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念不离阿弥陀佛

大安法师  2013/09/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念不离阿弥陀佛

一个参禅开悟的人,他是要选择求生净土的,这是一个反证:如果他自称开悟,但并没有对净土产生信心,则证实他没有开悟。

离开阿弥陀佛,我们救不了往劫的生身父母,恩不能报;解释怨仇,也不能做到。

佛号不能随口而念,净土行人,要怀有孩童依偎慈母的感情。在这个世间,我们常常鼓励孩子过早地独立,不应该总像在老母鸡一样的翅膀下被呵护,做离不开母亲的小鸡。这种理念贯彻我们从小到大的人生历程。如果把这样的独立理念放在修学净土上,就是灾难——众生绝对离不开阿弥陀佛的救度,净业行人是这样,那些未与净土结缘的众生更是如此。

离开阿弥陀佛,我们能够面临的只剩下苦难,也许当下是锦衣玉食,但是福尽灾起,饿鬼地狱的苦难我们没有亲眼见到,但是菜市场那些惨死在屠刀下的众生,我们却是亲眼目睹,谁能说他们前世日子过得不是幸幸福福的呢?

轮回路险,我们脱离了阿弥陀佛,是一定要面对这个“险”的,无处躲避,无法回避。每一个人从出生的一天,就踏上了趋向死亡的不归路。而且这条路前途黯淡,绝大多数人路的尽头是万丈深渊,所谓印祖教导的:“不往生西方净土,饿鬼畜生尚难求,勿妄想人天福果”。除非你往生西方净土,那不但是逃离险境,还安养安乐刹,这才是根本得解脱。

死亡无法避免,我们净土行人不是不应怕死,而是应该怕死,因为这个“死”是世间轮回的死。净业行人求生净土,不叫死,而是叫“生”,所谓得生安养,是往“生”净土!正因为怕这个死字,我们才要求生,说到底实在讲,这个世间没有什么可以留恋,也没有什么值得放不下的,我们往劫生死中,眷属恩怨未必不比今生深重,资生用具未必不比今生丰厚,我们当时谁放下了?但是不都扔下了?今生连回忆都回忆不起来。宿世亲眷,路遇不识。若说我们今生还曾想起哪位亲人,那就是今生还有幸想起阿弥陀佛,想起阿弥陀佛不是说我们的记忆力强,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大愿加持,是因为阿弥陀佛对我等逃逸逆子的摄受不舍,我们今生才得以称念这句阿弥陀佛。

所以我们要把阿弥陀佛当做自己真正的母亲,不论是在家、在念佛堂、在工作中、在走路时、在就寝入睡时,要称念这句阿弥陀佛,一定要富含感情,要如同慈母在侧,用忆唤慈母的心念去呼唤,子若唤母,母必应之。所谓感应道交由此而来。如果只是口头随意念念,很难做到行功进步,若再加上对净土信愿不强,恐怕只作远因矣。

在这样一个五浊恶世的人间,无所谓寿命长短,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活得越长久,造作的三途恶因愈加深重。世间如牢狱、粪坑、火宅,有何留恋?虫聚之躯,秽臭皮囊,有何不舍?若能早日把慈母念来,当为宿生无始劫来第一等幸事!往生净土,没有早晚,腹中胎儿往生净土不为早惜;九旬翁媪往生净土不为迟暮。人生在世,唯此念佛为大,余者皆可忽略不计,人要坏我,由他去了,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不出此理。片刻舍离阿弥陀佛,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若肯当真念念不离阿弥陀佛,殊胜感应,莫说年余之久,唯三个月,且可试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回绝缘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

印祖因念佛痊愈眼疾,而对净土起信

印光大师出生六个月大的时候曾经患过比较严重的眼病,...

第二十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

背娑婆而向极乐

无明所引。弃觉逐尘。违远真体。故名曰背。返其去路。...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诸佛...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

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能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就是你能够依《观经》来无论...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

【佛教词典】二种毕竟

指庄严毕竟、究竟毕竟。据大涅槃经卷二十七载,即:(一...

【佛教词典】释疑

(书名)日本续藏经中,载名为释疑之著作颇多。有日本...

修行不是苦的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

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

问: 请问法师,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为确保往生,命...

清净本然的本体,怎么会有染净因果呢

先看第一科,约着迷真。众生因为迷失了清净的本性而生...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

众生恶业感召地狱境界

烧炙大地狱有十六小狱,周匝围绕。何故名为烧炙大地狱...

养成凡事尽心尽力、努力以赴的认真态度

记得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那时环境卫生比较差,常有...

为人四要与行为四戒

《佛光菜根谭》说:戒是安乐的根本,无戒则纷乱必起。...

随喜是修福德资粮

这随喜是很重要。菩萨为什么要有随喜的心呢?因为我们...

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别让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学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误解为处于被打击了、绝望了、避世...

女人补血的最佳时间与食物

月经过后七天内是补血的黄金期 根据中医的说法,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