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守三关与破三关

本性法师  2018/1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守三关与破三关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鲜活、更富内涵、更具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古典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关,例如“嘉峪关”、“山海关”。关,给人感觉,如锁,既闭又开,时闭时开,就依因缘而定。为何要锁、要关,因为,有外在的危险与威胁,有内在的沟通与交流之需求。

人生路上,也一样。生命,要有闭,要有开,也就是要有守要有破。

那么,守什么,破什么?

有种观点,儒教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世即国家、社会,心即心灵、灵性,身即身体、生理。

其实,佛教是三者兼治,只是强调侧重于心而已。

为此,我们要坚守的是:关于“世”、“心”、“身”的闸口,亦即佛教的身、心、灵之关。有如眼、耳、鼻、舌、身、意,对应着色、身、香、味、触、法。从社会化角度讲,便如法律、良知、信仰,就如戒律、道德、宗教。

人生的路段,就如一幢又一幢驿站建筑,而标志性、关键性的点,便是门。生是前门,死是后门,中间有客厅门、卧室门、仓库门,甚至厕所门。是否开门与关门,关系到新鲜空气、自由出入,这也与上述提到的锁等息息相关。

禅宗看重闭关修行法,如虚云老和尚、弘一大师,都以闭关功深而著称。闭关,就是要关紧门、锁好门、封好关、看好关、守好闸口,目的是把烦恼无明挡在外面,让其无隙可入,无缝可进。以此,保持身、心、灵的洁净与纯美。

以上说的是守。那么,破什么呢?

禅宗有三关说,即初关、重关、生死牢关。破初关,就是破除我执;破重关,即破除法执;破生死牢关,即破除烦恼无明,契入清净法身,解脱轮回锁链。

禅门黄龙派,有著名“三转语”,即黄龙三关。之一:人人有个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之二:我手何似佛手?之三:我脚何似驴脚。黄龙慧南禅师三十多年,示此三问,度了不少学人。

其实,初关、重关、生死牢关与黄龙三关,破的是同样问题。

而同样,守三关与破三关,说的也只是同样一件事,是这件事的一体两面。守三关是修行戒定慧,破三关是息灭贪嗔痴。一旦三关持得或透得,人生及其生命的品质,自然会有其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与境界。

三关守得,许你生。

三关破得,容你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本性法师文章列表

古人用功不肯刹那离开工夫,故能当下悟道

有人问赵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问:我...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

哪里没有佛

一次,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忽然咳嗽了一声,就...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禅病种种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参禅之士尚须提防禅病,以防走错...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宋代的很多禅师,比如五祖师戒禅师一转世成为大文宗,...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 此一法无长远心...

圣严法师《日日是好日》

一、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你们看过这句话吧。日日...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是「借」来的吗

蕅益大师他在念佛的时候讲三资粮信、愿、行。 他说我们...

《信心铭》中的用功诀窍

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照自...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

提倡以护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近两年来,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萨圣诞日到来之前总会在...

【佛教词典】安玄

汉代译经家。安息国人。生卒年不详。东汉灵帝末年至洛...

【佛教词典】谷头

禅林中,任职于典座之下,掌理一寺之米谷者,称为谷头...

净土宗为律教禅密之归宿

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

生老病死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

佛陀住在维耶罗国乐音这地方时,有位贫穷的老母亲,来...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众所周知的伤仲永,通过讲述一个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

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念佛时不溜号呢

问: 拜佛和念佛的时候思绪很乱,不能集中精神,总是...

净界法师:同一句佛号,心态不同功德便不同

净土宗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如果按照密宗的说法,它...

比尔.盖茨童年的故事

比尔。盖茨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

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问: 学佛和做人贵在真诚二字,可是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烦恼炽盛时专心念地藏菩萨圣号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欲瞋恚。愚痴忿恨。悭嫉憍慢...

高傲的萨遮尼犍

古代有一位名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长老,号称全国最有智...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是我们出家人的自恣日。佛陀规定...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在中国的禅宗有好多例子,像丹霞烧佛。丹霞祖师到五台...

佛教七七追荐的由来和规矩

我国最早为亡者做七的记录,始于北魏。《北史外戚传》...