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上根人尚会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人

大安法师  2020/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上根人尚会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人

佛应我们的根机,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通途佛法,一个重要的特点,都是要靠自力修行。纵然有些修行人宿世的善根深厚,甚至今生精进勇猛,能够彻悟自心,就是能够大彻大悟,大开圆解,但是不等于了生脱死了。因为了生脱死——离开三界的分段生死,是要断惑的:见惑的八十八使,思惑的八十一品。

如果见思二惑,虽然断了一部分甚至断了大部分,乃至还有少部分没有断尽,三界的生死轮回还是依旧,你没有办法出去。如果出不了三界,就会随着业力的牵引,就会有后有,要投生。一投生,就有隔阴之迷。

虽然你上辈子或者多生多劫在修行,但是你没有了断分段生死,一投胎,再来到人间,你一接触五欲六尘的环境,就自然地会生起贪恋、执著之心,就会被五欲六尘所迷。所以在无量轮回过程当中修行,从觉悟到觉悟的人少,而从迷入到迷里的人多。

上辈子是大修行人,这一辈子一被富贵所迷,那十个人就有九个人迷惑颠倒,借助福德来造恶业。估计也就是十分之一二还能够不昧宿世的善根,继续修行。所以从迷入迷的多,从觉至觉的少。

这都是真实语。上根利智犹然是这样,所以轮回是很可怕的,叫轮回路险。上根修行的人尚且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机的人,那就更不要说了,得人身是不可能的,直接是下三恶道的。

要了脱分段生死,一定要断见思惑。先不说其他,首先断一个见惑就像断四十里的流水一样难。这句话出在《大涅槃经》,是迦叶菩萨对佛请问的,如佛先前所说,须陀洹(初果人)所断的烦恼,就是所断的见惑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的水。水奔腾到海的力量很大,就是一小股水都有很大力量,更何况是纵广四十里的水,你要把它截断,那非常难。

为什么叫四十里流?是说有十种迷惑。十种迷惑包括见惑的五种,叫五利使: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还有邪见。再加上思惑的贪瞋痴慢疑,五钝使、五利使构成了十种惑。这十种烦惑都能够对苦集灭道四圣谛的义理产生一种迷惑、蒙蔽。比如我们烦恼重,这个世间很苦,但是我们都不感觉苦,这就是惑。

如果你能够感知这个世间的痛苦的本质,这就有点苦谛,在苦中你有点智慧。所以这个见惑,就是迷惑于苦集灭道四圣谛的义理。为什么有八十八使呢?在三界里有一个划分,欲界形成有三十二使,色界、无色界又各有二十八使,一共是八十八使,使就是驱使的意思,由这个见惑驱使起惑造业,就会下三恶道。

八十八使障碍你见道。这样的见惑,障道的力量就好像纵广四十里的流水,苦集灭道各纵广十里,加起来就是四十里。要见道得初果,就要断见惑。得了一个初果,还没有了生死,还有思惑,进一步要断三界九地的思惑。

三界九地就是:欲界六天加上人间三途叫五趣杂居地,这是一地,色界有四禅四地,加上四空天有四地,一共是九地,九地又叫九有。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这就有八十一品。思惑就是系缚众生,如油入面。

断见惑的初果圣人,进一步要断欲界的九品思惑。断欲界的九品思惑要在人间天上往返受生七次。这种受生又叫润生,因为还有思惑,贪瞋痴慢疑,烦恼没有断,还有淫欲心。初果圣人还会成家,娶妻生子,因为他这个心还没有断,但他还有道共戒,他有出离的指向。

为什么要七次往返人间,就是断惑。在过去多少劫有种种债务,你得要还,所以这叫润生。欲界的九品思惑,断了前面六品,就能证二果斯陀含。斯陀含叫一来,还要来这个世间一次,就是为了断欲界的后三品思惑。把后三品思惑断尽了,就证第三果阿那含。阿那含叫不来,不来就不再到欲界里面来了。

不到欲界里来他到哪里去了呢?就住在色界的第四禅天的上面,有五不还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又叫五净居天。在那里干什么呢?也不是睡大觉,在那里修观练禅法,来断除色界和无色界还剩的八地七十二品思惑,这种禅又叫夹熏禅,就是要修九次第定,四禅四空定再加上阿罗汉的灭受想定。

那个定叫熏习,熏得很熟,像熟牛皮一样的。五不还天的人,修次第定要不杂异念,九次第定,从一定入到一定,修得滚瓜烂熟,丝毫不杂其他的念头。或者顺修,或者逆修,或者中间入定,或者跳跃式入定,任运升降,往返出入九次第定,如果修成了就叫师子奋迅三昧。

修夹熏禅成就,就断了色界和无色界的七十二品思惑,就能证四果阿罗汉,到这个时候才有资格说长揖三界,不受后有,所作已办,了断分段生死。所以印祖才说,了生脱死岂易言哉!哪有那么容易啊!那太难了,如蚂蚁上高山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

7美元买走了一整天的快乐

一位女士开车来到小城加油站,本应到自助加油泵那边加...

阿修罗界的因果相

本经的修学重点我们把它归纳起来,简单的讲就是要破妄...

面对生死,舍身就能欢喜解脱吗

最近,一段关于安乐死的家庭录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没...

自私自利遭苦报

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

慧律法师《佛教与轮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

邪淫给家庭社会带来的惨痛教训

根据百科全书对婚姻的定义,是一男一女彼此相爱,并愿...

代一切众生受苦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岂不...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闻信弥陀名号即得不退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

四土里面分净秽

此论修德,不论性德。性德则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

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问: 很高兴来到东林寺,感受不一样的丛林生活。其实...

业障深重有资格往生吗

平时我们常常有一种自卑感,觉得:我自己造作、举心动...

【佛教词典】五碍

(术语)五障之异名。智度论二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

【佛教词典】共中不共业

【共中不共业】 四变句之一。共中不共业者,如山河、大...

怎么才能六根互用,把自性光明显现出来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

本焕老和尚:多修多得

为什么我今天要来这里?因为庙里的执事多少有些变化,...

地狱有八,名地狱异

地狱有八,名地狱异。 一、等活地狱,谓彼有情,虽遭种...

感恩,何必只限于节日

11月24日,是美国的感恩节。在所有的西方节日中,我最...

何为用功法,办道不污染

道心是在磨练中磨练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啊!所以有人出...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

遇善知识难

过去,有一个小孩在路上看到了一只大乌龟,把它抓来玩...

深信因果是学佛的根本

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里面有这样多的人,难免有良莠不...

肉鸡蛋和菜炒到一块,光吃菜不吃肉行吗

问: 学佛两个多月,肉不吃,鸡蛋不吃。请教师父,肉、...

常吃五种食物保持健康

有些食物吃对了会让你一生的健康之路走得更平坦,同时...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