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二因缘法

大安法师  2014/06/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法大家要了解一下,这是佛法的常识。它阐释三世二重因果的观念,对我们人的生命描述非常的精妙,一环扣一环:生灭门和流转门。我们为什么在轮回?它是怎么轮回的?十二个要素: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你看这个“无明”,就是我们对生命的真相不了解——暗冥,这就是无明。由于无明,我们生命盲目的力量还要去造业,这种无明造的业果就是“行”——行蕴。这个行呢,又缘心识——就是阿赖耶识。作为投生的主体,那么这个神识呢,它一投生,揽地、水、火、风这样的要素形成了一个“名色”——就是身心的状况。“色”就是我们的身体,“名”就是我们的精神现象。所以生命是由于物质和精神现象构成的,就是我们讲的身心。这个身心——这就入胎了,入胎了就形成了“六入”,就形成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产生,他生下来之后,他六根就接触外面的六尘产生了一种识,就有一种接触。这种接触呢,就会产生一种觉受。这种觉受:或者是苦受,或者乐受,或者不苦不乐之受。

那这就到了青少年阶段。由于有这种感受,他看到喜爱的东西,就有一种染著的心,“爱”就起来了——贪爱之心起来了。贪爱之心起来了,他就要“取”,就要占有。这个占有的过程、拼搏的过程就起了有漏的业,这就是“有”。那你造作的这个有漏的业,就感召未来的果,就会再去投生。投生以后你再会败坏,再会衰老,再会死亡。它是不断的循环的。你死了之后,又是无明的中阴身,借助这个神识又投胎,又进入名色、六入这个过程。

所以“无明缘行”就是过去因;这个神识投胎,六根产生,生命体产生,投生到世间又能有一种觉受,这就是现在的果;那你用现在的生命去贪爱,去执取,去造业,这就是现在的因;你现在的因造了以后,你下辈子又投生,又衰老,又进入这个循环,这就是未来的果。这里面也包含着三苦:你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缘六入,这就是行苦。当你接触你的觉受,这就是苦苦;然后你爱取的全过程是你败坏的过程,是面对死亡的过程,这就是坏苦。

这十二因缘都是我们凡夫众生在虚妄的业力层面的十二种因素的连环,环环相扣。如果我们在这十二因缘里面,有一环给它击破,那它就是:这个虚幻之相就没有了。没有了,你证到它的空性——十二因缘当下的空性,就得涅槃。

所以《阿含经》讲“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灭掉了,他契入到没有虚幻差别之相的生命本态。如果悟到了十二因缘的本质,他就成为辟支佛或者成为缘觉。由十二因缘觉悟空性叫缘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附体的仙是造什么业才得这种果报的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念佛为主,持咒为辅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问: 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

星云大师《论鬼的形象》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本次佛学讲座的最后...

皈依后的八大好处

皈依对我们有什么大好处呢?可分为八点: 一、入佛弟...

如何处理毁坏的佛像经书

在事相上来讲,有佛、有法、有僧。佛就是我们的佛像,...

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问: 有一事疑惑,请求法师开示。之前听您说过随缘度日...

境界、知见、正命

一、境界 佛教中有言:净化身心,转染成净,转迷为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念佛原理略释

六字洪名人人能念,个个可念,方法极简易,而念佛原理...

欲决定生西方者,应具此二种行

【原文】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争不较多

有人质疑,念阿弥陀佛名号恐怕会著魔。对于这个问题,...

【佛教词典】竺法兰

中印度人,与迦叶摩腾,同来中国,宏扬佛法。...

【佛教词典】毗阇那

(杂语)Vijāna,又云毗若南。译曰识。了别之义也。毗...

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我们总是在向外索求,从不想对外付出。修行正是要逆其...

关闭六根能得到更精致的快乐

为什么思惟苦谛,观受是苦?用苦来调伏感受的刺激。你...

明月夫人度夫出家

槃提国王名叫优达,在迦叶佛的时候,他便出家修道,现...

对于一切圣人贤人、我们不要随便批评

佛所说的法,你信这法,却去谤那法,这都是灭法。如果...

往生净土要不要发菩提心

我们现在来反推一下。比方说你求生净土,却不发菩提心...

印光大师嘉言集

1、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

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原文】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

被情所困不值得

感情是四只脚,甚至是无数的脚,而人只有两只脚,你愈...

「三德六味」具体是指哪些

来寺院参加过过堂的居士都知道,寺院中早、中用斋前都...

找到自己的信仰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推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闻慧, 从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