛:「惟愿临顾至舍卫城受我微供。」佛即问言:「卿舍卫国颇有精舍容受我否?」须达多言:「必见垂顾,便当营办。」世尊尔时默然受请。时须达多回舍卫国,佛令鹙子同往指授造寺仪式。即须达布金,买祇陀太子园,祇陀太子施园中树林,二人共搆精舍。既讫即执香炉向王舍城,遥作是言:「所设已办,惟愿如来受此住处。」佛时悬知长者之心,即共大众发王舍城,犹如壮士屈伸臂倾至祇陀园。是时长者以其所设奉施于佛,佛即受已即住其中。广如《涅槃经》、《贤愚经》、《四分律》、《西域记》说,须者往检。今佛于此说《金刚般若经》,故云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也。
然须达是主、祇陀助成,今树先园后者,以太子是储君,须达是臣佐,礼别尊卑故尔。真谛记说住处有二:一境界处。即舍卫也,为化俗故。二依止处。即祇园也,为统出家人故。又《善见婆沙》云:「举舍卫令远人知,举祇园令近人知,故双举也。」
祇陀下。二、别释三
初、释祇陀
战胜者亦云胜林,余如疏。
梵语下。二、释给孤
谓少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拯给孤独名为善施。又亦等者,就中孤独偏所矜哀,其实余人亦非不施故也。
西国下。三、释园字
梵音具云僧伽蓝摩,此云众园。则僧伽是能住之众,蓝摩是所住之园,斯则约能要所耳。寺者司也官舍也。以佛法初来,安鸿胪寺,后置僧舍,便以为名也。
疏众者下。文二。初、释标类
名高谓遐迩称誉,德着谓行业恢隆。
怖魔者。谓初出家日,飞行夜叉唱乃至魔宫闻故怖也。以一人出家展转化度,损减眷属故。然出家人从因至果三度怖魔。谓:出家时,发菩提心时,成正觉时。前二但怖,后乃兴戈为佛所摧,莫不降伏。
乞士者,谓上从善友乞法以练心,下从檀越乞食以资身。故《智度论》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乞士。」如经中说:「舍利弗乞食向壁而餐。时有梵志女名净目,来见舍利弗云:『沙门!汝食净耶?』答言:『食净。』净目言:『沙门下口食耶?』答曰:『不也。』乃至问:仰、维、方等?皆答言:『不也。』净目女言:『食有四种,我问于汝,汝皆言不。我今不解汝说。』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药种穀植树等,不净活命,名下口食。有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等不净活命,名仰口食。有曲媚豪势通致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名方口食。有以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不净活命,名维口食。姊!我不堕是四种不净食中,我用清净乞食活命。』净目因闻是说清净法食,欢喜信解得须陀洹道。」如是清净乞食活命,故名乞士。
净戒者。谓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有表受,无表持,清净持戒名为净戒。有说五义,谓加净命破恶。今以乞士即净命、净戒即破恶,故唯三也。
理和下。梵语僧伽,此云众和合。谓:理和无违、事和无诤也。
千二下。二、释举数
佛初成道者。即菩提树下,示成正觉也。
憍陈如等者。余阿湿鞞、摩诃男、婆提、婆敷、富那婆蹉。准《本行经》说:「佛初成道,梵天王等请转法轮,世尊受请,作是思惟:『诸世间中谁先得度?有五仙人昔日与我有大利益,堪能受我初转法轮。』复作是念:『彼等五仙今在何处?』以净天眼观彼五仙在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即向彼园广为说法,外道身心悉皆伏灭,所着之服即成三衣,手执钵器,须发自落,经于七日威仪具足,如百夏比丘。乃至为转四谛法轮,得阿罗汉果。」
迦叶三兄弟等者。《智度论》说:「尔时第一优楼频螺迦叶,在火龙窟为首,教化五百弟子。二那提迦叶,领三百弟子,在象头山修行。三伽耶迦叶,领二百弟子,在希连河曲。共计千人。皆为世尊之所降伏,求索出家,师徒皆得阿罗汉果。」
舍利弗等者。《智度论》说:「摩伽陀聚落有婆罗门,名檀耶那,而有八子。中有一子,名优婆低沙,即舍利弗也。复有一婆罗门产子名离多,即目连也。是二童子共为亲友,于删阇耶外道所出家。二人同心立其誓愿:『若复更得胜是师者,为我等说甘露胜道必相契悟。』尔时世尊有一弟子名曰马胜,威仪庠序入城乞食,进止有方。舍利弗见已,随到所止,白言:『仁者!汝是正师?为是弟子?』马胜言:『别有大师,我是弟子。』又复问言:『汝之大师说何法耶?』答言:『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如是灭与生,我师如是说。』时舍利弗闻是语已,即于是处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归到所止为目连说,亦复如是。二人共相领诸弟子,俱诣佛所求索出家。佛呼善来须发自落,袈裟着体,执持应器,成比丘相,于声闻众中,智慧神通各得第一。是二百眷属,悉得出家即受具戒,乃至得成阿罗汉果。」
耶舍等者。未检。
此常随等者。以此诸人先并事外,艰苦累劫一无所证,才遇见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故常随也。然具四众及龙天等,今但显一隐余。
流通分中,自俱者下。前则标指,约主望众故言与。此则都结,主众通论,首末相望,事不异也。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第二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第三
长水沙门子璿录
二、发起下二
初、叙意
戒能下。以戒是防非止恶义,定是寂静不动义,慧是明照拣择义。但能防非心即不动,心若不动慧乃分明,世出世法无不鉴照。其犹海中欲现万像必要水清,欲求清水无过水静,欲得水静勿令起波,止波如戒,水静如定,水清如慧,所现万像如一切法。喻中则水若不起波则水静,水静则水清,水清则现万像。法中则心不起非则心寂,心寂则照知万法。法上但唯一心,喻上但唯一水。法喻相对义则昭然。故经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此则戒资定也。《圆觉》云:「一切诸菩萨,无阂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此则定发慧也。
疏戒中七节,如疏。
一、化主
俱上九号者。以佛有十号,世尊当第十,故云具上九号。十号者。一如来、二应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世间解、六无上士、七调御丈夫、八天人师、九佛、十世尊。
二、化时
当日初分者。谓一日夜十二时总成四分。一初分,即寅卯辰,诸天食时。二中分,即已午未,人法食时。三晡分,即申酉戌,神鬼食时。四夜分,即亥子丑,畜生食时。今言辰时,即初分之后际也。唐周二译皆言日初分,斯则时胜也。此时则乞求不难,以太早太迟皆难得故。若非时乞食,欲施即无,不施又愧,便成恼他。乞之不得,亡餐又饥,是恼自也。
三、化仪下。谓佛有三衣:一、安陀会,即五条,名下品衣,亦名行道作务儭身等衣。二、郁多罗僧,即七条,名中品衣,亦名入众说法衣。三、僧伽梨,即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名上品衣,亦名福田衣。製像水田,见生福故。入王城聚落即着此衣,今以入城乞食故着也。
天王钵者,梵语钵多罗,此云应量器。是过去维卫佛钵,入涅槃后,龙王将在宫中供养。释迦成道,龙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欲取,化为四钵,各得一钵以奉如来。如来受已,重叠四钵在于左手,以右手按合成一钵。此是绀瑠璃石钵,持用乞食也。佛出行化,须着衣持钵者,为离苦乐二边故。诸在家者,好尚锦绮华洁衣服宝器,增长放逸,太着乐边。出家外道苦行尼乾裸形,手捧饭食致招诃丑,太着苦边。佛处中行故着衣持钵也。
四、化处者,园是所住处,国是所化处。之往也。今行化,故出祇园入舍卫也。
处广等者。准《西域记》,国周六十余里,内城周二十里,故云处广。《智度论》云:「居家九亿,故曰人多。」
五、化事者。此释经中乞食两字。头陀下。或曰:「佛为教主何须乞食?」故疏释也。头陀此云抖擞,抖擞烦恼故。然头陀有十二种事。谓:常乞食、阿兰若乃至树下坐,露地、塚间坐等,今则一也。若行此事获大功德,佛现斯轨令人效之。头陀既获功德,放逸足明尤过。世尊尚自乞食,余人岂合懈怠,惭耻愧悚自然行之。
同事摄者,则四摄法之一也。
又佛自乞食。准《缨络经》说有十意:一、止苦故,谓盲得见。二、得乐故,谓一瞻一礼生无量福。三、除慢故,谓众生见之不生我慢。四、满钵愿故,富欲施多钵则为空,贫欲施少钵则为满。五、鬼神供养故。六、障阂者见佛故,老病贫贱悉皆得见佛也。七、示天王所献钵故。八、作轨模故。九、绝诽谤故。十、令弟子不畜八不净物故。有此十意故自乞食。
缨络女下。通难。前引经难。今所下。释通。《净名》下。但证上乞食不食之义。
六、化等者,此释经中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也。
内证平等者。如理见故。
心离贪慢等者。不贪富好,不慢贫拙,平等修乞,故云慈无偏利也。
表威德等者。谓佛制小乘律,不许入恶象家,恐彼损害,不许入淫女沽酒家,恐生染心。佛入者表威德胜也。
息凡夫等者。谓恐憎此爱彼故。
破一乘分别者。谓迦叶舍富从贫乞,意令生福。须菩提舍贫从富乞,不欲恼他云云。二人所见互有是非,如来异此,是非一贯也。然上五中,初、大智、二、大悲、三、显德、四、息凡、五、破小。
七、化终。然已等者。和会字之句义也。今读则从文,释则从义。
若广下。权加数字,显文义兼畅也。饭即喫也。《论语》云「饭疏食。」
佛苦下。通伏难。应先难云:「前引《缨络女经》言不食,今经何以言食?」故此释也。有说:「食欲至口,有威德天在侧,隐形接至他方施作佛事,斯则示现而食,非真食也。」由是彼此皆不相违。
宝云下。显斋仪也。此四事中,前二云拟、后二不云者,以梵行贫病来则与之,不来自食,后二不然,故不云耳。《十二头陀经》除梵行者,以自乞故,故不分之。
疏定者。于中三节,如疏云云。
疏併资缘者。此释经中收衣钵也。饭食两字如前所解。讫了毕也。须併资缘者。以修定时具于五缘。谓:闲居静处、息诸缘务等。佛虽至圣诸习都无,实于衣钵不生劳虑,若不併除,后人倣效无由得定。以佛是教主,凡有所作人皆效学,故云示现为后轨也。
疏净身业等者。此释经中洗足已三字。
阿含下。牒难也。又如佛三十二相中有皮肤尘不染相,今何用洗耶?
示现下。释通也。此有三意。一、顺世故,夫人外归必恐尘染,故须洗足,佛顺亦尔也。二、表法故,洗去烦恼垢染,显得清净法身也。三、为后轨者,如资缘说。
疏正入定者。此释经中敷座而坐也。沉掉等者。沉谓昏沉,能引睡眠障定增故。掉谓掉举,任运攀缘能引散乱亦障定心。又于四仪中,以卧则昏沉,行则掉举,住则疲倦,唯坐为胜,故不沉掉。然昏沉掉举,盖是凡夫,若据如来的无此事,今垂轨则盖为后人。或曰:「经中但言敷座,焉知入定耶?」故次释云魏译等则知入定也。
如常敷座等者。谓如来每会说般若,皆自敷座具,为般若出生诸佛即是佛母,表敬般若,故自敷座。已说八会,此当第九,仪轨不易故曰如常。趺谓足背,加谓以一足压一足,结即两足不散表吉祥。故《智论》云:「见画加趺坐,魔王尚惊惧,何况入道人,端身不倾动。」又为正观五种因缘,是故结加趺坐。一、由身摄歛速发轻安,最为胜故。二、由此宴坐能经时久,不令身速疲极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外道他论皆无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严,令他见已极敬信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开许,一切贤圣所称赞故。正观五种因缘,是故应当结加趺坐。
端身住者,不低不昂、不左右倾侧也。
正念者,如理而念名为正念。念即念慧,谓离沉掉有无等。不动谓不动于正念也。
唐译下。亦证同上义。
正愿者即正念也。若别说者愿是希欲,谓希欲住对面念。念是所愿也。然在定前异,此则非正愿也。住对面念者。面即是喻,念即是法,住对两字通于法喻。今法喻之中各阙一事,谓法阙所照理,喻阙能照镜,镜对面住面则自彰,念对理住理则自现。法喻阙者文影略故。或可不尔,但理观分明,如面目覩现量,即水喻亦得。
无着下。显入定意。先牒难,併缘入定,意在于何?
于此下。释通。于此者论云于法也。能觉者定通,能说者说通也。意云定通方得说通,以散心说法不能如实,从定发言必有当也。故下文云: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诸经之中每欲说法皆先入定,意皆如此云云。斯亦示现为后轨也。若准如来,言念何失,是故论云显示等也。
疏然大下。二、通前表法释二
初、约大云广辨三
初、标
大圣即佛,体周法界曰大,智鉴无昧曰圣。
现迹者。所现之化迹也。所表者,诸佛所为必不率尔,皆以事相表内身心。如说《如来藏经》举身放光,光中现华,华萎见佛。遂阿难问佛,佛为说之。如《华严》中说:「佛菩萨说天说云须弥山大海等」,皆有所表。斯皆事相为能表,法为所表,以不徒然,故云必也。
疏表本觉下。二、释二
初、表通序
本觉佛对化佛说:五蕴都对舍卫国,化身佛在舍卫国,表本觉佛在五蕴城。城中既人物相兼,蕴内亦色心具足。觉魔等对战胜也。梵音魔罗此云杀者,能杀行人慧命故也。然有四种:一、天魔,即欲界主,二、烦恼魔,三、阴魔,四、死魔。今言觉空者,如《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无无明,乃至亦无老死尽」也。照五蕴空即破阴魔,无无明尽破烦恼魔,乃至无老死即破死魔。余出世法尚空,况天魔耶。
照心识具德者,对给孤独也。上迷本觉之父曰孤,下隐妙用之子曰独。今照性本具尘沙功德无所乏少,即给孤独也。求法等,对比丘乞士义也。外则乞食养命,内则求法资神。
觉心下。二、表别序
觉心等者,对入舍卫大城也。应云:觉心既发宁弃尘劳,如来出世宁弃群品。将欲遍观遂入识藏,将欲教化遂入王城。离城邑而教化谁人,离心识而观察何事。
心心数法等者,对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也。乞食不拣贫之与富,观察岂择心所心王。
即妄下二句,对乞得食也。外化人而得食,内观法而生喜。
法喜下二句,对还至本处饭食也。食能资身、法能益心也。思惟假缘对着衣持钵,忘缘符真对收衣钵也。乞食既须衣钵,思惟要假因缘,入定既併资缘,契理须忘念虑。
观照下二句,对洗足也。若欲安坐必须洗去足尘,若欲还源必须拂除心念。
返本下二句,对敷座而坐也。法空即敷座,心寂即而坐,敷座方堪人坐,法空心始得寂。
心寂下二句,对正宗法也。谓安坐始能说经,心寂方彰妙慧也。
疏欲谈下。三、结也。
资圣下。二、引资圣略明。即道液法师疏也。今摘而用之,文不全取。于中二
一、正明
身有二者,通论生佛也,伪者色身、真即法身。
五蕴等者。谓衣以外覆、食以内资,生则虽因父母,存即须假衣食。
法身等者。谓非生因之所生,但了因之所了。由是色身以食为命,法身以慧为命。保伪谓执妄合尘,遗真谓迷理背觉。此皆倒也。养真谓悟理合觉,弃伪谓达妄背尘也。
群生下。牒前倒者也。
我乃下。示现入城乞食以表法也。意令求般若照成法身,故云引真也。
故託下。都结表法之意。谓示现乞食,意在说法耳。
疏涅槃下。二、引证。但证法为食义也。
正宗中疏二。初、标章门
以一卷经文二论解释,大云、青龙皆二论并行。今即不尔。何者?以无着配十八住处,天亲断二十七疑,旨趣既殊,科段亦异,或一疑中有四住五住,或一住中有二疑三疑,乍合乍离连前带后,以是之故文涉交加,理则不必深玄,学者以之难解。今既别释庶不相干,传讲之流少力多获耳。初中三
初、正示七句
七义句者。论述归敬偈已,即云成立七种义句,已此般若波罗蜜即得成立。义句,拣文句也。既以一义为一句,此经共有七义句也。七义句名,疏中自有,于中前六显示菩萨所作究竟,第七显示成立此法门故。然此七句之文,教理行果悉圆满矣。于中一二三四是行也,五理也,六果也,七教也。齐此悬判一科,唯依无着之名记之。
疏一种性不断者。此非凡夫、二乘及权教菩萨,意明佛种性不断也。
谓护下。指经。便是释。意谓以小付大,嘱大化小,展转如是宁有断绝,如人父母付嘱子孙云云。此是空生之本意,故以此事赞佛,引起问端也。
疏二发起行相者。既欲种性不断,故须发起修行之相也。谓申下。指经。其实伫听亦在此摄。
疏三行所住处者。既有能发必有所发也。十八住名义,下文广释。
从佛下。指经。是无下。释名义。此即相之无相,非一向之无相,略见行玄为顺本宗,故标无相也。
疏四对治中。邪行即不正行也,但不顺佛道皆名邪行。共者不一义。见者分别情。正行者即离见之正行,非纯正之正行也。
二种对治者。以正行治邪行,是一对治。以无分别智治分别见,是二对治。然邪即全治,共中即但治于见,不治正行,如披砂拣金而去砂不去金,今经中但有能治,无所治也。且如第一住处中,不度众生为邪行,度众生为对治。于度众生时,见有众生是所度,见我是能度,是分别。见度而无度为对治。此理实同时,义分前后。初住既尔,余可例知。故论云:「行诸住处时,有二种对治。」
疏五不失中。谓由下。明意也。离增减者。谓执有为增,执无为减。前堕此二则失中道,今皆离之,故得不失也。如经中即非佛法,是胜义谛遮增益边,是名佛法,是世俗谛遮损减边,其余即非是名皆例此也。论最后结云:「菩萨离此二边故,于彼对治不复更失,故名不失。」
疏六地位中。谓由下。释。以二边邪僻置之不论,中道乃是大菩提路,故于此中分立地位。如往帝都有三路异,两边皆非中道即正,正路之中方可论于远近迟速等也。法中亦尔,故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信行下。分位也。于十八住中,前十六住是信行地,此当三贤,依信起行故名信行,亦名信解,依信起解故。第十七住是净心地,此当初地,离分别障亲证真如故。第十八住从第二地已去,乃至佛位,通名如来地也。又以诸家明地位或广或略,广则五十二位,略则泯之全无。今则均于广略,去其太甚,说三地五位矣。
疏七立名中。谓由下。释。谓约三种法上立金刚名。一、约般若体用名金刚,此如金刚坚利。二、约地位阔狭名金刚,此如金刚杵形。以信行一僧祇,净心只一刹那,佛地二僧祇,如金刚杵初后阔中间狭故。三、约文字名金刚,此如画像也。以诠信行地七纸余经、佛地三纸余文、净心地五行经,如彼画像亦初后阔中间狭故。又此三者,法喻之上皆展转而成。喻中且根本是坚利金刚,因造以成其杵,因画以成其像。法中根本是体用般若,因修以成其位地,因诠以成其文字也。又此法喻各三事中,一事即实余二皆虚。喻中坚利金刚是实,杵形、画像皆虚。法中体用般若是实,位地、文字皆虚。以此三事首末相似,故立金刚之名。然前一是佛本意,余二是菩萨及古德意也。
由前六等者。于中前五坚利,第六阔狭,阔狭之中含能所诠也。
疏后四下。二、总指后四。应先问云:「第三句内说尽经文,未知后四如何配摄?」故此云也。谓一一住说对治故,于对治处显不失中道故,于不失中立位地故,于前六中道立名故云云。
疏十八下。三广释弟三三
一、正辨十八住处。疏中具列十八住名,略释其义兼明对治十二种障,便指经文令知科段所属。然每住经文,疏但略标三字五字,缘以经本科段首尾文势稍重,恐言涉相滥,故不标最初之字,但取其次异文。亦不结终齐至何处,意在省约耳。向下随文略叙首末,以隔前后。
一中发心者,谓发广大第一等四种心也。经文从「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乃至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以大乘菩萨最初法尔合发是心故,十八住中居其第一。
二者,经从「复次,须菩提!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乃至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不住等者。」等有二意:一则等于余文,如上所引。二则等于余义,谓等余戒等五也。此则虽是指经便兼释义,则波罗蜜是所应,戒等是能应,能所两合故云相应。由是但行施戒等不能离相,或行离相不行施戒等,皆非相应行。直于行施戒等处离相,离相处行施戒等,方得名为相应行也。
三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乃至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问:「色身是相,何以离相求之?」
答:「色身之相是影,法身无相是体。欲得有相色身,须见无相法体。未见法体不能现相,是故先令见相无相,方得色相之身耳。此中意在文外,故论此意科也。」
四中言说者。经从「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乃至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问:「法身非言说,何故以言说为法身耶?」故疏释云:「因言显理故。」此有二意:一、以言说显于法身,法身非言说。二、文字性离即是法身,无别法身耳。
智相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菩提耶?乃至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则以无相无为法为智相也。故《起信》云:「以智相无可见故。」
福相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乃至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斯则以持说此经获无漏福,所感微妙色身,名为福相也。然是法身之福相,福相非法身。依主释。
五于下,文三
初、正示此文。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乃至是乐阿兰那行。」
得胜者。以小乘四果胜于四向等故,对劣彰胜也。此即以小况大也。小人尚犹无过,君子岂合有愆。由无慢故方得证果。故经皆言:「我不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等。」
从此下。二、通叙后段
意明等者。叙次第之意也。先问云:「前之四住何不言离障耶?」故云也。意云凡欲修进先须发心,发心已则修行,故有第一第二。发心修行本求佛果,佛果之内唯有二身,麁细之间先色后法,故有第三第四。前修胜行恐有慢心障入圣位,故说小果以况大乘。今离障进入十回向位也,故从第五方说离障也。然此十二障,每至一住皆须蹑前以辨来意。如云虽得无慢犹自少闻,故于第六住中对治少闻障,他皆倣此。以此诸障皆在地前,能障见道,非是地上,故云障尽入证道也。然障是所治,文在经外,住是能治,正是经文。若相望说之,理则明矣。
今当下。三、别结对治。然准《五蕴论》说,慢有七、九二种,但开合之异,此约入道人说。七者,论云:一、慢,于劣谓胜、于相似谓等。二、过慢,于相似谓胜、于胜谓等。三、慢过慢,谓于胜己计胜彼。四、邪慢,己实无德计己有德。五、我慢,谓于五聚蕴计我我所。六、增上慢,谓于胜妙法中未得谓得。七卑劣慢,于多分胜计己少分劣。今所离者即五六也,以证我空故,取自果故。
六者,经从「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乃至实无所得。」云何离障得成住耶?疏次云离第下,所离障。不离下,结成住义。于中上句成住,下句离障也。若离佛世不名住处,无佛说法则是少闻便成其障,若不离佛世,乃成住处常遇佛说法,则具多闻便离障也。然凡是修行,智慧为本,欲得智慧必须多闻,故依佛住离少闻障也。故经云:「多闻增智慧,勤闻第一方。」
问:「若然者,据今经云:『于法实无所得』,岂成多闻?」
答:「此是闻而无闻,得而无得。无得而得是真得,无闻而闻是实闻。故成此住。」
七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乃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离小下。所离障。攀缘即是作念,盖一义耳。
缘形等者。意云若取色声等相为土,即有分限,故名小也,以不如法身故。若不取相,分别不生,心境两亡,竟何分限?故云大也。
契法下。释所以也。意令忘怀,严法性土,不令生心,严法相土也。故经云:「不应住色等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偈释云:「智习唯识通,如是取净土,非形第一体,非严庄严意。」
八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乃至是名大身。」
成熟者。即由教化令众生成种根熟,有所悟证。离舍下。所离障。若舍众生即不能教化,故令离障方成住也。若见大小下。反释所以。意言能济物者,盖为不见大小也。故经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岂存大小?若见大小,则有高下亲疎憎爱。心既不等,宁曰大悲?纵使化生,但成爱见,憎者则去,便舍众生,云何成熟?反此用意则物无有遗,迟速之间皆能成熟。
九者,经从「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乃至如来无所说。」离乐下。所离障。然随顺外论即是散乱,但能远离即成住也。即儒墨文笔,除佛教外皆外论也。以外论之事是名利源,既若求名,岂得心无散乱?况得之则乐,失之则苦,苦之则忧、乐之则溢,由斯业累世世沉沦,反推其本,皆由随顺外论耳。
恒沙下。举持经福多以责外学。意云:持经者功德若此,而不修行;名利之源是轮回苦本,如何随顺却乃修学?
十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乃至是名世界。」色是依报即外四大,身是正报即内五蕴。抟取者即和合义也。但秦魏译异尔。然抟取约法,相应兼人,二事相望总有三对:一、内身色蕴及外器界,但合微尘所成,名为抟取。见有身器为依正,执取等即是相应。二、受等四蕴,但合心心所法而成,名为抟取。见有苦乐受等,即是相应。三、色心和合以成此身,名为抟取。见有心色即是我人相应。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观破之义如下所明。
影像相者,谓色心等法,是法界中之影像,亦可是业识之影像。离破下。所离障。无巧便者,由无善巧方便,不能破此影像,乃名为障。若有巧便破之,则成其住也。巧便之相,彰在次文。
既离下。蹑于前住以为方便之本,由无散乱则成其定,从定方能发慧观而破之。
以细下。正示二种方便,巧便之相也。然破色具二、破心唯一,除细末也。以心心所法不可析破故,麁色显着难忘执情,析至极微易袪妄念,故须具二。如下文说:「相想即心境也,心境两忘故云除。」
十一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乃至是名三十二相。」离福下。所离障。欲入圣道须福资粮,如人远行岂可空往。佛为至圣是福之因,供养给侍无不获福,即以此福为其资粮。若供养得福,即是住非障,反之则是障非住也。
不以下。或问:「文云不以相见如来。如来尚不得见,云何给侍耶?」故此释也。此即但以智慧随顺相应,名为给侍。然非谓弃却相身别侍无相之佛,但了相即非相,不生执着乃曰相应。凡所供养亲近恭敬,皆名给侍。若生执着不顺于理,虽常见佛不名为见。如下文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华严》云:「若人百千劫,常随于如来,不了真实义,盲瞑不见佛。」又如佛昔三月昇忉利天,为母说法后降阎浮,有莲华色比丘尼,欲先见佛,化作转轮王,队仗往至佛所。佛乃诃之具陈上事。时须菩提在于山中,亦欲见佛,寻复思念:「空无相理是真法身,何用见色相。」言已复坐竟不往见。于是佛告莲华色言:「须菩提先见我竟,汝已在后。」故知执相迷真对面千里,虚心体物天地一家。故古人云:「肝胆虽近,情生则隔;江山虽缅,道契则隣。」是知通达妙理方真给侍,若斯给侍是侍真佛,故所获福无有边际。
十二者,经从「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乃至是名第一波罗蜜。」离乐下。是所离障。然障名有所阙略,若取周备不过住名。但乐味成障、远离成住。且约为障起过有其五重:一、为身求利。二、由求利养令身疲乏;此复有二:一、由放逸令身疲乏,二、求不得身亦疲乏。三、由身疲故令心热恼。四、由心热恼故不起精进。五、由不精进故退失功德。
恒沙命施下。释成对治。经苦校量意令改革,以见大利故不求小利,既不求利身则不疲,身既不疲心则不恼,心既不恼则起精进,既起精进则能受持获无边福。故知经意为治此障成其住也。
一身者。一报身也。意云:岂为一报之身,终日求名求利,求之不足未始称情,纵使多财死为他物。持经功德无量无边,尽未来际用之不竭。利害若此,人何不然?《无常经》云:「眷属皆舍去,财货任他将,但持自善根,险道充粮食。」
十三者,经从「须菩提!忍辱波罗蜜;乃至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离不下。所离障。此但不忍为障,忍之成住也。
无我下。出忍之所以也。斯有两意,所谓通别。通则由无我相,虽累遭割截常能忍受。别则由无我故能忍,由累苦故能忍也。
十四者,经从「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乃至果报亦不可思议。」离智下。所离障。若耽寂无智,即是障非住,若离寂修智,即是住非障。
日三时下。指经对治。意云:欲证圣性非智不阶,经苦校量意在策发。此同《华严经》中诃劝之相,彼云:「法性真常离心念,二乘于此亦能得,不以此故为世尊,但以甚深无阂智。」然此是对治之别意,故须一向而言,令人舍定修慧。若据究竟通论,必须定慧等学。《涅槃经》中说:「定慧不等不见佛性,无明邪见自此而生。」前第十一住便是定门,对治不同故须然也。修习之者须兼行之。
十五者,经从「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乃至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离十一下。所离障。谓动不自摄,则是障非住;若自摄不动,则是住非障也。论中则云自取障。
我能下。释。意云:由计我故,遂起降住胜能之心,不觉喜动故不自摄。今经既云:「无一众生得灭度」,无法得菩提,则不计胜能,故能对治也。
十六,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乃至是故名一切法。」离十二下。若无教授即是障非住,若得教授即是住非障。
欲入下。释成住义。虽三贤位中乱修六度经一无数劫,欲入圣道要佛策发,故于资粮位后立加行名。其犹鑽火,火欲出时倍加功力。遇佛然灯佛也。得无所得者,即然灯与善慧授记,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非佛与法故云无得。
问:「此说善慧得记进入八地,何故将此配地前耶?」
答:「欲入初地须学八地,用心方可得入。若学初地竟不能入,如人学射可知。又将证八地犹须教授,欲入见道岂得不然。然从第五至此住中,每住对治一障,此障障于见道,今则加行位极对治已尽,故云而证道矣。」
十七者,经从「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乃至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摄种性下。释成住义。智体即观照,般若是能证也。即妙平二智无分别也。以得此智生如来家,决定绍佛种,故斯则地前加行之智,至于初地转受此名。
证遍等者,体即实相般若,是所证也,以遍在一切法中故。《唯识》云:「由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论中则名平等智。然有五种平等因缘:一、麁恶平等,二、法无我平等,三、断相应平等,四、无希望心平等,五、一切菩萨证道平等。有是五种因缘,故名平等智。故论云:「入证道时得二种智。一、摄种性智,二、平等智也。」然所证是理,今云智者斯有两意:一准《起信》论云:「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二则理智冥合能所不殊,如珠与光不相舍离。
成法报身者。摄种性智至果得成报身,平等智至果得成法身。故长大者,论即云妙大。妙即报身,以万行功德所庄严故。大即法身,真如实理遍一切故。
十八者,自此已下皆求佛地。于中复有六种具足。
具足者。圆满义。谓转舍二障,转得菩提涅槃,摄转具足也。既证圣性生如来家,须示佛果功德令其欣趣。然其果德虽多,以要言之,不出依正二报。二报之内先明所依,若无所依,能依何立?正报之内不踰福智,智引福故先智后福,然后别显三业,依次所明。
一、经从「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乃至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此教下。指位。即从二地至于等觉,当修道位。谓庄严之时离能所相,名之为净。称周法界故云具足。故经云:「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二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乃至未来心不可得。」见净者即五眼也。见即无见名之为净,无所不见名为具足。智净者即悉知诸心等,知即无知名之为净,无所不知名为具足。以智见不别故当一处。此下等即指位,拣非修道,即无学位也。下之四段皆合有无上之言,故云贯通下四
三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乃至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问:「前已频说施福,与此何别?」
答:「前所说者,皆是校量不及受持之福。今此说者,乃是无住称性之福非能校量,故不同也。」
问:「佛是果,布施是因,云何果中即说因行?」
答:「凡是果德皆彼因成,举彼无住之因,以彰称性之福也。」
言自在者,拣有漏之福不自在也。若准论中,此与智净合为一段,意明福智不相离故,则于身中开之为二,谓色身具足亦盈六数。今则合后开前者,意云福之与智迢然不同,配摄因果五六有异,异须开也。相之与好同是一身,兼对下语,意以成三业,故须合也。
四者,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乃至是名诸相具足。」此明如来真应具足。如经云:「即非具足色身」,明真身也。「是名具足色身」,明应身也。「即非诸相具足」,明真身也。「是名诸相具足」,明应身也。
五者,经从「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乃至是名说法。」说而无说、无说之说,是真说法具足者。无法可说、无所不说,是名说法。
六者,然于心中复有六种:一、念处,二、正觉,三、施设大利益,四、摄取法身,五、不住生死涅槃,六、行住净。化度众生大悲为本,故先明念处。自未成佛焉能度他,故次明正觉。自利既满即合利他,故次明施设大利益。犹恐滞相大,次明摄取法身。又恐住空有,故次明不住生死涅槃。又恐执施化迹,故次明行住净也。以此六义别对经文,广如彼论避烦不叙。
又十下。二重,以八义相摄。一者、摄是笼罗包纳之义,即以普度众生现无违反,是故配同第一发心住也。二者、净与相应,盖一义耳,是故配同第二住也。三者、虽三色四法皆是欲得,由此配同三四二住也。四者可知。五者、正当净心地故同此住。六者、正当究竟位故同此住。虽通修道就多故说。
一一下。明各摄义。如第一住中,普度四生,广也;令入无余涅槃,深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广也;菩萨无我人等相者,深也。初住既尔,余则例知。若五百生忍,广也;并无我人,深也。若细言之,前以六住摄十八住,后以二住摄十八住,皆得满足。
疏十八住下。三、更约地位配释。
然诸教中所说地位,或有或无。如《楞伽经》云:「十地即为初,二地即为八,乃至无所有何地」,此明无也。《仁王》、《缨络》等经,即具说地位,是明有也。然此有无皆随机说也。若《华严》行布万差、圆融一际,有无无阂,斯则称性之说也。然依《华严》有无无阂方为了义,以约法即无,约人即有,人法既不相离,有无故合均齐。然其行人,念念须冥佛境反穷果海,自然阶降不同。若预等级用心,毕竟障于证入。故《华严疏》云:「修则顿修,位分因果。」况此经宗无相,岂合列位浅深?但约情惑渐薄而位地转高,义相稍同,故略配摄也。
等一十住者。十住谓:第一、发心住,二、持地,三、修行,四、生贵,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顶。今配十住者,与彼初住名同故配之也。
问:「比但云一,如何配十?」
答:「以初摄后故。」
问:「何故不言十信位耶?」
答:「亦摄入十住位中也。以前之十住,通名信行地。故亦同《华严》合前开后也。故发心一住,前摄十信、后摄余九耳。」
第二十行等者。十行即:一、欢喜行,二、饶益,三、无瞋恨,四、无尽,五、离痴乱,六、善现,七、无着,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实。
前六者。十中前六行也。以配此中第二住处,以此住处说六度故,即布施配欢喜行,持戒配饶益行,忍辱配无瞋恨行,精进配无尽行,禅定配离痴乱行,智慧配善现行,心离分别善巧示现故。
三第七行者。不以相见如来,即无着也。
四后三行者,配第四住中三种法身。谓言说法身配尊重行,于佛言教生尊重故。智相法身配善法行,以真如无为是真善法故。福相法身配真实行,以持经之福无漏真实故。
五至十四配十回向者。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三、等一切佛,四、至一切处,五、无尽功德藏,六、随顺坚固善根,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八、真如相,九、无缚无着解脱,十、法界无量。五配第一,离慢即是离众生相也。六配第二,遇佛多闻信,解行等不坏。七配第三,诸佛离相既不住色,即等佛也。八配第四,既见大身非身,是真如际,方至一切处。九配第五,不随外论受持此经,即得无尽功德。十配第六,观破五蕴与定相应善根坚固。十一配第七,既不取相即于众生等随顺之。十二配第八,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即真如相也。十三配第九,割截不瞋即无缚无着也。十四配第十,经云「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即是法界功德也。
十五燸等者。配四加行位也。然此四位,由三贤菩萨已经一无数劫修集福智资粮,为入见道故,复加行燸、顶二位。以四寻伺观,观所取名等四法假有实无,即所取空,忍、世第一。以四如实智,通观能所名等皆空。然忍有三品,谓下、中、上。下品印所取空,中品顺能取空,上品印能取空,世第一二空俱印,然皆滞相未能证实。故《唯识》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若配经文即十五住。经云「实无有法发阿耨菩提心者」,以菩提能发所取,既言实无即所取空,当燸、顶二位。
十六住中,经云「佛于然灯佛所不得菩提」,是印所取空,当下品忍。次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即顺能取空。然犹未说后时不得,即知未能印持故,当中品忍。次云「实无有法佛得阿耨菩提」,此明后时毕竟不得,即印能取空当上品忍。次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乃至即非一切法」即双印二空,当世第一位也。
十七初地者。如前疏云:「摄种性智证,遍行真如等」,故当初地。
十八等者,于中合有二。谓此住中初国土净具足,当修道位。故前疏云:「此教二地已上诸大菩萨。」从无上见智净具足已下,皆究竟位。故前疏云:「此下皆住佛果也。」是则十八住中,前十四资粮,十五十六加行,十七见道,十八中初一具足修道,余即无学道也。悬判竟。
第二下。二。初、牃章分文
二、依章正释四
初、善现申请二
一、整仪赞佛疏二
初、释请人。从初至恭敬即是整仪,余皆赞佛也。
经时者,即如来食已,敷座而坐时也。
德长年老者,谓德高曰长,年多曰老也。唐译下。证年老。魏译下。证德长。智慧超伦即是德长义也。然以慧为命者,约喻显法也。谓人身以命为本,佛法以慧为本,命尽则六根俱废,慧丧则万行不成云云。此约别义释长老也。若通意者,但有德业便名长老,如云先生未必年老矣。
须菩提者。亦云苏补底,但梵音楚夏耳。善吉下。从末倒标。生时下。据本顺释。《西域记》云:「是东方青龙陀佛,影响释迦之会,示迹声闻,发扬空理,十方诸佛法皆尔也。」
从座下。二、释请仪二
初、正释经文。皆整仪者。疏虽通明,经须别释。
从座起者。师资之道尊卑颇殊,欲有谘询不可坐问,此同曾子避席对夫子也。《孝经》中夫子问曾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穆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虽彼答此问,而致敬是同也。偏袒右肩,是彼方仪则,此土非仪也。欲问如来故须偏袒。
右膝下。右则为顺,膝能回屈,表顺理心也。着地即示卑之相也。膝表智,地表理,合掌即表冥心,掌合不执外物,心冥觉不异缘,欲问实相法门故,须用心如此。
恭敬者。总结也。起座袒肩、跪膝合掌,莫非恭敬故尔,亦可配于三业。谓座起袒肩合掌等身业也,恭敬即意业也,白佛言下即口业也。
希有下。疏且总明具有四种:一、时希有。旷劫难逢,然今贤劫之中,正当住劫。就住劫中有二十增减,今即第九减劫中。人寿二万岁时,迦叶如来出世,百年减一年,至人寿百岁时,释迦如来出世,减后此劫已尽,至第十劫展转却增,至八万四千岁,又百年减一年,至人寿八万岁时,弥勒佛出世。望过去未来,二佛相去一千一百万余年,中间更无,故云希有也。故《法华》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二、处希有。三千界中唯有一佛,百亿四天下、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百亿六欲、百亿梵世,其中唯有一佛,此方而现也。三、德希有。福慧超绝胜无上故。故《法华》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又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然佛功德不可称说尽其边际,故《华严》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功德。」四、事希有。用大慈悲极巧方便,现多种身相,演无量法门,随众生根皆利益故。今所叹者,意则虽通,义当叹事。
以下标云善护念等。如来者,真化不同。真佛名如来者,迷时背觉合尘名如去,悟了背尘合觉名如来,如即真如,来去即随缘也。化佛名如来者,从真如起,来成正觉而化众生。今当后者,故云从如而来。
根熟者。三贤已上菩萨,信根成熟永无退转也。智慧力,即无分别智成就佛法,即随其分位令证真如,乃于一法令达百千万法明门等,斯则自利行也。教化力,即后得智,摄受众生即随其分位,令于百千万亿等世界中教化众生,斯则利他行也。
根未熟者。十信菩萨也。以此位人六度乱修、心如轻毛,故云惧其退失。以信根未成,遇缘恐退,故须付嘱智者令其教化,使不退也。
将小下。将小菩萨付大菩萨,嘱大菩萨化小菩萨也。此如父母遗嘱子孙云云。
菩提下。二、别解菩萨。菩萨梵音言犹不足,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以时人不贵唐言故存梵语,秦地好略,又削提埵二字但云菩萨。约境所求是觉,所度是有情。然约人有四句:谓二乘有求无度,诸佛有度无求,菩萨亦求亦度,凡夫无求无度。约心者亦四句:诸佛有觉无情,凡夫有情无觉,菩萨有情有觉,二乘入无余依界,无情无觉。约能所者,所求是觉,能求是有情。
三皆下。皆上句是觉,下句是有情。然此三义之中,初约悲智,次约真妄,三约人法。菩萨之义不踰此三,未必宝冠天衣方是菩萨。
二中疏曲分下。二。初、释当机。以发心者方是当机。
《华严》下。引证。此有两意:初云有人先曾发心后时忘失,尚非其器况全不发心者。何以故?魔所摄持故。后意即云:众生发心后时忘失者,盖为不解住修降伏耳。故今所问,免使遗忘。前拣其机,后防其退,有兹两意故用彼经。所以善财童子,每遇善友皆启云:「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意明发心方是修行之器。
阿耨下。先翻名。谓正智。下释义,上正字,且对遍字以分二智。下正字,即明二智所觉不偏不邪。即以正智觉真,遍智觉俗,皆不偏邪故云正觉。以二乘偏觉,凡夫邪觉,今拣此二故不偏邪。谓如理而知,如事而知故也。然此二智亦名如理、如量,根本、后得,真、俗,权、实等。又准《智度论》说,从因至果有五种菩提。一、发心菩提,即十信是。二、伏心菩提,即三贤是。三、明心菩提,即初地至七地是。四、出到菩提,八九十地是。五、无上菩提,即如来地是。今约能发心即当第一,约所发即第五,能所合论贯通初后也。
疏二释正问三
初、释魏本。先引文。
意云下。释意。住何境界者,未发心时住六尘境,既发心已诚宜改辙,故云住何境界。
修何下。未发心时十恶为务,既发心已不可依前,故云修何行业。
妄心下。未发心时妄心起即逐妄,既发心已不可随之,是故问云:「云何降伏?」
故佛下。悬示答意。意云:昔住六尘之境,今住四心;昔行十恶,今行六度;昔时着相,今令不着。如是用心真实修行,发菩提心岂忘失耶?
秦译下。会当经。初、难起。
意云下。释。初二句标。意云:虽无修行之文,含有修行之义。如《起信》中说:「六八二识不言第七,虽即不说义亦具足」云云。
谓四下。指经释成。意云:四心中亦有住修降义,六度中亦有住修降义。何以故?住谓发心,必须修进;降谓制伏,依住修所明;由是于此不相舍离。秦什所略意在于兹,文虽不明义已具矣。
故无着下。三、引论证。住谓欲愿者,欲愿意起即是发心也。
修行等者。平等持心名为等持,等持即相应,相应即是修行义也。
降伏等者。彼心即上相应心也。制令还住,即却使相应也。此即依住修说降伏义。经论相契圣旨颇同,故如上说理实然矣。
又十八等者。此是无着论,明竖答三问之意也。若准天亲解经,则明横答三问,从「须菩提!但应如所教住」已下,即为别断疑情。今明无着故有此说。意云:不唯四心、六度之中有住修降伏之义,其如十八住内,皆有此三。如初住中,度四生入涅槃是住义,无生可度是修义,无我等相是降伏义。初住既尔余则皆然。
故知下。结义。三行一者,三义具足方成一行。谓空发心降伏,不修行亦非行。但发心修行,不降伏亦非行。空降伏修行,不发心亦非行。如鼎三足如天三光,阙一不可。译经之妙厥在兹焉。
印赞所赞者,印赞须菩提之所赞也。即经云「善哉善哉」是赞也。「如汝所说」是印也。「如来善护念」等,是所赞也。
重言等者,善吉所赞雅契佛心,若不重言安表善极。如颜回死,夫子叹之云:「天丧予!天丧予!」注云:「再言者,痛伤之甚也。」吉凶虽别殷勤颇同。
护付等者。空生发言言当其事,是故调御印赞云云。
勅听许说者。经云:「汝今谛听」,勅听也。「当为汝说」,许说也。谛谓审实之义,意令审谛真实用心听也。
无以生灭等者。此乃反用《净名》经文。彼云:「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此意云:既不得以生灭心说,岂得以生灭心听。既是不生不灭实相之法,云何以生灭心行说之听之,无以妙馔置于秽器。
《智论》下。释相。端视谓不左顾右眄也。目若别顾心则异缘,本欲制心且令端视,此是用心之方便也。
渴饮者,喻也。如渴饮水,但恐水竭无暇别观。听法之者,亦复如是。思冀妙门无心睥睨。
一心入语义者,意中现义方发于言,言中有义义中有意,令听者以耳识听其言,以意识採其义,寻义而取意,得意而舍义。苟能得意在怀,何虑失于言义?心心若此如瓶注瓶,一览无遗可为至妙。故云一心入于语义中也。踊跃即欢贺之貌,即欲闻法之时也。悲喜即闻了之时。悲谓伤昔日不遇,如下经云:「涕泪悲泣。」喜谓庆今日之得闻,如鹙子踊跃欢喜,伤昔庆今故云悲喜。
如是下。结拣其机也。意云:若不如是用心,则不可为说。又真谛记说,谛听离三过失、得三功德。谓离散乱、轻慢、颠倒,如次生闻、思、修三慧也。
标劝将陈者。标谓标指,劝谓劝勉,将犹欲也,陈说也。即经云「善男子」等,标也。应如是等者,劝也。标劝之意,意在欲说,故云将陈。即悬指向下正答之文,是故疏云:「我当为汝等也。」
三中唯者下。如今人称喏,皆顺从之辞也。老子云:「唯之与阿相去几何?」注文如疏,今则礼对也。
十地等者,释愿闻之相。即《华严》十地品中,诸菩萨众请金刚藏说十地法门之偈。今借用之。然前四句,于中约喻配其三慧。初句闻慧,闻法不思如饮水不味。次句思慧,若要寻求食味,应须啖嚼。第三修慧,修行惑遣如服药病除。后句即三慧之果。蜂採百华以成蜜,人集万行以证真,蜂成蜜已依蜜而活,人证真已依真而住。
我等下。合喻。最后一句,通喻所闻。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第三
上篇: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下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