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

慧律法师  2013/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

问:如果我们在没有达到顿悟,那一刹那间的时候,突然中就往生了,那么我们带着能所,夹着意识心,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业?

慧律法师答:他带的是净业,就是行善的业。往生极乐世界不必到破除到能所,如果破除到能所,回归当下,十方法界都是他的家。

我们讲经是讲到佛的究竟义:法界就是他的家、我家就是你家、你家就是法界的家、法界就是我家…佛住哪里?佛本来就没有生灭的东西,法界性就是空性;空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没有来去、生灭、增减。虚空、万法都是佛陀的家。

那我们现在退而求其次,还没有摆脱能所,回归当下的时候,你今天就按照佛讲的——行十善业。虽然没有断见思惑,可是你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在临命终的时候,老公放得下,儿女也放得下,还有你的财产也放得下,这个在临命终就有把握了。所以还不必到说要回归当下。

我们现在讲的是大悟、究竟、佛的境界,讲经说法一定要讲到最终点——极,极,极觉悟,极地的觉悟,没有任何的能所。为什么?讲经是要让所有的根器,由渐到顿到最后的成佛。你讲经说法不能说太过保留,太过保留只讲六十分,六十分的话大家都不及格。要讲一百分!掉下来他还有八十分,对不对?

所以,一般人错误的知见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很简单啦,造了五逆十恶重罪,临命终念十念,阿弥陀佛还会来接引你。你的标准只放在六十分,最低、最低的,那就别期望往生。所以,讲经说法一定要推到最高点,一百分!那一百分就不得了,你再怎么样掉下来都有九十分、八十分,所以,你懂师父的用意吧?

所以,你讲的带什么业往生?是带净业往生,带清净的业往生。

那么,为什么说,造五逆十恶重罪,临命终念十念的时候,阿弥陀佛还是会来接引你呢?那个是展现佛的大悲,不舍一个众生,表示佛教的无量无边的大悲心。但是,你不可以把佛的最后那一念大悲心,化作具体的修行——我什么都造,我什么都不管因果了,临命终就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个是不可以的。不能把佛的大悲心,变成众生的具体的行动——我杀、盗、淫、妄无所不干,然后临命终也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那就误会佛意了。

佛的意思就是说:这辈子没有听到佛法的人,他干杀、盗、淫、妄、酒,五逆十恶,乃至杀父母亲,只要有因缘听到佛法,有忏悔心,回光返照,那临命终十念还可以往生。是在展现释迦牟尼佛、诸佛、阿弥陀佛的究竟慈悲,在法界不舍一个众生,是这个意思。不能把佛的权巧方便、佛的大悲心拿来变成具体的行动,那你不了解经典的道理。知道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对治自己心量小易瞋怒

问: 众生习性难改,我下决心要改,在生活中如何具体有...

梦参老和尚:如何寻觅善知识

问:老和尚慈悲,弟子多年寻觅善知识,希望能够救济苦...

【推荐】一念相应一念生,宝池莲华已标名

净土宗祖师大德常常开示一句话: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

百炼成钢我往西方

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

受菩萨戒后,吃蛋犯什么罪

问: 受了在家菩萨戒,吃没有生命的鸡蛋、没有半月半月...

烦恼来时提不起佛号该怎么办

问: 当烦恼习气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念佛心不强烈,甚...

净土修行拣正辨异

斋天的要义 我不是说斋天不好,只是现在有的大和尚,...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

慧律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

亲近邪见的法师会有什么危害

问: 亲近恶知见、邪见的法师,对一个初学佛法的人有...

胜利了人家就会恨你,落败了则带来愁苦

【胜者招致憎恨,而落败带来愁苦,唯有放弃胜败之心,...

【佛教词典】毗婆沙论之结集

【毗婆沙论之结集】 p0863   西域记三卷十五页云:健...

【佛教词典】生住老灭非实物有

【生住老灭非实物有】 p0479 瑜伽四十六卷三页云:又诸...

念佛先除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什么障碍呢? 比如穷...

了解放逸的源头

现在人总想休息、放松,为什么呢?因为太累了,这其实...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

各类蔬菜最营养的部分

一般来说,蔬菜可分为茎叶型、块根型和果实型三大类,...

僧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

不是它障碍你,是你自己障碍自己

们知道一个人生的真理,就是生命当中但除迷情,不除其...

往生不是把佛号念好,而是要心不颠倒

我们学佛,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学佛,有所谓黄金十年,成...

醉翁受五戒得解脱

佛陀时代,距只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

聪明的父母只需教孩子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问: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 出家就是脱离...

闻到净土法门而不能信受——非愚即狂

世间人对净土法门常常会小看,认为是浅近之法。怎么概...

如何辨别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优婆塞戒经》说:若男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