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衣食之中无道心

大安法师  2014/08/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衣食之中无道心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论语》

一个君子为学之道是非常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当他有一种理想追求的时候,就不能去在意日常的需求。一般大众(世俗人)都是要追求吃的好,穿得好,居住的很安宁。但如果你是求道的君子,对你的要求就不一样了。孟子说:“有恒产乃有恒心,无恒产而有恒心,唯士为能。”没有基本需求的满足而能保持道德之心只有君子才能做得到。一般俗人做不到,他会饥寒起盗心。

一个人如果他注重的是日常的居住、衣食的话,志向就很平庸,一个君子要超越这些。你看出家人,尤其比丘就有的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古印度,比丘托钵说不准没有缘分托七家如果托不到就自认无缘,就回去好好修道。居无求安那就表达的更充分。比如十二头陀行中就有树下住,即在树下住宿、打坐,而且你在同一棵树下还不能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可能你会对这棵树都有留恋,舍不得离开。

所以要一定要使自己的心空灵,就像候鸟一样潇洒,没有藏积、自由自在。人只有把物质的欲望降低到底线,精神的、心性的能量才能提升、激发出来。所以不能把追饮食、居住作为追求的目标,这是对君子的高要求,但是并没有对一般的庶人作这个要求。

那君子不追求衣食居住,那追求什么呢?他要以有限而宝贵的生命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不是说要去作轰轰烈烈的事业,而是要修心养性,要修行。敏于事最后落脚在好学上。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最好学的是颜回。孔子说有只有颜回三月不违仁,三个月跟仁之体不相违背,合为一体。这种好学不是曾子和子思所能企及的。所以颜回在四十一岁那年去世时孔子非常悲痛,说:“天丧予!天丧予!”颜回夭折也有象征意义,这也是我们众生的共业。这种上根利智,好学者,安贫守道:“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处处对颜回高度的赞叹,师生之间很亲切,可谓心心相印。

敏于事不是说勤快一点,多做点事。慎于言就是说你在求仁之体,克己复礼的过程中非常不容易,你不能说大话、空话。因为知道难,就慎于言。所以慎于言和敏于事也是一体两面。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就有道而正焉,就是你要求有道的善知识来印证,无论是你修行方法的传授,还是你最后能不能安立在仁上,能不能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功夫,都要就有道而正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真实的力量要强过虚妄的力量

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你不是说马上改变。学佛以后,...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

把修行融入到居家生活中

一、起床 作为佛教的居士,我们应该怎么起床呢?起床的...

【推荐】云何降伏其心

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的回归到不生不灭...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修行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

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念佛怎么办

按:印祖在《文钞》里讲信愿行中的持名正行,主要是从...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安法师:念佛不求往生与五逆十恶者相同

修净土法门的人,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

东林佛号的唱念方法

各位莲友,东林佛号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将近有二十年的...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

大安法师列举念佛六大利益

念佛号的种种利益,利益是很多了,因为阿弥陀佛大愿之...

【佛教词典】宣说正法有五大果胜利

【宣说正法有五大果胜利】 p0888   瑜伽四十六卷十八...

【佛教词典】七识

(术语)八识中之第七识也,名末那识。...

劝父母往生西方是为大孝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

修行要抓住这三个要点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为...

不要去观察师长这五个过失

我们对于这个法师啊,尽量能够避免啊去观察这五个处所...

圣严法师《如何发大愿》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满怀理想壮志,期待自己的人生要...

怎样才能到佛学院上学?都有哪些课程?

提起校园生活,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说起佛学院的校园生...

四法供养为最上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经驻锡于过去四佛弘法之处拘深瞿...

忘了关门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请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稳。这是对多年修行的人,让他...

念一佛名,转换百千万亿之尘劳杂念

疏文: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

如何建立楞严咒坛场

立坛方法 这一科是说明:假设我们是生长在末法时代,末...

净土初学者能够拜佛是最好的

净土宗初学者,你如果能够拜佛是最好,我觉得拜佛对初...

守三关与破三关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鲜活、更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